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老兵不死 >

第210章

老兵不死-第210章

小说: 老兵不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烈殉国。

    紧接着,又一阵机枪火力和炮弹打过来。

    一发炮弹近处爆炸,火光闪后。

    几名官兵倒在地上,王铭章将军双手捂住肚子,也缓缓地倒了下去。

    卫士长李绍焜赶紧抱住倒下的王铭章,撩开军服。

    只见师长的腹部被弹片生生划开了两道口子,鲜血如喷泉水一样喷出。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0404 中国人

    0404 中国人

    卫士长李绍焜连倒了三瓶白药在师长那不断冒血的伤口上尝试去止血,并解下自己的皮带扎住伤口。

    此时只见王铭章将军圆睁两眼,上下颌紧咬,已经说不出一句话,十分痛苦。

    剩下的几名卫士在匆忙中解下自己的绑腿,然后绑在师长的两腋,将之缒下城墙。

    指挥部的其余人等也都利用绑腿攀下城来,卫士长李绍焜背起王铭章就朝西关电厂方向猛跑。

    从滕县突出来的残兵们也都朝这个方向撤退。

    可是,还没有到达西关电厂,机枪子弹就扫射了过来。

    撤退的队伍被笼罩在毁灭的火网之中。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在追击日寇的猛烈扫射过程中,王铭章将军身上又中数弹。

    在这时,除卫士长李绍焜和受伤的卫士陈洪恩之外,其余人通通倒在了枪林弹雨中,壮烈牺牲。

    时间永远定格在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七日,下午五时左右。

    参谋长赵谓宾是最后倒地牺牲的长官。

    他腹部被打开花,肠子外露。

    在赵谓宾倒在地上后,他便朝抢护自己的卫士陈洪恩挥了挥手:“别管我,赶快突围,向上级报告。”

    讲到这里的时候,王亮已然是老泪纵横了。

    没有人都能够理解他此刻的感受,更不会有人能够体会得到王亮和王铭章将军的君子之交。

    如果王铭章将军不是在危难之时命令何煋荣团长派人护送昏迷过去的王亮出城。

    王亮的生命也必将定格在一九三八年。

    就不会有八十年后站在川省博物馆的王亮了。

    王亮老泪纵横,对王铭章将军的思念居多,感慨居多。

    王亮继续道:“还有滕县的周同县长。周同县长在听说王铭章师长殉国后赶到王师长身边,抚尸痛哭,悲伤欲绝。此时滕县县城内已无任何抵抗能力,即将沦陷。”

    周同缓步登城,四处环顾,炮火连天,城内到处残破,烟火四漫。

    滕城眼看就要沦亡了。

    周同对身边的人说:“中国不会亡!中华民族不会亡!我要用行动表明,中国人民是不会向敌人屈服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不会灭亡的!”

    站在县长身边的人还没有领悟他的意思。

    只见周同突然纵身一跳,从城上坠下,以身殉国。

    “周同县长与王铭章师长一样,壮烈殉国。他们宁死不向敌人屈服,表现出了民族英雄的气节。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

    在抗战剧《我的特一营》中,有一段剧情让人难忘。

    鬼子进攻藤县,县长周同亲自带领民众慰问和支援守城官兵,最危急时刻,仍协助守城不弃。

    城破,王铭章殉国,面对包围上来的鬼子,周同面无惧色,从容爬上城垛,泪流满面。

    却凛然含笑道“抗战以来,只有殉土的将领,还没有殉职的地方官,我周同,愿意做第一人。”

    言毕,纵身跃下。

    不错,真实的历史。

    中华儿女在面对外来侵略的时候,与城池共存亡的不仅仅是职业军人。

    王亮尽全力地回想着当时在西关电厂牺牲的川军将士的名单:“前敌总指挥、四十一军代军长、一二二师中将师长王铭章,一二二师少将参谋长赵谓宾

    ,上校副官长罗辛甲,少校参谋范承谟、谢大壎,一二四师上校参谋长邹绍孟

    ,上校副官长傅哲民,上校政训处长缪嘉文,少校参谋张重,少校军医主任任飞、上尉特务连长高德坤。。。。。。”

    一九三八年三月十八日上午,在王铭章将军殉国的第二天,滕县宣布陷落。

    川军二十二集团军守卫城县共三天半,完成了最高统帅部下达的任务。

    全集团军共伤亡七千余人,为台儿庄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评论区。

    “川省没有人不认识王铭章的川成都新都区人川军高级将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级别最高的将领那一句不成功便成仁,基本上已经成了王铭章的代名词。”

    “出川抗日的川军,是川人的骄傲,是国人的骄傲,奋勇杀敌,马革裹尸,记得那一年春节,成都街上卖汤圆的小贩,在晚上看见了衣裳破烂,浑身是血的王将军,还有和他一起战死的弟兄们,对着小贩说,我们回家了,给我们来碗汤圆吧,小贩低头盛好汤圆,一抬头,面前的川军却都不见了,第二天,成都大街小巷,就传遍了王将军和战死的川军,英魂回来的消息,他们为了国家不受外来侵略,为了人民安居乐业,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后人有什么理由,去忘记这些英雄们?崇拜英雄会让一个民族永存,失去对英雄的崇拜,却会让一个民族岌岌可危!”

    “每次看到有关王铭章将军的报道,我都怀着非常崇敬的心情仔细而认真地阅读,每次都看得热泪盈眶。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王铭章将军率领一支装备条件最差,谁都看不起的地方军阀武装部队,战斗在抗击日本侵略的第一线,奋勇杀敌,宁死不屈,与阵地共存亡。其英雄状举和不朽功勋将永载史册,王铭章将军和旗下的所有川军将士用行动改变了国人对川人的看法,为川争得了荣誉,为民族赢得了尊严。川不会忘记你们,祖国不会忘记你们,华夏儿女不会忘记你们,你是我心中永远的英雄!向王铭章将军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泣拜铭章将军!将军千古!川军将士千古!抵御外辱的川军将士千古!”

    “新都的新桂湖公园,王将军的纪念碑,我去瞻仰过!”

    “文官不爱财,武官不畏死,民族才有希望。”

    “王铭章师长永垂不朽!你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你不畏牺牲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没有你们的浴血奋战,就没有台儿庄的大捷,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你的精神与日月同辉!”

    “后辈滕县人不能报此仇,乃此生最恨事,终死不能瞑目也!”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0405 血肉真的能筑成钢铁长城

    0405 血肉真的能筑成钢铁长城

    回忆完王铭章将军殉国的整个过程,王亮一句话都不想再说。

    他只想安安静静的,把川军抗战馆看完,一个细节都不要落下。

    这是对昔日的温习。

    谁都有资格忘记,唯独王亮不可。

    因为,川军,与他,血脉相连。

    抗战之前四川军阀因为打内战的恶名举国闻名。

    川军将领没有一个是黄埔名门出身,川军军队普遍素质低下、武器装备简陋粗劣,被称作是杂牌军中的杂牌军。

    川军虽然也参与了讨袁护国等战事,但在作战中都没有多少可圈可点战绩。

    与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作战,更是败绩累累。

    这样的军队,是不受常凯申及其麾下的中央军待见的。

    可就是这样一支衣衫不整、装备低劣、鲜见军饷的杂牌部队。

    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身处与日寇相距千里之外大后方的他们在国难当头之时,没有退却,却毅然拜别家乡亲人。身着褴褛、足蹬草鞋,远行千里,奔赴到抗日前线。

    八年漫长的抗日战争之中,有三百万万川人子弟从军参战,其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皆居全国之首。

    川军几乎参与了所有的重大战役,每战死的十个抗日军人中就有一个是四川军人。

    由此,彻底颠覆了当时全国对川军的看法。

    近些年来,不知道为何,王亮听到提及川军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川军,不能遗忘啊!

    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川军,永远都不能被遗忘啊。

    漫步在展馆中,王亮翻阅着一本名为《王铭章殉国与川军抗战》的史书。

    上面有着最真实的记载:“一九三七年九月,川军第20军在杨森的率领下开赴上海参战。该军是川军中最穷的部队,装备也最差。”

    “第20军26师装备是一个连仅有士兵八九十人,只有一挺轻机枪和五六十支步枪。有的枪支因为使用时间过久,年头过长,连来复线都没有了,还有少数步枪机柄用麻绳系着以防止失落,武器之窳劣,可以想见……”

    “但就是以如此装备,杨森的20军26师成为淞沪战役中战绩最优的五个师之一,此足以显示川军之英勇。”

    也足以彰显中央军之蠢之无能。

    “20军26师官兵在淞沪战场付出了惨重代价,全师四个团长,两个阵亡。十四个营长,伤亡十三个,连、排长共伤亡二百五十余名。”

    “每个连留存下来的士兵仅三五人,最多不过八九人……全师四千多人,这场仗打后仅剩下六百多人。”

    “26师八0四团奉命收复失掉的阵地,团长向文彬率部当夜恶战,夺回了阵地,但全团官兵,营长只剩彭焕文一人,连排长非伤即死,无一幸免,排长剩下四个,士兵只剩一百二十余人!向文彬在一天中的三小时内,由中校升上校,由上校晋升少将。”

    这就是史实啊。

    王亮一字一句地浏览着。

    欣慰的同时又不免有些心酸。

    欣慰的是有人没有忘记他们,给他们做了记录,这样一来当后世有心人想要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有据可查。

    王亮心酸的是那些阵亡了的普通士兵们,别说影像资料,就是连自己的名字都没能够留下来。

    王亮记得,在1944年的时候川人在成都东门城门洞建立了一座川军将士阵亡纪念碑,又叫无名英雄铜像。

    铜像造型是一名年轻的国民革命军人,脚蹬破烂的草鞋,穿着短裤,身着旧式军服,打着绑腿,胸前挂着两只木柄手榴弹,背上背着一把大刀和一只竹编斗笠。

    他手里端着一支上了刺刀的老旧步枪,前倾着身躯,俯身跨步欲出征冲锋状,形态威武,坚毅的面庞正对着东方。

    成都东门城门外,当年川军将士们出川参加抗战就是从这里出城的。

    许多人,一去再也没能回来。

    雕塑上年轻士兵衣衫的褴褛、装备的破旧是历史真实写照。

    当年的川军将士,衣衫就是这样褴褛、装备就是这样破旧。

    他们的步枪多是四川土造的单打一,其威力打只土鸡、兔子什么的还能凑合,连手榴弹都是四川土造的麻花手榴弹,在当时的世人眼中就是根本不堪使用的劣质装备。

    但这些生于乱世、许多人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将士心中,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王亮真的不敢去想,不敢去想。

    那座雕像,那为年轻的国民革命军人,是三百万川军将士的化身。

    寄托着无数烈属的思念牵挂。

    每年的清明节的时候,都会有无数的川人默默地把鲜花放在碑前,然后默默地离去。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风暴如约而至,这座成都的标志性建筑,寄托了无数川人对亲人思念的铜像以国民党兵痞的罪名而被砸碎。

    二十年后,铜像又被立了起来。

    但当王亮再度走到铜像前瞻仰的时候,感觉上不一样了,变了。

    《川军第一三四师在南翔战斗中》

    王亮认得这本书的作者胡忆初,他是川军第20军第124师第805团团部少尉见习军官。

    书中有一段是这样记载的:“我团的伤亡也很大。说来真是骇人听闻,深约两米的战壕,在战争开始时,人们还要站在踏脚坑上才看得出去,随后战壕逐渐被战士的血肉填满了,此时死尸堆集竟比战壕还高,活着的人是用先烈的血肉作掩体,继续打击敌人的……全团数千人参战最后只剩下一百五十名官兵,其中很多还是轻伤未离队的。”

    王亮轻轻地抚摸着书中的每一行每一个字,透过文字,他能看到当时的那番惨状。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国歌,每一个人都会唱的国歌。

    用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只有这些当年参战过的老兵才清楚,这没有夸张,血肉真的能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