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330章

皇宋锦绣-第330章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路最关键的,就是钢铁的质量,钢铁质量上去之后,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计。

    特别是现在,是马拉火车,火车的重量,对于陆基的要求,甚至是其他的部分,都比较的低,甚至不需要蒸汽车头,这种情况之下,修建的速度就开始加强。

    在最初的时候,用来测试的3公里长的铁路,只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30多公里,根本就用不了4个月,其中一系列的尝试过程,着实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不过,对于一些不超过300米长的河流,桥梁的修建,还有一些低矮的小型山区和丘陵,是有一定尝试的,这样的前提下,这个铁路本身,已经相当的成熟了。

    现在,用了三个多月完成铁路,成为了定海军最重要的一个风景线,他长时间运行在钢铁厂跟港口之间,承担了巨大的任务,他把钢铁厂跟港口联络成了一个整体,从钢铁厂生产出来的钢铁,最多一天不到的时间,就可以送到港口,然后通过海船,运到各地去。

 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铁路 消息

    钢铁厂,是赵信最得意的地方,本来,按照正常的发展,定海军应该先走轻工业。(全本小说网,HTTPS://。)

    轻工业见效快,利润大,只要有一丁点的改进,就可以获得庞大的收入,而且不愁销量。

    可是阴差阳错之下,赵信最终选择了铁作为突破点。

    北宋的铁的价格较高,远远超过基准值,而且用量巨大,以赵信的身份来说,铁比其他东西更加适合。

    赵信也没有想到,在大名铁匠作坊建设的过程之中,会发现牛大力这么一个天才的研究者。

    赵信同样是一个研究者,他是通过后世科学培养起来,专攻历史的研究者,他充其量是流水线上面的产物,如果不是卡牌系统,如果不是穿越者的眼光,他在研究了领域,不可能取得那么大的效果。

    可是牛大力是一个难得的天才,他是天才的研究者,只要给牛大力一点点的便利和指引,最终迸发出来的结果,会让世界震惊的。

    实际上,牛大力也是这样回报赵信的,在大名铁匠作坊,那么薄弱的环境下,他把北宋的所有的经验,都整合到一起,最终如同插上了翅膀也一样,变成了目前的状态。

    在大名府,因为各方面不太健全,再加上,赵信也没有打算,把高炉炼钢这个大杀器给拿出来。

    到了定海军,一切都没有问题,赵信很相信牛大力,把一切都交给了牛大力,牛大力也没有辜负赵信的期待,最终钢铁厂成功的定型投产。

    钢铁厂的产量,在4个月之后,已经达到了巅峰的状态,不是一个高炉,而是数十个高炉一起生产,虽然烟雾遮天蔽日,目前日产量高达2万吨。

    这样算下来,每年的产量高达700万吨,以传统运载方法,30多公里的道路,用马车每一辆半吨左右的运输量,一天就最少需要4万辆马车,才能够把这些给运出来。

    先不说,定海军能不能凑齐这么多的马车,就算能够的凑够这么多的马车,要多宽的道路才能够容纳下来。

    定海军面积不小,可是充其量,就是一个小岛,赵信为了全面发展,在初期,一定会以定海军为重点,这样的话的,大规模的道路,还是能够容纳4万辆马车的这种,不太可能出现。

    铁路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30多公里的铁路,可以承接100辆车厢的,每个车厢15吨,100辆就是1500吨,2万吨,只要来往十来趟就可以了。

    车厢在马拉之下,速度相当的快,效率也很高,可承担这个运送的工作。

    实际上,钢铁厂的产出,大部分都是支撑的定海军的建设,运出去的很少。

    定海军的建设,每天耗费大量的铁,无论是道路,铁路,甚至是房屋的建造都是如此。

    定海军的地盘不小,几百平方公里,在后世,上海和北京的核心区域,也就是几百平方公里的样子,可是这些要加上工业区和一些不适合作为主宅和工业的地区,能够利用的地方不多。

    除了赵信来之前,胡乱建设的那些房屋,现在都是七八层的整齐的房屋,这样看起来有些单调,却可以容纳最多的人口。

    经过了37公里的铁路的建设,特别是在2个月的时间之中,陆陆续续的实验,最终形成的经验,要修建一条更长的铁路,这不成问题。

    定海军也有了修建更长铁路的打算,可是这个铁路却不能在定海军。

    岛上,能够修建37公里的铁路,已经是极限了,未来可以修建一条复线,让这个铁路的效率更高,并且融入到整个城市之中,作为快速的环线,用于在外面快速的交通状况。

    铁路的交通,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哪怕是马拉火车这样的火车,也足以对整个北宋产生巨大的变化。

    从3公里到37公里,接下来,就是稍微长一点,在目前北宋的地面上,其他意义重大的铁路项目很多,可是对于定海军有直接帮助,就只有一条了。

    这也是接下来的修建目的,一条300里以上的铁路,就要在的洪泽湖和海州之间修建。

    要想富先修路,从钢铁厂的产能,就可以看出来,当彻底工业化的定海军,能够迸发出何等的生产力。

    现在,定海军绝大部分的产能,都放在建设上面,一栋栋的大楼拔地而起,当这个建筑的饱和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几乎必然的,要转向其他的领域。

    目前,定海军发展的最多的,就是以钢铁为主体的制造业,可是其他轻工业,也在规划之中的。

    一个完全工业化的城市的,将会拥有何等可怕的生产能力的,这些产品,如果是堆砌起来,只会让库存逐步的提升,只有依托于市场,把生产出来的东西,销售出去,才能够获得足够多的收益。

    运输,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依靠着淮南东路的帮助,再加上资金的大量注入,定海军迅速的形成了一个,拥有上百艘各类型海船的一个船队,可以通过航运,把产品运到任何的地方。

    可惜,对于北宋的核心地带,就要绕行很远。

    赵信选择定海军,是因为在后世,连云港是世界上有数的海港的,定海军经过发展之后,也可以通过海运的,联络道各个地方。

    可是要进入到北宋销售,海运就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

    这个时代,还没有铁索一样,横在长江之上的长江大桥,长江的通行能力是巨大的,可以通过长江下游上溯,只能够到江宁府。然后通过长江和京杭大运河进行运输。

    如果这个销售的轨迹,是对长江流域而言的话,这个绕行不多,可是对于中国的北方,特别是在京杭大运河核心地带的北宋最繁华的区域,可是这个绕行,最少是数千里。

    打个比方吧,如果销售的目的地是大名府的话,这个绕路可就超过了3000里,这对于效率来说,就有些浪费了。

    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海州和定海军的简单航线,然后修建一条沟通海州和京杭大运河水系道路。

    这样的话,最短途的,就是从海州到洪泽湖的这一条道路。

    洪泽湖有无数的港口可以建设,同时淮河下游足够的水量,可以让物资可以很容易的进入到北宋最核心的地带,获得足够收益。

    在没有别的交通作为辅助的解决方法的时候,水运是最廉价,也是最为方便快捷的一种运输方法。

    铁路的通行里程,每增加一个数量级,难度也会增加很多, 300里的铁路,比起37公里,提升了5倍左右,不过,只是海州到洪泽湖的铁路,其中也没有经过很多的河流湖泊,也没有什么山峰之类的,其中的难度不大,也就是定海军的铁路的简单重复而已,只要做好勘探工作,就可以进行。

    只要这么也一条铁路修建完成,把两条铁路,借助着海运这个纽带联系起来,再加上定海军港口出色的装载效率的,来自定海军的货物,一定可以源源不断的注入到了洪泽湖,然后依托着洪泽湖这个天然的港口群,顺利的运到整个北宋的各个区域。

    所以,这么一项工程,也成为了庆历四年到庆历五年的重点工程,赵信亲自关注,甚至把最为出色的精兵强将都派到了这里。

    在钢铁厂,几乎一半的产能,都会向着铁轨倾斜,甚至为此,不惜延缓定海军的发展。

    原因很简单,一旦这个铁路建成,定海军将会改变孤悬海外的局面,未来,整个定海军的发展,将会被插上翅膀。

    就在赵信为定海军的发展,书画一个完美的蓝图的时候,来自西北的消息传来,韩琦携带着宋军出马,一战下灵州,二战下兴庆,三战阵歼3万铁鹞子,三战全胜,西夏灭亡。

    说实话,刚刚接到的西夏被灭亡的消息的时候,赵信愣在哪里半天,他都有些反应不过来的。

    他实在没有想到,西夏就这么灭亡了的,这也太超乎想象的时候。

    这一个历史上面,难得的时机,为北宋的发展提供时间,在设计的时候,也做了很多的准备,他跟的的北宋,为此付出了接近百万贯的资金,还动用了一个珍贵的死间。

    这个死间,本身可以在更重要的场合发挥作用,却在这里浪费掉了,他曝光在了整个辽国高层的面前,逐步步入更高的层次,或许可以在一些秘密领域提醒北宋,其他的,反倒是没有之前那么的方便了。

    最好的结果的推测之中,赵信只是估计到,让西夏和辽国持续的的消耗,减轻西北的压力,两国都遭到相当的削弱的,为北宋发展提供宝贵的时间。

    以赵信的能力,在定海军,用上三五年的时间,就能够让科技攀升到足够的程度,到时候科技和资金的碾压,任何游牧民族,都无法挑衅北宋,到时候,才是真正的安全。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西夏就这么灭亡了,这也有些玄幻吧,这么一个强大的,如同搅屎棍一样,日夜袭扰北宋的国家,就这么简单的就灭了。

 第三百四十八章 飓风翅膀

    这就是蝴蝶的翅膀,而且不是蝴蝶了,而是一个飓风了,花费百万贯,调动了一些力量,最终的结果却是整个西夏都不复存在了。(全本小说网,HTTPS://。)

    不复存在,也有些过了,元昊还没有死,西夏还有一个州存在,可是跟之前五洲的西夏相比,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甚至只要辽国顶在前面,对于北宋威胁最大的西夏就不复存在了。

    赵信的出现,确实改变了很多,北宋的财务状况就是很大的一个改观,从根基深处,增加北宋力量。

    可是这一次,翅膀扇的太多了,赵信是历史学家,他很清楚北宋的这一阶段历史的,西夏在历史上面,连辽国灭亡了,甚至是金国,都快要灭亡的时候,西夏才灭亡。

    取代了辽国的金国,灭亡于1234年,西夏灭亡在1227年,只差了7年,并列的三国之中,西夏是存在时间相当的长,甚至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是陨落在了夏下之战中。

    这么一个北宋,甚至是后来金国和蒙古的梦魔,居然在现在,在1044年,就灭亡了,足足提升了快的200年,这个改变不可谓不大,有些石破天惊的感觉。

    赵信更加的关注细节的,他当然不能要求,贾朝昌把韩琦的奏折给送过来,按照他之前跟韩琦的约定,韩琦会把比较详细的东西送过来。

    因为千头万绪的缘故,韩琦给赵信资料,比第一手要晚上两三天,同时也不是800里,而是600里。

    比起汴梁,大概晚了五天的时间,收到了详细资料的,比起给仁宗的的奏折,这个上面的内容更多,牵扯到的秘密更多。

    韩琦第一时间送来的资料,不但包括了整个枢密院和皇城司,对周文秀的应用,也有周文秀送来的第一手资料,还有双方的力量对比,几乎把整个辽夏之战的全部过程,都还原了下来。

    赵信看完之后,只能够感慨一句,一切都是命运,这是北宋的命运,也是西夏的命运。

    辽兴宗最初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过要灭亡西夏,否则的话,也就不会是派遣10万大军,而是倾国而攻了。

    辽兴宗只不过是想要敲打一下元昊,让他明白,谁是老大,让他不要耍一些小动作,听话的跟着辽国一起压制北宋。

    可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元昊,一直到守城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西夏就要灭亡。

    甚至连北宋到了兴庆府之下的时候,元昊还没有意识到,西夏就要灭亡了。

    辽国还想着两面来,一方面,大幅度的削弱北宋,如果能够在韩琦被削弱,咬韩琦一口,让北宋巨大的损失,让元昊认输,这是完美的结果。

    赵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