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烽火文途 >

第368章

烽火文途-第368章

小说: 烽火文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若愚也是好不容易偷偷溜出来,跑来渔州偷闲的。

 第四百五十一章:群臣争议百家会

    姚若愚回到成都府的时候,文王宫的争辩还没结束。(全本小说网,https://。)

    “儒家、道家、兵家、法家、墨家、纵横家,这些列入席位没有问题,可是农家、杂家、名家、小说家、医家这些年早已经销声匿迹,有的干脆医家断了传承,列入其中又有何用?”

    “没错!到时候有人来还好,若是没人来,席位空荡荡的何其可笑?”

    “可是王爷所说的可是‘百家讲坛’,百家百家,不列足百家,岂不是徒有虚名?”

    “荒唐!百字不过是虚数,事实上春秋时到底有没有一百家史书中都没有记载,贸然罗列一百家,届时万一不过七八家前来,岂不是惹人笑柄?”

    “那万一有一家子弟前来,却没有他们的席位,届时不是更加可笑?”

    争执声此起彼伏,不时有官员出列,声音激昂地提出不同意见。

    许烜熔、白秋雨、郭奉节、文远才、段少杰五位部长外加直属文王宫的邹布衣、吴雪、蔡旭东三人都是冷眼旁观,任由下属激烈争辩。

    连续开了好几天的会,吴雪早就不耐烦了,听见他们叽叽喳喳的吵个没完,终究是忍不住一拍桌子,恼道:“吵个屁啊!能不能安静点讨论!”

    文邦内,文艺部众人地位超然,哪怕是没有实权的范迪飞等人,在姚若愚心目中都能够与部长级别媲美,更何况身居官位的吴雪等人。

    见她突然发怒,乾天殿顿时一寂,白秋雨抬了下眼皮,忽地笑道:“参议长何需动怒,论道论道,论了才能有道,大家也是不想我大文颜面有失,这才情绪激动了些。”

    许烜熔闻言唇角微扯,讥笑道:“所以热火朝天的吵了这么几天,又有了哪些道?”

    白秋雨不觉一窒,半晌后才讪笑道:“这不是还没论完么。”

    虽然按照规矩,百家讲坛是礼部负责的,但是因为此事太过重要,所以姚若愚直接在朝会上让众人商讨出一个流程方案,没成想就此引燃了大文官场,一连吵到了今天。

    五人中,白秋雨稳稳当的属于儒家子弟,文远才偏向法家,段少杰因为执掌工部,多少和墨家有些香火情,许烜熔和郭奉节立场不明,大多是在打圆场缓和气氛。

    瞧见气氛稍稍凝重,郭奉节抿了抿唇角,微笑道:“依本官所见,干脆就以投票决定好了,我们逐个讨论百家讲坛的各个细节,有争执处以投票来决定,如何?”

    “百家讲坛意义重大,岂可以这种小儿方式决断?”文远才皱了皱眉,不悦道。

    郭奉节哂笑一声:“那算了,各位继续讨论吧。”

    见他在“讨论”二字上专门加了重音,众人也都听出他的嘲讽意味,都是面色复杂。

    “投票的方法不错,”不想这时,许烜熔忽然一笑,颔首道,“此事本就是礼部主要负责,我等不过是提供意见,按投票方式最终完成流程策划,也能兼顾到多数人的想法,不错,司天监觉得如何?”

    司天处已经更名为司天府,邹布衣任司天监。

    见她问自己,一直老神在在的邹布衣不置可否,耸肩道:“可以。”

    瞧见蔡旭东和吴雪也都各自点头,文远才眉头愈加紧锁,片刻后无奈点头:“那就以投票的方式,只是谁来看票?”

    众人闻言一怔,下意识看向大殿主座,只是那位本来应该在这儿监督局势的那人却在早上就没有了踪影。

    许烜熔深吸一口气,默默呼出口浊气,她也是气极了姚若愚没事儿瞎跑的举动,只是如今人群众多,她也不能不照顾对方形象,只能淡淡道:“本官来吧。”

    “此事关系重大,许部长如果不参与讨论投票,那么看票还无妨,可是既然参与了,多少也要避嫌吧?”白秋雨一振衣袖,温和一笑。

    许烜熔柳眉一蹙,定定盯了对方一眼,倏地冷笑道:“那白部长可有合适人选?”

    白秋雨淡然一笑,摊手道:“不如等王爷回来?”

    众人都是暗暗嘁了一声,姚若愚没事儿就喜欢出去晃荡,短则三四天,长则半个月,若是等他回来,估摸着百家讲坛都要结束了。

    眼见着投票决断这个选项要失败,大殿外忽然传入一声长笑,随后就见一袭黑色蟒袍的姚若愚大步而入,朗笑道:“投票不错啊!公平公正公开,就由天策军陈统帅来唱票,本王来监督。”

    见他于关键时刻回来,众人都是赶紧拱手行礼,姚若愚摆摆手示意随意,随后大步来到王座上坐下,吩咐侍卫喊陈萌过来,然后大手一挥,笑道:“有哪些需要投票决议的,诸位现在可以提了,先由吏部开始吧,许部长。”

    许烜熔眼眸微低,淡然道:“首先是席位问题,诸子百家,我们到底留出多少席位给他们,同时,每家的席位数量也需要商榷,是有多有少,还是公平一点,全部一样。”

    “自然是有多有少才对,”白秋雨沉声道,“像儒家流传至今,子弟遍布华夏,有无数大儒名士,若是公平点全部一样,岂不是有许多人只能在侧旁观,无数经纶藏在腹中难以倾吐,有违百家讲坛之精神。”

    文远才冷笑了声,冷然道:“儒家势大,若是按照名声高低来决定席位数量,那也不用开什么讲坛了,直接开一个儒家讲坛好了,反正到时候儒家人多势众,七嘴八舌,别家再是有韬略在胸,也说不出话来。”

    文远才和白秋雨争执的时候,郭奉节却是悄悄看了眼姚若愚,唇角挂着几分了然与无奈的笑意。

    此次百家讲坛,姚若愚名义上是想要复兴百家论道的黄金盛世,但是暗地里,其实有许多人都隐约猜到,是姚若愚不满儒家暗中相助蜀王,故意要借诸子百家来打压儒家风头。

    所以这各家的席位问题,从最开始就已经有了结果,姚若愚绝对不会允许按照名气大小来安排座位,如此一来,儒家岂不是占尽了优势?那此次讲坛举办的意义又何在?

    果然不出他所料,就在两人争执愈演愈烈之际,姚若愚已然敲了敲桌子,示意二人安静,随后皱眉道:“既然是百家讲坛,那自然要一视同仁,席位不同岂不是不再公平了?反正届时共计三百个席位,各家均分就是了,哪儿那么麻烦。”

    姚若愚发话,白秋雨再是不愿,也只能垂手应允。

    随后就开始商讨起了此次盛会会设立的名单,最先入选的自然是道家、法家、儒家、兵家、纵横家这类至今都有许多簇拥者的学派,随后惹来争议的,就是农家、小说家、杂家、名家等其余派别。

    不过其中,应该算是没有多少名气的阴阳家却第一时间入选,想来众人都知晓邹布衣的学术传承,算是卖了他一个面子。

    不过讨论到一半,户部财政处处长王大德忽然提议说:“将佛家也列入其中,如何?”

    “佛家?”众人闻言一愣,旋即文远才就勃然大怒,厉声道:“这等西域来教,怎么能够列入名单?岂不是玷污了诸子百家?”

    郭奉节、邹布衣等性子随意之人,也是纷纷出言否决,对他们这些不信佛来说,佛家根本没有资格和道家、儒家等相提并论,连户部部长白秋雨都是没好气地斥责了王大德一番。

    这算是一段小小的插曲,等将名单讨论结束后,共计有二十八家学派被列入此次百家讲坛的名额中,然后众人就开始讨论起了交流的方式,是一家一家逐个提出见解,还是让各家分别设立讲堂,讲述自家看法。

    这也引发了一番更加激烈的争执,有人认为既然姚若愚已经公布了“改革”这个题目,就应该让所有人聚集在一起,互相争辩,这才能凸显百家交流的精神。

    可是也有人觉得,整整三百个席位,也就是足足三百人轮流说,那要说多少时间,别说说的人了,就算是听的人都会觉得乏味,还不如各家分开,各自开设讲堂畅所欲言。

    最终,还是由许烜熔提出的方法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先由各家学派分别设立讲堂宣讲自家见解,由参会的民众自己投票推选最支持的三家,然后由他们三家来进行最终的论道。

    其实在许烜熔刚刚提出这番方案的时候,白秋雨、文远才、段少杰等人都是极度反对。

    在他们看来,百姓终究是百姓,无知而无趣,哪里能够领略各家学派的理论精髓,要是由他们来投票,估计最后就会出现各大学派出钱买票的事情了。

    可是直至姚若愚看不过眼,出言声援,才转变了众人的看法。

    就姚若愚所说,此次百家讲坛的题目是“改革”,革的就是当今制度,其中受益最广的会是谁?还不如天下的百姓?

    既然各家学派最终的目的是造福百姓,那为什么不能够让百姓直接来评判哪家学派是最适合他们的呢?

 第四百五十二章:西辽有女千里来

    百家讲坛的流程是此次讨论的大头,这件事情决定了,剩下的就是一些旁枝末节的细节问题了,例如举办地点到底放在哪里,举办日期持续多久,具体让多少百姓进入会场,允许各家学派多少人来报道等等。(全本小说网,https://。)

    细节归细节,繁琐却繁琐的紧,等将这些旁枝末节纷纷讨论完了,已经是三天后了。

    整整八天时间,群臣几乎日夜都在文王宫。

    白天在乾天殿讨论方案,晚上直接就睡在乾天殿外两侧的办公地,这些日子,算是大文建立以来君臣众人最为辛苦的一次经历了。

    将厚厚一叠方案文稿放在姚若愚案上,许烜熔顶着一双黑眼圈狠狠瞪了他一眼,讥笑道:“王爷倒是好性情,我们在下面一个个呕心沥血,你在上面吃着佳肴,带着群臣心血的馒头,好吃么?”

    姚若愚正吃着蘸有红糖的玉米馒头,闻言差点没给呛死,咳嗽了半天,喝了几倍锦蜜水才缓过来,只是没等他说话,许烜熔已经一甩头扬长而去,空留下一抹淡淡的发丝清香。

    挠了挠头发,姚若愚有些无奈,只是没等他伸手摸向那叠文稿,刚刚走出殿外的白秋雨又急匆匆地跑回来,来到堂下作揖一礼,肃然道:“王爷,西辽使者前来拜见。”

    “西辽?”姚若愚和正要走出大殿的许烜熔都是一怔,前者摸了摸鼻子,疑惑道:“西辽来的使者?叫什么名字?”

    白秋雨答道:“来人自称耶律彩凤,说是西辽公主,他们三日前就到了,只是因为我们这几日一直在宫内议事,下面典吏不敢打扰,所以他们一直在宫外驿馆内等候。”

    “彩凤儿?”许烜熔忽地回头,欣喜道,“是彩凤儿来了?她现在在哪儿?还在户部的驿馆?”

    白秋雨闻言一怔,赶紧回答道:“她正在宫外等候。”

    得知故人前来,许烜熔万分欣喜,也不与两人说什么,直接提着裙子快步走出大殿。

    姚若愚和白秋雨见状对视一眼,都是苦笑一声,前者一捋养了有半年多的长须,皱眉道:“他们可曾提过此次前来有什么事情?”

    白秋雨摇了摇头,沉吟道:“他们没有提及,只是说希望能够面见王爷,这些日子他们只是在城内闲逛,也有打探情报的举动,但是不算太明显,不似有所图谋。”

    姚若愚冷笑了声,西辽虽然是当年辽国残余逃出关外建立的小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若是对方真的想要暗中刺探情报,就凭户部那群人怎么可能发现。

    沉吟良久,姚若愚淡淡道:“我知道了,宣他们进来吧。”

    白秋雨作揖答应,弯身退下,片刻后,就见数人步入乾天殿,白秋雨大步在前,许烜熔陪着一名女子走在后面,再往后就是数名身材魁梧衣着迥异于中土的辽人。

    几人来到堂下,白秋雨一礼后退到旁边,许烜熔身旁那女子则是上前半步,两手交叉在胸前,姿态优雅地俯身一礼,柔声道:“西辽国耶律彩凤率西辽使团,见过文王殿下,恭祝文王千岁,大文昌盛不衰。”

    老实说,穿越以来姚若愚也见过不少女子,不提文艺部中那些自现代来的,单单说这个时代的那些女子,也就一个李清照还算懂得礼仪,其他如杨延琪、邹菲菲、李淑婷、吕程欢、冰点点等女子,几乎没一个有华夏女子特有的柔顺谦和。

    眼前这耶律彩凤,算是穿越以来第二个以谦顺为气质的女子。

    耶律彩凤身材高挑,比许烜熔都要高出一个头,身披半透轻纱,里面穿着近身束胸短衣,手臂、大腿、腰肢几乎都裸露在外,若是让白俊儒看见了,绝对会怒骂一句不知羞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