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烽火文途 >

第412章

烽火文途-第412章

小说: 烽火文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演字魂符也缓缓断去了往昔强行和终结剑道搭上的脉络,象征着四象的四色光晕或浓或浅,最浓的为金色,即是西方七宿的西宫白虎,其次为蓝、红二色,最浅的是象征东方青龙的绿色。

    心境平和之间,姚若愚忽有所悟,之所以是白虎象为最浓,是因为当年他诛杀李不圣的时候,妖龙命格将对方的白虎命格吞吸入体,使得自己拥有了这先天白虎之命格,从而拥有了充沛的西庚锐金之气。

    所以按照此番理论,自己接下来是否需要收集拥有青龙、朱雀、玄武三类命格,以此补全四象,进而逆推至阴阳一级?

    本来不过是偶然路过,临时兴起来咨询星象之事,没成想竟然因为邹布衣的“胡言乱语”,使得自己再次修正了修行的道路,姚若愚不禁是喜不胜收。

    其实,他最初将魂符、剑道熔炼为一的想法也是有一定可能。毕竟对于修行而言,条条大路通罗马,从来不会有什么死路可言,只不过有坦荡宽阔的通天大道,也有狭窄崎岖的山间小路。

    这也是为何有的修士能够一气跃千里,于修行路上突飞猛进,也有的人只能够步步踉跄,跌跌撞撞地追随着他人的脚步。

    姚若愚最先属于前者,一朝顿悟毁灭剑意,看似开辟出了一条前人尚未走过的康庄大道,奈何他天性谨慎细微,总是不断修正方向,虽然因此而最终靠近并掌握了终结之道,但是也从而沦为了那跌跌撞撞行走的后者。

    “看来殿下收获不小啊!”见他神色,邹布衣莞尔一笑。

    姚若愚笑了笑,心念一动,随着演字魂符的光芒逐渐明亮,周身竟是接连涌现出四色光晕。

    参天的青木焕发出无尽的生生不息之韵味!

    锐金光泽散发出刺骨森寒的杀戮之气!

    赤红的离火挟着无穷无尽的毁灭力量!

    浩瀚而厚重的玄水凝如洲陆,巍如山岳!

    木代表生机,金代表杀戮,火代表毁灭,水代表造化,这便是姚若愚于刚刚那一瞬间参悟出的奥妙。

    最为奇特的是,这四色光晕看似是木金水火四象,但是随着姚若愚的呼吸吐纳,那四色光晕却时而化为八色灵光,时而幻作五色流华。

    邹布衣见状轻轻一笑,拱手道:“恭贺王爷掌握四象之道。”

    “这是为什么?”姚若愚看向身周不断变幻的光晕,皱眉道。

    邹布衣含笑道:“四象脱胎于阴阳,却又分别演化为五行和八卦,虽然从数量而言八卦超过五行,但是究其根本,二者俱是由四象衍生,等阶相同。”

    “等王爷有一日能将四象随意与五行、八卦进行转换,想来王爷就能彻底掌握四象之道,顺势将演字魂符升华到阴阳层次。”

    姚若愚恍然,双手一握,将漫天光晕尽数收起,露出几分若有所思的神色。

    这次虽然完善了演字魂符的升华方向,但是那原先草创出的四招剑术却仍然有可取之处,只需结合如今的四象奥妙,再辅以逆字魂符的逆转神效,或许能将这四剑升华到更高的境界也说不定。

 第五百零六章:文王三度赴杭都

    宋朝的回复来的很快,第三天的上午,姚若愚正和黎欢、范迪飞在*花园里交流剑道,苏梅已经匆匆赶来,说大宋楚王府世子楚轩前来拜访,身为礼部部长的郭奉节正在接待。(全本小说网,HTTPS://。)

    姚若愚吩咐苏梅让二人直接来*,然后等了没一会儿,花圃外已经出现了两个人影,赫然是郭奉节和楚轩。

    “微臣见过王爷。”走近后,郭奉节率先揖首一礼。

    楚轩也是轻轻抱拳:“大宋楚王府世子楚轩,见过文王殿下。”

    “楚兄何必这般客套?”姚若愚哑然失笑,示意二人坐下,含笑道,“好歹也认识好多年了,你还是子强的义兄,随意点就好。”

    楚轩恭谨一笑,却不言语,看他样子,多半也不会如姚若愚所说那样随意放开。

    看向黎欢,楚轩含笑道:“弟子楚轩,见过宗主。”

    翻了记倾倒众生的白眼,黎欢很是无奈地瞪着对方,娇嗔道:“师兄,能别这么称呼我吗?”

    楚轩和黎欢都是无双剑宗的弟子,二人也早就相识,只不过以前一个在重庆一个在杭州,现在一个在重庆一个在四川,总是碰不到一起。

    楚轩轻轻摇头,偷偷瞥了眼姚若愚,淡淡道:“礼仪不可废。”

    微不可觉地叹了口气,姚若愚淡然道:“楚兄此来可是为了金国吞并西辽之事?”

    “正是,父王知晓此事后立刻动身赶赴杭都,不过六部对于是否立即进攻金国意见不一,”楚轩神色凛冽,肃然道,“虽然父王和岳王都主张出兵,但是文官们大多反对贸然掀起战事,尤其是身为兵部尚书的苏轼也出言反对,让圣上极为为难,始终没能下决定。”

    姚若愚微微皱眉,沉声道:“杨王和秦相呢?他们没有发表意见么?还有宋、咳咳,还有圣上不是才七八岁么?”

    “自争执开始,秦相就没有说过话,杨王……”话到一半,楚轩似是有些迟疑,郭奉节眼珠子一转,恍然笑道:“杨王对我大文应该是有所误会吧?”

    楚轩闻言愈加尴尬,讪笑道:“还好。”

    姚若愚也听出了个中意味,皱眉道:“我大文可从未招惹过杨王吧?本文和杨王府的杨延昭也是好友,于情于理,杨王也不该针对我大文吧?”

    郭奉节苦笑道:“恐怕就是因为王爷与杨家六郎关系亲密,杨王才会刻意针对我们。”

    姚若愚微愣,楚轩也硬着头皮说道:“总之,杨王不太希望立刻出兵大金,但是因为父王和岳王劝说,他仍然处于犹豫的阶段。”

    “所以楚轩此来是为了……”姚若愚皱眉道。

    楚轩抱拳道:“父王与岳王商议后,希望王爷能够亲自去一趟杭都,毕竟王爷是亲自经历过大金吞并西辽的人,如果能有王爷亲自解说,或许能说服杨王及百官。”

    姚若愚尚未说话,郭奉节已经勃然色变,急道:“王爷,万万不可!”

    “金国吞并西辽,百万雄师对宋文虎视眈眈,王爷贵为我大文第一高手,若是随意离开,一旦金国发起突击,单凭我等根本无法抵御大金铁骑。”

    稍稍停顿,郭奉节继续说道:“再者说,前往杭都说服百官,并非需要王爷亲自前往,微臣可以替王爷赶赴杭都,况且万粥、晋安二人自入我大文来寸功未立,早已暗自心焦,他们二人出身纵横间,最擅游说之术,亦可派他们二人前往杭都。”

    不料郭奉节如此激动,姚若愚微微一怔,可是等看见楚轩脸色也有几分古怪后,心头不禁一动,思忖少许忽然若有所悟。

    杨王之所以不愿支持楚狂歌和岳鹏举立刻出兵的打算,就是因为他知道,一旦等金国消化了西辽,率先攻击的对象定然就是仅有川蜀一地的大文,而非地大物博、军备雄厚的大宋。

    六部百官中,那些不支持立刻出兵的人,想来也有许多人存了和杨王差不多的心思,就是想着让文邦先和大金拼个你死我活,最好能让文邦先折损掉金国的戾气,自己也兵败灭亡,这样一来,宋朝就能坐收渔翁之利。

    至于郭奉节强烈拒绝自己亲自前往杭都,也是担心宋朝会将自己强行囚禁于杭都,使得文邦群龙无首,就此覆灭于金国铁蹄下。

    眼见姚若愚沉吟不决,楚轩肃然道:“父王曾交代过,王爷若是去了杭都,他和岳王必定保证王爷的安全,不让他人伤王爷毫毛。”

    郭奉节见姚若愚似乎有所迟疑,不由急道:“王爷!”说话间,他也拼命朝着旁边的范迪飞和黎欢使着眼色。

    范迪飞正抠着腋下,瞧见气氛凝重,咧嘴笑道:“妖哥,不就是去一趟杭都么?怕啥!大不了就是干呗!”

    黎欢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嬉笑道:“妖哥莫怕,了不起我让我师父来保护你!”

    “怎么有种我偷电瓶车来养你的感动呢?”姚若愚翻了记白眼,沉吟了下,毅然道,“也罢,本文就亲自去一趟杭都。”

    瞧见郭奉节气恼不已,姚若愚哑然失笑,道:“奉节,此次赶赴杭都,礼部出一位副部,三位吏员,再让万粥和晋安二人也随同前往。”

    “妖哥,我也想一起去!”范迪飞闻了闻手,抬头笑道,“好久没回绍兴了,想回去看看。”

    姚若愚嗯了一声,这次去杭都办正事只需要带上礼部和参议府的官员即可,等一会儿也能问问其他人,看他们有没有想要一起去杭都的。

    不过,当姚若愚即将再次远行的消息传开后,竟然在文邦内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非但文远才、白秋雨、段少杰等官员纷纷出言反对,连许烜熔和宋凯也极为不支持。

    显然所有人都已经知道,随着金国即将增加第二位八境,文邦受到的威胁将会大幅度增加,倘若宋朝有坏心眼,强行将姚若愚禁锢在杭都,甚至想法子坏了他的修为,那对文邦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好在有楚轩表达了来自楚狂歌和岳鹏举两位八境的庇护之意,以及黎欢答应会让异宗出手保护姚若愚,外加上姚若愚的执意前往,众人最终也只能应允了他的这次远行。

    不过,因为要准备接下来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所以除了杨仁杰打算顺便去一趟老家宁波,也就是现在的庆元府,其他人都没有同行的意思。

    因为时间紧迫,姚若愚等人没有过多的筹备。

    当天中午,姚若愚、杨仁杰、范迪飞,和参议府万粥、晋安这两位出身纵横家的上等参议,及礼部副部长唐道远和三名吏员,共计九人,在一百暗夜龙骑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地离开了成都府,往杭都方向疾驰而去。

    这一日,文王三赴杭都!

    *——*——*——*

    天山脚下有座村落,早年西辽刚刚建立的时候,原先塞外的游牧民族有的投降有的战死,也有的四处流亡,其中数十人当年流亡到了天山脚下,意外发现了处绿洲,便在这儿生根发芽,直至今天。

    三天前,村子里忽然多了名脸色苍白的年轻女子,每日她也不去做些什么,只是坐在村口,怔怔地望着东方。

    对于这个久居世外而常年没有兵灾袭扰的村子,这个女子的到来如平静的水面坠入了一块玉佩,看似掀起了少许涟漪,但是并没有对大家的生活造成任何影响。

    唯一要说有的影响,那就是村子里不少汉子总是会有意无意地找一些借口从村口路过,趁机偷偷瞄一眼那个长得如天仙一样的女子。

    别说是这些身高体壮的粗犷汉子,就是那些小孩子也三五成群地常常在村口附近跑来跑去,就是为了看了一眼那个漂亮的姐姐。

    不过让他们觉得可惜的是,不知道为什么,那年轻女子脖子上一直缠着一块丝巾,将她修长如天鹅的脖子完全缠住,以至于对他们来说,少了不少绚烂的风景。

    这一日,年轻女子依然坐在村口的石堆上,常年披甲的她如今一连数日都穿着素衣,感觉非常不习惯,尤其是每逢她下意识摸向腰间的时候,才会想起自己早已经不是那个统率西辽十余万大军的兵马大元帅了。

    正望着远处缓缓沉下的旭日,陈唯嘉忽然扭头看向身旁,那儿不知何时出现了一名紫衣男子,见她看来,年轻男子微笑道:“感觉怎么样了?”

    “还行。”轻轻张口,陈唯嘉的声音竟是沙哑无比。

    丁言志叹息了声,淡然道:“抱歉,我不善医术,你的事情又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所以你的嗓子……”

    摇了摇头,陈唯嘉轻笑道:“没关系,反正也是亡国之人,况且即便是当年,我也不是靠嗓子来过日子的。”

    略微沉默,丁言志迟疑道:“萧绰……”

    “我已经和她没有关系了,”陈唯嘉打算了他的话,吃力地弯下身子,从地上抓了一把沙砾,淡然道,“西辽养育了我,太后扶持了我,我用一条命偿还了他们,已经两不相欠了。”

    瞧见她看似语气平淡,实则眸底泛着哀伤,丁言志叹道:“好吧,你还有什么需要?三日后,我就要跟圣上返回兰州了,西辽降军会留下继续驻守西辽,萧太后会跟我们一起回去。”

    陈唯嘉沉默良久,摇头道:“没有什么需要的,这里很好。”

    丁言志笑了笑,看她抬起手,任由沙砾自指缝间缓缓漏下,颔首道:“好吧,那我先走了,今后有机会的话,江湖再见。”

    陈唯嘉扯了扯唇角,看着对方越过自己往村外走去,看到那宽阔中透出几分沉重的背影,忽然问道:“你为什么要救我?”

    脚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