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322章

皇宋锦绣-第322章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于对这一件事情的判断,他并没有对辽兴宗和盘托出,没错,北宋是没有做好跟辽国全面战争的准备,这里面有两个解读,一个是北宋的整体实力偏弱,固守有余,攻击不足,另外一个就是,北宋已经有了变化,实力已经开始变强了,需要时间来准备好。

    换成之前的北宋和辽国,那肯定是前者,一直以来,他们借助着西夏,还有北宋的一些天灾人祸,对北宋进行敲诈,每每都可以产生效果,原因就在于,辽国的实力在北宋之上。

    辽国的实力,是建立在强大的重骑兵的基础上面的,可是现在,在北宋获得了新弓箭的之上,似乎辽国的骑兵也不怎么保险了。

    怎么看,就像是在积蓄力量,在调查了之后,周围的棱堡数量更多的时候,这种想法更加的深刻了。

    他却没办法去说,这是一个推测,并且,辽国已经形成现在独特风格,让他们承认,不如北宋,恐怕就是大忌了。

    辽兴宗正年轻,刚刚打败了西夏,拿下了西夏的首都兴庆府,甚至现在的劣势,也只是因为携带的人员较少,距离本土太远的关系。

    如果,放在河北,类似的情况,哪怕是损失惨重,也会直接出手。

    萧惠看到辽兴宗的谈兴已经减弱了很多了,也就不多停留,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大帐。

    呆呆坐了半天,就把周文秀叫来了。

    最近这段时间,周文秀比较的低调,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整个西夏之战,显得特别的炫目,可是正因为炫目,他挡了很多人的道,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他的成功,衬托了很多人的失败,特别是耶律重元。

    耶律重元作为皇太弟,对于皇位有着义务寻常的想法,他也想趁着这一次的战争,而这一次战争,他携带了更加强大的重骑兵,却无功而返,差点被打哭了的。

    就算是已经攻占了兴庆府,在城内的作战之中,也缺乏可陈,功绩很小损失却大。

    跟周文秀比起来,差点不是一星半点,再加上周文秀是萧惠的手下,顿时,就被的耶律重元看做眼中钉,不停的针对。

    换成别人,或许会担心,皇太弟啊,皇族之中,地位最高,也是权势最高的,在这一战之中,被辽兴宗委以重任,几乎是跟萧惠平起平坐的对象。

    可是周文秀知道,辽兴宗跟耶律重元的关系并不怎么好,而且地位也远不是萧惠能够对比的。

    甚至这些攻讦,也正好合乎了周文秀的意思。

    辽兴宗的决定他无法改变,接下来,有可能对北宋出手,这也是之前没有预料到的。

    在之前计划之中,包括韩琦在内,都想过,辽国或许会对北宋充满了恶意,却不会直接出手。

    可是事情没有变化快,最终3万铁鹞子的覆灭,让辽兴宗御驾亲征,最终,跟北宋站在了对立面上。

    周文秀也就乐得逍遥,表面上看,是被耶律重元的压制,实际上,是他的主动退缩,也少不了萧惠的帮助。

    对于周文秀这么一个新秀,萧惠是非常看重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稍稍的压了一下。

    可是之后的变化,却如同一飞冲天一样,周文秀的才华,想要压也压不住,在回归之后,几个大功加在一起,顿时藏不住了的。

    这不适合周文秀的发展,提拔太快了,而且还是汉人这个敏感的身份,如果不沉下来,说不定就会遭到众人的围攻。

    不过之后,就好了很多,耶律重元的攻讦,加上周文秀本身的后退,萧惠趁机保护一下,把他调离了第一线的作战部队,重新回到了他的麾下。

    周文秀是要来打听接下来的战争的,理由当然是会不会冲上战场,按照萧惠的分析,如果再立下功劳,那就真的挡不住了,耶律重元和一批契丹贵族,就会疯狂的攻讦他。

    好在,一切都没有发生,萧惠叫来周文秀,就是让他放心,安心的扎根几年,特别是在北院,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做,逐步的夯实根基。

    周文秀高兴的,除了不用作战,还有为北宋而高兴。

    在私下的场合之中,萧惠没有瞒着他,也把自己的想法跟他沟通了一下,周文秀感慨于萧惠,不用先知先觉,就能够判断出这么多,也算是出色了,但是北宋却成功的过了这么一关了,只要萧惠坚持,辽兴宗头脑正常,退兵只是时间关系。

    不过真在这个时候,信使到来,告知萧惠,辽兴宗那里,有紧急事务,让他快些过去商谈。

 第三百三十六章 韩琦冒险

    萧惠是一头雾水,他刚刚离开不久,按理说,接下来,就是辽兴宗考虑清楚退兵的问题,无论辽兴宗做出哪一个答案,都不会有他什么事情了,可是这才走多久,就这么的叫的,肯定有事情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全本小说网,HTTPS://。)不过一定是大事情,否则的话,辽兴宗就没有必要叫他了。

    好在,周文秀这边,已经回答完毕了,周文秀在这段时间,一直都在他这里参赞军务,没有时间在辽兴宗哪里露脸的。

    辽兴宗既然叫了,还是要去的,萧惠告别了周文秀,让周文秀继续做好防务,并且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然后就离开了。

    看着萧惠离开,周文秀也是一脸茫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这个节骨眼上,又这么匆忙的,肯定是跟北宋有关,不是说,已经要停下来了,是你什么让辽兴宗又动这么大的动静?

    当萧惠抵达的时候,发现辽兴宗正表情古怪的拿着一封信。

    “陛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就在萧惠离开不久以后,底下人报告的,韩琦送下一封信。

    辽兴宗很好奇的接过信,心中却是一阵的翻腾,他非常的不舒服,之前还说,不会被一场表演给吓走,可是现在的实际情况,跟吓走,也就没有多少区别了。

    他不可能把所有的力量都就填进这个里面,哪怕现在犹豫,可是退走,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了。

    不过打开信之后,不是什么耻笑或者是嘲笑的,而是一个请求的,韩琦要面见他,语气也相当客气。

    辽兴宗愣了,忍不住笑道,难不成这个韩琦,真的不怕他杀掉他。

    这是一件大事,他立刻把萧惠叫过来,把信件丢给萧惠,辽兴宗还愤愤不平的说道:“真的不怕杀了他么?”

    萧惠看到了这个信件,把这个内容,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之后,特别是每一个细节,一些之前迷惑的地方都得到了解释。

    为什么韩琦明明拥有相当的实力,只要不说出来,措不及防的攻击的话,一定会让辽国吃大亏的,可是对方恰恰没有这么做,反而刻意的收着。

    韩琦的目标更大,韩琦过来想要说什么,萧惠已经明白了,可是他没有必要阻挡,这对于辽国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情。

    他整理了一下语言,对辽兴宗问道:“陛下,我们跟北宋,在这一战之中,没什么矛盾吧!”

    这句话一出来,辽兴宗愣住了,多打到棱堡的城下了,攻击到边境线之内,超过50里了,还没矛盾么?

    正要反驳,一个念头突然的一转,他们的交恶,不过是因为3万铁鹞子被歼灭,辽国跟北宋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冲突,辽兴宗更多的原因在于,北宋的崛起,让他看到了威胁,巨大的威胁,自然而然的反映。

    如果双方在城下开战,不管战争的规模又多大,只要实质性的攻击,就说明了双方交恶,可是现在,完全没有啊,大军进入到议定的,还没有最终确定的范围,这不能算入侵,最多是兵临城下的一次演练而已。

    “你的意思是?”辽兴宗合不拢嘴的问道。

    “看看吧!”萧惠平静的说道:“我们能过从中间获得多少!”

    韩琦既然愿意,冒险单人来见辽兴宗,肯定是有目的的,这个目的到底是什么,暂时还不得而知,但是他的姿态决定的,他放的非常低,那么辽国获得收益,甚至是不错的回报,还是可以的。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暂时萧惠不知道韩琦的目的是什么,却存着这个心,看看也好。

    在辽兴宗跟萧惠,做出了这个决定之后,几百米外的,二十堡中,韩琦准备出发。

    这种求见,不用等到辽兴宗同意,只要表达了意思,让辽国知道他要到来,自然而然就会享受到相应的待遇,这一点,韩琦还是知道。

    不过,韩琦的这个做法,遭到了众将的反对,特别是种记,到现在这个程度,还忍不住劝说道:“韩相,要不再想想,不要因小失大啊!”

    “不用想了,辽兴宗不是莽撞之辈,再说了,如果真的辽兴宗敢于对我下手,恐怕他将会迎来无休无止的战争的。”韩琦主意已定,森然的说道。

    没错,换做之前,韩琦绝对不会做这么激进的事情,西夏已经完蛋了,就算辽国跟元昊重归于好,也是同样,一个残破的西夏,根本支撑不起对北宋产生压力的能力。

    换做之前,就算是拿下韩琦,杀了泄愤,也无法影响其他,北宋面对着辽国的铁骑,没有太多的办法,只能够眼睁睁的而看着这个铁骑一路的肆虐。

    可是现在,长弓,重型长弓,加上炸药的出现,特别是现在,差不多同样数量的前提下,哪怕做了一些准备,用伏击的方法,4万宋军,干掉了3万铁鹞子,只是跟辽国同样水准的重骑兵队伍,他们的被歼灭,证明了之前的一个想法的正确性。

    长弓,着实能够改变一切,这是韩琦这一次的最大的收获,甚至比从辽国和西夏获得的缴获还要大。

    大量牲口,牛羊的获得,代表着海量的金钱,这个确实有些引人注目,甚至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收获,可是更大的收获还是新军的战斗力,无论是在兴庆府城下,还是在之后的攻城战,再加上这一次的歼灭3万铁鹞子。

    这些实打实的战力,证明了长弓跟北宋其他的兵种的配合的优势,可以说北宋只要稍稍的改变,就可以拥有一支可怕的队伍,这才是关键。

    如果说,长弓的造价昂贵,如同神臂弩那样,不以普及或许枢密院还会犹豫,可是现在,一把长弓批量生产,可能连100问不到的时候,还有没有比这个更便宜的武器!

    北宋虽然重文轻武,可是军功,永远是最重的,燕云十六州,这是北宋永远的痛,不拿回来是肯定不可能的。

    可惜漫长的日子,从真宗到仁宗,看不到这个希望,这个之前失去的土地,就如同铜墙铁壁一样,留在了辽国的手中,到现在,希望越来越渺茫。

    长弓的出现,似乎解决了这个问题,西夏的被干掉,更是让这个问题充满了曙光。

    长弓必然会成为北宋禁军的主力兵种,之前还是韩琦被说服,韩琦主动的在西北的进军之中,进行了调整。

    现在,实打实的战例在面前,恐怕不用一年,北宋的80万禁军,就会变成60万长弓手,15万重步兵好的5万各种骑兵选择,看起来调整不大,机动性,战斗力,都会大大的增加,这个节骨眼上,辽国只要敢下手,北宋就可以借助着这个机会,撕毁澶渊之盟,到时候,强大的宋军,会让辽国知道,弓箭手的可怕。

    种记也知道,韩琦的目的是为了稳定住西北,并且让西北获得源源不断的收益,可是这太危险了。

    孤身前往辽兴宗的身边,等于把所有的生死,都放在了辽兴宗的好恶之上,万一辽兴宗生气,恐怕,西北将会缺少统帅。

    韩琦已经决定的事情,也就无法更改了的,叹息一声,只好尽可能的配备护卫力量。

    又被韩琦拒绝了,如果辽兴宗想要杀他,带多少护卫都没有用,只带上三四个卫士,也算是走走排场。

    韩琦之所以想要见辽兴宗,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进一步的从辽国手中获得好处,不能够以胜利者的身份来提,辽国越过了双方的边境线,进入到了灵州境内,暂且不提的,提出来,可能就是大家脸面上面不好过。

    他们已经占据了上风了的,暂时没办法拿辽国怎么样,在展现了力量之后,是不是可以再进一步,以力量促进谈判平稳的进行,甚至越过之前的默契,提出更高的条件。

    韩琦主要想谈的是互市的问题,这一直都是辽宋之间的核心问题,辽宋之间,是相互各种各样的限制。

    比如说,辽国和西夏,更多的是限制的北宋这边大型牲口和马,北宋限制的是钢铁,双方都卡在对方的关键点位。

    不过还是辽国和西夏占据上风,他们的冶炼水平不高,产量也有限,可是基础的一些还是懂的,从辽国和西夏,都装备了大量的重骑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