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鹰扬拜占庭 >

第649章

鹰扬拜占庭-第649章

小说: 鹰扬拜占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而后发自真心地悼念了他们,并将十九具尸体集中掩埋在塔塔城外的林地边,竖起了石碑。

    进入城中后,皇帝士兵看到清真寺内外全是自杀的撒米莱家族的妇孺老人,血顺着台阶如瀑布般而下。。。。。。

    五日后,拉纳王公原本居住的嘉德城也被攻陷,在城池陷落前,拉纳的妻子巴德米娅,也据说是全信德的第一美女,和所有女眷们要求为战死的丈夫殉死,表示绝不屈从于罗马皇帝的淫威,因为她们得知斯蒂芬。高文是个举世闻名的淫棍、好色之徒——接着她们披着最美丽的纱衣,戴着最华美的首饰,列队走入城中山崖的一所堆满干柴和火油的洞穴里,巴德米娅庄重地走在最后面,当集齐后洞穴的门被反锁起来,火被点燃,她们在烈焰中祷告着,直到全部葬身火海为止。

    后世,开化的信德地区,婆罗门僧侣们还集体创作了史诗歌剧《自焚吧,巴德米娅》,讴歌了巴德米娅为丈夫殉死的壮举,并呼吁这是“一名信德女子最基本的美德”,并戏剧化地记叙高文在入侵信德地区时,是如何玷污当地足足五百名少女的,提出“一旦巴德米娅惜死的话,很可能也会遭到这位瓦良格皇帝的毒手!”

    可这部歌剧问世后,就连伽色尼城中一名叫白勒班的新月教朝圣法官都撰文激烈地讥讽批判,白勒班说“如果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会把愚昧当作美德的民族存在,那我相信便是信德人,当年在塔塔城自杀的撒米莱妇孺们,他们本来都是正常人,正是由于镇守塔塔城时间太长,遭到信德人观念毒害所致。”

    在信德地区攻城略地,让士兵们都发了大财,并获得充足给养的高文,又在城中迎接了来自印度北部的加哈达瓦拉王国和乔汉王国的使节。

 第44章 高文的神格

    高文有个非常好的习惯,那就是他在和强敌作战时,不管是虚情假意还是真情实感,往往喜欢搞统一联盟,最大程度拉拢朋友孤立敌人。

    这次和大公平王作战,虽然二位王者至此没有正面接触交手,但高文的“外交术”始终没有在战线上缺席过:拉拢伊斯法罕宫廷,叫塞尔柱帝国承担出军费用自不必说;为了攻陷门枢赫拉特城,他又拉拢了古尔王伊兹。阿拉丁;现在于攻灭伽色尼位于信德的势力后,占据了海岸线的高文,又开始密切与天竺北部两个最强大的军事邦国,乔汉和加哈达瓦拉进行了接触。

    原来,古代印度王朝消亡后,其帝国逐渐“拉杰普特化”(raja—putra)——许多来自中亚地区的匈奴、贵霜、塞种等骁勇善战的族群,陆续进入到天竺北部,他们渐渐变为替帝王服役的武士阶层,说起梵语,皈依婆罗门教,并获得了大量采邑分封,是为“曼达朱沙制”,后来即称作“罗阇普特罗”(拉杰普特是音译),意思是“王族后裔”。

    慢慢的这群武士侵蚀占据了国家的权力,并且兴建保护婆罗门神庙信仰,而婆罗门僧侣们也投桃报李,替他们伪造族谱(王族后裔几乎全是冒认的),不少杰出荣耀的拉杰普特武士家族甚至被追溯到了神话时代,或者直接是神的后裔——拉杰普特阶层,换个称谓可能大家更为熟悉,那就是“刹帝利”。

    拉杰普特时代的来临,也宣告印度古帝国时代的终结,取而代之的是各个封建王朝割据混战的年份。

    最早印度可以说是一分为三的,即北印度的波罗提诃罗王朝,东印度的波罗王朝,还有占据中印度拉什特拉库塔王朝,它们的支柱都是占据土地和军事权力的拉杰普特武士们。为了争夺恒河的核心城市曲女城,三个王朝争霸了二百余年,全部耗尽了血气。

    然后新月教带着古兰经和刀剑来了。

    其实最早倭马亚王朝就已对印度东北部的伽色尼、信德地区频繁入侵了,但起初还只是满足于在一些城市建立军事殖民地。

    伽色尼王朝建立后,新月教徒们对印度的入侵才达到了疯狂高潮:伽色尼的马茂德堪称“印度屠夫”,他在上个世纪初二十五年内,对印度进行了足足十七次侵略,印度五河之地、恒河中上游、拉其普特纳等地被新月教徒糟蹋为一片焦土,连象征着印度文化骄傲的曲女城也被马茂德攻陷过,波罗提诃罗王朝也被他击灭,马茂德足足用三百五十头大象和一千头骆驼,才将曲女城的财宝运回伽色尼城,婆罗门教的大神像也在战利品之列,被扔在伽色尼城广场上任人唾骂践踏,数以十万计的拉杰普特军民被屠杀,或被贩卖为奴——马茂德也由此被阿訇们赞美为“圣战的英雄”。

    以至于到现在,信德地区的各邦还战战兢兢奉伽色尼为宗主,直到在马尔卡之战里被高文毁灭粉碎。

    悲惨的天竺啊,刨去它自吹自擂的古帝国神话时代,然后翻开它血泪斑斑的中世纪史页,在可信的资料里(作为胜利者的新月教国家可不会撒谎)它始终不断被来自北方的新月国家侵入蹂躏,几百年根本无法战胜南下的新月教战士们。哪怕到了大航海时代,葡萄牙人卖给他们优良的波斯马(霍尔木兹畜牧出来的,马可波罗嘲笑过印度王公根本不牧马,还认为印度土地上不利于牧马),还给他们先进的火枪大炮,但即便这样还是被新月教打得落花流水。本位面历史上,新月教的古尔王朝苏丹穆罕默德麾下一个区区奴隶出身的副官艾巴拉,就横扫了曲女城、德里和贝拿勒斯,建立起著名的“德里突厥王朝”(1206年),短短二十年内就彻底征服了印度北部。

    天竺人武功之可悲,由此足见。

    但不怕不怕,在这个本位面悲惨事件发生前,霹雷一声震天响:高文来到印度大地了。

    因百年前马茂德的烧杀劫掠,占据曲女城、贝拿勒斯的加哈达瓦拉也好,还是占据德里、阿吉米尔的乔汉也罢(当然还有几个小型的拉杰普特王国),都对新月教又恨又怕,所以当得到罗马皇帝攻占信德,大败伽色尼王朝军队的消息后,各个欢欣鼓舞,决定抛弃仇恨携手起来,向高文皇帝送来使节。

    塔塔城的迪万官厅里,坐在席位上的高文被两个王国派遣来的僧侣团团围住,他们不但拿出了皇帝的“谱牒”,还为皇帝的神格展开了浩大的争论。

    婆罗门僧侣固执地称高文的先祖是“因陀罗神”,即战神和雷神化身,也即为佛陀经典里的“帝释天”,理由是高文的军队能自由射出雷火;

    而佛教僧侣却认为高文是“多闻天王”即毗沙门天的化身,执掌着守护和财运之力,证据是高文来自北地瓦良格;

    来自新近征服的古吉拉特地区的耆那教僧侣,则怒斥前两派,称他们将哲人智者般的皇帝等同于邪恶偶像的后代,而后耆那教认为高文是永恒无限世界最优秀的物质因子和精神因子汇聚而成的,是个“人形先祖”,他在降临在此时代前已轮回了二十八次,并且这群耆那教僧侣还别出心裁,奉安娜为“萨拉斯瓦蒂”,即神话里梵天的妻子,也是梵天的女儿,是诗歌和艺术的化身——这不由得让高文一度很是尴尬,虽然有时候**间安娜会激于情趣不断喊他“papa”。

    争执未下时,会场里又有数名全裸之人冲出,以杖猛殴耆那教僧侣,打得对方满场乱跑,原来这全裸之人也是耆那教的分支,即“天衣派”,他们主张僧侣全裸苦修并且不近女色,于是天衣派又恳求皇帝丢弃荣华权势,脱光衣服一丝不挂地和他们苦修去,那样才能获得永恒的精神解脱。

    “住口,你们这群落后的拜偶像的多神异教徒,这世界上只有一个神,就像帝国只有一个皇帝那样!”御座边的马克亚尼阿斯再也忍受不住,拔剑怒指吵吵嚷嚷的僧侣们,把他们吓得伏地不敢乱动。

 第45章 新尼西亚

    场面平静下来,高文劝退了马克亚尼阿斯,而后对这群僧侣说,“你们馈赠的谱牒,朕心怀感激地收下了!”

    于是整个台阶下满是赞美和欢呼之声。

    接下来高文按照老办法,把地图板搬出,直接裁断“伽色尼遗产”:

    乔汉王国和加哈达瓦拉王国以德瓦要塞为分界,自此互不侵犯,灭掉伽色尼后乔汉王国可以往西分得直到拉合尔的土地,而加哈达瓦拉王国则可往西南分得直到兰桑波儿要塞的土地;

    之后,乔汉王国可继续得到伽色尼位于五河之地的所有领土,剿灭继续抵抗的伽色尼残党;

    而加哈达瓦拉王国可自由地向更东方的波罗王朝用兵,吞并的土地拥有罗马皇帝认可的法理权;

    二国此后的军事行动和技术,由罗马帝国支持,军队也可交给罗马帝国训练(但此者高文并没有特别积极的态度,他知晓这两个国家的军事垄断阶层是拉杰普特们,这群贵族肯定会顽固抵御新的军制和火器);

    而古尔王则可占有自赫拉特,直到伽色尼的所有领地,算是继承了伽色尼王朝的固有领土(高文当然不希望培育出个过分强大的婆罗门教帝国,或一个过分强大的新月帝国,让它们继续互相牵制好了);

    马上罗马皇帝即将离开信德沿海地区北上,进攻信德的首府木尔坦城,为此古尔族的骑兵要继续追随,而乔汉和加哈达瓦拉及其他一些邦国,则要一起提供三万名土邦士兵充当“罗马帝国皇协军”。

    当然高文最后是不会甘心,在天竺这块宝地不占盘子的,好不容易来的,想让我走就更不容易。于是乎他用刀子宰割了几乎整个印度河下游的信德——北到木尔坦城,南邻印度洋海湾,西和古尔的势力区以基尔塔尔山脉为分界线,东和乔汉、加哈达瓦拉王国以阿拉瓦利山脉为分界线。

    这即是罗马帝国的首块海外殖民地,即“新尼西亚行省”。

    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亚历山大大帝原本在印度建立的“尼西亚城”。

    此处行省的首府是旧的塔塔城,他曾是婆罗门教的殖民地海港,后来又成为倭马亚撒米莱族的迪万,现在则被改名为“斯蒂芬堡”,名字自然得自于瓦良格皇帝。

    达成此协议,使节僧侣们离开后。

    高文在诸位心腹面前展开了“斯蒂芬堡”和“新尼西亚海外行省”的蓝图。

    皇帝的规划是“先大片占法理领地,而后徐徐经营”。

    为此优先要保障的先是斯蒂芬堡,在城建图纸上,斯蒂芬堡不但要疏浚出个带灯塔的大海港,还要构筑成个花瓣形状的棱堡,城堞当中要修造出双层的炮塔,一层是明的“炮台”,一层是暗的“铳城”,特别是铳城,其中就是城墙里扩大的战室,是条长长的暗廊,每隔段距离安置们射速很快的火炮,并凿出士兵们长铳的射孔,其下还有储粮、储炮弹铅丸、储备火药的地窖——“这个堡垒如何完成?”很多人对孤悬海外的斯蒂芬堡的工程和戍守问题表示担心。

    “要有点进取精神。”皇帝甚为不屑,“以后的时代是海洋的时代,道路上行驶的将不再是马车而是帆船,提供落脚点的将不再是驿站而是像斯蒂芬堡这样的海外殖民地。朕还会拉拢阿克苏姆,拉拢伊斯法罕,在蓬特海角和波斯海角同样建立租赁土地,圈出更多的城市,充实更多的罗马移民来,然后一条黄金链条就会从这片海洋,直到君士坦丁堡。数不清的东方香料、瓷器、丝绸、钻石宝石、黄金白银都能作为财富,继续淌入皇都的蓄水池里,翻腾不止,永不匮乏。朕和朕的后代会利用这些财富,重新将皇都建设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都城,照耀整个世界的灯塔!”说到这里皇帝手臂伸出,目光熠熠生辉,真的是在描绘着他内心伟大的梦想。

    “遵命陛下,为了Romana!”所有在场的军人和自新会僧侣,也都眼神冒光,看来皇帝根本不是来印度抢一把就走,他要在这里立下足,永远劫掠,不,是永远开发着这里的财富,而这已经符合帝国新崛起阶层的利益。

    一旦睁开眼睛看到海洋外更为富饶的世界后,原本保守的希腊帝国开始变化,也变得野心勃勃起来,“这里的花花世界,我们也要来争一争!”

    以前他们还被各色各样的关于印度之流言困扰,但来到此地后,发觉除去炎热外,这里物产丰富、金钱不匮,并且易于征服,“我们计划用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在整个信德站稳脚跟,吞并卡查和古吉拉特地区,获取更多优良的海港;而后我们会教化当地的土民,让他们开化,让他们皈依自新会,让他们以说希腊语为荣,上层担当我们的治政官僚,下层当我们的仆役和士兵,发给他们罗马的火器,去征服更多的领土。”一名自新会的僧侣,也是后来“尼西亚行省”的首任总督官科索斯。尼奥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