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阴雄 >

第1267章

隋末阴雄-第1267章

小说: 隋末阴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整的双眼中闪过一丝迷茫,这样的话,从没有人跟他说过,但王世充今天是第一次跟他正式谈论,尽管他知道这是大逆之言,但还是不服气地说道:“那是前代的君主无道,已失天命,后面的开国之君为了救民于水火,这才起兵自立的。”

    王世充微微一笑:“是么?请问北周武帝宇文邕留下的江山是个乱世吗?文皇帝代周之前,天下的百姓是水深火热吗?你爹当年从南陈转投北周,又如何定义是忠臣还是反贼呢?!”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千零二十四章 洗脑来整(二)

    来整咬牙切齿地说道:“王大帅,你今天说的这些大逆之言,我就当没听到好了,请不要继续往下说了,我不想听。”

    王世充微微一笑,摇了摇头:“六郎啊,作为人子,你必须要为家族的利益考虑,为你父母,兄弟的利益来考虑,当初你的弟弟来渊,投身杨玄感的叛军部队,差点祸及你来家全家,事后看在你爹的功劳上,杨广总算没有追究,只是斩了来渊。你这样的犹豫和担心,是不是就怕步了你弟弟的后尘?”

    来整闭上了眼睛,一行清泪从他的眼角流下:“我弟弟误信人言,铸成大错,最后他是自尽以保全家族的,王大帅,你现在应该明白为什么我不想听这话了吧。我们来家已经出过了一个反贼,怎么同样的错误可以再犯第二次?!”

    王世充笑道:“原来六郎是担心这个,其实没有必要,此一时,彼一时,当年你弟弟兵败身死,是因为当时的杨玄感力量弱小,而隋朝的军力强大,加上杨玄感妇人之仁,所以最后才会功败垂成,可是现在,情况却完全不一样了,隋朝的天下已经摇摇欲坠,除了江都两淮一带和东都洛阳,整个天下,已经不复所有,连李渊这样的关陇世家都已经抛弃了隋室,举起反旗,这天下大势,你还看不出吗?”

    来整咬了咬牙:“如果王大帅这么认定隋朝必亡,又何必在这里苦心竭力,来保大隋的江山社稷?”

    王世充摇了摇头:“六郎啊,你以为我现在这样费力地和李密作战,是为了大隋的江山?你错厉害了!现在我是为了自己而战,这就是我所谓的待价而沽!”

    来整睁大了眼睛,疑道:“为自己而战?这是什么意思?”

    王世充冷笑道:“乱世已经不可避免,隋朝的灭亡也不可避免,那么我们为了保身,保家族利益,就必须要掌握军队,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我虽然是官军,但是如果打不过李密,那这中原之地,就不再属于我,所以,为了自己的天下,我必须要打着隋朝的旗号,击败李密,只有这样,才能控制中原,居于不败之地!”

    来整沉声道:“原来王大帅已经有了自立的心思,怪不得你前面几次三番地放弃一举击垮李密的机会,居然是这样!”

    王世充微微一笑:“天下的九五之尊,只有有德有能者才可居之,若是先帝在位,是根本不可能弄成这样天下大乱的,杨广无道,隋朝已失其鹿,现在不过是天下群雄共逐罢了,如果绑在隋朝的这条大船上,最后的结果只会是跟着它一起沉没,六郎,你爹是聪明人,当年看出陈朝君昏臣庸,文恬武嬉,必然会灭亡,所以及时转投了隋朝,现在,也该是你作出新的选择的时候了。”

    来整的眼中闪过一丝慌乱的神色,声音有些颤抖:“不行,隋朝,隋朝对我们来家恩重如山,我的父兄都在江都,我,我断不可行谋逆之事!”

    王世充摆了摆手:“六郎啊,你怎么还听不明白,我要行的,是曹操之事,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我能一统天下之前,只会继续尊奉隋室,无论是杨广还是杨侗,都会成为我手上的大旗。所以,表面上看,你根本不算是谋逆。”

    “再说了,隋朝对你来家有恩,也是你父帅这么多年来靠着战绩换回来的,并不是平白无故的恩赐,你们来家并不亏欠隋朝什么。要说恩情,那李渊是杨广的表弟,他们李家都世受国恩,不也是反了吗?人家是天生反骨吗?非也!不过是知道隋朝必亡,得给自己,给自己的家族早作打算罢了。”

    来整摇了摇头,说道:“形势不至于此,只要能击败李密,打通洛阳与江都的联系,大隋还是可以挺过去的,王大帅,你就这么悲观,认定大隋必亡吗?”

    王世充微微一笑,说道:“六郎啊,一个国家要想维持统治,那就得有自己的统治支柱,我前面说过,大隋的军事是靠关陇集团,政治是靠山东的大世家,这文武两大支柱,缺一不可,现在杨广是两样都缺,几乎整个关陇集团都已经跟着李渊一起反了,就连庞玉的关中部队,现在都已经是人心思走,每天都有上百人逃亡,这些事情,你难道不知道吗?”

    来整叹了口气,幽幽地说道:“李渊这一反,可真是抽了大隋的筋骨啊,但事情仍未到绝望的地方,大隋的各地都还有忠臣良将在抵抗,陛下的身边仍然有十几万天下无敌的骁果军,只要奋力一击,先破李密,再入关中与李渊决战,并不是不可挽救的!”

    王世充冷笑道:“杨广根本没有亲自上战场,打通通道的勇气,你还没看出来吗?他要是真的有人君的样子,早就应该从江都出动,夹击李密了,可是现在他已经没了这个胆子,不仅不会出动,甚至还可能进一步南逃到江南偏安。到那时候,只怕连骁果军也会不战自溃了,而他的末日,也是数得着啦。”

    来整吃惊地说道:“什么?陛下要去江南?你听谁说的?!”

    王世充哈哈一笑:“这还要听人说吗?六郎啊,你到现在也不了解我们可爱的陛下吗?他为什么连东都洛阳都不呆了,直接一路逃到江都?为什么从雁门回来后,连西京大兴也不去看一下?就是因为他的所有雄心壮志,所有的胆子,都已经在雁门之围里,给突厥人吓得烟消云散了。他几乎把所有的军力都交给了我,让我打败李密,打通江都和洛阳的联系,如果我做不到这点,他是连江都都不会呆的,一定会跑到江南!”

    来整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不住地摇头:“怎么能去江南呢?只怕这命令一下,骁果军就要哗变啊,不行,我一定要告诉父帅,让他千万要进谏啊!”

    王世充冷笑道:“你觉得现在,杨广还会听得进你爹的忠言吗?要是他信任你爹,现在怎么会是你,而不是你爹在这里呢?”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千零二十五章 洗脑来整(三)

    来整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额头上开始沁出豆大的汗珠,而王世充那冰冷的言语仍然在他的耳边回荡着:“你父帅几次抗旨,杨玄感起兵的时候,就谎称你爹谋反,要讨伐你爹,这才骗到了起兵的借口,而你爹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连高句丽都不打了,直接在没有圣命的情况下回师反击杨玄感,虽然最后杨广没有跟你爹计较此事,但对你爹不信任的种子,就此种下,此其一也!”

    “你的七弟来渊,直接参与了杨玄感的谋反,你爹这么着急地率军去攻打杨玄感,难道就没有内应的嫌疑吗?你恐怕还不知道吧,当时宇文述就跟杨广说过,要千万当心你爹和杨玄感合流,他之所以没有直接率大军来平叛,而是让陈棱打先锋,就是想要观望你爹的行为,看看是不是有反意,若是你爹有半点跟杨玄感叛军配合的趋势,直接就会连着一起消灭!所以杨玄感兵败之后,你爹根本不敢给来渊求情,害得你弟弟只能自尽,但即使这样,也没打消杨广的顾虑,此其二也!”

    “到了三征高句丽的时候,你爹的军中就多了崔君肃这个长史,名为长史,实为监军,若不是他已经不再信任你爹,怎么会这样?可是这次杨广召集各路军马,想要百道进击高句丽,但已经没有多少人前来了,十停中连一停来涿郡的都没有,只能作罢,但你爹的兴致倒是很高,想要独力讨伐高句丽,在杨广下令罢兵之后仍然进攻不止。若不是崔君肃恐吓诸将,逼他们退兵,只怕你爹这会儿还在高句丽奋战呢。此其三也!”

    “对于杨广这种疑心极重的君王,你爹作为一个南陈叛将,连着三次违反他的命令,或者说是没有他的命令前提下自行其事,儿子又加入过叛军,还会再信任你父帅吗?从高句丽一回来,你爹就给夺了兵权,调回朝中,能让你继续掌兵在山东平叛,已经够给面子了。六郎,你说,我刚才说的这些,是不是事实?有没有道理?”

    来整长叹一声:“王大帅啊,这些事都给你说中了,我还能再说什么呢?你既然知道我们来家的处境,知道我父亲和兄弟都在江都给扣着,就不应该跟我说这些话,李渊起兵,连累着各地没有跑掉的李氏一族,全给诛杀,难道我也得把我一家送上断头台,你才满意吗?就是王大帅你自己的家人,不也是在江都当人质吗?你若是起了异心想自立,他们尽成刀下之鬼,这样就算得到天下,又有什么好高兴的呢?”

    王世充与魏征相视一笑,魏征摇了摇头,说道:“来将军,刚才大帅已经说得清楚了,他可不是要起兵自立啊,这不,我们现在不是以大隋忠臣良将的身份,在和叛贼李密苦战嘛。”

    来整的眼中闪过一丝迷芒:“那你们是忠于大隋的了?既然如此,刚才跟我说的这些,又是什么意思?”

    王世充的眼中碧芒一闪,正色道:“意思就是,观察时机,待时而动,隋朝若是能维系,就继续为其讨贼,若是天下有变,则趁机掌握兵权,挟杨侗以令诸侯!”

    来整的脸色一变:“天下有变?什么意思?你是说,圣上会有危险?”

    王世充点了点头:“这是明摆着的事,我们从江都出来的时候,就知道当地的骁果军因为多年没有回关中老家,怨声载道,时不时地还有逃亡之事,现在又过去了近半年的时间,我听说江都那里的骁果军逃亡,已经不可禁止了,即使是严刑斩杀,仍然无法阻止,杨广甚至下诏允许江都当地的寡妇与民女婚配给骁果军将士,由国库来承担他们婚配的费用。六郎,此事你怎么看?”

    来整叹了口气:“此事我也在家人的来信上看到过,父帅对此极为担忧,说这是军心已散的表现,不可收拾,允许骁果军在当地强娶民女,是饮鸠止渴的办法,只会加重他们对关中家人的思念,放任下去,怕是要生变啊。”

    王世充笑道:“前面雁门之围的时候,若不是靠骁果军的出力死战,只怕杨广和百官已经落入突厥人手中的,事后杨广不兑现承诺,将士早已经离心,再加上在江都停留一年多,将士们离家万里,思乡之情不说,现在知道了李渊率兵入关,他们的妻儿老小,房产田地尽入叛军之手,还有何战心可言?”

    来整的神色凝重:“父帅一再地劝说圣上,让他早点摆驾回东都,回大兴,如此才可安定人心,可是,唉。。。。”

    王世充哈哈一笑:“我刚才不就说过了么,杨广是没有胆量自己杀回来的,所以你不用指望了,不是我不想帮他打通这条通道,只是现在的情况你也看到,天下人都能看出隋室将亡,各地的郡守都纷纷加入叛军,这中原之地,除了东都外,也就是荥阳的杨庆和梁郡的杨汪没有投降李密了,现在东都的军力虽然尚可自保,但粮食已成大问题,再打下去,只怕情况会进一步地恶化。”

    来整咬了咬牙:“既然王大帅想要自立,或者是按你说的挟杨侗以令天下,那你起码也得打败了当前的李密再说,同时还要等到江都的骁果军兵变,害了圣上,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吧。:”

    王世充的眉头微微一挑:“怎么不可能呢,骁果之变,就近在眼前,一旦骁果作乱,杨广身死,那隋室就无主了,到时候李渊在关中一定会抢立杨侑,而我这个大隋最后的忠臣良将,就只有扶立在东都的赵王杨侗了,到了那个时候,就是我跟李密决战,决定中原归属的时候了,六郎,你明白了吗?”

    来整沉声道:“我且不说我们在江都的家人会是如何的下场,只问一句,王大帅你真的有把握,能在正面击败李密吗?”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千零二十六章 六郎的效忠

    王世充哈哈一笑:“当然可以,六郎你看着吧,李密和翟让即将有一场大火并,他们一内讧,我们就全线出击,一举打垮瓦岗!”

    来整睁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摇着头:“火并?他们现在不是刚刚大胜了吗,怎么会火并?”

    王世充笑道:“你觉得今天是瓦岗胜了吗?错,胜的只是李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