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316章

皇宋锦绣-第316章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亮了,意味着陷马坑就起不到作用,骑兵最艰苦的时刻就要过去了,在他看来,不过是弓箭手,只要他们能够冲过去,应该是能够干掉对手,这也是骑兵对于弓箭手优势的地方。

    当天亮之后,他们却发现的,他们面对的,是最少的7000人的重步兵方阵,借助着竖起来的塔盾,还有超长的长矛,形成了钢铁森林,根本就无法度过。

    长矛加上塔盾,透着钢铁的光芒,刚刚被长弓洗礼,已经混乱的骑兵,无法冲击这样完整方阵。

    目光投向另外一方面,是那些驻扎营寨,西夏军,也抽了一口冷气的,陷马坑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是。

    如果说,他们冲过去,不知道要损失多少兵马。他们根本就没办法过去,两边都是绝地,箭雨也在不停的出现,再这么待下去,最后的结果会非常可怕。

    很显然,他们再这么继续下去的,根本没办法取得胜利,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跑,离开这个地方再说。

    跑的掉么,他们要跑出射程,在马的速度起来之前,最少还需要承受最少10波箭雨,就是说,可能要再付出5000人左右的伤亡,这个等于说,3万人的大军,要损失60%

    他们从来没有想多北宋军队会如此的难缠,他们丝毫都没有意识到的,为什么会这样,但是如果不走,那就全部要留下来了。

    这个时候之下,当逃命成为了唯一的选择的时候,他们开始了疯狂的逃窜,唯一能够去的方向是向后。

    可惜的,他们的动作太晚了,如果说,西夏军还有2万人,北宋的骑兵绝对拿不出来,可是只有一万人左右的时候,那就必须要拿出来了。

    在整个部队之中,北宋军一共只有5000骑兵,还是从众多的骑兵之中挑选出来的,马匹或许不如西夏的战马,却也是一时之选的,辽兴宗给的1万匹战马,虽然检查过了,还不错,可是已经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是残疾,有的有些隐忧,必须要进行长期的训练才能够用的上。

    哪怕马匹弱了一点,装备上面的优势,足以解决一切的问题,就连周文秀都拥有了出色的装备,作为亲儿子的北宋西北禁军,怎么没有,不过是5000人的编制,这没问题,一切都是最好的,甚至大名府亲自炼制。

    所有铠甲都是精铁,经过了轻量化的处理,使用的也是表面掺碳工艺。

    这个工艺是赵信跟牛大力说了,牛大力尝试着做,没有做出来出色的铠甲,却也算是弄出来一个可以使用的东西,这个防护能力非常强的铠甲,轻便型比以前的铠甲,最少轻了40%,整体的效果非常可怕。

    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了,周文秀的减少10%,就足以让他们动容了,这下子的40%,防护力不减反增加,这种前提下,这个5000骑兵的战斗力一点小,而且北宋军队的战术素养,还有战斗敏感性,远比西夏的强,他们早早的包抄到位的。

    勉强的保持着阵营,快速后退的时候,正好跟包抄到位的骑兵部队冲撞到了一起。

    当北宋骑兵出现的时候,西夏很不屑,北宋或许在步兵,或者是弓箭手上面,有些作为,可是骑兵,北宋有骑兵么,他们的骑兵,跟西夏,跟辽国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可是很快,西夏将军的脸上,就是铁青铁青的,因为初步的碰撞,北宋的骑兵,无论是从战斗力,还是从整齐程度上面,都远在对方之上,在这种情况之下,还怎么打,在初步的接触,付出了超过2000人的伤亡之后,剩下的都投降了。

    整个战局持续了半个多时辰,从开始到结束,很快,是一个快节奏的战争,可是结束了的时候,韩琦才松了一口气。

    这对于战术的要求非常的高,只要任何一个地方出现哪怕一丁点的问题,都会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

    韩琦已经把所有的都给考虑进来了,但是战场是充满了未知的,他只能够考虑最坏的结果,好在,一切都非常完美,他们成功的用四万人,在极小的伤害之下,干掉了西夏的三万大军。

    可是这不是最后的终结,3万西夏大军,根本就不是他们面对的全部力量,这只是辽国派出的一个试探,灭掉了他们,只是代表着他们暂时的安全了,宋军还有这些战利品,如果辽军前来,他们还能够复制这个战果么,不能,韩琦不敢有丝毫的停留,立刻命令所有人立刻东归。

 第三百三十一章 战利品

    在开战之初,除了在西部布置了少部分的探马之外,其他地方几乎没有,在西夏剩余的人员投降之后,立刻不顾骑兵们的疲劳,把探马派出去了。/全本小说网/https://。/

    在西夏一战之前,他们的目标是西夏军,只要盯住他,顺便看看辽军的反应就可以了,现在这一战完成了之后,目标就转向了。

    辽国没有出手,不是因为他们不想,是因为感觉到西夏动手已经够用了,3万铁鹞子,还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在偷袭的状态下,打不过北宋步卒,这是开玩笑吧,谁说出这个,都不会有人相信的。

    现在,当这一战的结果,传到辽兴宗哪里去的时候,会是怎么样,3万铁鹞子,居然连半天都没有撑到,就被灭掉了。

    这中间代表的意义,辽兴宗肯定会知道的,就算他不知道,底下的文武大臣们,也会让他知道。

    3万铁鹞子,哪怕放在辽军之中,也是一个非常强力的队伍,在这种情况下,干净利落的被北宋军队干掉,北宋的军队,相对而言,还不是远远超过的西夏军队的前提下,天知道会发什么事情。

    遍布探马,防止辽军恼羞成怒的偷袭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收获战利品,并且打扫战场。

    连韩琦都率军亲自出动,甚至为了缴获,放弃了最佳的方案的,不选择在适合骑兵冲锋的场所,在崎岖的,密林,或者是相对比较复杂的地方,这样胜利的可能性更大,而且容错率也会较高。

    可是没有这么选择,为的就是这些牲口。

    这一次,最大的收获,就是从辽国哪里得到的45万头牲口。

    这些牲口,只是辽兴宗从西夏缴获之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在拿下兴庆府的时候,单纯兴庆府的之中的牲口,就多达200万头,更别说,在疯狂扫荡之下,搜集到的那些牲口,保守估计,辽国缴获西夏的牲口,最少在500万头以上。

    西夏本土核心区域不多,也就是以兴庆府为核心的5州,可是这5州,却是河套区域最为水草丰美的,比起辽国的草原还要好得多。

    这些是可以浇灌重量是的地方,也是河套地区的精华所在,不能够简单以土地的面积来衡量。

    西夏之所以能以五洲之地,霍乱北宋这么多年,河套的富饶,也可见一斑。

    短时间干掉了3万铁鹞子,其中,大型的攻城器材很少,最多也就是重型长弓射出来的破甲箭,这个可以穿透铁鹞子的铠甲,却损坏不多,最多冶炼冶炼,就可以用。

    换成的之前的北宋说不定要废物利用,现在,很不值钱,而且效果也不是很好,在可以的情况下,巴拉下来,作为废铁,可以通过铁匠熔炼,作为建筑材料。

    这一点技术的,北宋的铁匠还是有的,稍微烧红敲打成为条形材料,甚至只要坚硬度够了,剩下的就无所谓。

    一套铁鹞子铠甲,大概是60斤左右,3万套,180万斤,花费一点功夫熔铸了,可以作为很多棱堡使用基础材料。

    至于拿过来穿,韩琦从来都没有想过,在赵信的努力之下,铁匠作坊,开始了疯狂的产出,这个产出量越来越大,在这个前提下,这些铁甲,真的没有多少作用了。

    韩琦麾下的这些禁军,除了少数,是从京城带过来的之外,剩下,绝大多数都是西北本地的,他们甚至有些转换不过来。

    看着以前价格10贯,甚至是10贯都买不到的精锐铠甲,被当做废铁,丢在了车辆上,他们就有些转不过弯,这才多长时间,变化这么大。

    45万头的牲口,加上这一战的缴获,蓄力够了,可是车辆有些不足,从营垒上面临时的拆卸,暂时可以够这些装卸,这些步人甲是最不值钱的,如果真的辽军追击,需要抛弃一些后勤和给养的话,这些是第一时间抛弃了。

    元昊和辽兴宗,如果知道,北宋把他们这个看重的重型铠甲,这么轻易的放在这么低的程度,恐怕会目瞪口呆的。

    要知道,从西夏缴获之中,辽兴宗最为看重的,就是这些铁鹞子铠甲,从中间挑选了一些,补充到辽国重骑兵中。

    这就是国与国的不同,哪怕是原来北宋的历史上面,对于铁也不是特别的看重,从80万禁军之中,拥有四五十万的步人甲就可以看出来。

    更让韩琦看重的,实际上还是马,特别是这些西夏铁鹞子的战马的。

    马跟马是不同,北宋市场上的马,来自西夏辽国的马,都是最高档次,一般的北宋本国马,需要40贯之内,可是辽国和西夏的马,立刻回攀升到100贯以上。

    普通马,骏马,甚至是千里马,跟军马还是不同的,战场上,到处都有莫名的危险,对于人都是如此,对于马更是如此,所有的军马,都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驯化,这些驯化好的军马,可以说是万金不换。

    战场上,投降了差不多1万人,这些马是拿下的,在受伤的马中间,也能够弄出来3000左右完好的,还有7000左右轻伤的,这些都只要养好伤之后,都不会影响到未来的骑乘的,这是这一战之中,最大的收获。

    在全身马凯的帮助下,要想摄中要害并不容易,最关键的是,这些3万骑兵,是一人双马。

    一头战斗冲锋用的马,他们已经在战场上了,剩下的3万匹,还在的的山的另外一侧的。

    在俘虏了这些西夏军之后,韩琦第一时间到那里,检测一下,不过让他失望的是,这些马虽然也有些神骏,却不是战马,最多算是好一点点的普通马而已。

    在稍稍失望之后,也就释然了,西夏铁鹞子的来历他很清楚,是辽兴宗所为,或许为了保持他们的战斗力,战马这些不会怎么打折扣,可是负责行军和骑乘的马,当然不是战马了。

    实际上,这对于马背上的民族来说,都不是问题,只要脚力够,什么马来骑乘都没所谓。

    实际上这些马一点都不差,也算是在适龄的马之中挑选出来的,能够承受重骑兵超过的150公斤体重的马,怎么可能一般,而且还是可以长距离的行军的,这些马拉倒北宋国内,最少可以卖到200贯甚至是300贯。

    有了这些马,有了从北宋内部带来的这些牧民,全部上吗,不惜一切代价的快速的通行着不知道60里的距离。

    对于骑兵而言,快马加鞭,一小时最少可以前进60里左右,不顾一切,全力奔行之下,最多是半个时辰,就能够进入到灵州境内。

    这是韩琦的底气所在,一旦西方的探马,有任何的发现,比如说,辽兴宗得到消息,大军压来的话,他会立刻放下一些辎重离开。

    可是现在,以韩琦对于辽国的了解,辽国不太可能知道,那些在西夏军中的辽国人员,也一体禽下,就算有一些漏网之鱼,也需要前往兴庆府之下,告知辽兴宗,这就有一个时间差。

    无论是战利品,牲口,还是这些马,一个韩琦都不想放弃,这取决与他们的速度,还有辽国的反应速度。

    战场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但是现在,对于韩琦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非常的关键,在韩琦看来,多等一点点的时间,他的收获就会更大。

    整个战场上面,所有人员都开始行动,战士们,拿着准备好的工具,搜索战场,主要是长弓的箭头,这些是重点,特别是穿甲弓的,一部分牧民开始巴拉的步人甲,他们尽可能的快速的,有时候,太难以脱下来,就丢到一边,为的就是的尽可能的减少时间。

    太阳开始上升,给草原上面提供充足的热力,而营帐那里,早就准备好的牧民们,已经出发了,他们分出了一半的力量,负责赶牛和马,牛马作为大型牲口,也算是价值最高的,特别是接近7万匹的马。

    这些马包括了近2万从铁鹞子缴获过来的马,也包括辽兴宗赐予的1万,这些或许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也不是没办法处理的。

    这一批是速度最快的,也是最早出发的,只要这些东西没有损失,这一次行动就比较完美了的。

    这些物资的速度很快,大概每小时15里左右,这还是马减少了速度,跟牛一起的结果,否则马最少可以以60里的速度前进,这样最多半个时辰,就能够抵达灵州境内,就算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