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743章

皇宋锦绣-第743章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琦只是随口一问,这么两个化外的小国,说白了,只是随便的找一个话题而已,真的让他关注这么两个小国,那也不存在。

    在封建社会,哪怕是北宋判断国家的强弱,也是从国家的国土面积上面来的,而不是富裕程度上面,虽然有了定海军的介入,以前不太重视的各种的矿藏,也都开始开采,可是他们重视的,永远是本国的矿藏,而不是远隔千里之外的东西,交通的不便,会让除了金银之外的大部分的产品,没有利润了。

    外国的,他们不会知道,在朝鲜,有一个规模庞大的铁矿和煤矿,在日本,有一个世界级的巨大的银山,金桐的储量也不少,同时,硫磺这一个热武器的必不可少的资源,在日本有不少的产出。

    硫磺,在整个地球的储量上面,不是很多,多处于岛屿,或者是火山发生的地方的,这个跟日本的环境相适应的,也是储量最多。

    两个国家的资源,一部分占据地盘,已经开始调查,并且做出了未来的规划,朝鲜还好,如果定海军就以沈阳为都城的话,稍稍开发辽东半岛,就可以通过水路,遥控朝鲜,可以适当的放一部分朝鲜人在哪里生活,可是日本,实在太远了,哪怕定海军,拥有非常多的远洋船只,要想管理也不容易,必须全部的移民。

    在未来,占据这两个国家之后,移民将会成为一个常规的事情,一直到把他们民众,都给移动到的大陆,并且融入到各种的工业体系之中。

    孙悦希坐下之后,韩琦和富弼只是偶尔跟他交流,因为外交秘密的关系,孙悦希大部分的回答都相对敷衍,特别是关于朝鲜和日本的问题,在没有得到回答之后,也就作罢了。

    “开始了!”孙悦希看了一下手表,提醒到,此时已经是上午的8点55分了,距离整个仪式的开始,还有5分钟的时间,孙吉作为政府代表,站在了话筒的面前,准备主持整个仪式。

    韩琦和富弼,听到了这句话之后,也开始肃然,这是一个严肃的,代表了一个开国皇帝登基大仪式,哪怕是在外面,哪怕面对着几十万的民众,可是不代表这不是一个严肃的场合,或许在别的场合,偶尔嬉笑一下,没什么关系,可是在这个关键的场合,如果再表现不端,那就等着战争吧,就算是苗妃在,也没有办法。

    两个人都是久经战阵,类似的严肃场合,不知道经过多少,立刻板着脸,看着主席台上的活动,说不好奇是骗人的,他们也想知道,这个规模如此之大,超过40万人参与的庞大的开国大典和加冕仪式,到底是怎么进行的。

 第八百零四章 开国大典

    主席台前,能够站的人,相对较少,比起两边的观礼台来说,少了很多,如果全部站满,充其量也就是六七十个人,实际上,此时在主席台上,只有28个人,其中还包括了8名卫士。全本小说网;HTTPS://щww。taiuu。com;

    除了卫士,就是20个人,这20个人,可以说,是整个定海军,不应该在等级大典之后,应该称为中国,最高位置20个人。

    其中军方代表7个,政府代表8人,还有赵信,还有属于内府的4个侍从,除了赵信,他们都是在权利中枢的,哪怕是那些侍从,他们也已经独立的掌管一部分的政务,哪怕是从赵信的权利之中,分出来的微不足道的权利,也是权并着重的。

    赵信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由某位德高望重的重臣,或者是太后之类的加冕的方法,前者在定海军不存在,后者,哪怕在定海军,并且就在不远处,却没办法站在大众的面前。

    那么,他就自己穿上黄袍和皇冠,只是走一下流程而已,甚至这只不过是这个大典的其中一个流程,后续的流程还很多。

    因为要走很多流程,甚至还有演讲和一些未来方针的,这就需要一个主持人,而这一次大典的主持人就是孙吉。

    看到孙吉走到了主席台的一旁,那一堆的话筒的前面,韩琦几乎突口而出的问道:“孙吉这是干什么?”

    “他是主持人!”孙悦希小声的解释道。

    “主持人?”

    孙悦希简单的跟两位解释了一下主持人作用,这样的职业,在北宋也有,却没有专门的列出来,比如说朝会上面,主持人就是首相,如果首相不在的话,再有一些地位和权势高的官员代替。

    虽然说,定海军的主持的权利,没有首相那么的大,可是这也代表着荣誉,这个主持是孙吉,也代表着,孙吉的地位,达到了相当的程度。

    实际上,能够站上主席台的,都是定海军最为顶尖的一批人了,无论是政务,还是军事,这中间,孙吉却是最巅峰的人。

    不得不说际遇不同,在韩琦的眼里,孙吉在在几年前,根本不算什么。

    哪怕他贵为带御器械,当时北宋,带御器械只有8个人,他们是士兵的偶像,是底层军官的偶像,在这个底层军官的这个身份,已经做到了顶峰,可是他只是一个能打的兵,而不是一个将。

    甚至一定程度的来说,作为御前,尊贵是有,可是地位有多高,真的称不上,充其量,就是一个五六品的武官。

    在北宋,文尊武低,哪怕是一个四五品的文官,都可以藐视一两品的武官大员,四五品的文官,向一二品的武官下命令的都有,更别说当时富弼和韩琦,都已经接近参知政事了。可以说,除了主政的十几个文官,剩下的都不放在他们的眼里,更别说一个的带御器械,充其量就是一个看门的或者保镖,连普通的武官将领都不如。

    可是短短的五六年的时间,孙吉跟对了人,在未来,将会成为定海军的首任国防部长,也就是军方第一人的位置,按照定海军的文物双并的歌剧,

    没有什么文比武高这一点,甚至因为开疆裂土上面,武职还要高一点点。

    没有军队,没有战争,又何来的开疆裂土,在灭辽这一战之中,军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时封赏了不少的人,这其中,孙吉只是得到了领导奖励,可是结合着之前的功绩,还有在定海军立足的时候立下的功劳,他成为了军方第一人。

    如果,孙吉,能够留在北宋的话,他的发展是什么样子的,几年的时间,从一个底层的军官,如果外放到军队,最多就是一军之长。

    这个军长,可不是后世的军长,那个贵为高官的高官,这个军,是指禁军的一军,按照500人一营,5营一军来算,这样的军长,也不过是掌握了2500人。

    这样的军官,在80万禁军之中,最少有的上千人之多,如果机会好,本身的实力又足够的话,孙吉还是有可能获得较大的提升的,比如说,从一军之长,跃升为总管。

    军长跟总管,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军长,最多就是统兵,可是总管,就是纵览全局,不但需要培养士兵,还需要指挥作战,甚至是保境安民,这也是总管的意思。

    孙吉的资历,能够升到的总管,已经是非常意外了,在高,那就不是短时间能够达到的,就算是达到了军队的巅峰,在文官执政的眼里,也是不是一个很重要角色,这就是文物的差别。

    孙吉算是跟对了人,到了定海军,在赵信的一手支持之下,已经做到了这个位置,就算是平行的地位上面,都跟韩琦平起平坐,毕竟,他是军方第一人,如果算上定海军比起北宋更高的地方,他们也需要仰视。

    仰视,这就是韩琦心中的想法,这正是双方实力的对比,定海军从无到有,才用了几年的时间,就真正的成为了,让他们仰视的对象,别说是对孙吉这样的武将魁首,就算是孙悦希,也同样是一个强力的人物,他们两个跟他竞争了半天,也是靠苗妃幕后策略,才最终签订了合约。

    孙吉怎么说,在北宋的时候,还是有身份的官员,哪怕只是一个武官,可是孙悦希是什么,这个在定海军成立之前,只是一个稍稍上过一点私塾的,连读书人都不能够在称之,这样的人,经过了定海军的锻炼学习,却成为了外交部副部长,如果说级别,也就是六部副手,可是跟他们之间,针锋相对的,类似的人,在定海军还有很多很多,专业是韩琦一直都弄不明白的地方,为什么,定海军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

    孙吉在话筒旁边清了清嗓子,然后轻声的说道:“全体都有,中国成立大典即将开始!”

    孙吉面前的话筒,韩琦和富弼认识,第一次见到,还吃了一惊,甚至在使馆也是有的,不过小型一点,当时他很奇怪这是什么东西,可是用了之后,就感觉到非常有用。

    使馆拥有500人规格的会议室,这样的会议室,在北宋是没有的,就算是大朝会,总共参与的人员,也没有五百人,原因很简单,当人众多的时候,不可能保证每一个人都听到。

    实际上,大朝会的重点,是在前方,那些执政和参知政事么,排在后面的,几乎都听不到朝会上面发生了什么,只有肩负任务,需要汇报的,才按照程序,走上前去汇报。

    可是话筒和喇叭解决了一切,只要轻声的说话,就可以放大无数倍,被房间之中的所有人听到,这就极大的减少了讲话者的精力。

    要知道,在大朝会上,宰抚和皇帝,要想让声音,让需要听到的听到,需要刻意的抬高声音,甚至皇帝的一些重要的旨意,往往需要一些嗓门够大的太监,在大殿上面宣读,这样才能够尽可能的让更多的人听到。

    很显然,这个应该是定海军的喇叭的扩大版,因为看话筒的数量就相当得多,而且声音来说,他们距离不算太近,却听得相当的清楚,而下面的40万人,看样子,绝大部分都听到,一些站的稍稍有些放松的,也挺直了腰杆,开国大典即将开始。

    这种话筒和喇叭,不过是对于电的简单的应用,赵信不是物理学家,也不知道,喇叭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可是简单的作用还是知道的,通过声音转化为电磁,然后把电磁通过放大,震动放出去的,这就是扩音器和喇叭的原理。

    在电力成为实验室里面研究的关键之后,对于这个喇叭的研究,很快就成为了实物,毕竟这个并不困难,只是一个电和磁力转换过程而已。

    这也成为了整个户外大典的基础,否则的话,没有这个扩音装置的,就算是赵信的身体机能,远远超过普通人,单纯嗓门的力量,能够让每一个人听到么?

    现在完美布局喇叭网络,遍布在午门广场的近百个喇叭之下,让平均的每2公顷的地方,就最少有一个喇叭,可以清晰的把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传送到每一个人的耳朵之中。

    孙吉并没有在话筒前面,多待多长的时间,简单开场白,并且整理了一下纪律,然后就开始介绍,主要是针对开国大典的,简单的讲述了一下,开国大典的过程,并且介绍了定海军发展的历史。

    这个过程非常的快,才十几分钟的时间,韩琦和富弼,是第一次的听到整个开国大典的过程,他们两个是很年轻的官员,还真的没有经历过皇位更迭,仁宗在位的已经超过20年了,20年前,韩琦和富弼别说进入朝堂了,就算是科举还没有考过。

    作为参知政事和宰抚,他们还是看过了关于登基的记载,毫不客气的说,比起定海军的,纷繁复杂了很多,仁宗当年只是一个12岁的孩子,却在这个登基大典上面,被摆弄了好长时间。

    就大气上面,定海军的开国大典,比起的北宋的,不知道要高到了那里去,别的不说,没有这个话筒的话,这40万人,几乎不可能每一个都听到。

    实际上,在见到这个喇叭之后,韩琦也提出,想要引进这个,可惜最终是被拒绝的,而且理由就是电。

    电,这个很陌生的东西,听说,跟天空之中的闪电,是一个性质的,这种东西,不能储存,必须要快速的使用,而没有电力网络和发电机组,就没有办法在北宋重现,所以跟电有关的所有东西,都弄不到北宋去。

    对于这个解释,韩琦也没有办法,电本来就是非常陌生的东西,这些别说北宋没有见过,听都没有听说过,虽然在内心中,感觉到,这或许是定海军的推脱之意,可是他们不懂,也没有办法,或许,未来让这些使节们,对这个多用心,应该会好一点。

    在孙吉的介绍之后,赵信走上了话筒的位置,刚刚站上,下面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声量惊人,几乎压住了喇叭的声音。

    韩琦和富弼,略微有些吃惊,如果是别人,或许会搞这种形式主义,可是在赵信,完全没有必要这么的搞。

    这中间,富弼比韩琦更有感觉,更有发言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