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403章

皇宋锦绣-第403章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得不说,狄青抓的机会非常的好,其中5个队长之中的2个,是从最开始,800团练开始的,最早的那些家丁,那全部都是苗家的家生子,直接拿出来,就是跟着赵信的,他们当然不可能离开赵信,留在苗家庄。

    最初的800,已经是最早的,其中还有一个队长,是苗家庄的老人,从赵信他们抵达,开始最初的训练的时候,就已经在看了,两者印证之下,居然说的非常的清楚。

    真正回过头,狄青这才发现,他漏掉的东西到底在怎么地方。

    从狄青接触到长弓之后,他一直都在想,长弓的训练,到底是怎么样的。

    长弓的优势在于更少的力量,达到普通的硬弓的程度,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的面更宽,对于禁军而言,可以快速的成型。

    同样的,在简单的看了之后,他是知道,长弓最重要的就是数量,足够的数量,才能够产生威力。

    可是现在,听完了民团队长讲述之后,他才发现,他真的错了。

    没错,数量很重要,可是数量只是一个基础,重要的是另外的东西。

    这一点,恐怕连韩琦都未必会发现,因为枢密院的长弓训练,跟韩琦是一脉相承的,民团的这个训练的方法,跟他所理解的,完全不同。

    从苗家庄曾经团练建设的时候开始,所有的新兵训练,不是按照北宋的操行上面的方法来训练,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方法,一种狄青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方法。

    北宋的军事训练,按时无数将门,甚至是经验流传之后,总结出来的东西,他是有传承的,有实用性的,就算是狄青,可以在训练之中加入到自己的心得,增加一些侧重地方,可是从头到尾的进行的改动,恐怕他也需要长时间的研究才能够做出来,不然的话,贸然的改动,就会是乱命,很容易动摇战斗力。

    可是这种完全奇怪的方法,有些方法,看起来,跟军队的训练,完全没有一丁点的关系的方法,却把一群农民,训练到了现在的这个样子。

    曾经,保州之战时候的民团是什么样子,韩琦看不到了,可是在这些民团老人的讲述之中,却知道,800团练的战斗力,远比他们现在更高,这不是一个夸张的说法,而是一个真正数据的证明的。

    现在团练,能够保证基础5息一箭已经算不错了,可是在800团练的时代,基本上的,都会达到3息的速度。

    团练当然不知道,团练之所以那么强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赵信手中的几个常驻卡牌,可以提升弓箭手的实力,可是另外一个缘故,就是赵信手把手的来教导。

    这个时代,就算是到了现在,对于长弓,对于长弓军队的理解,赵信还是整个北宋当之无愧的最强。

    正是因为对团练的战斗力,有一个直观一点的意识,这才让狄青更加重视最初的这个训练的方法,说不定,可以从中间,找到团练强大的秘密。

    在从农民到士兵的转换的过程之中,苗家庄的团练,远比普通的禁军更快。

    除了在最初的时候,在北宋开始的时候,直接征兵进入禁军,后面,每年都有禁军的选拔,可是这个选拔之中,直接进入到禁军很少,大部分是在其他的部队训练和锻炼,然后的进入禁军的。

    真正禁军选拔的大头,应该是在厢军和边军之中择优选择,而不是直接从完全没有经验的转换,原因就是培养的周期太长了。

    最少有半年的时间,才能够融入其中,还是没有战斗力的,没有上战场的,天知道到了战场上面会有什么用处。

    可是这一点,在苗家庄团练这一点,完全没有问题,才十来天的时间,就能够上战场了,或许中间,有棱堡的原因,可是如果没有一个基本上的作战能力,就算是棱堡,也很难提升的。

    更别说,3息这样射速,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提升了,5息一次,大概是正常的速度,枢密院那样,从几十万之中,集中到一起精锐部队,可以达到力量和速度平衡,在寻常的部队,只能够选择一个。

    禁军就算是最差的,也比团练好上无数倍,最少说,禁军全部的人员,在最初的时候,都可以拉开一石弓,经过了军队之中的训练,身体锻炼和食物补充,战斗力提升是肯定的。

    团练之中,要找到全部都能够拉开半石的弓的,恐怕都算是不错了,这还是北方的人种比较强的前提下,如果换成南方,就更差了。

    可是就算是这样的队伍,还能够达到3息的射速,这个训练方法,就非常的关键了。

    狄青赶紧的让民团从头到尾的讲述,而他在旁边记录。

    在赵信最开始训练的时候,所有的农民,加入到民团之后,第一个训练的就是队列训练。

    这个队列训练,似乎在民团队长的心中,还有很多甜蜜的回忆,他甚至还饶有兴趣的讲起来了,他在刚刚加入团练之中的笑话。

    当时他还一个大字不识,更不知道什么是左右,这样情况,几乎都是比比皆是的。

    听到了他的讲述,狄青也是深有感触的,禁军新兵训练的时候,类似这种的,比比皆是,这也是最难以解决,难不成定海侯有什么办法么?

    他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将军,也曾经很多次的练兵,可是他感觉到,非常头疼的事情,就是这个,只有慢慢来,连续的错,错的多了,当后期的训练跟上,逐步的形成反应的时候,这才能够融入。

    可是当团练说完之后,他却愣住了,因为苗家庄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在新兵训练的时候,让新兵左脚穿上草鞋,右脚穿上布鞋,然后草鞋转和布鞋转就可以了。

    大字不识的农民,或许不知道,左边和右边到底是什么,可是草鞋和布鞋总是认识的,只要把这个给固定下来,那么就可以形成一个表面上面整齐,然后逐步的记下来这个。

    果然,狄青脸上露出了一丝的了然,果然是神人,一个简单的方法,就解决了困扰的整个禁军,甚至军队数百年,上千年的问题。

    军队是一个纪律的部队,一个简单的队列转折,就是一个初步融入的方法,只要这个融入,接下来的一些训练,就可以开展了。

    学到了,有了这个简单的方法之后,以后,在训练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个简单的办法,融入进去,最少会让新兵融入的速度加快一倍以上。

    第一个办法,就这么的惊艳,这也让狄青充满了信心,接下来的训练,却让他吃惊,居然不是训练,而是一个内务考察的,这个考察的部分,包含了很多的东西,内务整理,被服整理,个人卫生的整理,甚至连每个人,多长时间洗一次澡,都明确的表示出来了。

    这看起来很不着调的,在整个兵法之中,很少有关注到士兵的个人的问题上面。比如说有些人不喜欢洗澡,难不成,让他强行去洗澡的,有些人喜欢洗澡,难不成不让他洗。

    这些都是一些个人的问题,哪怕是在军队之中,有些隐私性的问题,也不可能涉足的太深入的,万一引发一些不利的影响,最终会影响到军心。

    在团练之中,这些没有展现出来,这个要求,最开始的时候,也出现了一定的波折,可是很快的,在赵信的强势之下,人们也习惯了。

    狄青在这个问题上面,也询问了许多,这些团练也说不清楚,只能够被动的复述的赵信的讲述。

    比如说,赵信所说的纪律性的,从军的第一课开始,他就跟普通的农民,不一样了,他是一个士兵,那么全方位的要求。

    无论是队列训练,还是内务训练,看起来,各自的侧重点都不同,可是这是从各个方面,提升一个纪律性,让一个农民,在短时间,从农民到士兵的转换。

    狄青很不理解,为什么内务也跟纪律性有关系,这些已经不是民团能够解答的,他只能够茫然,可是民团的纪律性,却是板上钉钉的。

    不过一些其他方面的侧面的解释,却让他颇有心得,甚至收获了非常的多,跟棱堡一样,收获巨大。

    比如说内务,除了进一步的加强士兵的纪律性之外,还有实际上的作用。

    个人卫生,是跟整个军队卫生条例是结合在一起,从军队的整体,营区,饮用水和食物,再到个人卫生,这是一个整体卫生管理,关注这个,是为了安全,疫病这是军队的巨大的杀手,这些都是跟卫生条件,还有干净的水源,有很大关系的。

    这些都是狄青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这中间,赵信还举了例子,为什么说南方的瘴气病害比较高,就是因为南方潮湿,各种的生物生长的比较多的,而那些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就是造成这些疫病的根本。

    只要用滚水,加上各方面都掌握到,在陌生的地方,几乎很难会水土不服。

    这个是一个没有验证过的东西,却是一个方法,北宋这么大,未必一定行军就是在北方,万一到了南方呢,这些或许会非常繁琐,可是只要注意到,应该能够解决,这对于狄青来说,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第四百四十五章 辽国巨变

    狄青不知道,他的这一次意外,让他在几年之后,收获了更多的好处,赵信的出现,改变了整个北宋的北方,让北方变得完全不同,可是对于南方的影响,就比较的小。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南方依智高依然作乱了,还是狄青前去,不过跟历史上,用无数士兵,甚至是水土不服的前提下,最终艰难的取胜不同的是,狄青用了不同的方法过去,最终兵不血刃的做到了平叛的工作,甚至越过了国境,真正的把依智高的隐患,都给清理掉了,让整个北宋的南方为之一空。

    哪怕短短的半个晚上的时间,在断断续续的讲述之中,狄青开始对长弓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弓是真正的一个纪律性的兵种,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的,长弓的威力,就在于齐射上面,一旦不能产生完美的齐射的时候,一旦就不规律,或者是不争气的时候,稀稀拉拉的,对对面的杀伤力,就非常的有限了起来额。

    狄青在军事上面,眼光,可是比韩琦更加可怕,他从赵信的这些只言片语之中,立刻就感受到了其中奥奥秘,顿时感觉到很感兴趣。

    整整的半个晚上,问了很多的问题,到了深夜,还有些意犹未尽,为此还推迟了本应该离的开的行程。

    第二天,想要离开将军,知道了狄青变动,很奇怪,长弓不就是他们已经看到的,民团的出色,最多是训练时间过长,还有什么秘密。

    狄青把手中的东西拿出来,已经记录和整理的东西,立刻让所有人都吃惊了。

    聪明的将军,不用点出根本的原因,就明白狄青的意思了的,他们也果断的留下来的。

    棱堡的出现,代表着北宋最大的一个漏洞被堵上了,就算没有跃跃欲试的贾朝昌,对燕云十六州不甘心的北宋,也会推动这个战争发生。

    将军们上了战场,依靠的是什么,本就是手下的这些士兵么。

    长弓在枢密院之后,几乎没有的意外,将会成为禁军的标准的兵种,并且大规模的推广。

    他们只是在初步的接触之中,明白了长弓的一些使用方法,最多是心中有了预案。

    那个预案跟现在,民团这样,成体系,成系统的相比,差的太多。

    狄青记录下来的,都是一些关键点,拿到这些将军的面前,立刻产生了启发。

    这也是狄青的目的,他一个人,又能够记录多少东西。

    就这么的,所有人都围住他们,询问个不停,在乱序的追问和回忆之中,一些适合的东西被挖掘出来。

    记录和询问了整整一天之后,把训练全部过程,都给记录下来了的,记录了很多很多的东西,这些东西之中,有一部分,是他看出来好处,可以轻而易举的应用到的战术之中和训练之中,有些是他直觉感觉到对了,有些却弄不清楚原因的。

    狄青不理解,其他人同样的不理解,狄青有些奇怪,如果说之前,定海侯在他的眼里,是一个创造了长弓和棱堡的这么先进武器的,没想到,在兵法上面,也这么的可怕。

    在长弓这么一款可怕的武器之中,有这么多难以理解的东西,看样子,要在未来的训练之中,逐步的摸索,弄清楚他们的真正原因。

    在狄青看来,这个定海侯太神奇了,无论是长弓,还是棱堡,他已经理解到了非常深刻的程度。

    如果赵信知道狄青的想法的话,恐怕会真的笑了,这些都不是他刻意的去学习和掌握的,不过是在咨询时代,自动获取的。

    21世纪的资讯时代,或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