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838章

皇宋锦绣-第838章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业化大工厂的方法,对于过去的各种产业,都是一个巨大的提升,在通过一定调整和计划之后,整个定海军,也做出了改变,从原来的各种放养式,转为集中的供养。

    饲料牲口,这在后世,是一个贬义词,购买者首先会想到的,那就是这个肉质不好。

    诚然,饲料养殖,或者是添加的饲料过多的前提下,在肉质上面,他们跟原来的,有很大的区别,没有原来的好吃了,口感上不行,这也是在后世,这样的饲料养殖不受追捧的原因,可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在中国逐步发展的时候,这个可是解决了大问题。

    只有使用饲料之后,才会让肉产出呈现出增长的态势的,这个跟化肥对于粮食的提升一样,在21世纪,在科技和生活逐步的发展的前提下,人们开始追求更高质量,更加安全的肉类,可是在此之前,在练有无的问题都没有解决之前,提升产量是必须的。

    经过处理的饲料,要比直接吃青草效率更高,想不说营养价值方面的差别,就说食用,吃饲料比起青草,最少可以减少一半的程度的,单纯这一点,对于养殖肉类来说,就相当的有用。

    如果说,之前只是在试验田之中,种植一两万亩的玉米,哪怕他们每亩产生3吨的秸秆,也不过是几万吨的,青储,实验,还有研究就会消耗大量,最终帮助饲料厂完成整体的定位,最终完成了设计,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可是这个饲料厂,并没有大规模的建设。

    跟之前的棉纺织,还有其他的纺织业一样,这些工业的基础,就是棉花的种植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开启的。

    这是原材料为植物必然过程,当一个原材料都无法提供的时候,一年工作几个月,或者半年的前提下,那对于整个工厂的机器设备,那是一种浪费。

    棉纺织是这样的,饲料也同样是这样,在没有大规模的种植玉米之前,大量的兴建饲料厂,是一种浪费。

    虽然,赵信知道,未来的饲料厂,是一个有着巨大的前景,甚至说,庞大期许的产业,在后世,甚至制造了众多的中国首富,可是在玉米没有大规模的种植之前,强行的开启饲料厂,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整整一年的时间之中,最初是没有实物,只是实验室的一些植株进行研究,到试验田收获了之后,差不多5万吨的秸秆,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最少实验室之中是够用了,小规模的推广和生产,也是够的。

    在实验室之中,经过了大半年的研究,又经过了小型的工厂生产,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生产方法,然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培养的。

    5万吨秸秆不算什么,加上其他各种的原料,大概能够生产出七八万吨的饲料,这个对于养牛而言,一年下来,就需要一两吨,七八万吨,也就是养活七八万头牛,这个在个人,甚至是一些公司的程度上面,已经算是很大规模了,可是对于大型的饲料工厂,对于一些全国性质的垄断养殖企业来说,真的不算是一个很大的数量。

    可是当这个种植的数量,增加到了200万亩,按照这个产量的话,饲料的产量可能会增加到600万吨,这个数字相当的惊人,养牛的话,足以养殖300万头,马养猪的话,会更多,至于禽类,那就更多了,这是一个庞大的产业,而且未来,会更多。

    赵信对于粮食的种植,有一个完整的规划,现在对于玉米的种植,已经达到了极限了,不是因为土地,而是因为种子。

    第一次获得十来吨的种子,经过了试验田的种植,一共种植了14万亩,经过了玉米可怕的增值速度,最终扩充到了200万亩,如果按照这个数字来说的话,到今年,一旦这些玉米收割了,把它们全部作为种子的话,可以扩充到3亿亩。

    这虽然不是赵信为定海军规划的,玉米种植面积的极限,定海军控制的土地之中,远景的耕地面积,会达到的14亿到18亿之间,预计会有三分之一种植玉米。

    这样算下来,总共就是5亿亩左右,按照8石的产量,就是40亿石的年产量,按照每人8石的话,单纯玉米都可以养活5亿人。

    定海军肯定不会依靠玉米养活,同样重量的玉米,单纯从营养价值方面,肯定是不如的小麦和水稻的,但是他是稳定的根基,如果出现了大问题,有玉米的储备作为基础,也不会产生粮食危机的。

    同样的,玉米除了饲料之外,酒精,还有很多的工业产物,他们的基础原料都是玉米。

    如果粮食方面,持续不断的研究,在化肥,有机肥,还有各种科学的养殖方法之中,不停的推进的前提下,粮食产量会不断的提升,15亿亩到18亿亩的粮食,足以养活大部分的人口,最少在定海军的人口,超过10亿之前,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15到18亿,单纯指北方,原来辽国,日本朝鲜,还有周围的诸多岛屿上面的土地,没有加上南方,正在攻略的东南亚的土地,单纯一个印尼,就有45亿亩的土地,太过差不多2亿多,整个东南亚加起来,也超过10亿以上,最关键的是,这是热带的土地。

    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耕地面积150万平方公里,这样才能够保证13亿人能够吃得饱。

    印尼却是只有33万平方公里的耕地,就支撑了25亿的人口,还是没有大规模的化肥,还有科学的种植的前提下的,这就是热带的好处,一年三熟,一年四熟,产量总体加起来非常的惊人,不但可以保证本国的使用,还可以大规模的出口。

    也就是说,未来在多了东南亚,把东南亚作为粮仓的话,中国在很长时间之中,不必担心粮食的问题,那么,在保证温饱了之后的,粮食问题就提上了范围了。

    200万亩,总产600万吨的秸秆,加上其他的配料,可能会产出800万吨左右的饲料,这个数量非常大,可以对养殖产生巨大的效果。

    以定海军现在的科技水平和研究水平,或许,年产量800万吨的饲料工厂,有些困难,可是年产量在400万吨,或者是200万吨的,是没有问题的。

    大工厂的效率,成本,都可以控制的很好,可是偏偏,就不能这么做,因为运输的问题。

    定海军在这个时代,甚至一直说到19世纪末,在交通这个问题上面,已经算是解决的非常好的,可是这个解决的好,只是在火车和水运的联动上面,在从短途上面,并不是很好的解决,只是依靠小船,或者是马车,牛车来解决的。

    21世纪的秸秆,之所以没有得到全面的应用,一方面,在于产量太过庞大了,整个中国的饲料工厂,加起来,都未必能够消化的完,所以有一部分浪费是很自然的现象。

    另外一方面,就在于运输,太远的话,当运费超过了某种限度的前提下,饲料的成本就会上升,这就不符合饲料的定位了,一些不容易运输的,就容易被放弃。

    在21世纪,都有这么一个问题,在这个时代,在机动车没有出现,更没有拖拉机这样的东西的前提下,短途运输就成为了巨大的限制,那么饲料厂就必须要因地制宜,不可能建设的太大了。

    。

 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获

    定海军的最终方案之中,这个饲料厂被定位为生产能力为50万吨,每年消化饲料为36万吨左右,也就是12万亩辐射范围,然后在相应的范围之中,会密布一些小的,年处理能力在5万吨左右的青储饲料养殖场的,相互结合,不到那可以增加处理的效率,同时,会让一些边角也照顾到,尽可能的减少秸秆的浪费。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taiuu。com;

    以小型的饲料厂为核心,然后辅助一批青储饲料的工厂,可以完成边边角角,并且对于饲料的产品进行加工,同时,这部分的青储饲料厂,在制造饲料的同时,又是养殖场。

    生产养殖结合,分散了投入,或许会造成的各种的工厂比较的小,效率不高,却合理的利用了周围的资源,未来,伴随着玉米的种植面积的扩大,当玉米的种植面积扩张到2亿,3亿,甚至是5亿的时候,会接连兴建一大批大型的饲料厂,可是现在,在200万亩作为基数的前提下,眼下的这个规模是够用的。

    饲料厂的兴建,早在半年多之前就开启了,至于员工的培训,则更早,哪怕没有大规模的原料的前提下,赵信都会让这个举动的提前的进行,更别说,还有试验田提供的材料,或许这些材料,无法支撑,大规模的,高速的生产,可是培训是够了。

    小型青储饲料厂,主要的养殖的对象是猪和鸡,这个是被后世证明过的,最容易办到,并且最容易大规模圈养的养殖方法,类似的经验,已经普及,现在,不过是等待秸秆收获,然后把养殖的方法给总结一下,不说达到最高效的养殖方法,最起码,不会产生疏漏。

    就在农田之中的玉米,逐步的成熟的时候,这些饲料厂和养殖场,也都逐步的安排到位,等待玉米收割,就是这些工厂开启的时候。

    玉米收割,是在中秋前面的,北方属于定海军的土地,除了少数地方之外,大部分的地方,维度都相当的高,在高纬度的地带,中秋过后,就很容易的有冷空气的侵袭,往往一次冷空气侵袭之后,气温就会骤降,有些极端一点的天气,过了中秋之后,很容易就产生冰冻,或者是零下的天气。

    玉米虽然说,抵抗干旱,抵抗寒冷的能力是有,可是东北大地上面,无休无止的冷空气,甚至偶然间,零下的气温也是比比皆是的,玉米在零上,还好办一点,一旦零下,甚至零下很多度的话,对于玉米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伤害。

    玉米是一个第一次种植,还没有研究出,收割玉米的工具,到时脱粒机,被赵信拿出来了,不是赵信懂得,而是在21世纪的时候,在农忙的时候,他使用过,当然是手动的,这样更好,省的机械上面和电力上面转换。

    至于收割玉米的工具,在后世,一些联合收割机,换装上专门收割玉米的刀具,还是可以收割玉米的,只不过,当时赵信是在山上,大型机械是没办法上来的,也灭有人愿意去,只是略微的知道。

    赵信也会绘制一些图形,可惜,只是在电视上,远远看到的,没有感觉,这个收割机,跟水稻和小麦的,有多少区别,最多拿出来,作为一些基础的形态的,因为后世联合收割机的切换功能,可以说,跟小麦和水稻,应该是相似的,只是一个高度和刀具切割的问题。

    把这个发放给实验室,实验室在赵信的提点下,在小麦和水稻收割工具的基础上面,还是得到了一些收获,可是距离成品,距离真正的做出应用,还有一段距离,可是总算是前进了,未来,可能有个两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做出来比较实用性的工具。

    可是在这一次收获上面还是不行,在第一次收获,还是要以人力为主。

    掰包谷的劳动强度,要比收割水稻和小麦,小一些,原因很简单,玉米,是长在高处的,不用弯腰,也不用刀具来切割的,可是单纯人力,不使用工具的话,还是一个劳动强度相当大的劳动。

    任何跟粮食安全有关的东西,都会受到赵信的重视,更别说玉米这种大力推广作物,今年的200万亩,其中的大多数,是要做种子,除非是在有些先天不足,无法作为种子的部分。

    这些不是很多,如果说,按照一半来计算的话,明年,玉米的种植面积,会再扩大60倍到70倍,达到12亿亩和14亿亩之间,这样算下来,基本上满足的需要,未来3…5年的时间之中,就不会全面的留种,而是在中间进行挑选。

    与此同时,在试验田的育种和研究工作,也在进行,良种的改良,并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必须要长时间,经过很多代的研究,把一些进化的方向给稳定和固化下来,以达到的增产增收的目的。

    集中了不少农场的职工,又集中了一些志愿者,主要来自于城市的闲散人员,学生和军人。

    在定海军,采用的男性工作制,一般而言,原则上,不支持女性工作,可是在一些关键的时刻,比如类似农忙的时候,招募一些健妇进行帮忙,还是可以的,特别是玉米收割这种,劳动强度较小的,同时,一些学校之中,超过14岁的半大小子,他们实际上,在劳动能力上面,比起成年人,已经不差太多了,他们也是重要的部分。

    200万亩,就算是每人每天,收割3亩,一共10天的时间,总共动用的人员,也就是六七万人,这部分,在定海军,根本起不了太多的波澜,不说沈阳这样上千万人口的大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