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568章

皇宋锦绣-第568章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决了问题。

    螺丝钉就是小件装备,哪怕是最大的那种,也不是很大,畜力正好可以使用,同时单纯造船上面来使用,不用钢的,铁的就可以了,这就极大的减少了难度。

    当然了,最早期的冲压机,是不太适合冲压螺丝钉的,赵信对于机械传动方面,不是特别了解,可是有了实物,再加上赵信的一些理论,手工的拔丝机是弄出来了,生产的效率不是太高,质量也不是太好,可是应对木船,还是没有问题的。

    螺丝的出现,绝对是一个划时代工程,特别是一些特定的工具,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的位置上螺丝,这就更加出色了,有什么比螺丝,固定不同的部分,更方便,更适合。

    它的出现,不但加快了造船的进程,同样的,更加节约成本。

    原来,哪怕是用柳接的方式,需要的材料也非常巨大,对于船板来说,稍稍不慎,也容易产生破损。

    同时,使用的范围,也不是覆盖全局的,一些独特的地方,是没有办法使用柳接的。

    这些地方,是造船上面最困难的,为了保证效果,一些不太靠谱的粘合剂,加上对船板进行加工,形成特殊的曲线,这样才能够基本保证需求。

    这样的勉强做法,一定程度上面,是降低了整个船的结构的,寻常的开船还可以,一旦遭遇到了大规模的风浪,当风浪的力量,超过了船的强度的时候,船自然就解体了。

    这是时代的制约,科技达到这样的程度,这样能够造好已经不错了。

    可是在定海军,一旦螺丝大量的使用,一些微小的部分,原来柳接无法使用的地方,可以使用螺丝。

    相对于柳接的工序,必须要掏出柳接大小的洞,然后用钢铁固定,这种时候敲打也要注意,铁的硬度高,木头硬度低,一旦敲坏了,对于船体,就是一个损伤。

    这个工序不但非常复杂,柳接本身的重量也巨大,一个穿,如果成千上万的柳接使用起来,增加的重量,可不是一点半点。

    螺丝钉就不一样了,一个小螺丝钉,才多大,通过螺旋的方法,咬住木头,让双方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或许无法跟柳接这样的结实的相比,却也比粘合强的多,最关键的是速度。

    相对于柳接的大张旗鼓,螺丝只要有一个螺丝起子,上了就行了,而且不需要太大的技术,稍稍聪明一点的,多做几次就可以了。

    当然了,造船上面,位置选择则是需要研究的,不能随便的乱上,哪怕是螺丝钉,也不能钉到每一个地方都是的,哪怕再轻的重量,多了,一样不行。

    大量跟螺丝钉一样的技术,被应用到了造船上面,廉价效率,还有生产速度,这些工业化才显现的好处,在定海军尽显无疑,哪怕船只的制造,还没有达到工业化的程度,可是成本比起江南,已经降低了7成以上。

    哪怕在北宋,市场经济也同样有用,君不见的定海军的各种的产品,在价格差不多的前提下讲究质量,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讲究价格,只要价格低廉,就能够卖出去。

    实际上,更大的改进还在继续,在研究所之中,有研究过一些金属材料,和一些高压板材,在动力没有解决的前提下,冲压装置能够冲压强度较小的,可是对于一些的不太支撑的材料,板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节约时间,还廉价。

    价格和效率,就成为了目前定海军的核心优势,这一点,在定海造船厂尽显无疑,最早的哪一艘船,才兴建不足7天,就完成了船体建设的40%,预计20天内,就能够完工。

 第六百一十九章 继续争夺

    赵信参观的,并不是已经完成了四成的那个船体,而是刚刚动工的船体,从这里,可看出定海军造船厂的实力。全本小说网;HTTPS://щWW。TAiUU.COm;

    这是最新式设计,跟之前,有了一定的改进,主要是船体上面,还有各种的结构上面的。

    定海军虽然是参考了西班牙帆船的样子,构筑了整个定海军的远洋帆船,内部结构却不一样。

    水秘仓,合成木板,螺丝,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改进,让它的性能,大幅度的增强,几乎必然的,会对整个体系进行调整。

    船,之所以发展缓慢,甚至到了后世,也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就能够拥有大规模的造船技术的根本原因在于,船是一个整体,一个子项目获得了突破,如果无法应用到整体的高度,就会被放弃。

    很多经典的船型,都是在百年,甚至是数百年的时间,艰难向前,每一个改进,都需要血泪的教训。

    这是在不科学的研究体系之下,在定海军,或许在技术领域,基础知识上面,跟风帆战舰巅峰时期,有一定的差别,可是在科学性上面,从一开始,赵信就制定了极为严苛的规则。

    新的船型,不是随随便便就下水的,在下水之前,必须要经过池塘的检测。

    这就跟传统的造船,完全不一样了,传统的造船,几乎所有的关键步骤都掌握在大匠,或者设计师的手中,他们最多就是图纸,或者是简单的模型。

    可是在定海军,从一开始,就要按比例进行测试,比如说,船型,各种的木板,力学的,流体力学的基础,一些按照比例的测算,或许不是特别的精确,却可提前发现问题,而不用人命来发现。

    这不但大大的安全,也加快了的新产品的研究周期的。

    在最初的实验性船只上面,几乎都是按照赵信提供的西方帆船的数据来的,可是在实际之中,经过了积累经验,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数据,特别是使用了东方的模块,这些必然会对船进行影响的。

    现在,就是把这些影响,降低到了最低,并且整合了全部的系统之后,最终完成的船体的,跟西班牙帆船比起来,有相当大的不同,

    首先,更加的狭长。

    在航海上面,狭长,代表着收到的阻力较小,而且一些独特的技术,比如说的,船头的修改,船尾的修改,都在长期的池塘实验之中,被开发出来,这些技术都被应用到了这个新船上面。

    1。2万料,提升不算明显,可是整个船体狭长的关系,加上一些新的装备的使用的,让船头破开海水,变得更加的容易,阻力最少节约了7%

    听起来并不是很高,可是对于一个,已开船,可能就要10天,甚至是一个月的时间的,7%可能就是节约两天的时间,更别说对于帆的应用。

    在定海军的材料,已经超越了欧洲帆船时代的前提下,不但使用了一体性完成的钢龙骨,就连桅杆什么的,也是钢的,这就大大的加强了韧性。

    在物理学可以支持的前提下的,可以使用更高的桅杆,

    传统的帆船,如果桅杆过高的话,很容易倾侧,可是这个倾侧,到底要是什么样的高度,有什么样的情况可以避免,这些东西,没办法去尝试,对于那些设计师们来说,可能只有倾侧了再说,所以在很多设计上面,相对比较的保守。

    可是对于定海军来说,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倾侧,主要就是力量作用的关系。

    在一定能量的风吹动,到什么程度会产生倾侧,这些都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或许这个公式,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公式,可是作为的辅助,就是可以的,通过一系列抵达实验,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数值,这个数值,比较的激进,比之前的保守型,大出了不少,

    对于帆船来说,主要的动力,还是在船帆之上,别管什么样的帆,帆的力量,跟他的受力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同样的风力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大,获得的动力也就越大。

    类似西方的帆船,软帆的应用,无不是整个的体现,至于后来,飞剪船的出现,更是把这个发挥到了极致,把各种的流体力学,还有帆的面积,发挥到了极致,在顺风的前提下,甚至可以达到18节,甚至更高的速度。

    定海军对于船体类型的调整,已经达到了这个时代所能够达到的巅峰,根据船帆的面积,受力面积,还有可能会遭受到的风,或许无法抵御所有强风,最起码,在最常见的状态下,不会侧翻,并且会获得最大的风力。

    这就是技术领先带来的好处,而帆布的应用,也让受力的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预计整个船的阻力,会降低10%左右,而整个帆的面积,则会提升35%。

    算下来,不折损的前提下,整个效率提升40%,也就是说,以前帆船在平均8节的速度,最起码能够达到11。2节。

    当然了,一艘庞大的船只,它的动力,是不可能不折损的,就算是21世纪的新式帆船也做不到,最多就是,尽可能的少折损,不过,保守估计,10节左右的速度,已经是可以预料的。

    对于船而言,最大的性能指标,就是速度,特别是帆船,因为不会使用其他的动力,没有能量的消耗,速度越快,效益当然会越高,这是帆船最重要的指标,现在,定海船厂,已经让这个指标达到了极致。

    实地的观察施工情况,大量起重机械,还有一些特有的机械的使用,比如说,原来,吊装的木板,必须要的工人搬上去,这就是极大的体力劳动。

    帆船上面使用的木头,都是经过了烘干畜力,并且相对的机构比较的细密的,这种木头,比重或许比水要轻,却没有轻多少,最关键的是,他足够的庞大。

    有时候,专门的劳力,一天干这个,就会累的够呛。

    现在定海军的造船厂,造在开始一天工程之前,就进行了统筹调配,到底使用多少的工人,工程进度大致是多少,这些都有一个完整的技术标准,在这样的标准之下,工人们和船匠们,可以相对低节奏的工作,可是整体的效率得到了保证。

    起重机是一个,各种手工的工具,比如说,万能的螺丝起子,不但可以省力,在特定的结构,比如说拐角,或者是角落的地方,在寻常人,连手都不容易伸入进去的地方,却可以轻松的伸进去,看似很简单的变化,却极大的节约了时间。

    赵信很满意造船厂各方面的进展,在定海造船厂的呆了差不多一天,几乎走了4个船坞,询问施工的进度,还有所遇到的问题,实地的解决了一些问题的,然后才回归。

    在定海军,赵信是绝对的领导,王者,他很多动作,都被方方面面关注,哪怕是没有所谓的新闻之类,一些中层,甚至是有心的人员,都在了解赵信的动向。

    运河肯定是众人关注的,特别是钢铁厂和水泥厂的负责人,他们期望码头的工程能够尽可能早的开工,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在码头附近进行提前施工,以保证码头建成之后,他们能够使用上。

    赵信是去码头了,可是在码头呆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更多的时间反而是放在了定海军造船厂,这是什么意思?

    在众人考虑赵信的意思的时候,赵信在考察结束回去,把运河的一些设计师,给叫到了一起,研究码头的设置。

    港口的建设,在定海军,是一个相对比较平常的事情,在定海军成立这两年的时间之中,定海军已经完成了4个码头的兴建。

    这些,还不是原来,北宋意义上面的小码头,而是超过了江宁,广州那样的大型码头,这一点,从码头上面,专门单独的划立一个区,就可以看出来。

    一个河港的建设,这不成问题,关键在于,赵信要建多少,建多大。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过很快的,赵信就告诉他们结果了。

    2个港口,可以选择距离水泥厂和钢铁厂较近的地方,两个企业,一个控制一个,其他的企业,可以用专属货场,或者是公共货场的方式来进入,合理利用。至于规模,原则上,不超过150亩。

    赵信定下来基本的调子,这对于设计师们来说,就容易许多了,合适的地方,比较近,又适合建设的,对于运河的设计师们来说,几乎瞬间就拿出来了。

    一共是15公里长的运河,又不是的天然的河流,需要测试水温和地理条件,这些本身就是他们开凿的,上面哪里适合哪里不适合,当然是一清二楚的。

    很快的,具体的位置就选定出来了,一个位于钢铁厂1。2公里的地方,一个位于水泥厂2。7公里的地方,都算是比较近的地方。

    不过,在设置上面,就有一定的问题,因为运河上面,分布了大量船坞的关系,有些船坞还没有开启,可是规划已经做出来了,真正的地方并不多,在赵信的主导和规划的帮助之下,最终确定了两个码头,一个是横向的,沿着运河较为长,一个则是纵向的,跟运河只有不足200米接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