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烽火文途 >

第358章

烽火文途-第358章

小说: 烽火文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成想张子强一介武夫,口舌竟然如此诡利,苏轼顿时一窒,杨延昭也是微微一笑:“张世兄虽然是楚王义子,但是自幼和文王一起浪迹江湖,情谊深厚,也难怪会如此震怒,苏大人你质疑文王,可就是在质疑世兄啊!”

    这时,一名官员缓步出列,痛心疾首道:“岳王常年居住北境,有所不知,这大文城邦虽然为我大宋攻下西蜀,但是其体制荒唐至极!文王任人唯亲,任用官员都是私交同伴。”

    “而且,他还将许多女子扶持至高位,”这人垂手顿足,沉声道,“正所谓女子多误国,肆意滥用女子为官,夫纲不顺,阴阳颠倒,公然违逆男尊女卑之说,此举乃是大文衰败之兆,若是让他们继续掌管西蜀,只怕不出数年,西蜀就会再次沦为金国的刀俎鱼肉。”

    姚若愚正在思索,此刻忽地一声冷笑:“所以这位大人是在指责当今圣上用人不明了?”

    这么一顶帽子盖下来,那名官员立时脸色煞白,骇然朝小皇帝跪下,凄声道:“圣上明鉴!微臣岂敢有指责之意,这文王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想要污蔑微臣啊?”

    姚若愚嘁了一声,不屑道:“据我所知,大宋境内女子为官的不在少数,远的不说,单单是两浙路经略使,不就是一位女子么?原来这位大人看不起女子,看不起所有当官的女性,皇上,此人竟然公然宣称您昏庸误国,要不将他拖出去斩了?”

    先前众人叽叽喳喳地连番激辩,小皇帝早听得云里雾里,此刻听见姚若愚说有人质疑自己,顿时气的涨红了脸蛋,狠狠一摔手上玩具,嚷道:“谁敢怀疑朕?拖出去砍了!”

    那官员顿时吓的身躯战栗,苏轼则是赶忙拱手行礼,急道:“圣上莫听文王所言,管大人向来对圣上忠心耿耿,岂会有……”

    不等他说完,小皇帝已经气急败坏地站了起来,一指苏轼,恼道:“所以你也在怀疑我咯?你们是不是都在怀疑朕?”

    瞧见小皇帝发怒,文武百官俱是骇然俯首,这时始终安坐不动冷眼旁观的秦相忽然笑了笑,牵住小皇帝,含笑道:“圣上莫要生气,老臣最近给您找来了些西域玩具,颇为有趣,可有兴趣看看?”

    小孩子的脾气本来就来得快去得也快,听见有玩具,小皇帝连连拍手,嬉笑着索要玩具,浑然忘记了刚刚的争辩。

    苏轼、赵挺之等人顿时松了口气,要是让姚若愚三言两语一番诡辩让皇帝斩了那管姓官员,可就真的是贻笑大方了,传扬出去,两位尚书连同数位藩王联手,却还在对方手下折了一员大将,岂不可笑?

    “老臣也想问一问文王,”这时候,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开口道,“都说士农工商,士子为重,商人低贱,可是就老朽所知,文邦的那移通学院却公然教授算数、商业这些低贱的技能,还和我儒家教义列为同一等级,不知此举可否为老朽解释一二?为何如此?”

    那说话的老人是白鹿书院一位极为有名的老儒,学富五车,门生遍布大宋,算是仅次于三公的名儒之一。如今他这番开口,再次激起了蜀王一派众人的士气,纷纷怒视姚若愚,希望能对他造成心理压迫。

    “为何不能和儒家并列?”却不想,姚若愚浑然无视众人怒视,反而皱着眉头看向那老儒,冷冷道,“记得春秋战国之时,诸子百家并起,群雄论道,大家如林,名士如雨,堪称繁华盛世。”

    环顾众人,姚若愚缓缓吐出了筹谋多时的计划:“姚某不才,却也希望能重现当年那繁华盛世,所以半年后,我大文将在移通学院举办百家讲坛,广邀诸子百家,坐而论道,题目很简单……”

    “改革!”

    “改当今臃肿而腐败之制度,革天下贪官污吏之贪念!”

    当姚若愚的声音响彻聚景园之际,所有人都是骤然窒息,自汉朝以后,儒家几乎被公认为治世之大家,历朝历代,贤皇圣君无一不尊儒家,时至于今,儒家已然是华夏所有人认定的正道。

    但是这一刻,随着姚若愚的话语吐出,所有人心头都是剧烈震动,尤其是儒家众人,都是知晓姚若愚此举之可怕,这乃是动摇儒家根基,重现诸子百家时代辉煌的阴谋!

    不,不是阴谋,是阳谋!

    姚若愚并未遮掩自己的意思,可是即便儒家众人知道了,也无法阻止他。

    因为朝中百官虽然儒家弟子占据了绝大部分,但是也有部分是尊崇法家、兵家。

    而身居吏部尚书的王安石,虽然是以儒家身份入仕,可是数年就已经开始主张法家改革,只是因为阻力太大才一直无法成功。

    “善!大善!”王安石缓缓捻须,忽地洪声大笑,朗声道,“自当年川蜀为金人夺取,蜀王封地不是已经改为了淮南么?既然这十几年都没有起兵伐川,那说明王爷也已经放弃了川蜀,既然如此,川蜀便是无主之地,可归大文所有。”

    听见王安石开口,工部尚书和刑部尚书对视一眼,都是颔首一笑,齐声道:“不错!”

    大宋六部,吏部毫无疑问是六部之首,身居吏部尚书的王安石更是六位尚书中权势最为雄厚之人,随着他下场支持姚若愚,局势已经开始偏移向了大文。

    赵挺之、苏轼、福王等人见状,面色俱是难看无比,蜀王更是气的浑身颤抖,恨不得冲上去将王安石一把掐死。

    本来,杨延昭和张子强仅仅是两位小王爷,还没法完全代表各自出身的王府,纵然有岳王加入,也至多勉强抗衡两位尚书和诸位藩王联手。

    但是随着王安石下场入局,工部、刑部两位尚书也都彻底表明了态度。

    同时,因为局势的变化,最先作壁上观的十位一品军侯也有大半开口,话里话外都是支持着姚若愚。

    杨延昭和张子强分别代表杨王府和楚王府,再加上岳王,那就是军方地位最高的三位异姓王同时支持姚若愚。

    整个军方,再加上吏、工、刑三部尚书,蜀王等人彻底落入了下风,他们可以对姚若愚肆意责问斥责,但是却不敢对三位尚书和整个军方如此。

    欺软怕硬,不外如是。

 第四百三十九章:影流杀神惊深宫

    眼见大势已去,苏轼、赵挺之俱是沉默下来,不再发言,福王、庐王等藩王见状也都默然叹息,放弃了反抗,仅剩下不甘心失败的蜀王一人,手舞足蹈唾沫飞溅地想要跟姚若愚等人争辩。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可惜,却没有一人愿意再去搭理他,只是如看猴戏一般,鄙夷地看他闹腾。

    这时候,不远处戏台上也进入了尾声,几名浓妆艳抹的戏子在台上站成一排,笑吟吟地俯身朝众人行礼。

    他们距离宴席不算远,却也不算近,自然听不到众人先前争执,所以也如以往一样闭幕致礼,随后就打算收拾东西离开。

    不过刚刚一场关系偌大川蜀的争执刚刚落幕,群臣们没有一个有心情去注意这些戏子,一个个交头接耳,讨论着刚刚双方争辩的旁枝末节。

    这时候,姚若愚、杨延昭、张子强三人正和岳王坐在一起。

    面对这位八境帝尊,纵然姚若愚和张子强二人都是锦绣榜有名有姓的年轻英豪,亦是有些局促,唯独杨延昭姿态依旧,随意中透着几分漫不经心。

    姚若愚久居西北,对北境和蒙古的战事不太了解,正巧和岳王同席,趁机询问起来。

    岳鹏举也不倨傲,含笑与几人说起了北境这两年的战事。

    蒙古国力雄厚,以八境帝尊级的铁木真为天可汗,集结了北方乃至山海关外无数部族,光是明面上的七境强者就有接近十四位,更不用说五境、六境。

    不过听岳鹏举说,蒙古王帐最近传出小道消息,说是现任蒙皇托雷似乎想要将国号改为大元,只是蒙古内部对此多有分歧。

    姚若愚和张子强对视一眼,他们知道在历史上,蒙古最终会在托雷手上变成元朝。

    不过姚若愚却多了个心眼,他们那个时代,那时候铁木真已经去世,当时的蒙古也更类似于一个集结了无数部落的游牧群体,所以改制建国也非常正常。

    可是这个时代,蒙古雄踞北方,兵强马壮,且按照宋朝制度设立了丞相等职,已然是一个具有成熟规模建制的王朝,为何又要突然改革为大元呢?

    且不论姚若愚暗中思忖,戏台上,鞠躬谢幕后的戏子们转身走往后台准备收拾东西,这时候,其中一人忽然停下脚步,回头看向满场热闹的宴席,眸中光芒流转,泛起几分诡异的笑意。

    目光穿过推杯换盏的人流,那戏子最终凝望向了正嘻嘻哈哈玩着西域玩具的小皇帝,缓缓转身迈步了一步。

    这座戏台距离宴席约有十五丈,宴席从主座往下又有二十五丈,加起来也就足足接近四十丈,可是那戏子简简单单地一步迈出,整个人却在霎时间化为一道幻影,飘然穿过这四十丈距离,径直来到了小皇帝面前。

    这一幕甚是突兀,以至于强如八境的岳鹏举都不曾发觉,唯有坐在小皇帝身旁的秦相看见,只是他却不动声色,两手收在袖中淡淡含笑,任由那名戏子伸手抓向自己旁边阵专心致志玩耍的小皇帝。

    “大胆狂徒!胆敢行刺圣上!”

    电光火石间,一道纯紫色的虹光从天而降,化为一道光柱将小皇帝笼罩在内,将那人的右手挡下。

    同时,先前曾经御虹桥行走的卢建民亦是浮现在紫色光柱顶端,两手抱胸,面色冰冷地凝视向那名戏子。

    一抓被挡,那名戏子眸中诡色更浓,轻笑道:“慈悲度魂落?”话音未落,他再次伸手向前。

    这一次他是并掌为刀横切上去,就听咔嚓一声,以防御力名震华夏的【慈悲度魂落】所化光柱轰然爆碎。

    身处半空的卢建民顿时面色一凛,急忙自半空扑下,可是此刻哪里来得及,眼见那刺客就要抓住小皇帝,一道冰寒刺骨的刀光猛然从主座后劈出,刀光过处空气中的水汽凝结为霜,化为一道肉眼可见的霜雾缓缓展开。

    眼见那刀光迅猛,来人不得已屈指一弹,只见他指前凭空炸出无数暗影,流窜飞旋,竟是将那刀光生生击碎于半空。

    “影流秘术?你是完颜刺宋?”

    看见来人露了这手,卢建民面色一沉,厉声道:“好大的胆子!敢孤身来我朝皇宫行刺!”说话间,他身后剑光一闪,一口阔如房门的巨剑凭空浮现,被他持住一剑斩下。

    身为宋帝的贴身护卫,卢建民所修的《魂典》乃是以护卫为主的功法,先前的【慈悲度魂落】是以秘法穿越虚空,施法庇护住他人的顶级秘技,可惜面对以刺杀为主的完颜刺宋,却是被一击而碎,让他大伤颜面。

    而刚刚出刀之人,则是大宋皇室武阁的首席供奉,亦是神策军统帅,名为任豪,以一口寒江斩月名震江湖,后来被皇室招揽,成为皇城驻军统帅。

    在任豪和卢建民先后出手的时候,一道人影缓步来到小皇帝身前,这是一名身披灰色长袍的方脸男子,虬髯须,身材不算高大,有些发福,只是认识他的却绝不敢将他视作一个普通人。

    孙彦斌,大宋皇室灵阁首席供奉,执掌以灵师为主体的白龙军,和任豪、卢建民一样都是皇城镇守,肩负着守卫皇城和宋帝的职责。

    眼见有人行刺小皇帝,花园顿时喧闹起来,纨绔子女纷纷惶然后退,六部尚书和十位一品军侯尽数立起,六道浩然正气和十股铁血煞气同时冲腾而起。

    三位镇守,六位尚书,十名一品军侯,再加上福王、庐王、洪王这三位皇室亲王,足足二十二位七境将那名戏子团团包围。

    如此威武雄壮的场面,看的姚若愚和张子强热血澎湃,这样强大的阵容,或许真的只有宋朝才能够拿出来。

    同样的,那名行刺宋帝的戏子除非是八境强者,否则面对如此阵容,哪怕他是七境圆满,也没有逃脱的可能。

    更不要说,此地还有一位雄视华夏的八境帝尊级强者,自一开始就安静端坐的岳王。

    眼见局势落入掌握,庐王凤眼微眯,冷笑道:“阁下到底是哪位?”

    目光扫过任豪等三名皇城镇守,左虎松将拳一握,嘿笑道:“难道真的是完颜刺宋?”

    唇角微微勾起,那名戏子咧嘴一笑:“放眼天下,谁人敢如我完颜刺宋一般,孤身入皇城行刺宋帝?”话音未落,他身上戏服被气劲撕碎,露出了一套暗红色的劲装甲胄,同时他也缓缓撕下脸上的人皮面具,一股睥睨天下的狂傲不逊顿时席卷而出。

    当那股冰冷到近乎刺透骨髓的杀念自他体内释放出来,所有人目光都是微微凝固,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