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逆水行周 >

第1047章

逆水行周-第1047章

小说: 逆水行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只要双方“澄清”误会,张某积极赔偿,再得女方家长同意,迎娶李某娘过门,如此一来,被告没了,铁案也就没了。

    当然,卫长史不是瞎子,也不是傻瓜,己方要想把案件翻过来,得废一番心思,不能授人以柄,否则卫玄再来怼宇文温,说有官员徇私枉法,那篓子可就越捅越大了。

    这件事的关键,就在于李庄主,若李庄主不依不饶,一定要官府主持公道,那好,张某认栽去坐牢。

    然后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李家庄在当地横行多年,手脚不可能干净,既然对方先故意设计陷害,那么有陈年往事被人提起,官府来主持公道然后把李家庄一锅端,就怨不得别人!

    其他几个案子,也这么处理。

    宇文温和“爪牙”们商议了许久,把该布置的事情都安排妥当,最后,依旧不忘举牌警告。

    还是那三行字:管住裤裆。

    重要的事情写三遍。

    。。。。。。

    夜,宇文温捧着温水杯,泡着枸杞。。。润喉茶,独坐书房,边喝茶润喉边想事情,他今天说话太多,又没有时间喝茶润喉,以至于喉咙沙哑,说不出话。

    位于亳州州治小黄的府邸,如今已有仆人入住,管家李三九也提前抵达,内外张罗了几日,所以这座新王府,并不缺人气。

    然而宇文温的家眷还没抵达小黄,所以今晚他要独睡空房,但想着许多事情,越想精神越抖擞,离入睡还早得很。

    方才众人散去,宇文温在府邸转了一圈,才回到书房独坐,他对新府邸算是满意,只是对于缺少了众多“防御设施”有些遗憾。

    因为这是在现有一处院落的基础上改建出来的王府,时间紧、工期短,受限颇多,无法布置各种“防御设施”。

    不过宇文温转念一想,今时不同往日,若还寄希望于靠府邸抵御打上门的敌人,他也差不多快完蛋了。

    作为一个藩王,有正经编制的卫队,还有自己招募的私兵,却把安全的希望寄托于堡垒般的住处,可世间哪有攻不破的堡垒。

    更别说在京城的豳王府,即便戒备森严又有何用?

    真要出事了,三五刀笔吏就能把他干掉,所以如何防患于未然,才是最要紧的事情,想着想着,宇文温又想到自己如今面对的处境。

    尉迟氏完蛋,如今官军扫荡河北,战事接近尾声,但不代表天下就此太平,宇文温在河南就不得安生,“四大天王”在身边虎视眈眈,让宇文温觉得颇为无奈。

    但这就是现实,任何一个理智些的朝廷,绝不会允许地方出现一个集选拔权、财权、兵权于一身的地方大员。

    对于天子来说,哪怕那个人是自己儿子都不行,这就是政治,讲究“制衡”,既有权力、职务上的制衡,也有势力集团之间的制衡,如此,御座才能坐得稳。

    当然,唐玄宗李隆基是例外,所以玩脱了,晚节不保。

    宇文温对于自己身边这“四大天王”,其实并不觉得是累赘,这四位“业务能力”很强,怼人讲究真凭实据,所以今日才能小胜他几局。

    但君子可欺之以方,在规则范围内互怼,他不怕。

    怕的就是有人暗地里泼污水,捅刀子,而他却不知道。

    镇守河南,看上去不错,几乎是有实无名的“河南王”,但实际上宇文温远离中枢,若朝中没人帮忙盯着、帮忙说话,很容易被阴。

    当然,有杞王在长安,宇文温无须有太多烦恼,但毕竟杞王不可能事事过问,所以宇文温得有自己的门路。

    他的仇家宇文化及,如今可是天子身边的大红人,若对方成日里阴阳怪气在天子耳边嘀嘀咕咕的,总不是件好事。

    即便天子实际上没多少实权,真有了误解,宇文温实际上也不需要太过担心,但他不会因此掉以轻心。

    所以,宇文温觉得光给千金公主这尊佛像上香还不够,得想想其他办法。

    正琢磨间,有王府佐官送来一份公文,宇文温见着这公文是连夜送来的,心中疑惑,打开一看,颇为高兴。

    当年陷在邺城的西阳王府长史李纲,待得官军收复邺城,终于“重见天日”,如今在长安出发,要到亳州,继续担任原来的职务,也就是如今的豳王府长史。

    李纲那年在邺城皇宫正门,试图拦截权相尉迟惇的车驾,为拯救西阳王世子做最后的努力,虽然不可能成功且风险很大,但对方还是做了。

    这举动,让宇文温铭记在心。

    自那以后,西阳王府长史一职都空着。

    当然,杞王也记着李纲的壮举,所以如今继续让李纲来当宇文温的王府长史,把把关、看紧点,免得宇文温某日哪根筋不对,胡作为非,闹出祸事。

    对于“老李”的回归,宇文温当然高兴,如此有担当的正人君子任他的王府长史,可是一件大好事,但宇文温高兴的同时也有些无奈。

    杞王对他并不是不信任,或者是有猜忌,是因为他镇守河南,举足轻重,一举一动影响深远,为避免捅出篓子,引来别有用心之人借机发难,所以杞王才给他下了四重。。五重禁制。

    宇文温越想越无奈:这算是五指山么?

    我又不是花果山齐天大圣孙悟空啊!

    不过呢,你以为有这五指山压着就行了?

    呵呵!

 第二十一章 呵呵(续)

    午后,阳光明媚,万里无云,豳王府前院,书房里,吃过午饭的宇文温即将午休,如今是一点整,两点半他就要准时“上班”,时间不长不短,正好睡个午觉。(全本小说网,https://。)

    豳王府的布局,和位于西阳的王府布局类似,分前后院,宇文温的起居主要在前院,这是他处理公务、接见下属以及接待客人的场所,所以寝室和书房都在前院,家眷们都住在后院。

    宇文温正在收拾书案,准备转去后边的寝室,却有一阵微香飘来,闻着这香气,宇文温不用看就知道是谁来了。

    抬头一看,果然如此,不过他的目光随后一凝。

    尉迟明月端着泡好的茶近前,身着开领白衬衣、黑短裙,勾勒出迷人的曲线,腿裹黑色长筒针织袜,一头披肩长发,未戴任何发饰,却戴着个金丝眼镜。

    若果再穿上高跟鞋,就是那个时代典型的“ol”装扮,虽然整套衣物是低配山寨版,但却是宇文温为尉迟明月“量身定制”的“套装”。

    此时,宇文温见着小妾如此模样,不由得心跳加速:女。。女秘书!

    满怀期待的尉迟明月,将茶放在案上,含情脉脉的看着宇文温,低声说道:“夫君。。。。”

    “呃,明月,这套衣服不该白天穿出来的,这样不好。”

    宇文温如是说,瞥了一眼座钟,自己给自己提醒,此时若是控制不住,必然会“上班迟到”,影响不好。

    “姊夫喜欢,明月就穿。。。”

    尉迟明月特意说的一声“姊夫”,让宇文温燃烧起来,看着面若桃花的佳人,理智在熊熊烈火之中化作灰烬,随即将对方拦腰抱起,向着寝室而去。

    事实很清楚,尉迟明月就是专门“撩”他,试图尽早怀上孩子,宇文温于是“免为其难”的大发慈悲一下。

    至于“上班迟到”。。。

    呵呵,谁敢考勤我!

    。。。。。。

    王府一侧公廨,长史李纲正在处理事务,厍狄钧等王府佐官听候差遣,豳王如今身兼数职,公务频繁,他们作为佐官,只会更忙。

    豳王府每日收到的公文,都要逐一登记、留档,待得豳王批阅之后,要及时发出去,可能要送去总管府署,可能要送去织造司,还可能送去市舶司。

    不仅如此,每日都有官员登门,面见豳王,汇报各类事务,王府佐官们必须做好接待,丝毫不能怠慢。

    而豳王到各官署处理事务时,王府佐官亦要随行,所以几乎每一天下来,佐官们都会忙得团团转,而现在,一向要求严格的李长史回来了,更加没有人敢偷懒。

    两年前,当时的西阳王妃带着世子,以回邺城省亲为名,陪伴千金公主前往邺城,结果到了邺城之后,发生变故,西阳王世子被立为天子,而王府长史李纲据理力争,随后陷在邺城。

    李纲的事迹,王府佐官们都知道,也知道大王非常感激李长史的英勇表现,故而王府长史一职空缺了两年。

    如今李长史回归,厍狄钧等佐官欢欣鼓舞之余,又回到了当年被李长史不断“鞭策”的艰苦生活,如今在公廨里,看着李长史板着脸翻阅公文、卷宗,许多人不由得心惊胆战。

    “啪”的一声,李纲将卷宗拍在书案上,看着面前诸位佐官,大声质问:“两年时间,本官还以为诸位长进了,结果,还是原地踏步!”

    “看看,看看!”李纲起身,点着案上堆积的卷宗,开始训斥:“昨日的公文,到现在条陈都没拟好,尔等如此懈怠,只会让待批阅的公文越积越多!”

    “本官知道,王府人手不足,但这不是尔等懈怠的理由!”

    “大王的要求,一直都是要将每份公文拟个条陈,以便一目了然,节省时间,尔等为何不提前做好?要等大王准备看了才拟?”

    “本官知道,如今往来王府的公文翻了几倍,那又如何?辛苦些,提前把条陈都拟好,不行么!”

    “从黄州来到亳州,吃的米饭变成了粟麦,有人水土不服,卧榻不起,那其他人就把职责挑起来,一个人当两个人用!”

    时间宝贵,李纲不想长篇大论浪费时间,一番训斥之后,便让佐官们赶紧“亡羊补牢”,如蒙大赦的厍狄钧刚要离开,却被李纲叫住。

    厍狄钧还以为自己哪里没做好,被上官发现了要算账,未曾料李纲是要问一件事。

    当然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关键是李纲特意留他一个人,然后打听事情,这感觉就有些不对劲了。

    “大王的家事,僚佐本不该议论太多,不过。。大王最近数月是否纵欲过度?”

    听得李长史这么问,厍狄钧顿觉不妙,但又躲不过,心中无奈至极。

    大王有如花美眷,这是事实,大王最近似乎休息不好,有纵欲过度的嫌疑,这也是事实,然而这是僚佐们能议论的?

    厍狄钧如是想,但若不回答是不可能的,府长史,有劝谏府主的职责,他不敢议论,不代表李纲不敢议论。

    于是厍狄钧斟酌了用词,解释道:“大王在外征战两年,觉得亏欠子女颇多,故而一有时间,便陪着世子以及几位郎君、女郎玩耍,确实有些辛苦。”

    “是吗?”

    李纲对厍狄钧的说法有些将信将疑,他这几日留心注意了一下,发现豳王白日时不时会打哈欠,眼眶略微发暗,一副睡眠不足的样子。

    进一步推断,有可能是纵欲过度,夜夜笙歌,李纲不由得担心起来。

    豳王如今坐镇河南,身兼数职,干系重大,李纲认为豳王不该沉迷于女色之中,这样不好,真的不好。

    对身体不好,对于履行重任也不利,所以他要找机会劝谏。

    如今厍狄钧这么一说,李纲的想法有些动摇,他知道豳王子女多,而豳王也确实一有空就陪着子女。

    现在看来,好像是自己想多了?

    李纲看看挂钟,如今指针指到两点,午休时间就要结束,结束午睡的豳王即将接着处理公文,李纲不敢耽搁,让人抱着一堆公文,跟着他到书房外等候。

    这一等,等到下午三点半,豳王还是没出现在书房,李纲随后看向书僮:“大王呢?”

    “啊。。。大王午休还未起来。”书僮答道,言语间稍有惊慌之色,李纲看在眼里,疑心顿起狐疑起来。

    按着豳王以往表现来看,从没有过午休睡懒觉影响处理公务的现象,如今看着书僮些惊慌,李纲很快想通了其中关节,默默起身,走到屋檐下小鼓旁。

    这个鼓的作用,为的是让佐官们随时“唤”府主出来处理事务,避免府主被人“隔绝内外”,在西阳时就有,还是李纲建议下设置的,如今在这里“照例”设置。

    在佐官们惊恐的目光中,李纲拿起鼓槌,毫不犹豫擂起鼓来。

 第二十二章 呵呵(再续)

    下午,长安,某乐坊内,欢乐在继续,午时刚结束宿卫离开皇宫的刘居士,现在正与入京述职的宇文十五饮酒,两人各自左拥右抱,搂着小娘子寻欢作乐。(全本小说网,https://。)

    两人的几位随从兼做帮闲,在一边活跃气氛,划拳猜酒,撩拨小娘子,面前又有胡姬表演歌舞,场面十分热闹。

    去年,刘居士随着天子驾临西阳,时任黄州司马的宇文十五,接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