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93章

皇宋锦绣-第93章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是干粮,现在带馒头好了,稍稍热一热就可以吃了,这是最简答的,如果有个肉包子,那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美味,他们购买量最大,有多有少,可是总体平均而言,一天下来,也有8万左右,平均每一艘船,才80个而已。

    就这样,15万馒头和16万包子,每天基本上卖完,馒头的销量是300贯,利润130贯左右,包子的总量是1570贯,利润在1180贯左右。加起来,每天快1300贯,这是一笔可怕到爆的利润。

 第一百四十八章 养殖和酵母

    收入多不多,多,一天下来,差不多一千多贯的营业额,可是大不大,要看跟什么相比,整个保州,固定加上流动人口,再加上往来的客商,可能要十四五万人来吃这个,平均每一个人每天,也就是10文钱,这多么。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聚沙成塔,聚木成林,讲的就是这个意思,越是面向普通大众,最终总和的数字就会非常可怕,以大宋一亿人的总人口,每个人在一件事情上面,花费1文,就是一百万贯,一文一天多么,甚至十文一天都不多。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盐税,这可是人人都避不开的人头税,北宋只是在盐税上面,就收了1500万贯,巅峰时刻甚至超过了2000万贯,这代表着什么,平均每个人每年,要缴纳200…300文钱的盐税。

    馒头和包子,取代盐税,成为新的人头税,这未未可知,可是馒头和包子在保州热销,成为了现实,巨大的收入,让苗家庄的今日,变得欢天喜地了起来。

    参加劳动的少了400多人,就代表着剩下的800人,他们的工作量在加大,一天6个时辰,可以说一直都持续着高强度的工作,但是所有人没有一个抱怨的。

    蒸馒头的工作,劳动强度并不大,偶尔还能够稍事休息,赵信在布置的时候,更多的考虑到了强度,没有让他们跟生产线的工人一样,高强度,压榨到极限,会预留一小部分的休息时间,这部分的时间不长,可能一个时辰,也就是一盏茶的时间,对于这些村民而言,够了,能够喘口气,就能够继续干活。

    不算高强度的工作,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实实在在的钱,从昨天开始,所有村民的工钱涨了一倍,以前10个馒头一文,现在5个一文,就拿400个馒头为例,今天平均的工钱高达80文,一部分多的,熟练很好的小组,甚至可以达到90文甚至是100文。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这代表这一斤肉,12斤米,每天一斤肉的日薪,绝对不能算低了,一个普通的农夫或者农妇,只是依靠着蒸馒头,就可以养活一大家子人。

    这不是开玩笑,一天10斤,10天一石,30天3石米,换成面粉,差不多就是6石,一个人一天撑死吃2斤粮食,600斤的面粉,足够10个人吃上一个月的时间,换成粗粮的话,会更多。

    庄户人家,吃饱为前提,以前的苗家庄,只是稍稍富裕一点,每年下来,也没有多少余粮,偶尔遭遇饥荒,还会得到京城苗家帮助,可以说,是远近闻名的村庄,苗家的名声也一直比较好。

    现在,四少爷来了,直接改变了一切,不但花费了大笔的金钱,用于各种耕牛的购买,这一点可以直接提升苗家庄的粮食产量和土地面积,还带来了馒头生意,他们都没有想到,一个简单的馒头,能赚这么多钱。

    现在作为组织者的苗远,苗远可以从净利润之中中间拿到3分,今天的净利润超过了1300贯,也就是说,今天差不多就是三十八九贯,这可是巨大的数字,一天4亩水田,这样的收入可怕到惊人,如果这个销量稳定的话,他一个月的收入,会突破1200贯。

    以往恐怕整个苗家庄,一年的岁入,加上市集,几个工具房和粮食收入加载一起,才不过1200贯,他一个人一个月都能够达到,想着就如同在梦中一样。

    今天虽然没有卖完,剩下的,在整个馒头的总数之中,算是比较少的,只有8000个不到,剩下的馒头,也没有浪费,用成本价,也就是原料和加上少部分人工的价格,销售给了苗家庄的村民,馒头是馒头差不多是1。8文,包子差不多就是3文,销售给村民。

    村民刚刚拿到工钱,就遇到了这样的好事情,他们的工钱也算在其中,8000个左右的馒头和包子,几乎一个没剩,直接给村民们全部买回去了,2800人村庄,8000个,每个人才3个而已,他们又不是不用吃饭,这个还省了做饭的时间。

    赵信书房之外,苗远看着手中纸,这是他一遍一遍的计算出来的今天的利润,他识字,也会简单的计算,馒头销量和成本,这是很容易计算,面粉肉类这些原料按照市价,工钱另外一大块,他的提取和赵信的发泡剂也在其中,剩下的就是净利润。

    他一遍遍的计算,可是剩下的钱,依然让他吃惊,上千贯的总利润,七成都纳入到长弓队之中,这也太惊人了,长弓队需要这么多钱么。

    听了苗远的汇报,甚至在汇报的时候,也注意到苗远还是一脸不敢相信的表情的,赵信却不算太在意,保州爆发出来的销量,让他微微吃惊之外,其他就不在意了,馒头更加廉价,更加耐饥,按理说,应该销量更大,可是实际上,包子要稍稍压过它。

    包子却更加美味,两者平均下来,包子更容易接受,肉食少,可能去其他地方,要三十文四十文,才能够吃到一顿肉食,可是包子,10文就解决了,30文可以吃到小饱,3个包子,代表着一个馒头的外皮和六七两的馅料,这个分量相当的足。

    如果是按照粮食肉类这样的商品的一般等价来比较的话,大宋肉类价格,相当的高昂,大米的价格在7文一斤,普通猪肉的价格就是大米12倍以上,后世差不多是4倍左右,如果算上面粉,那就更高了,差不多就是20多倍,后世也最多就是五六倍,这中间差距明显。

    原因很简单,养殖技术不过关,饲料什么的生产的都没有步入正轨,猪肉还都是后世意义上面有机猪肉和柴猪肉,没有喂养任何的饲料,全部都是庄户人家,一人一头的慢慢养起来。

    供应量的不足,造成了肉食的价格,偏离了正常的空间,还有很大的降低空间。

    实际上,这个时代,肉类只是在大宋贵,在草原上,大量的肉类,因为越冬的关系,被掩埋,被消耗,这些都是非常正常,因为商路不通的关系,这部分的肉类,没有通过流通,进入到更加适合的地方,反而抛尸在了大自然,白白的浪费掉。

    养殖业恐怕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只不过,相对于馒头这样立竿见影的项目来说,养殖业周期性太强了。

    跟馒头和包子一样,养殖业同样利润惊人,特别是在北宋这样的前提下,大规模集中养殖,还有各种饲料的出现,让后世的养殖业相当的普遍的,肉类的价格也因为集中化的养殖而走低。

    这个时代,猪肉的价格是大米的12倍,是面粉的20倍,是各种杂粮的四十倍以上,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

    后世对于养猪真正的做到了体系化,集约化的科学管理,按照正常的生物链条和能量传递的原则,5斤粮食可以长出一斤肉,也就是说,一斤肉等于五斤粮食,这是一个比较平衡,抛开了各种其他的消耗,比如中间环节,运输,屠宰,仓储和售卖,最多加一倍,一斤肉等于10斤粮食,养殖户就能够获得相当可观的收益。

    更别说,通过一些转换和添加,达到3斤出1斤,这是的比较科学的方法,所以猪肉的价格一般相当于大米和粮食价格的5…6倍,也是有这个客观规律的。

    这单单是指纯指喂粮食,养猪的技术,喂粮食不是什么好的技术,如何用其他的东西,替代粮食,用更廉价的食材养猪,成为了能否获得利润的关键,后世更多的是用饲料,一斤饲料的价格,比起粮食来说,要少太多了。

    饲料是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项目,曾经中国的首富,就是在饲料行业之中诞生的,赵信暂时没有什么饲料生产的方法,用粮食养猪也可以,可以获得比较可观的利润,最少是两三倍以上,也算是稳定的暴利,只不过,不太适合开启。

    这个时代,粮食连人都吃不饱,别说是让动物吃了的,暂时可以以农户的形式,原来一家一户养一两头猪,现在可以增加到三四头,甚至是更多,馒头工坊的工资,买几个小猪仔,这不算什么。

    刚生下来的猪仔,并不贵,因为需求量不算很广,前期可以用少部分粮食,麸皮和打猪草代替,一些馒头包子加工的废料,也可以养猪,后期,就可以使用新的技术,比如说,青储饲料。

    这是后世的发明,极大的推进了养殖的进步,青储饲料用的都是养殖之中的边角废料,一些不太适合猪来吃的植物残留,通过清楚,乳酸菌发酵的方式,生成乳糖,这不但可以给猪提供能量,还非常廉价。

    乳酸菌,需要慢慢的寻找,发面之中含有的乳酸菌,不容易提取,似乎后世用苹果和面粉共同制作天然酵母的方法,可是具体的步骤,赵信忘记了,只能够慢慢来,总之,酵母这玩意,不但在蒸馍之中利用广泛,在青储饲料等诸多跟农业相关的行业之中,都有上好的利用。

 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

    青储饲料,算的上后世一个重要的发明,通过乳酸菌发酵,让一些本不太适合养殖动物吃的东西,变成适合的,减少粮食等的投入,增加兑换比,毕竟,粮食作物,大部分都是种子,他在一个植物的体系之中,只是占据很少的一部分,远没有总量来的大。(全本小说网,https://。)

    这样的一个发明,让集约化的养殖成为了一个赚钱的生意,这就是饲料作用的,后世在物资极大丰富的时候,还出现了所谓饲料养出来的肉类不好吃的说法,可是巨大的利益,让饲料行业迅速的发展,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也推动了各种肉类价格的下降。

    这个下降不是单价的下降,通货膨胀的关系,整个币值是在下降的,单价在逐步上升,可是同样的一般等价物之前的比值,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总体是在下降的。

    最适合做青储饲料的,是玉米杆,他甚至是后世最主要的青储饲料来源,在专业饲料之中,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玉米属于是美洲三大高产作物之一,其他两种分别是红薯土豆的,玉米的产量没有后两者那么的惊人,马铃薯是四五千公斤,红薯更是高达七八千公斤。

    玉米的极限产量也不低,后世产量最高也超过了1400公斤,一般情况下,使用一些良种,也可以轻松的达到1000公斤以上,农业科学家,通过杂交水稻,勉强达到了吨粮田,还不是每一个可以达到的,可是玉米就轻松的达到,是稻米和小麦所无法比拟。

    最关键的是,玉米没有红薯和土豆的缺点,是比较适合食用的粮食,后世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稻米,处于第三位,它是天然饲料来源,用玉米来养殖,产量高于普通的粮食,整个玉米都可以纳入到饲料之中,整个植株利用率高达的85%以上。

    单纯玉米本身,这没什么,就是玉米棒,在整个植株之中,可能连二十分之一都不占据,就粮食的角度,玉米的产量已经足够惊人了,放在饲料上更是如此,这个总产量是远远高于土豆和红薯。

    玉米整个植株之中,含糖量都不小,甚至有饥荒的时候,玉米甜心是可以吃的,就算人不能吃,牲口也可以吃,最多不消化而已,青储饲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会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玉米的功效。

    北宋,能够用狭窄的土地,养活上亿的人口,足以证明北宋的发达,实际上,北宋的粮食产量,几乎跟几百年之后的清朝差不多了的,大量江南淤田的开发,超过4石的产量,让北宋粮食上面不算太缺乏,也造成了人口的爆炸性增长。

    这个时刻,北美三大高产作物如果能够进入中国,在增加基础粮食的同时,改变产业结构,特别是玉米,红薯这样,适合制作饲料的高产粮食的出现,北宋的人口将会进一步的增加,当量变达到质变的程度,可能未来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赵信无限的期待,能够找到南美洲的作物,无论是土豆,红薯,还是玉米,这三者之中的任何一种,都会改变整个北宋的粮食结构,特别是玉米,是天赐的高产,本身产量很高,玉米本身也属于最为健康的食物,各种营养成反的含量很高,玉米杆是青储饲料最好的原料之一,浑身是宝。

    这三个宝物,就这么的在美洲,就在那里广泛的种植着,印第安人种植玉米的历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