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之我是开国皇帝 >

第85章

穿越之我是开国皇帝-第85章

小说: 穿越之我是开国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没有消灭楚风的部队,反而被他牵制的话,帝都将不保,帝都不保,周国就没了。

    第二个办法则是全部兵力退守帝都,与楚国在帝都决一死战。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了,因为自己袭击楚军粮道的计策已经被楚风带领的这种偏师破坏。

    思索再三,李文天还是决定先杀楚风。他的心中已经有了计议,只要按照此计施展,楚风必死无疑。

    楚风一旦死了,楚国必定军心大乱,到时候也相应地解了周国之围。相反,若是一昧固守帝都,那么面对楚国的虎狼之师,周国帝都沦陷是早晚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就赌一把吧!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62章 引入死地

    (全本小说网,。)

    在直州境内,楚风几乎很难找到补给,纵横穿插数日,终于出了直州地界,进入壁州。

    与直州一样,壁州除了有重兵把守以外的地方都被周国清理一空,没给楚风留下任何可用之物。

    当初为了加快行军速度,楚风只让部下带了十日口粮,如今已过七八日,眼看就要断粮,他不由得着急起来。

    不得不说李文天这是一种两败俱伤的打法,虽然很好的遏制了楚军北进的速度,但这样大规模地迁移百姓,无疑会对周国造成极大的打击。

    数州之地,对一个国家而言已经是很大的一片领土,要有多大的魄力,才敢完全割舍这么大的地方的民生?

    或许自己不该孤军深入的,直接消耗即可将周国消耗死。楚风想。

    但并非每件正确的事情都应该去做,人活着,很多时候做的事情都是迫不得已,就比如说现在,他根本就不想与周国去耗,虽然耗下去对自己极为有利。

    最终,在第九天的时候,楚风找到了有人的小村子。那是一个比较偏远的村子,小村里就数几十户人家,见楚风大军来袭,没有作任何抵抗,便投降。

    楚风也未对他们赶尽杀绝,而是逼迫他们交出家中粮食,带走了他们的牛羊,充作军粮。

    这种行为楚风不是第一次干了,虽然完全是强盗行为,但也是逼不得已,虽然他仁慈,但却不傻,掠夺帝国的物资时也毫不手软。

    不反抗的百姓他自然不愿意屠杀,但若是反抗的,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杀死。

    至于百姓们失去了粮食怎么活下去,那就得问周国的统治者了,谁让他们生在敌国呢?不过楚风毕竟没有做得很绝,多少还是留了点粮食给那些百姓,至于有多少,应该足够他们坚持到周国统治者来救助。

    洗劫了这个小村长,楚风的军队获得了三天的食物,继续袭扰他处,三日之后,他们又寻到了新的村子,获得新的粮食。

    这样反复了四五次,楚风找到了规律,但凡是距离官道远的地方,必定会有偏远的小村子,依照这个规律寻找补给点,果然没有任何问题。

    这日,楚风的大军又断粮了,按照前些日子的规律来看,从此处向西而行,避开官道,进入山区,定能找到村庄。

    楚风率领大军一路西行,到傍晚时分果然发现了村子。

    进村洗劫一番之后,又获得数日的口粮。

    将士们吃饱喝足,情绪高涨,行军速度大增。不过楚风心中却感觉有些不对劲,当晚便让大军安营扎寨,暂做休息。

    楚风坐在帐篷之内,回想起这些日子的经历,只觉大军行进实在太过顺利了,不但沿途没有像样的守军,还能一路寻到食物补充点。

    难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又或者自己正如朱子悟所言一般乃天命之人,所以才受到了上苍的庇佑?

    若楚风是这个世界土生土长的人,或许会信了这种说法,但他未穿越之前,是实实在在的无神论者,又怎会相信什么苍天有眼之类的狗屁谎言?

    为了打消自己的疑虑,第二日,楚风带领人前往昨日洗劫过的村子,却发现村子里早已没有人。他们去哪了?即便是失去了粮食,要跑到城里求救,也不可能全部去吧?

    突然,楚风想到一件可怕的事情。

    自己这一路洗劫的村子虽然看起来都是普通的村子,那些百姓面色黝黑,皮肤粗糙,身上衣服也破旧,但却不瘦弱。以那些村子的发展情况,理当会出许多瘦子才是,为何他们一个个看起来都是那样的精神?

    还有一点,那就是自己在村子里见到了男人,女人,小孩,但是唯独没有见过老人。好像每个村子都是这样,没有老人。

    为什么没有老人?

    难道是老人们都自动离开村子了?离开了村子他们能去哪里?又或者说周国的风俗是年纪到了一定程度就会选择自杀?否则怎么可能没有老人,而据自己所知,周国并没有这种风俗。

    那么问题就出在这里了,没有老人,那就说明老人其实早就被转移走了,既然周国想到把老人转移走,为什么留下青壮年?难不成专门等待着自己大军到来,为自己提供足够的粮食?

    为自己的敌人提供补给,除非周国人的脑子坏掉了才会这样做。

    排出了这种可能性,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性了。那就是李文天刻意引导自己,向着某个未知的地方而去,然后让自己陷入埋伏之中,死无葬身之地。

    为了确认自己的想法,楚风急忙让人取来地图,将这些日子洗劫过的村子连成一条线,想看看它到底通向何方。

    红色的线条沿着周国西部边界线一直向北延伸,最终到现在所处的位置戛然而止,但还是很好地分辨它的走向。若是一直沿着这条线路走,将会前往三个地方。

    第一个地方就是北部大江,那里地势开阔,适合骑兵冲锋和转移,应该不是李文天的最终目的地。

    第二个地方是去往蜀国,将自己的大军引向蜀国,然后与蜀国联手夹击,很有这个可能。不过自己也不是傻子,眼见路线靠西,定然会心生警惕。想来李文天应该能想到这点。

    第三个地方则是齐国西北部的山区。那里确实适合设伏,或许李文天的目的就是想把自己引到那里去。然后利用山林限制骑兵的机动性,将自己的大军一网打尽。

    第三种可能性极大!

    但楚风却忽然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自己现在好像已经陷入了一个口袋形状的包围圈里,从筑州开始到现在,似乎自己所走的位置两边都有城市和深山围困。

    战马无法飞跃深山,城市必然有重兵把守。而自己一路向前的话,城市与高山的距离将会越来越近。

    若是李文天在大江以南设置关卡,然后联合蜀国东西夹击,那自己就被这个“口袋”给围起来了。

    这时,楚风脸色又变得十分难看,因为他发现只要自己过了这个村子,李文江便可在自己后方的设置大量军队把守,堵住退路,这样子自己最终就会被他赶到绝境之中!

    好险!好险!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63章 重围

    (全本小说网,。)

    楚风知道了李文天的陷进,他是想把自己一步步引入死地。还好他反应得快,及时醒悟过来,不然的话,真的要万劫不复了。

    只是他虽然知道了这是李文天的计策,却也感到无奈,因为若不按照李文天为他设计的路走下去的话,大军便会很快断了补给,到时候也会走向灭亡。

    楚风内心发苦,发现自己现在就像是一头牛一样,被人牵着鼻子走。楚风现在就退兵,不然的话,无论怎样选择都是死。

    但是一旦他退兵,影响的不仅仅是自己,还会影响到朱子悟带领的主力大军。

    若是所料不错的话,朱子悟带领的大军现在已经推进了很远,此时自己这边一旦推进,让周国的袭击小分队失去限制,那他们就会去截断朱子悟的后路,那对主力大军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绝对不能退兵。

    既然不能退,也不能进,那唯一的办法就是冲破重围。但既然对方已经知道自己是骑兵部队了,肯定会做相应的应对措施,突围,似乎不是很容易。

    此时楚风有些想念林傲了,若是他在,哪有大军能围住自己?甚至自己只要带上秦义和张如玉,也能杀出重围,但现在,手中战将的实力都平平无奇,想要冲破重围,难于登天。

    不过人这一辈子不能总靠别人,很多时候,还得靠自己。

    他们能行,为什么我不行?一瞬间,楚风心中涌出一股豪气。

    想到这里,楚风带领大军隐藏起来,派出斥候打探敌军的情况,夜半时分,斥候回来,告知他周围的形式。

    不出他的所料,周国大军已经从四面围拢过来,尤其是在前方通往山区,更是埋伏有大量士卒。只要自己到了那里,必死无疑。而在后方,李文天亲率领六万大军正慢慢逼近,其中便有一万骑兵作为先头部队向着自己追来。

    楚风瞳孔微缩,出动这样庞大的兵力围剿自己,看来李文天是非要置自己于死地了。

    身边既无盖世武将,又无无双谋士,此时楚风可谓是孤立无援,顿时头大如斗,甚至心中已经涌现出了一丝绝望。

    作为穿越人,他向来都有着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好歹掌握了二十一世纪的先进知识,用那些知识来对付古人,绰绰有余。

    但当他真正去体验过后,才发现这个想法是多么愚蠢。

    每个世界有每个世界的专长,二十一世界是和平年代,别说是他这样的半吊子大学毕业生,就是真正在部队里训练过的军人,也没有人体验过大规模战争的经历,更没几个敢说自己会打仗!

    古代的战争不同于现代的战争,现代战争当然也讲策略,但更多的是比拼科技水平。策略在科技面前反而被弱化了许多。

    反观古代冷兵器战争,交通不便,通信不便,武器装备落后,打仗打的就是策略,策略得当,甚至可以以少胜多,策略失当,数十万人也容易被几万人灭了。

    谈战争策略,出生于和平年代的人,哪个有资格与古人相比?

    战争不是纸上谈兵,战争是残酷的现实。远不是电视电影里演的那么无脑和幼稚,若是以那样幼稚的观点来对待古代冷兵器战争,将会死无葬身之地。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楚风才会那么热爱学习,自从成为平北王爷之后,他从未松懈对古代文化知识的学习,历史,人文,军事。。。。。。但凡能帮助自己在乱世中存活的书籍,他都去看,都去学习,去思考。

    也正是因为那些学习,加上他现代人的观念,才让他短时间发展壮大起来。

    而现在,这一战,就是考验他的时候了。他若是真的学有所成,此战定能从绝境之中找到生机,若是还抱着侥幸心态,这一战,便是他人生的终点。

    随着斥候不断来报,楚风判断出了敌人的行军速度,对方似乎不着急靠近,恐怕也是想把自己逼进埋伏圈在动手,那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不过既然自己已经识破了敌人的奸计,又怎能再前进?自己不前进,那么以敌人的速度,三日之后两军便会相遇。

    所以留给自己的时间,只有不到三日,在这段时间内,必须要想出应对之策。

    楚风没有头绪,走出营帐,开始思考要不要尝试突围。突围必定十分凶险,但却是目前来说唯一的机会了。

    但对方明显有备而来,骑兵面对严阵以待的步兵,想要突围,难度系数十分大,更何况对方还有数量更多的骑兵。

    所以突围的希望,也是极其渺茫。

    直到凌晨时分,楚风没有半点睡衣,他将李文天的各部兵力绘制成图,从图上来看,现在李文天在四周安排了十几处兵力围困自己,而他的主力大军正从南部而来。

    这些围困的兵力布置在每一个可能行军的路途,关卡,甚至山间小道也有伏兵。

    楚风自己会飞,否则定会受阻,一旦在某个方向开始交战,其他方向的大军便会快速围拢过来。

    怎么办?

    楚风挠着头发,有些头大。

    忽然他想到了什么,急忙看向地图,只见北部大江处的防守比较薄弱,不过那里背靠大江,即便自己突围过去,没有船只的话也无法渡江而行!这恐怕是也李文江没有布置重兵的原因吧。

    那里本就是死地,确实没有必要布置重兵把守。

    不过在李文天眼中的死地,在楚风眼中,却是一线生机。

    谁说没有船就不能渡过大江了?

    为了保证自己想法的可行性,楚风又找来周国江上的据点图,发现周国只在东部流域布置有据点守卫北方诸强,从蜀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