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26章

皇宋锦绣-第26章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超级武器,赵信具现不了,可是一些基本的原料还是可以,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火药了。

    在县城之中,有烟花爆竹店,也有火药,从中间也点亮了属于火药四大发明卡牌,这些火药的杂质太多了,用来做爆竹,可以,可是做武器不行,21世纪的时候,咨询发达,黑火药的配比已经是烂大街了,在船上,依然不是最好的办法,需要蒸煮,煅烧,这都需要不小的空间,动静也太大了。

    黑火药不行,赵信也没有多失望,大杀伤武器,又不是只有火药一个,考虑到方便和杀伤力,就只有化学制剂了,实际上,后世有一种最容易得到的大杀伤力武器,莫洛托夫鸡尾酒,只不过,两种原料汽油和糖,都不是目前赵信能够得到,反倒是化学制剂更方便。

    化学是一门相当危险的科学,在研究化学的领域里面,无数先贤都用生命的代价,来完成一种或者集中化学品的研究,很多化学制剂有巨大的危险性的,特别是强酸强碱,看起来只是无色透明的,跟水一样的东西,可是使用起来,却极为的可怕,这恐怕是最容易获得的武器。

    赵昕仔细的回忆今天收获,有了芒硝之后,制作强碱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相对于碱来说,酸似乎强度更大,合成起来也更好。酸,似乎中国的古代,是有存在的,这也是三酸两碱这样的基础物资之中,最容易获得的,就是硫酸了,这也是所有酸碱的根基,中学的化学能力,知道,硫酸可以作为其他酸碱的原料,拥有者巨大的作用。

    赵信仔细的回忆,他不确定自己是否在里面见过,但是绿矾这种东西,他似乎是在药店里面看到过,有了绿矾,就有了硫酸,这是一种古老的硫酸炼制方法,煅烧绿矾最终得到的绿矾油,是最早的稀硫酸。

    绿矾似乎是一种药材,赵信很自然的去找了中药店那里,哪里集中点亮了上百种不同的矿物,特别是几十种的无机盐的矿物,在中间发现了芒硝和雄黄,这已经算是不小的发现了,现在或许能够从中间找到绿矾,这在古代,应该是比较常见的,果然,在药品之中,发现了绿矾。

    赵信正要具现绿矾,虽然从绿矾制作绿矾油并不是太方便,却比火药的动静小很多了,蒸煮冷凝就好了,赵信只是需要一点点,用于点亮卡牌就可以了,有绿矾的话,最多一两个小时,还没等他具现的时候,在卡牌后面的介绍之中,有一个关联卡牌上面,是点亮的,这个关联卡牌不是别的,居然是绿矾油(稀硫酸)。

    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点亮了绿矾油,这可是大好事,在船上,弄一套蒸煮设备不难,船上就有做饭的铁锅和炉子,可是要冷凝装置,就有些困难了,说不定,他还要具现一大批,危机在前,有些顾不到了,现在节省了。

    这样的发现,让赵信很是惊喜,仔细寻找,并且看看来龙去脉,果然,是在一个杂货店里面,看到绿矾油,这是一种清洗剂,用来清洗一些难以清洗掉的污渍,或者铜器清洁用,这是用的是稀硫酸作为氧化剂和溶剂的作用,赵信不是化学家,可是他也算是有常识的,绿矾油就是古代硫酸,是用绿矾煅烧,蒸汽冷凝而得到,这可是好东西,有了这个,武器有希望了。

 第四十一章 浓硫酸

    赵信在北京大学的时候,学的是历史专业,最终做到了历史博士,并不代表赵信一丁点理科知识都不知道,学霸世界,本就是一般人无法理解的,在高考的时候,赵信还读的是理科,对于智力够用,在理科上面更能够体现出优势,高考之中,数理化三门都是很高的分数,进入到大学领域,才从兴趣爱好之中,把专业从理科转为了文科而已。(全本小说网,https://。)

    化工工业之中,最基础,最受瞩目三酸两碱,他们是构筑了万紫千红的化工的基础,化工体系的大部分重要化工产品,塑料,石化,食品化学,分子化学等诸多领域,跟三酸两碱完全不不搭界的,只有寥寥不多的几种,还是不引人注目的小项,新中国化学领域的奠基,也是从三酸两碱开始了,他们是最最基础的化工原料。

    五个基础的化工产品,如果硬要选择一个最重要的话,在三酸两碱之中,硫酸基本上是三酸两碱的基础,有了硫酸和其他的一些天然的化合物,制作其他酸碱都不算太难,它也成为了三酸两碱的基础。

    硫酸也是中国古代,唯一拥有重要化工原料,绿矾油获取的方法很简单,煅烧绿矾冷凝得来,绿矾油是字面意思,代表了它的制造方法了,古人化学知识不系统,只是看到蒸煮出油,没有细究绿矾油的特性,或许是感觉到油会挥发的缘故,稀硫酸有刺鼻的味道,就天然的认为它会挥发,没有继续的蒸煮,失去了获得更加重要的化工用品浓硫酸的机会,实际上,绿矾油的产生很容易,从绿矾油到浓硫酸,就更加容易了,这也是一种可以互相转换酸。

    浓硫酸是强效氧化剂和吸附剂,把浓硫酸放在自然界,会通过吸附空气中的水蒸气,而逐步的变成稀硫酸,最直接变化方法就是,把浓硫酸加入水中,不停搅拌就是稀硫酸,稀硫酸转换浓硫酸,更是简单,加热蒸腾就好了,把水蒸气蒸腾掉,就是浓硫酸了。

    绿矾油也就是稀硫酸的作用比较简单,最多只是去掉一些锈迹,在离子化学没有进入到某些程度的时候,化学工业还是高中的,那就是以沉淀物,变色,或者是发热发光为基础的,在化学上面,这应该算是剧烈的化学反应,要在自然条件下看出变化,而不是借助这分子或者是更高清晰度的显微镜,去观察分子和离子层面。

    相对于稀硫酸,浓硫酸的特性更加的明显,他是强氧化剂,对于很多活性不强物质,都有巨大的氧化作用,对于水的吸附能力,会让他具备脱水的功能,大部分硫酸盐都是固体沉淀物,也容易被沉淀清理掉,浓硫酸往往会作为某一种提纯剂,用于对某一种化工产品,或者化合物的提纯作用。

    浓硫酸不单单是一种化工原料了,杀伤力一点都不小,后世那些用浓硫酸毁容,多是70%左右的浓硫酸,甚至更低的,只要剂量够大,50%左右比例的,都有相当的腐蚀性,即便没有泼洒到眼睛上,对于皮肤的伤害作用也是巨大的,真正的98。5%的浓硫酸,一滴都非常的厉害,不说是的化尸水之类,一两滴就可以把尸体化掉,那些现代科技都达不到的,一两滴的浓硫酸,只要抛洒到毫无遮挡的人的脸上,沾到就会受创,化学制剂形成的伤口,会非常疼痛,表现形式也非常可怕。

    赵信之前,只是想要找到绿矾,利用绿矾制造绿矾油,稍稍麻烦一点,却不是不能解决,谁知道,这一次县城的收获真的是巨大,在不经意的角落居然还有绿矾油,这节约了大量的功夫,直接具现就好了的,通过关联体系,绿矾油卡牌很快被找到,后面有一个注释,古代稀硫酸的,有一定杂质,作用主要是清理锈迹,或者是不容易清理的污渍。

    古代条件下,杂质是必然的,哪怕现代科技,也不可能完全的去掉杂质,纯度永远是一个永无止境的问题,只不过不同时代的标准不同而已,杂质只要不影响整体的性能,杂质就杂质了,这只是简单的武器,使用的也只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脱水性而已,又不是追求极限,超过70%含量的浓硫酸,都有巨大的杀伤力。

    在迫切想要解决问题的时候,赵信也顾不了许多了,直接找了一个陶瓷的锅,具现出了大概5升的绿矾油,杂质很多,如果有时间的话,他完全可以等一等,经过简单过滤,可以让杂质减少,比如说,棉布,或者是铁丝做的细网,可以把一部分杂质给过滤和吸附,这个时候,赵信根本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过滤,要过滤硫酸,起码需要密集到一定程度的铁网,先不说这个时代的拉丝技术不过关,古代很少产出合格的铜铁丝,,即便有,制作铁丝的过程也是非常困难,更别说编织成密集的细网。

    只是作为武器,那就可以忽略杂质,他要能继续的进行了,从稀硫酸到浓硫酸,不需要大规模的生产器械,一个不被浓硫酸高温反应的锅,只不断的蒸煮就好了,硫酸相当的稳定,不会因为简单的加热挥发,伴随着温度的提升,水会挥发,当硫酸之中的水逐步的减少,硫酸的浓度也就会增加,这就是生产的原理。

    铜不能作为容器,铜跟浓硫酸的反应不快,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快,加热的情况下尤其如此,铁虽然在常温下,会剧烈反应,之后形成钝化,阻止反应的继续,可是在加热的状态下,这个反应速度也会加快,好在,船上有陶瓷,哪怕不是什么好,却也够大,可以作为加热的容器。

    稀硫酸和浓硫酸的转化,不停加热就好了,一些比较纯净的稀硫酸,可以被加热到极致,一直到浓硫酸沸腾,说是沸腾,只是浓硫酸会在一定浓度的时候,跟水形成共沸物,到这个时候,这个溶液就相当的稳定,浓硫酸和水都不会挥发,形成一种混合物,这就是传统意义的浓硫酸,极限大概是98。5%,或许工业上和实验室还有更高浓度,可惜那个已经超过了高中的化学。

    这样的方法很简单,也是化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再加上一点点的巧合而形成,看似简单的一步,却最少走过几百年的历史,赵信却简单的迈出来,中国的陶瓷文化,让这一步踏出的更加顺畅,换成铁锅或者是铜锅的话,就会麻烦很多,或许要很多次,耗费无数的机会,才会得到最终的结果。

    赵信来到厨房,把所有人都赶出去,这不是做饭时间,甚至距离下顿饭,还有一个半时辰以上,厨房的人不是随便雇来的,他们都是值得信任,知道赵信的地位,只留下了一个帮忙烧火的小厮,防止赵信乱搞出了乱子,就出去了,小少爷总是有一些奇思妙想,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甚至连王松都没有通知。

    黑陶构成砂锅之中,5升绿矾油被加热,因为硫酸的浓度并不高,百分之几的样子,大量水蒸气和极少数的硫酸分解物被蒸腾起来,动静有些大,味道也很刺鼻,刺激性的气味,弥漫的整个船上都是,最终王松被惊动了,在孙吉要求下过来看看。

    当走进厨房的时候,却看到赵信不过是煮一种液体,虽然有些刺鼻,却没有什么危险,并且赵信并没有接近灶台,而是远远的指挥着小厮进行操作,看起来没有什么危险的样子,说实话,这段时间,连续赶路,甚至连岸边都不停靠,连王松这样的成年人,都略微有些焦虑,更别说赵信一个小孩子了,虽然从上船开始,赵信就表现出了睿智,可是偶尔疯狂的举动,额让他印象深刻,如果他再一次要求登岸怎么办,与其强行阻止,倒不如让他自己找点感兴趣的东西玩玩。

    王松进来,什么都没说,然后就走了,这让赵信比较高兴,他还正担心没有办法解释呢,浓硫酸关系到小命,是一个重要的底牌,他不可能放弃,王松没有阻止,对他是最好的选择。

    总共5升,从冷却到沸腾,耗时不小,伴随着蒸煮,大量水蒸气的蒸腾,硫酸的浓度在提升,不同于水的沸点在100度,硫酸和水的混合物,沸点很高,高浓度的几乎达到300度左右,以普通柴火提供的热量,勉强可以供应,只不过时间耗费很长,这还是有一个小厮不停的加火和扇火的结果,当然了,灶台密封性不好,不是省柴灶,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赵信当然不可能把功夫放在这里,他重视的是浓硫酸,差不多用了快一个时辰,不停蒸煮之后,硫酸的浓度不停的增加,到接近沸腾之后,赵信这才扫描,一个信息闪烁,1级卡牌浓硫酸,浓度92%。

 第四十二章 知识的力量

    浓硫酸终于点亮了,这有些不容易,不是98。5%的极限浓度的浓硫酸,没有让赵信失望,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98,5%硫酸,需要纯净度很高稀硫酸,绿矾油没有经过实验室级别的化学分拣和提炼,纯度根本达不到,就目前的程度,有7%左右的杂质,已经不错了,从绿矾油到浓硫酸,浓缩了差不多10倍,也就是说,原来的绿矾油的杂质没有这么多。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好在这样的纯度,对于目前来说,已经足够用了,不是精确的实验室实验,或者是制造某些高精度的东西,这只是作为武器,差不多70%的浓硫酸就有巨大的杀伤力,92%,只要表现出它的吸水性和氧化性就够了。

    90%浓度浓硫酸是一种强酸,70%以上的硫酸,称之为浓硫酸了,杂质会让它活性减弱,已经可以成为不错的武器的,最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