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阴雄 >

第1352章

隋末阴雄-第1352章

小说: 隋末阴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屈突通默然无语,久久,才叹了口气:“圣上还是太急了些啊,平定杨玄感之后,应该好好地整顿国内,怎么能再次兴兵呢?”

    杜如晦笑道:“雁门一战,杨广所有的虚弱与无能都暴露无疑,他连洛阳都不敢呆,直接跑到江都了,这一举动无异于告诉所有天下的盗匪和野心家们,大隋的皇帝准备放弃自己的江山与天下了,原本还在观望的各路隋将,如李渊,如罗艺,都纷纷扯旗反叛,到了这一步,隋朝已经注定要完蛋。屈突将军,只怕你也是从这时候开始,打定了主意要与隋室分离吧。”

    屈突通没有说话,一双眼睛里光芒闪闪,直视杜如晦。

    杜如晦继续说道:“你是关中人,家属都在大兴城,所以你不能直接投降李渊,只能用手中的职权之便,让开大道,让李密进入关中。你若真的有心阻止李渊,要么袭其并州后方,要么早早地绕道潼关进入关中,怎么会在这河东郡一呆几个月,毫无作为呢?就是潼关,刘文静占了后你才让桑显和去作作样子,无非是告诉代王杨侑,你屈突将军已经尽力了,对吧。”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千一百六十三章 冷静的判断

    屈突通长叹一声:“事已至此,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杜参军,我不妨跟你说实话吧,你刚才的分析,一点不错,非但是我,我手下九成的将校和军士,他们的家都在关中。”

    “这几个月来,李渊不停地派人传来家书,让家人给这些将士们报平安,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一来是让将士们安心,二来是警告我,如果我敢有所动作,他们的家人就成了人质,要人头落地!你说现在这种情况,就是我想打,又有谁会真的去拼命?”

    杜如晦点了点头:“我跟屈突将军你面临着同样的情况,我杜家一向是关陇家族,基业都在关中,现在都已经落入了李渊之手,这也是我这回向王世充请命前来你这里的原因,其实,你我都应该想办法投向李渊,这才是保身保基业之道。”

    屈突通咬了咬牙:“你就不怕现在投了李渊,在隋朝这里当人质的家人都要人头落地?我没记错的话,你叔叔杜淹,你的两个兄弟杜宾和杜楚客,现在都在东都吧。你这样跑了,就不怕他们受到牵连?”

    杜如晦微微一笑:“所以这就需要屈突将军的帮忙啊,如果是你胁持我去了关中,这就不算主动附逆。现在这种情况的人很多,许多家族都是两边下注,一部分人跟着李渊,李密,一部分人跟着隋室,这样无论结果如何,将来都可以保全家族,这种我们关陇世家几百年来的保身立命之道,屈突将军怎么会不知道呢?”

    屈突通先是一愣,转而笑着摆了摆手:“你们家人丁兴旺,子侄兄弟众多,可以这么来,可我们屈突家只有兄弟两人,现在都在这右御卫军中,想要两边下注也不可能啊。所以,我现在只能按你刚才说的那样,纵容军校们有叛离之意,以后我自己也要给他们胁迫呢。”

    杜如晦的嘴角勾了勾,沉声道:“那尧君素怎么办,他可是铁杆的杨广侍卫,也是最忠心的,若是你要倒向李渊,别人不说,尧君素一定会死战到底的。”

    屈突通叹了口气:“我和君素是少年时就在一起的朋友了,算得上是生死之交,当年也是一起入宫当的宿卫,后来他给调往晋王府那里成了亲卫,而我则一直在大兴宫中,所以他对杨广有很深的感情,即使他的家人都在大兴,已经落入李渊的手中,也绝不会倒戈投降的,这点我很清楚。”

    “但我不忍跟尧君素刀兵相见,这样吧,这河东郡,蒲坂城我就留给他,我带兵出城,说是与李渊作战,但只要我一出城,手下们就会哗变,向李渊投降,到时候你我都演一出戏,装着给将士们胁持,劫往关中,投向李渊,如此一来,我们也不必再跟尧君素作对了。”

    杜如晦笑着点了点头:“原来屈突将军早就计划好了,也不需要我再帮你谋划。好,这样很好,算是一个让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不过,王世充那里,我总是要有回复的。还有,您这里跟李渊一点联系也没有,就这样直接投过去吗?”

    屈突通哈哈一笑,摆了摆手:“我怎么可能和李渊没有联系呢,他的使者早就和我暗通款曲了,只要我能带河东军归顺,那公候之位,自不在话下。至于王世充,他的重心是在中原,暂时还顾不到关中和并州吧。”

    杜如晦叹了口气:“其实,王世充也是世之雄杰,未必不能成事,只可惜他的出身太低了,我们关陇世家很难屈居于一个胡商之子的手下,现在之所以不少人还听命于他,还是因为他是大隋的将军,一旦他跟大隋决裂,那必然会手下纷纷叛离的。”

    屈突通的眉头一皱:“王世充是聪明人,他怎么会和大隋叛离呢?就算是挟天子而令诸候,也不能走这一步啊。”

    杜如晦摇了摇头:“屈突将军,你可曾听说过江都的情况?”

    屈突通的脸色一变:“江都的情况?出什么事了?”

    杜如晦正色道:“在河阳之战前,我这里就接到消息,说是骁果军人心思变,逃亡的情况日益增加,即使是严刑峻法也不能阻止,而杨广听说洛水大败之后,不是想着打通中原的通道,而是召集廷议,想要迁都江南,过江去丹阳!”

    屈突通恨恨地说道:“有这样的昏君在位,大隋怎么会不亡?车驾只要一离开江都,必然部下星散,只怕他连江都过不了,群臣和军队就要散个精光了。”

    杜如晦摇了摇头:“只怕他出不了江都。”

    屈突通睁大了眼睛:“你的意思是,骁果军会兵变?这不太可能吧。”

    杜如晦冷笑道:“你可要知道,现在骁果军的统领是宇文化及,此人当年在杨广新即位的时候就走私生铁,几乎被杨广斩杀,后来还是看在宇文述的面子上,免了他们兄弟的死罪,让他们当了多年的奴隶。所谓死罪可免,活罪难饶,这些年来的奴隶生涯,是宇文兄弟永远的屈辱,找到机会,他们一定会报复杨广的。”

    “再说了,现在骁果军的军心已经浮动,他们也多是关中壮士,家人产业都在关中,怎么会愿意跟杨广一起回江南呢?现在杨广已经是坐在火山口上而不自知,也不会再有人给他进忠言。只怕兵变只在眼前了。”

    屈突通咬了咬牙:“万一真的江都兵变,那我们该怎么办?”

    杜如晦微微一笑:“杨广没有立储君,他的两个皇孙,一个在东都,一个在大兴,都不是指定的继承人,如果他自己出了事,那李渊肯定会打下大兴,拥立杨侑,而王世充和东都的文武官员,则会拥立杨侗,大隋的政权,等于一分为二,分为关中和关东的势力,一如当年的东西魏。”

    屈突通笑道:“这么说来,王世充是高欢,而李渊是宇文泰了?那杜参军你,是想当苏绰了吗?”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千一百六十四章 投机的选择

    杜如晦微微一笑,摇了摇头:“不,苏绰这种角色,有刘文静,裴寂这些起家的谋士们来当,轮不到我,再说了,我杜如晦的资历也不够。屈突将军,现在你我投向李唐政权的观点基本上一致了,但是是投李渊,还是别人,还得好好商量一下啊。”

    屈突通的脸色一变:“杜先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不投李渊,还能投别人?”

    杜如晦点了点头:“自从李渊晋阳起兵以来,我就一直在观察,想必你一直在河东,亲历了李渊起兵的整个过程,应该比我看得更清楚吧。”

    屈突通的脸上表情变得渐渐地凝重起来:“你的意思,是敦煌公李世民??”

    杜如晦微微一笑,说道:“正是。这涉及到唐国公政权的权力平衡,以及未来几十年天下的主人。”

    屈突通咬了咬牙:“现在确实唐国公的作战主要依靠李世民这个儿子,但是上面还有世子建成啊,你真的认为以后的江山会落到李世民的手中吗?”

    杜如晦叹了口气:“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了,按说李渊起兵,应该尽量让世子出去建功立业才是,但是霍邑一战,李建成的表现太让人失望,若不是李世民的力挽狂澜,可能这一仗就要败了。自此之后,李渊入关中的一路作战,都是李世民为先锋的,甚至连柴绍和李秀宁这对夫妻,立的功劳也大过世子建成。”

    屈突通的眉头皱了皱:“敦煌公的善战之名,天下皆知,我也跟他有过交手,深知他的厉害。但是他毕竟不是世子,唐国公起兵时用他可以理解,但以后如果平定天下,难道还会把世子之位给他吗?”

    杜如晦微微一笑:“这就要看我们的立场了。唐国公本人有他的文武班底,我们是很难半路加入了,世子建成也有他的一套人马,这时候我们去投效,只怕没有什么好处,而且以后征战天下,看样子会以敦煌公李世民为主打,我们想要建功立业,只有跟着敦煌公才行。”

    屈突通摇了摇头:“唐国公不可能把我这几万兵马,都交给敦煌公吧。”

    杜如晦笑道:“世事无绝对,如果以后真的是要把兵权集中到敦煌公的手上,让他征战四方,那屈突将军可以考虑好未来的选择了。唐国公应该和隋杨一样,不放心兵权落在异姓将军的手上,一定会以宗室亲王为帅领兵的。”

    屈突通点了点头:“你说的有道理,不过我是肯定要听唐国公的命令的,也不太可能跟某个亲王有什么私下的联系啊。”

    杜如晦笑着摇了摇头:“那屈突将军以为,杨广在当晋王的时候,跟宇文述又是什么关系呢?”

    屈突通的嘴角抽了抽,陷入了深思之中,默然无语。

    杜如晦正色道:“只要有机会在一起接触,就有效力的机会,敦煌公在唐国公太原起兵的时候,就是极力地推动,他必不是池中之物,绝不可能满足于当一个普通的宗室亲王的。这点我不会看错,到时候,我就会到他的军府中应募。屈突将军,今天我是冒着灭族的危险来与你说这些话,用意你懂的。”

    屈突通咬了咬牙:“你的意思是,以后作为我和敦煌公之间沟通的桥梁和信使吗?”

    杜如晦微微一笑:“现在说这些还太早,我们投唐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待遇和安排,还不好说,但是我以为,作为我们自己,心里要有打算才行。不要两眼一摸黑地投了李唐,最后却是看不清形势,白白地放弃了大好机会。”

    屈突通的眉头深锁:“只要站在李渊这一边,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吧。我投唐只是想求一个平安,并没有太多的想法。”

    杜如晦摇了摇头,眼中冷芒一闪:“屈突将军,你可曾记得先皇文皇帝是怎么死的吗?”

    屈突通的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瞳孔急剧地收缩,颤声道:“你是说?”

    杜如晦点了点头:“皇权之前无父子,那个杨广弑君的传言早就在我们关陇世家之间流传了,且不说这是真是假,但是我们关陇家族的诸子互斗,是延续数百年的传统了,隋杨不能避免,李唐政权,也多半是逃不脱这个宿命。现在已经有苗头显现了,你觉得李渊让李世民掌兵,真的只是因为这个儿子能打吗?”

    屈突通咬了咬牙:“那是因为李建成与他分别多年,有自己的一套班底。”

    杜如晦微微一笑:“正是,所以李渊要用李世民掌兵,来制衡李建成,现在是打天下的阶段,都是如此安排,以后若是真的能得天下,更不用说了。咱们如果这时候投奔李渊,未必是好事,一来他的手下已经有人,二来,咱们也显不出什么功绩出来,而李世民那里却是急需帮手的。屈突将军,如果敦煌公有了兵权,可以征伐一方,而你正好给划到他的手下,那咱们可就有站队的机会了啊。”

    屈突通的脸上终于绽放出了一丝笑容:“那到时候,还得多多仰仗杜先生才是。”

    杜如晦哈哈一笑:“那就一言为定了,屈突将军,今天的对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别人千万不可泄露,到了关键的时候,我会来找你的。”

    屈突通点了点头:“很好,那咱们就商量一下,如何投奔李唐政权的细节吧。”

    正说话间,门外却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二人收住了话,屈突通脸色一变,沉声道:“来者何人,本帅吩咐过任何人不许擅入的。”

    门外传来了尧君素急促的吼声:“让开,我有火速军情禀报大将军。”

    屈突通的嘴角勾了勾:“是尧将军吗,快请进。”

    尧君素满头大汗地冲了进来,满脸尽是急切之色,眼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