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贞观帝师 >

第623章

贞观帝师-第623章

小说: 贞观帝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鸿升跟着林二狗,一路上遇到街坊中的人,大都会同林二狗说句话,倒也看得出来林二狗为人不错,颇得人缘。

    倒是夏鸿升,因为他身上穿着的只是寻常百姓的衣物,又已经十年在外,变化不小,是以一路上虽不时有人同林二狗说话,但却也居然没有被人认出来。

    鸾州城本就不大,不多时,夏鸿升便到了自家门外。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103章 静思

    械斗持续了四日,死了好些人,鸾州周边的百姓这几日也是人心惶惶,不敢出门。

    四日过后,县衙的差役开始出来拿人,又在到处张贴告示,说两个邪教械斗云云,总之就是狗咬狗的意思。又道鸾州的邪教已经伏诛,剩余的人也尽数被缉拿,让百姓安心上街,不必再担心。

    而在大牢当中,夏鸿升亲自露脸,当着那些弥勒教教徒的面,将自己的人给放了。

    “诸位辛苦了。此番回长安之后,朝廷会有重赏。”夏鸿升叫人将那些人放开之后,又说道:“诸位义薄云天,为鸾州百姓除此邪教,我代鸾州百姓谢过诸位了。”

    “公爷不必如此!”那些人当中有一个看上去年纪不小的,出来笑道:“早几十年前,弥勒教作的勾当,某是亲眼所见。其虽反隋,却不算义军,蛊惑了好些百姓,四处作乱,许多百姓吃了弥勒教的药丸,便成了六亲不认到处砍杀人的妖物来,似是不知疼痛一般,砍断手脚,还用嘴撕咬,直至血尽气绝方休,偏生有蛊惑了好些人。别家都是教人向善,做好事,单看它却崇尚杀人,就可知不是甚子好东西。”

    “崇山叔,你不也杀过许多人?”旁边有人调笑道。

    “所谓杀亦有道,某家所斩杀的,敢说没有一个不是死有余辜的。”那人很是骄傲的挺着胸,说道:“那弥勒教却不同,什么人都杀,唯恐天下不乱,便不是好东西。”

    众人一边都松了绑,在旁边说话,另一边,那些被抓进来的弥勒教的人却是一脸懵,不知道为何。

    “你……你们不是红莲教!”总算是有看明白的了:“你们是朝廷的人!”

    夏鸿升转过了头去,盯着发声那人:“你们不认得我么?你们不是去威胁林二狗来找我,不是远去长安给我打招呼么?今日我站在尔等面前,怎么不认得了?”

    夏鸿升的眼神从那群人的脸上扫过,顿了顿,又说道:“我知道,尔等都是喽啰。你们被派到鸾州来,无非是被人命令,要你们过来寻找红莲教的教徒,然后劝说他们加入到弥勒教当中。亦或是自己充作红莲教徒,让人以为弥勒教就是红莲教。你们只是听命于人,若是谁能交代出你们的头目藏身何处,愿意配合朝廷找到其他地方的弥勒教据点,我便放了他,保他这一世荣华富贵。”

    说罢,夏鸿升继续扫视一圈,见没有人说话,于是又道:“弥勒教是朝廷严令取缔的邪教,凡是入此教者,轻者流放三千里,重者一刀下去,人头落地。今日我给尔等一个机会,若告发弥勒教者,皆可就地释放,出去了重返家宅,老实做人。不然,交由有司论处,便是我方才所言的结局了。”

    仍旧没有人吭声。

    夏鸿升转身离开了那里。

    回到县衙,夏鸿升便找了张县令过来。

    “这些弥勒教教徒,就交给张县令了。张县令可上书告知有司,令有司决断处置。”夏鸿升对张县令说道:“不过,处置这些人的时候,还须张县令多个心眼,将那些手腕上刺有莲花图案的,故意放走几个。”

    “啊?为何放走?!”张县令吃惊道。

    “外间都道是红莲教与弥勒教械斗,我得让弥勒教知道,毁了鸾州的弥勒教的,不是红莲教的人,而是我。”夏鸿升笑道:“我自有用意,张县令去做便是。”

    张县令为官多年,自然知道浅尝辄止,不能多问。便也不多嘴去问,行了一礼,领命下来。

    “好了,此间事了。我也得回了。”夏鸿升说道:“张县令,日后还请多加留意,万勿再让这些邪教死灰复燃了。”

    “下官遵命!”张县令说道:“请夏少师放心,下官绝不再叫鸾州的邪教出现!”

    夏鸿升点了点头,也不多留,很快便离开了县衙。

    回到家中,林二狗正在厨上教那个叫小板头的少年做那些东西,他女人则在收拾东西,大娃子已经懂事,帮着自己母亲一起整理,小儿尚幼,在门外老树下逮蚂蚁。

    还得等几天,林二狗将东西交给那个少年了,才能离开。

    弥勒教的事情,在鸾州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但是在鸾州之外,却才刚刚开始。

    经过鸾州的事情,弥勒教的人定然会再次找上公孙红玉。这一次,公孙红玉会答应同弥勒教合作。然后,就是她摸清楚弥勒教在各地的分舵,然后逐一报于朝廷,进行剿灭了。

    其实夏鸿升知道,消灭邪教的最好办法,不是打击,不是剿灭,而是启民智。百姓都有知识,都不愚昧,自然也就不会有人上当,受到蛊惑。但这又何其之难!便是夏鸿升所在的后世,也仍旧不时有邪教出没的身影。

    历史上,这些民间结社的出现,有它有利的一面。但现在大唐正处于开化的上升期,正在转变的更好,不能有不稳定的因素出现。

    夏鸿升摇了摇头,义务教育如今的试点县已经达到了数十个。但是何时能够在整个大唐推行开来,却仍不明了。制约的因素太多。不是没有愿意成为试点的州县,更不是没有想要接受的人,而是能够去进行义务教育的人太少了。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也是时候在泾阳书院中开设一个单独的专门的师范学院了。

    普及教育,开启民智,是对抗愚昧的邪教的最好办法。

    这件事情要提上日程。

    一阵轻风徐来,夏鸿升抬起了头,仰望苍穹。远离喧嚣,一个人这么悠悠然的思思索索,也是一件极惬意的事情了——一回去长安,他是大臣,是家长,是丈夫,唯独此刻,他才是自己。

    有一句话,说中年的男子是最孤独的,因为放眼周围,都是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夏鸿升此刻,便忽而生出了这般的一种淡淡的孤独感来。

    “公爷再想甚么?”见夏鸿升出神,李奉笑问道。

    “远离尘嚣,似这般独身一人片刻,也是一件极为舒惬的事情了。”夏鸿升对李奉说道:“咱们权且再多住几日罢!”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104章 李世民的西迁之计

    夏鸿升在鸾州小住几日,约莫着鸾州县令的奏报快要到长安了,这才重又启程。

    先到了洛阳城,间谍传报弥勒教的人果然找上公孙红玉,准备联手“共商大计”。下一步,就是公孙红玉照计划同弥勒教联合,然后不断安插间谍进去,逐步摸清弥勒教的底细。

    这便不须夏鸿升一直待在洛阳了。

    从洛阳回了长安,夏鸿升便立刻入宫,准备将此间之事向李世民告知。

    到了宫中,由内侍引入书房。在外面通传一声,待到进去,却出乎意料的见了另一个人也在。

    夏鸿升略微一愣,先向李世民行了一礼。

    “贤婿来的正是时候。”李世民笑眯眯的看着夏鸿升,说道:“辽东道,可是给了朕不少惊喜啊!”

    “辽东本为宝地,高句丽坐拥而不知,今归大唐,自然如良驹得遇明主。”夏鸿升笑道:“想必,这里面也有刘刺史不少的功劳罢。”

    李世民点头笑道:“所言不差。贤婿且等等,听一听刘刺史将话说完。”

    夏鸿升点了点头,站到了一旁。李世民亦转头又看向了刘仁轨。

    却听刘仁轨行了一礼,继续说道:“辽东今年又开辟良田三十万亩,且土质肥沃,虽然辽东之地因天气不如关内热的长,庄稼长势稍慢,但种出之后,质地却极好,较之关内种出来的,食用起来好了不少。另外,东瀛道与辽东道之间的水路也已通畅,来回商旅不断。另外,往北,又发现了极为广阔的无主之地,面积极大,往西几乎无垠……”

    “往西乃至大秦以北。”夏鸿升在旁边补充道:“此处气温太低,下半年极度严寒,不过若继续往西去一些,有一处大平原,亦极为适宜耕种,面积不亚于辽东的可耕之地。蕴藏的自然资源,也极其丰富。”

    “哦?!”李世民眼中一亮,转头看着夏鸿升。

    夏鸿升又道:“另外,若是将这一大片的无主之地占据,则往东毗邻东瀛道,往西同大秦接壤,往北至于万年极寒无人之地,往南一路接壤西域诸国直至波斯。”

    “如此大?!”刘仁轨吃惊的看着夏鸿升。

    李世民眉头微微一皱,似是想起来了甚么,于是说道:“这一片地方面积极大,冬季极寒而漫长,刘刺史回去之后,可趁夏时以探。另外,可以北海为基,向北发展。”

    这里的北海,说的却是后世里的贝加尔湖。

    “岳父大人,小婿斗胆插一句嘴。北海以北,就是方才刘刺史所言的那一大片无主之地,如今开发起来意义不大。”夏鸿升说道:“北海以北还有大面积的无主之地,但是那里气候极寒,往来十分不便。冬季里最冷的时候,甚至于拭涕成冰。虽然资源丰富,但是开发难度过大。其地的物产,若从西而走,虽然气温不那么低,但要翻过大山,绕过西域,大唐眼下并未将西域纳入版图,故而多有不便。而若是从东侧入辽东道,则要跨过大片冰冷的无人之地。若是直接南下,则还要跨过大汉、都播,驳马、坚昆、流鬼等部,才能到北海一线,亦是有很大不便。贪多嚼不烂,小婿以为还是先一心经营辽东,这些无主之地,暂且注意着就是,不必开发。”

    “自然要以辽东为主,先巩固辽东。”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不过,这些无主之地,呵呵,先占了再说。刘刺史回去之后,且先派人立碑以告天下,此地为大唐所有。北海之地,若是大唐从关内,亦或是从陇右,都隔着西域诸国,隔着北边诸部,往来多有不便。若是从辽东,则只隔着一段无人之地,还须刘刺史略微分心一二。”

    听李世民所言,刘仁轨一愣,稍微一想,便又明白了:“陛下是要微臣从辽东发力,绕开西域诸国和北边诸部,将北海周围弄成大唐的飞地?!”

    “岳父大人,这可是要绕一大圈的啊!”夏鸿升一时间不解李世民的脑洞:“若真想这么做,何不从漠北而出?出了漠北再往北去不多便是北海了啊!”

    “漠北还有西突厥一部,还有回纥,朕从这里入手,容易出乱子啊。”李世民摇了摇头,说道:“辽东虽然距离远,却不过多花些时间。且这过程之中,只需多些好处,北海同辽东之间的那几个部族,也能一并迁徙到北海周围,还辽东一个干净。也给西突厥和回纥填一些堵。”

    “陛下的意思是,借经略北海之名,引辽东之地的靺鞨、契丹,乃至于残余的高句丽等部,西迁到北海周围!”刘仁轨说道:“如此一来,辽东便都是汉人了。”

    “北海周围,就成了一锅烂粥了。”夏鸿升接着说道:“只是岳父大人,这些部族虽然也无城邦,可到底还是同突厥之类的游牧民族有些不大一样。会不会愿意离开祖辈居住的地方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不是贤婿常说的一句话?”李世民笑了笑,说道:“只要许以重利,不怕他们不去。”

    “陛下,放其在辽东同汉人混居,接受大唐教化,几代之后,辽东之地照样只有大唐子民,而不再有部族之人了啊!”夏鸿升很不明白,李世民的这个决定,性价比十分低。

    民族同化之策,本来施行的好好的,如今靺鞨等部同辽东的汉人交往无阻,已然形同混居,纷纷以学习儒学为荣,从上到下都模仿汉人,也在刘仁轨的有意安排下,开始在汉人的带动和帮助下进行起来农耕的生活了。

    又何必再多此一举呢?

    就算是能将辽东的靺鞨等部引徙到回纥的背后又如何?回纥如今同西突厥一部已经开始有互掐的迹象了,由着他俩互掐便是。最多将薛延陀也引入局,上演一场漠北和西域的三国。何必又要大费周章的将靺鞨和契丹等部都移去?

    “南下易于北上,东进易于西迁。”李世民不明不白的低声说了一句。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105章 目光长远

    “辽东,背后还有那么大的无主之地。若有那些部族在,终究是个威胁。”李世民沉声说道:“现如今大唐强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