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463章

皇宋锦绣-第463章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这个仅仅是不错而已,如果元昊抓住时间,不顾一切的攻击,还是可以轻松的把大同府攻下的,毕竟,只是辽国的城市,还是在西部,辽国不重视的地方的城市,他虽然建立了城墙,可是城墙不过是三米左右,稍稍建立一个土围子,就可以跃马而上,防御力很小。

    元昊也没有选择强攻的方法,他手下的兵力,是他未来的根基,毫不客气的说,没有这些精兵的话,他或许无法短时间的,拥有足够的力量,反攻西夏本土,一个肃州,根本无法满足目前元昊的野心。

    在之前,围剿的铁林军也好,后面围剿的这些辽军,他们的装备,还有衣服之类的,大部分都被留下来了。

    对于只剩下肃州的元昊来说,什么都缺,特别是军用物资,这些东西,一个都不能放过,因为肃州不能出产,或者说出产的很少。

    这样的前提下,就造成了的,元昊随便可以的造出来三四万的辽军出来,至于语言,目前元昊麾下士兵,几乎都是原来党项族的。

    这个党项族,可不是西夏的党项族,而是草原上面的党项族,这些进入到辽国多年,融入到辽国的各个方面的党项族,或许他们的地位不高,在辽国连最基础的阶层都没有进入,可是他们却可以扮演成如假包换的辽军。

    偸城,在封建社会,在冷兵器时代,本就是一个最简单的获得城市的方法,有些可怕的,几乎永远无法攻破的堡垒,就是用这样的方法,被攻占下来的。

    现在元昊这种,不但准备更加的充分的,还毫无破绽的,跟往常的诈开城门不同,这里是从上到下,全部都是了解的,以北院大王的名义,前来支援大同府,甚至还像模像样,帮助守了两天城,打消了全部的戒心之后,这才开始攻击。

    这种可怕的偸城方法,就算是名将都无法抗衡,更别说大同府现在的守卫,在辽国,都算是三流的将军,更不可能守下来。

    元昊就如同一个行军一样,就轻而易举的拿下了,如果元昊,还有兴趣的话,甚至可以借助着大名府,布置一些陷阱,借助着防御的,跟辽军再碰一碰。

    可是,已经打开了回归的路的前提下,元昊没有心情在待在辽国了,一张一弛的理论,他还是非常清楚的,无休无止之下,只会葬送自己的所得。

    甚至离开了大名府之后,连回到西夏搅风搅雨都没有去做,或许现在,这样去做,是会得到不小的收益,甚至歼灭不少的辽军,可是拿不到西夏原来的土地,反倒会背上沉重的包袱,稍稍的不慎,就容易被辽国反扑,还不如拿着已经获得的收益,到肃州发展,当势力巩固了,再进行一战的吧。

    一看起来不起眼,甚至有可能成为闸门,彻底封住元昊后路的大同府,却成为了元昊的生命之路,拿下了大同府,一切都豁然开朗,辽兴宗远在500里之外,甚至目标还错误了,每隔一天,他就会走的更远,这会给元昊最少争取到半个月的时间。

    以全部的骑兵,哪怕是有一部分的重骑兵部队,一天也可以走出250里以上,15天的时间,就算元昊没有抵达肃州,也差不多了。

    战争的双方,当元昊选择离开,这一场战争,实际上,已经结束了的,除非辽兴宗,不顾一切的追击元昊。

 第五百零九章 数据分析

    站在曾经的辽夏边境,一年多之前,他曾经意气风发的在这里,期待着击败辽国,奠定无上的声名,可是现在,他再一次的站在这里,哪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实力上,却比曾经相差甚远。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从一个皇帝,变成了一个割据势力,甚至一定程度上,他比起流寇好不了多少,如果不是机缘巧合的,他也绝对不可能累积这么多的实力。

    从跟辽国作战,甚至是从之前,辽夏之战的时候,元昊,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彻底的干掉辽兴宗,哪怕是一年之前,他幸运的抓住了辽兴宗,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放他离开,西夏还没有承受住,杀掉辽兴宗的后果的。

    可是在进入到辽国境内当流寇的时候,他如果有机会,他会毫不犹豫的下手,只不过,他没有机会。

    15天7战,在加上之前,三场战争,覆灭了4万的铁林军,可以说,元昊几乎把所有的力量都发挥到了极致,才取得了这样的战果,可是结果却是,他已经拼尽全力了,再继续下去,或许还会有战果,可是结果却是,他永远逃不掉的。

    元昊清楚的知道,哪里才是他的根基,有了从辽国这边移民几十万人口,加上4万军队和3万装备,在一年的时间之中,只要稍稍的累积的,就可以拥有一直有战斗力的的军队,夺回原来的五州之地。

    这才是元昊应该做到的,在辽兴宗的周围,长时间有最少8万以上的军队,其中绝大部分是铁林军和皮室军。

    跟铁林军的交战,元昊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战果,可是正面的碰撞,也让他明白了,对方不弱,如果不是借助着特殊条件,他根本不可能跟辽国相比。

    连续的,长时间高强度的作战,已经让麾下的部队,进入到了崩溃的边缘,再坚持下去,失败了,就不是辽军了,而是他了。

    最后看了一眼广阔的草原,元昊毫不犹豫的离开,甚至明明知道,原来西夏的境内有些空虚,随便的打打都能够获得巨大的收益,都没有前去。

    这是最正确的选择,在辽兴宗离开了之后,原来西夏的地盘上,绝大部分的留守辽军,都龟缩到了城市之中。

    经过了巨大的杀戮,还有灵州和议,西夏剩下的东西真的是不多了,就连人口,也因为韩琦跟辽国的协议,大量的输送到了北宋,元昊此时此刻,前往西夏,根本不会得到任何的收益,反倒是会陷身到泥潭之中。

    在元昊离开了辽国半个月之后,一只最少有8万人的骑兵队伍匆匆的赶来,长途奔袭之下,这一只有大半重骑兵的队伍,显得有些疲惫。

    辽兴宗看着元昊留下的最后痕迹,长叹一声,他是在15天前得到了消息,西北的重镇大同府被攻克了,为了防止遭遇陷阱,他甚至调动了足够多的军队,浪费了很长的时间,这才前往大同,可是大同留下来,却是一片废墟。

    元昊虽然没有利用大同府,攻击辽兴宗,却也把大同府毁于一旦,整个城市都被焚毁,这也是辽国得到消息的根本原因,看着已经在烈火之中被摧毁的大同府的,辽兴宗有些欲哭无泪。

    在整个辽国西部,如果说有一个城市有底蕴,担当起重要的任务的话,那么大同府绝对是其中一个,现在,因为辽国占据了兴庆府,大同府的地位,稍稍的下降,可是再怎么,也是一个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城市,可是这个城市却毁于一旦,还有跟这个城市一起灭亡的5000的辽军。

    元昊进入到辽国境内,造成的草原上面的杀戮,暂且不提,可是单纯的士兵的损失,接近10万,这对于辽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辽国带甲数十万,可是真正能够动用的机动兵力,也就是二三十万,三分之一,甚至是一半的损失,这真的有些接受不了,更别说,大量人口的损失。

    为此,辽兴宗甚至越过了大同府,冒险的追击,一路千里,可是只是跟着元昊的脚步,按照熟悉侦查话说,最少已经走了10天以上了。

    对于全部是骑兵,在大草原上面,没有任何阻挡的元昊而言,那几乎是没办法追。

    这一点,辽兴宗之前就知道了,追到辽夏边境,也是尽人事,可以肯定的是,元昊,就真的跑了。

    辽国跟元昊之间的战争,就这么的落下了帷幕,辽兴宗匆匆赶回来,不但没有取得任何的收益,反而损失巨大,不说的人口和财务的损失,就算是军队的直接损失,就超过了10万人,这对于辽国而言,是一个沉重无比的打击。

    实际上,更大的损失,还在于人口的损失,可是现在,对于辽国来说,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只能够在舔舐伤口,全国范围的征兵,已经开始了,对于辽国而言,他们必须要在短时间之中,尽可能的恢复兵力,以防止北宋和元昊的挑衅。

    也就是在征集之中,出了很多的事情,原来可以征集到的地方,一下子少了很多人。

    能不少么的,400万人都蒸发了,原来,富庶的部落,成为了一片白地,在这样的地方,哪怕是的努力的去找,也找不到什么人,在上面的高压之下,下面之后能够拼凑,一些超过了40岁,甚至是50岁的兵员,也被招募到了辽国军中。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辽兴宗和元昊,都没有意识到,这一场远在千里之外的战争,几乎整个战争的局势,都被北宋记录在案了。

    从赵信出现了之后,开始认识到了的对于辽国情报的收集的。

    原来,很难得到的绝密信息,现在却可以通过一些商品的变化,一些市井的生活,就可以分析判断出来,或许,这个有一定的正确率,可是对于情报工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别的不说,整个中京的范围之中,大范围丧葬,无不证明了这一战的惨烈的,中京是辽国现在的首都,几乎绝大部分皮室军,铁林军都是在中京居住的,当阵亡的消息传回来,当然是全家戴孝了。

    或许这个不能判断出整体的伤亡数字,可是这一次,北宋有一个天然的有利条件,在跟元昊交易之后,在北宋的要求之下,派遣了两个情报人员。

    在最开始的时候,是遭到了元昊的拒绝,可以说,当时元昊可是在钢丝上面行走,任何的一点点的疏漏,都可能全军覆没,怎么可能让两个北宋的人员跟着。

    但是北宋做出了一些让步,主要是物资上面的,并且可以提供一部分的情报支持,再加上,只有两个人。

    元昊也是一方人杰,他很清楚,两个人,特别是被他盯着的两个人,怎么可能传递消息,他之前只是麻烦而已。

    现在,为了这两个人跟着,他可以得到500套铠甲,还有大量关于辽国的信息,这可是非常大的代价啊,在经过了讨价还价,把这个数字提升到了800套之后了,元昊同意了。

    这两个情报人员,可以跟着元昊行动,他们不可能及时的传递消息,却可以进行记录,元昊在战争过后,也会把一些数据送给他们,在元昊看来,这些完全是没有必要的东西,可是在北宋眼里,却如获至宝。

    正因为赵信的提议,让北宋提前进入到了数据的时代,什么都可以作假,但是大范围的数据是无法作假,这个数据,不但帮助北宋,评估了辽夏之战,辽国的整体损失,也让北宋可以近距离的了解元昊。

    从作战的方法,指挥的习惯,再加上一些其他的方面,系统而全面的了解元昊。

    很多时候,一些破绽,就是从这些习惯之中,暴露出来的,未来,当北宋跟元昊战争的时候,这些习惯,就会成为参谋们研究战术的重点。

    有针对的进攻,针对某些习惯的进攻,这在古代战争之中,是名将的标志,特别是长期形成的习惯,根本不容易改变,只不过,要打听出来,这并不容易的,北宋这么做,也是无心插柳,他们更重要的是评估辽国的损失。

    在跟随着元昊的时候,这些情报人员,不可能传递情报,元昊也不可能给他们传,天知道,他们是传给什么人的,万一给了辽国,那不是暴露了么。

    可是在大同府之后,元昊已经决定,以最快的速度离开,当时按照他的侦查,周围最少500里的范围之内,没有大股辽军,最大的驻扎辽军的地点,是在兴庆府,也就是原来西夏的首都。

    哪里驻扎的,要么是投降的,要么是二线部队,而且总数只有5万,这部分,元昊根本不放在眼里,3万重骑,1万轻骑,这样的队伍,别说是5万杂牌军,再来5万也不够看。

    这种情况下,当然是没有问题了,按照之前跟北宋的预定,他们的战争也结束了,就跟两个情报人员分开。

    这两个情报人员,也算是不错了,在离开大同府之后,快马加鞭,用了1天多的时间,就进入到了北宋境内,然后第一时间,把从元昊身边,记录下来的东西,交给了秘密渠道。

    这些人员,是被贾朝昌派出来的,当然承接着贾朝昌的意志,他们几乎全程的观察了元昊的战争过程,形成了报告,当这个报告,最终汇总到了枢密院之后,成为了北宋研究的重点。

    当然了,除了枢密院之外,也出现在了的狄青等军方精锐哪里,由他们共同判断,辽国到底损失了多少。

    这一份报告,送到了枢密院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