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皇宋锦绣 >

第206章

皇宋锦绣-第206章

小说: 皇宋锦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理由,当然不可以接受,却没办法,暴露了一个指挥使,仁宗也动用手段,让这个指挥使到了该去的地方,可是再往后追查,一点线索都没有,完全没有办法追查。最终,只是形成了一个报告,暂时终结了。

    在薛玉讲完,仁宗让薛玉先停下来,等待一会,他看过报告,当时只是浮光掠影的看了一下,并没有仔细的去看,现在薛玉说起来,还是有些可以印证的,他让内监吧报告送过来。

    这是关于赵昕的事情,内监都是好好的收起来的,差不多一盏茶的时间,报告再次的送来了,仁宗再一次仔细的研读,大部分的东西清理的干净了,甚至连主要战区,一些尸体,武器,还有所有有可能暴露的,都已经清理干净了,却不可能彻底的把痕迹清理干净。

    这一场运河截杀,是一场牵扯到了数百人,的大规模作战,死伤数百,哪怕再怎么清理,一点都不露出痕迹,那是不可能,痕迹,特别是刀兵箭矢的痕迹,这些不可能,也没办法全部清理干净。

    实际上,在皇城司的调查之中,还是调查处了很多东西,这是一场战争没错,痕迹,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

    在所有调查之中,有一条特别的引人注目,因为在其中,出现了重型战车的痕迹,这是让他们怎么也想不通的。

    战车跟武器一样,早就被清理掉了,已经找不到了,可是一方是突袭者,是用船和骑兵过来偷袭的,另外一方是防御者,没理由偷袭者带着重型战车,那太拖了。

    仁宗当然知道,孙吉不可能携带这个的,这也一直是一个疑惑,这个对于整体影响不大,孙吉也没有提到,就没有在意,不再说了的。

    可是现在旧事重提,这就意味着,这件事情是真的,这个战车,不是偷袭者带的,而是孙吉他们有,正是通过了这个战车,在绝对的劣势之中,他们才有机会活下来,才有机会反杀。

    这也合理的解释了,为什么他们要攻击,还要带着重型战车,因为这是管制物品的,任何动作都有些引人注目,很难轻松的拿出来,实际上,皇城司也吧这个作为侦破的重点,看有没有战车有出动的痕迹,这玩意,太大了,任何一个出来,都不可能完全没有痕迹的,最终,是没有结果。

    当赵信可以用仙术具现出来,就可以解释了,仙术变出来的就肯定不是,这也是调查不出来的根本原因。

    有了皇城司调查的结果,再加上仁宗对于薛玉的熟悉,基本上不可能造假,赵信拥有仙术这个,是可以证明。

    接下来,薛玉继续讲述,有在官道上面的截杀,还有最终的苗家庄。

    说实在的,薛玉也没有想到,幕后势力会这么大的手比,连兵变都搞出来了,这已经不是他们能够解决的问题了,好在有仙术,有棱堡,否则,真的要出大事了。

    这里面,薛玉特别提到了苗家庄的变化,馒头和肥皂,这两个都是赵信用仙家的手段,制作出来的,还有水泥,只是馒头和包子,还有肥皂,每天就可以为苗家庄创造差不多2000贯以上的收入。

    这下子,仁宗是真的吃惊了,一天2000贯,一年下来,不就是65万贯,作为皇帝,日理万机,一直都在为北宋操心的皇帝,他很清楚,现在北宋的财政状况不好。

    近十年来,天灾多了很多,只是一个赈济灾民,还有恢复就需要很庞大的资金,更别说多了一个西夏,现在西北的军费是日益提升,可是却没办法,总不能任由西夏冲进来,那样造成的损失会更大的。

    每天仁宗都在小心照应着,就连他的花销,也是尽可能的减少,一个皇子出京,只有100贯费用,这里就可以看出仁宗手里有多少钱。

    推动范仲淹的变法,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在解决财务问题,

    只不过后面,范仲淹的变法有些变味了,再加上他已经涉及到了独揽超纲的问题,对于一个皇帝而言,一个独揽超纲的权臣是可怕的。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这句话说的一点都不错,哪怕是仁宗作为一个宽仁的皇帝,也不敢赌臣子的心性,实际上,有人赌了,神宗赌了,却赌错了,新法无法改变现状,反而把北宋的局面彻底的葬送了。

    一步步的说,当说到棱堡的也是具现的时候,仁宗很自然的就相信了,没错,之前的种种解释,只有这么一个结果,而且就算是他,放在赵信的环境下,也不可能比他做的更好。

    可是,有些不甘心,为什么明明可以很好的继承皇位,为什么要走这一条路,稍微不慎,根本就拿不到那个位置。

    可是就平衡上面说,还比需要这么走,赵信所说的解决方法和好处,是让仁宗下定决心的根本所在,毫不客气的说,真的,哪怕赵信真的死了,他又能够怎么做,不顾一切的报复,甚至是动摇国本,只不过,甚至在逼不得已的前提下,还必须要选择汝南郡王之子。

    曾经送进王宫抚养,在身份和正统性上面,远比其他人要好。赵信还是给出了衣蛾解决的方法,九龙夺嫡。

    听起来是有些异想天开,可是实际上呢?

    这给了仁宗巨大的启发,的没错,之前他一直没办法,那是因为身份的问题,再怎么,在第一个孩子死的时候,把汝南王之子弄进了皇宫,这就给了他们机会。

    一个不行,我就找九个,跟朝政一样,平衡,然后给赵信发展机会,只要赵信拥有仙术作为后盾,那么发展起来几乎是一定的,既然对方这么的嚣张,那么他也没有必要给他们好脸了。

    先迷惑一下汝南郡王,给赵信争取一些好处,然后,就抛出这个九龙夺嫡,恐怕措不及防的汝南郡王,脸都会绿了吧。

 第二百九十八章 觅封侯

    薛玉已经离开了,仁宗呆坐在哪里很久,一直到内监过来告知他,晚膳的时候到了,他才清醒过来。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晚膳没有吃多少,满怀心事的仁宗,更多的是在考虑,通过薛玉,知道了赵信的一些东西之后,心中的难受消退了之后,新的考量升起来了,是全盘按照赵信所说的去做,还是别的,他必须要拿出最好的解决方案。

    实际上,在叫薛玉来的时候,仁宗心中已经下了决定,一个保州兵变影响还可以,最少说,可以在道这么一级给控制下来,可是更多呢?

    从继位开始,仁宗在位20年,可是已经下达了几次罪己诏了,其中有一次,还是因为儿子死了,当时的他,还在考虑,为什么他的子嗣这么的艰难,还这么容易夭折。

    不过,子嗣艰难或许只是一个方面的,跟多的,恐怕是有心人吧。

    张淑媛的事情,已经调查的差不多了,作为独宠内功的后妃,她的很多小动作是仁宗想不到的,不但她被处理了,背后的家族,甚至没有牵扯到这件事情的人,也都被一一处理。

    不是什么高官,也不是什么参知政事,一个后妃的裙带关系,仁宗有足够的能力处理他,这样,也难消仁宗的心头怒火,因为根据考证,最少有2个子嗣,还有四五个疑似怀孕的宫女,都被她给处理了。

    真的无所不用其极,亏仁宗还以为她温柔贤淑,谁知道是个蛇蝎的女人。

    未来后宫会不会出事,仁宗不知道,但是20年的皇帝生涯,见惯了种种刀光剑影,他很清楚,哪怕赵信天赋异禀,只要他只有这么一个孩子,就会有人虎视眈眈,保州兵变这样的事情都弄出来了,还有什么不敢的。

    赵信再怎么的出色,总是一个孩子,在特定的场合之下,可能一个强壮一点的宫女就能够伤害到他,更别说什么下毒,刺杀之类,只有给的起报酬,肯定会有人铤而走险的。

    就跟这一次保州兵变的结果一样,最终欧阳修和韩琦的奏折都在标识,整个保州兵变的,就是哪个韦贵。

    怎么看,韦贵也不像是想要造反的,一个年轻军官,甚至祖上还是望族,韦庄啊,北宋文学发达,在唐诗的基础上开发出了词,可是并不代表诗人不重要了,只不过不是主流而已,真正的诗还是传世的,比如说,苏东坡大名鼎鼎的题西林壁,这些诗的地位也非常的高。

    韦庄不但是留下了不少传世诗词诗人,也是一个当到宰抚的官员,更别说韦庄的出身,玄宗时期在想韦见素的后代,这同样是历史上的名人。

    这样的人,还有不小的前途,为什么要造反,看他之前的履历,看之后的一些布置,他不是头脑发晕的,在保州造反,明显是没有意义的。

    可是他不但造反了,还声势如此浩大,最终,当造反失败,他不是投降,寻求那么一丝活命的机会,而是直接自杀,当场身死,在寻找他的家人的时候,却发现所有的近支,都不知所踪,留下了一批不知所云的旁支,还有几个看守家宅的老仆人。

    这代表着什么,有人许诺了比他前途更高的东西,为了这个东西,他不惜身死。

    连韦贵这样的名门后代都会被收买,其他人怎么可能脱离,仁宗不敢想象,放任这种事情发展下去,整个北宋会变成什么样。

    这还是在关键地区,在重兵云集的地方,如果是在江南,薄弱的环节,如果再有一场的大规模灾害,仁宗都不敢想象,当烽火处处的感觉是什么样子。

    感性上面,他不愿意自己的儿子,退出这个皇位,从理性的角度上面,他还就不得不这么做,除非他愿意冒着江山基业毁于一旦的危险,更别说,赵信还拿出了办法。

    仙术,这么不可思议的东西,让人难以相信,可是无论是证据,还是赵信拿出来的东西,都让他期待,才到了苗家庄那么点的时间,还是在什么都缺乏的前提下,就弄出了长弓和棱堡,这两个对于北宋有深远意义的东西,在他的支持下,给予足够的人员,给予足够的资金,会是什么样的?

    仁宗隐隐觉得,这个儿子,一定会给他一个眼前一亮的变化。

    用力的把手按在桌子上,这个决定已经下达了,可是对汝南郡王没有恨意,那是骗人的,哪怕没有证据,最终之目标全部指向他,那么给他添乱也可以,甚至是找点补偿,这也是赵信在心中说明的。

    赵信在心中说的委婉,可是长期做皇帝,赵信的意图已经相当的明显了,皇子的身份,并不是以赵昕的死而告终的,起码汝南郡王一派的都知道。

    仁宗所要做的,就是通过一些秘密渠道,扩散消息,让一些有心人都知道,这些人知道了,他们敢对赵信下手,高层的力量被挡住了,并不代表赵信就平安无事了。

    这个信息,最多就是最高层,甚至在他们的派系和族裔之中,也只有少数人能够知道,或许他们会约束,但是约束不及呢?

    为了保证赵信的顺利发展,必须给一个身份,一个可以威压住地层,最少是州府一级窥视,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勋爵。

    赵信在其中也说了,能够有个子就够了,当然了更高的更好。

    勋爵同官职不一样,官职需要看科举,看能力,看引荐,可是爵位,那就是绝绝对对的依靠出身了的。

    一个不闻一名的普通人,一下子被升到公侯的位置,这不是天方夜谭,只要后宫级别提升,那么蒙荫子女,长辈,这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现在赵信的身份是苗定,苗家庶子四少爷,本来只是一个隐藏身份,却可以把苗定提升到嗣子的位置,然后,提升苗淑妃的级别,从淑妃提升到贵妃,他的父母可以封公,嗣子之类的,也可以成功达到子,甚至是伯的程度。

    作为外戚,获得一个比身份高的爵位,原则上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需要宗人府的同意。

    以前,仁宗没有信心,可能最终争夺的结果,可能是男,或者是将军之类,可是现在,已经做出了决定,仁宗相信,用这个作为交换,汝南郡王会同意的,甚至会积极的推动,因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犹如天上掉馅饼一样。

    那么赵信的,起码是伯,当然了,最高也是伯了,不可能一步封侯,但是赵信并不是只有这一个,在心中,还写道,跟韩琦已经商议结束,会把这一次保州兵变的大部分军工,都交给他,这可是平叛的军功,实打实的四五千的斩获,还有最终拿下城墙,拿下保州城的功劳,这一切加在一起,那么封个候是没问题。

    虽然爵位都是超品的,可是伯以下,真的没有什么意义,一般的勋贵,内阁大臣们,大多数都能够讨来,封妻荫子,可是到了侯就不一样了,那是一个巨大的界限,宗室之外,很少有直接封侯的。

    这是一个重要的界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