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阴雄 >

第1136章

隋末阴雄-第1136章

小说: 隋末阴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突厥人集结兵力要多久。”

    正说话间,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雷鸣般的马蹄声,二人脸色一变,收住了嘴,扭头看去,只见西北方向,一片乌云般的黑气从地平线升起,乌云之下,一面红色的狼头大旗,迎风招展,如同一只噬血苍狼,正在扑向自己的猎物!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突厥来援

    就在这突厥血狼旗之下,为首一员大将,胯下青斑汗血马,皮帽铁甲,马鞍上挂了两个箭囊,背上一把五尺六石铁胎大弓,右手倒提一柄宣花长柄巨斧,身长近九尺,面色铁青,双目似炬。端地是个可怕的巨人,可不正是突厥漠南主帅,阿史那思摩?

    而在阿史那思摩的身边,则是一个全身劲装,皮帽皮甲的精干汉子,面色紫红,两抹八字勾须,一看就非汉人,正是那尉迟恭的好友寻相。

    寻相一看到尉迟恭,就哈哈大笑,双腿一夹马腹,狂奔而来,尉迟恭也是打马迎上,二人一边跑,一这挥手致意,很快,就奔到了一起,寻相瞪大了眼睛,奇道:“大老黑,你怎么来了?”

    尉迟恭看了一眼正率领大队骑兵,越走越近的阿史那思摩,说道:“我还要问你呢,你不是去大利城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到了?”

    寻相笑道:“大老黑,你有所不知啊,阿史那思摩将军一直就率着大军在马邑北方巡回,我出去后没到一天,就碰到了他们的主力,阿史那思摩将军一看到刘大哥给的信物,马上就率军向马邑这里机动。对了,你是怎么回事,难道又有新的变化了吗?”

    二人正说话间,阿史那思摩已经在几十个亲卫的伴随下,驰到了二人这里,他上下打量了两眼尉迟恭,突然用流利的汉语厉声道:“你这个黑大个,我认识你,在雁门的时候,你杀了我们很多人!”

    尉迟恭也冷冷地说道:“俺也认得你,当时就是你指挥攻城的,哼,只可惜你站的位置有点远,不然的话,当时俺就会一箭射死你了!”

    阿史那思摩不怒反笑:“哈哈,那有机会,咱们还可以再生死相搏一回,不过现在,我们应该是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尉迟恭沉声道:“俺姓尉迟,单名一个恭字,现在是刘大哥手下的校尉。”

    阿史那思摩点了点头:“原来是尉迟壮士,这回你从马邑来,又有什么新情报?”

    尉迟恭正色道:“隋朝太原守将李渊,已经率军三万,向马邑进军了,他同时也下令雁门守军向马邑靠拢,准备合兵一处,拿下马邑,现在刘大哥已经召回了各地的兵马,准备死守马邑,派我来是催促阿史那思摩将军尽快发兵的。不过你这回主动来了,也省得我再跑大利城一趟。”

    阿史那思摩哈哈一笑:“这次算你家刘将军的运气好,我正好带兵巡视边境,想要看看有没有什么攻关的机会,前天听说你们马邑这里有些异样,在塞上巡逻的兵马全部收缩回军营,不得出动,我就知道马邑要出事,果然,走到一半,就听到你家刘将军,终于扬旗起事了。”

    尉迟恭咬了咬某些,尽管他心里很不情愿,但作为一个信使,必须把刘武周的话原封不动地带到,他沉声道:“阿史那思摩将军,我家刘将军让我传话,要你迅速地率突厥大军与他靠拢,如果能击败李渊和雁门的陈叔意,那战胜之后,俘虏和马邑城的金帛,任君所取!”

    阿史那思摩摆了摆手:“这些战利品都是小事,我要的是马邑,不多说了,现在就带我去见你家将军,我们要马上商量一下如何对付李渊。”

    雁门通向马邑的大道之上,两万隋军步骑正在向前急行军,五千轻骑兵一马当先,而后面的一万三千步兵则是跑步前进,最后面的两千辎重兵则赶着大车,喊着号子向前推进,本来按照兵法与行军准则,应该是步军居中,辎重车放两侧,骑兵散开掩护两翼,可是这会儿这支部队已经拉开成了三段,而且互不相属,任何一个有点军事常识的人,看到这样的行军队列,都会直摇头。

    一马当先的不是将袍大铠的将军,而是一个穿着红色官袍的文官,四十上下的年纪,白面微须,身形瘦削,正是雁门郡丞陈叔意,虽然他骑马的姿势很别扭,浑身上下几乎给汗湿透,但仍然一鞭一鞭地抽着马屁股,恨不得能跑得再快一点。

    一个全副武装的将军跟了过来,乃是雁门驻军的统兵将领,虎牙郎将王智辩,他的眉头深锁,一边跑,一边说道:“陈郡丞,我们跑得太快了,步骑兵完全脱节,要是这个时候给敌军突袭,我军首尾不能相顾,会很麻烦的。”

    陈叔意停下了手中的鞭子,那马臀之上已经给抽得血肉模糊,他咬了咬牙,沉声道:“王将军,救兵如救火,我们现在接到李长史的消息已经晚了,调齐雁门各地的守军又浪费了快一天的时间,不快点赶上,只怕无法在约定时间内和唐国公会师啊。“

    王智辩笑道:“没这么紧张的,离会师时间还有一天,我们这里离下馆城已经不到三十里了,不用半天就能到,现在最好是等一下后面的步兵和辎重兵,派斥候哨骑去与唐国公联络即可。“

    陈叔意看了一下四周,这是一片开阔的原野,一望无际,远处的三十里外,下馆城的城垣依稀可见,他点了点头,说道:“好的,就按王将军所说,骑兵下马,休息半个时辰,等步兵跟上,派斥候前去与唐国公联络。”

    正在此时,突然前方一骑飞骑驰来,带起阵阵烟尘,王智辩的脸色一变,抄起马鞍上的大弓,搭箭上弦,瞄准了来人,而陈叔意则连忙高声叫道:“来者何人,报上来路,若不停下,我们就要放箭了!”

    这一骑在距离陈叔意等人百步左右的距离了下来,是一个穿着隋军衣甲的铁塔般的黑大个,豹头环眼,马鞍上放着一对铁锏,大声道:“来者可是雁门的陈郡丞和王郎将?”

    陈叔意仍然不敢大意,说道:“正是,你是何人?是唐国公派来与我们接头的吗?报上口令!”

    黑大个咧嘴一笑,露出一嘴的白牙,说道:“额滴神啊。”

    陈叔意松了一口气,王智辩也放下了手中的弓箭,相视一笑:“自己人。”

    黑大个高声道:“唐国公就在前面恭候二位,请跟我来吧!”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狱中诸葛

    太原,天字号地牢,一处孤单的牢房里,铁门紧紧地关闭着,刘弘基,段志玄等猛士挎刀持剑,站在门外,虎视眈眈地看着外面,而铁门内小声的交谈声,则完全淹没在了这处大牢中那些犯人们的呻吟声与惨叫声之中,即使是站在门外的刘弘基等人,也听不到什么。

    铁门之内,是一处幽暗的,连窗户也没有的黑牢,长孙无忌持着一把烛台,把这小室内照得一片通明,屋里一股子霉臭的味道,一个蓬头垢面的人,身上穿着破破烂烂的囚衣,却是正襟危坐在牢内的茅草上,披在脸上的乱发后,一双眼睛里精光闪闪,神蕴仍在,可以看出此人虽然落难,但仍然不失气度,而他的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则直视着跪坐在他面前的李世民,一言不发。

    这个犯人正是晋阳令刘文静,此人因为跟李密是儿女亲家,所以受了李密的牵连,给屈突通下了大牢,杨玄感起兵失败兵,这倒霉的刘文静成了被世人所遗忘的角落,关在这黑牢里,杀也不是,放也不是,直到今天,李世民在长孙无忌的提醒下,终于来看他了,两人这样相对而坐,一言不发。

    长孙无忌干咳了两声:“刘先生,你可知道,我们是什么人?”

    刘文静微微一笑:“大名鼎鼎的唐国公二公子,我又怎么会不认识?”

    李世民有些意外,与长孙无忌对视一眼,长孙无忌摇了摇头:“世民,我没有向刘先生透露过我们的身份,应该是他自己看出来的吧。”

    刘文静笑道:“李世民,在大兴的时候,我就曾经看到过你打猎归来的样子,当时我曾经和你父亲的好友裴寂说过,你英武豪迈,是象汉高,魏武那样的人物,绝非常人,年轻虽轻,却是天纵之才。只可惜啊,当时裴寂并不赞同我的看法,不过这几年下来,你东征西讨,名声显赫,尤其是二征高句丽时,断后战打出了你李世民的名声,也证明了我所言百虚啊。”

    李世民微微一笑:“难得刘先生对我这么关心,不过我今天来找你,可不是为了你那传说中的相面之能,而是想要跟先生探讨一下天下大势。”

    刘文静看着李世民,平静地说道:“主上无道,倒行逆施,师出无名,远征高句丽在外,横征暴敛,荒淫无度于内,现在天下流民四起,攻州略地,各州郡只能自保,很难把这场叛乱给平息下来,我看,这个乱世不是这么容易能结束的,非商汤,周武,汉高,光武这要的才能,不能平定!”

    李世民点了点头:“先生所言极是,只是这样的人,这个世上就一定没有吗?我今天进来看先生,却看到先生对自己因为受亲家的牵连而入狱,死生只在旦夕之间,没有任何的担忧,所以我想和先生共谋天下大事,请先生试言一二。”

    刘文静笑道:“我果然没有看错,你就是乱世中想要成就一番世业的英雄人物,我刘文静反正已经豁出去了,没有什么不敢说的,你想要问什么,直接说就是了。”

    李世民双目炯炯,沉声道:“现在刘武周作乱,杀马邑太守王仁恭自立,我父帅怕他和突厥人联合,所以已经领兵出征了,还调了雁门的军队前来会合,这件事,你怎么看?”

    刘文静叹了口气:“此事我也听说过了,李公子,恕老夫直言,这次令尊出征,是必然会失败的。”

    李世民的脸色一变:”为什么会失败,你在牢中能听到什么消息?”

    刘文静微微一笑:“该知道的事情,我都会知道,别忘了,我跟裴寂可是老朋友了,他是你父帅的智囊,而他的所有想法,都会跟我先商量。你父帅想要争取时间,只是我恐怕他只会适得其反。”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就难怪了,只是我想知道,为什么你就断定我父帅会失败?而且你又是凭什么敢说,我们的想法适得其反?”

    刘文静的眼中闪过一丝冷芒:“因为你们的对手不是别人,是突厥真正的名将,阿史那思摩。”

    李世民冷笑道:“阿史那思摩确实是名将,但也不是三头六臂,他又怎么会算到刘武周谋反,这么快就跟他联合?而且刘武周并不是和突厥人勾结好了后才起兵的,只怕他还要跟阿史那思摩讨价还价一阵子,阿史那思摩才会出兵呢。”

    刘文静摇了摇头:“二公子所言差矣,既然是名将,就知道兵贵神速,一切条件以后都可以谈,只要拿下了马邑,那刘武周就失去了任何讨价还价的资本,彻底会成为突厥的傀儡,何必急于一时呢?突厥精骑一向在塞外游荡,寻找我们的破绽,并不需要额外征发,只怕刘武周的使者不用走到大利城,就会遇到阿史那思摩的大军了。甚至,他的军队和刘武周会合的速度,还会比唐国公与陈孝意会合的速度更快。”

    李世民的嘴角抽了抽,虽然这也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连长孙无忌都没有看到这一点,却是给刘文静一举说破,这更是坚定了他的看法,那就是这个刘文静实在是个绝顶的谋士。也许,他会成为自己父子起兵夺取天下,最关键的那个因素。

    可是李世民仍然不动声色,淡淡地说道:“刘先生,就算他们合兵一处,也不可能配合得很默契的,父帅只要跟陈叔意会合,稳扎稳打,仍然可以顶住前线,大不了与敌对峙,等各路兵马来援就是,阿史那思摩身处漠南前线,也许有机动兵力,但突厥的其他各部是不可能再抽出兵来的,尤其是漠北各部,所以这回突厥人多半会跟上次入侵雁门一样,最后只能无奈退兵,最多把刘武周接走罢了。”

    刘文静微微一笑:“二公子想得太好了,突厥骑兵你也见识过,来去如风,机动性是他们的最大优势,如果他们能与刘武周抢先会合,就可以在唐国公与陈孝意会合之前,各个击破!”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刘文静的分析

    李世民的脸色微微一变,沉声道:“怎么个各个击破?他们难道还能知道我父帅和陈郡丞合兵的时间吗?”

    刘文静的眼中闪过一丝冷芒:“二公子,你不觉得这回马邑的事情很诡异吗,李靖在这件事中间,是个很关键的人物。”

    李世民的心中暗自称奇,没想到这刘文静人在牢中,消息还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