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鹰扬拜占庭 >

第542章

鹰扬拜占庭-第542章

小说: 鹰扬拜占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夜后,“瓦萨克”(狄奥格尼斯)集合了堡垒里的一百三十八名佣兵,简短地告诉大伙儿,“城中的外墙塔楼对我们悬出了信号旗,今晚跟着我丢弃吉姆堡去内城。”

    所有佣兵觉得虽然这三日打得十分不错,但长久这样下去和内城的联系会被切断,给养耗尽了还不是得降服敌人?于是就列好队,乖乖地跟着守捉官一起走出来。

    瓦萨克打头,他裹着波斯头巾,穿着用砂子磨砺过发光的锁子甲,举着那面小彩旗,挎着桑木角弓,后面背着个箭箙,内里插着二十五支箭羽,在打开堡门后迅捷地顺着土坡向着夜幕里的喀尔斯堡外墙奔去。其余的士兵呼呼啦啦,靴子扬起团团灰尘,也紧凑地跟在这位五十夫长的背后。

    现在的喀尔斯城南面全是火焰熊熊,将河流照得彻夜不眠——布拉纳斯指挥的火熊炮已开始射击,而大普拉尼砲也振动长臂不间断把燃烧火毬掷入城内,正面南坡多处房屋被点着,整个氛围十分紧张凌厉。

    守捉官却不闻不问,勇敢继续挺进,很快在道路关卡的拒马后,就有许多守卫者旅团射击军士兵,在告警的哨子声里发觉并开始对着他们施放火铳和弓箭来。

    几个方向的射击骤然而来,守捉官身后顿时应声倒下一片,其中名叫穆什格的堡垒副官手腕也被一颗铅丸擦过,血流得到处都是——其余的佣兵被吓坏,有的伏在草地当中,有的则开始到处乱跑,“瓦萨克”丝毫没有畏惧,大喊道继续跟着我,便对着关卡处勇猛摇动彩旗,而后低身一把拉起了穆什格。

    穆什格流了不少血,又被瓦萨克拽住往前拖,便疑心对方是要拉着他挡铅弹,不由得面如土色,连声喊“放我下来。”

    “怎么这么说?一起成功突入内城去。”激烈密集的铳声里,瓦萨克豪爽地回头对他说。

 第14章 筵席序位(上)

    随后瓦萨克更加豪勇,将彩旗挥动数下,接着就拽着穆什格往前走。

    说来让人感到惊讶,关卡拒马后的敌军似乎被瓦萨克的胆勇给震慑住了,居然不敢再射击了,即便瓦萨克身上锁子甲在夜中折射着光芒,铳声迅速稀疏乃至停息下来。

    这两位居然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河川前,而后踏入没膝的水中,挣扎着冲到了个不大的河心沙洲上,“你可真是勇猛啊!”穆什格累得瘫在沙洲边沿,对着“波斯豺”瓦萨克赞叹着说。

    瓦萨克则用他那于黝黑脸庞里更显精光的双眼,对着后方吉姆堡的混战扫视了下,可能整支队伍就他和穆什格两位逃出来,其余的佣兵不是被杀就是被俘虏了。观察完确定安全,瓦萨克半跪下来撕下衣角,替副手包扎了手腕,“不要再逗留,我们继续上路。”

    待到他俩继续朝前跋涉了近半个古里后,在面布满尖桩、荆刺和蒺藜的断崖前,扔下了数根绳索瘫在那儿,瓦萨克很精细地将障碍物全都移开,接着塔楼上就有戍守的士兵听到响动,举着火把,拉着弓瞄准他俩。

    穆什格急忙挥手,喊了几句。

    “他手腕受伤,扔下个软梯下来。”瓦萨克抬头要求说。

    一会儿后,软梯抛掷下来,于是穆什格单手缓缓爬上,瓦萨克掩护在后,两人一步一步攀缘上了外墙,总算是脱离了“危险”。。。。。。

    次日,在主堡外的平场上,马哈德泽里将军亲自为英勇无畏的瓦萨克佣兵褒奖,拔擢他为内城最东的一座哨塔的戍守军官,还奖赏他十二枚足色的索立德旧金币,但因围城局势紧张,故而“先发放六枚,待到得胜后补足。”

    当喇叭声吹起来后,外围守卫者旅团和柏勒洛丰旅团的抛石机已不断朝南坡的屋舍上抛射火毬或石丸了。

    马哈德泽里依旧没让这位进入主堡的内部,他只是将系着丝带的金币宛若勋章那般地送到了瓦萨克的手中,并且继续让穆什格当这位的副官。

    不过在褒奖典礼的短时间内,“瓦萨克”已看清楚了:喀尔斯的外墙应该周长达一万两千到一万三千五百安娜尺,而位于顶端的主堡其实是沿着西侧和北侧的天堑而造的,呈不规则的四方形,它东西走向的城墙被守捉官在心中测算得十分准确,大约有一千二百安娜尺不到,现在马哈德泽里和他所站的位置是这座堡垒的南门,铭文上刻着“奥塔门”的字样。

    而东门也很容易打探,名曰“贝尔兰姆门”,它是堡内士兵前往东侧两处独立哨堡的固定通道。

    最让守捉官牵挂的,是没能看到的西边的城门和北面的城门,特别是后者,应是这座喀尔斯城堡的主门,攻破这里的话,喀尔斯堡就会回天乏术,但它却隐藏座落在自己视线之外,根本不清楚规制如何。

    等到守捉官被配送到内城东侧的哨堡后,在高文所在的沙努赫高地上,哈达迪和希尔凡两国的仆从军由两位王公分别带领,由其下数日内分别抵达。

    绯帐内高文设置了酒宴,由随他出征的独腕陪睡官温若明娜和机要官菲拉克托斯筹办,来款待这两位,其中马努希赫尔筹募了两千五百人(其余人留守托耳托米),而艾哈迈迪也拼凑了三千人,当日高文就用指挥棒给二位画出了“攻守范围”——给我自城堡的东线单独出击,目标是攻取对面的奇亚尔特镇,那样便能威胁抄断到建造者大卫主营的后路,还能对喀尔斯造成三面包围之态势。

    当然奇亚尔特绝非无人把守的,在那里有建造者大卫麾下三千名精锐的阿尼士兵,其中还有在先前罗伊之战里让这两位王公丧胆的三百名重甲骑兵。

    马努希赫尔与艾哈迈迪对着这个指令,却也只能硬着头皮应承下来。

    “贵方合军足有五千五百人,而奇亚尔特的守军也不过三千人。此外为了增强你们的攻击力量,我特派凯撒具装骑兵团和一支炮兵分遣队,前去那里担当你们的后备。”高文很慷慨地许诺说。

    但二位都知道,这些军队与其说是协助,勿宁说是来给他们当督战的。

    绯帐内酒宴迅速就结束了,高文握着权杖站在沙努赫高地的背坡望着西下的残阳和云霞,疏散着自己的心情,军仆木扎非阿丁正在旁边用木架举着“船长”,给它喂食新鲜的肉。

    陪睡官温若明娜走了过来,询问大主保人对她筹办的筵席还满意否。

    “唔,你和菲拉克托斯处置得很好。”高文昂起下颔,对着远方向陪睡官赞许道,“温若明娜我觉得筵席除去要注意菜肴的可口和舒适外,更重要的是安排好宾客间的序位。没错,就是序位,一个成功的筵席筹办者往往也能调理好一个郡区,不,甚至是一个帝国。”

    “您简直谬赞了。”陪睡官瞪大眼睛伏低身躯,受宠若惊。

    但高文却似乎另有所指,于是没有停下说话的步伐,“击灭西奥多罗和建造者大卫并不是问题,重点是如何处分大亚美尼亚北部、特拉布宗、查尔迪亚和乔治亚、阿兰地区,这就像是你在筵席上绞尽脑汁如何安排序位是一样的道理呢,温若明娜。”

    “我觉得您应该考虑,考虑分封出自己的子嗣来守卫未来塔尔苏斯国的藩屏。”最终,陪睡官鼓起莫大的勇气,提出了这个建议。

    “哦?你可以痛快畅谈自己的见解,温若明娜。”高文抬起权杖,点在自己的另外个掌心。

    “请原谅我,区区来自阿迪盖的家奴居然又无视先前凯撒和大主保人的告诫,开始对王室政略鼓动唇舌了!”温若明娜紧张又自卑。

    “没关系,谈谈吧。就算是仆人和主人,不也算是最亲密的朋友吗?”高文和颜悦色地坐在了矮椅上。

    “是,遵命。我只是觉得未来将哈达迪分封到库塔伊西即可,但出海口即法希斯港(今日的格鲁吉亚的波季港)不应该给予之。”

    “那应该给谁呢?”高文继续笑着询问下去。

    温若明娜额头微微因为紧张渗出些汗珠,语气有点结巴,“依卑贱的奴仆我的见解,是否可以将法希斯这个出海口,送给未来要复兴的大亚美尼亚王国?”

 第15章 筵席序位(下)

    高文对陪睡官说你的想法很是新奇,但是大亚美尼亚地区和攸克兴海西岸的法希斯港,中间还隔着埃尔祖鲁姆和小高加索的山脉呢,根本无法相通。

    “无法相通,不正是这样做的目的所在吗?”温若明娜突然这样说道,“给大亚美尼亚一个出海口,这足以让他们的商会感到振奋并效忠于您,也符合大主保人殿下以阿尼人的商业力量统合波斯。攸克兴海东方贸易的目标呢。但这个出海口又不与它的内陆国土相连,这样最终的局面是阿尼商人集中在法希斯港,而士兵、农夫集中在内陆,他们进来无法联合,对您可能的威胁也不会存在。”

    “有意思,你应该继续说下去。”

    “遵命,另外我认为可以以阿拉斯河(横着流经整个大亚美尼亚)为界限,将其分割为南北两个地区,北部的阿尼、杜因和喀尔斯殿下可以归还给所有的亚美尼亚人复国,而南部的凡湖地区殿下可如奴仆我先前所建议的,封出一支后裔来统治。”

    “后裔,那你认为我应该给赫利斯托弗吗?”

    “不。”温若明娜急忙摇头,“这样做是弊大于利的,赫利斯托弗殿下是您未来的正统继承人,若是将他分封在凡湖,他在成年前必定会有自己的官僚和将军班底,那样再回来是要爆发权力内讧的。”

    “唔,那便只剩下图里亚努斯和卡勒阿迪欧斯二位了。”高文若有所思,接着他用蓝色的双眼盯住抬着头望着自己的陪睡官,“温若明娜也许我不应该着急做出选择,对不对?就像我先前对你所说的,筵席还未开张,无需急着公开序位席座的名单。”

    “殿下是睿智的,确实如这样。”陪睡官很温柔地回答说。

    “还有未来的大亚美尼亚国,也需要个名义上的君王来统治。依你看,到时候会有何种态势呢?”高文此刻站起来,晚霞的光芒将他袍子踱上层金红色的晕圈,他的手里掂量着权杖,就这个更感兴趣的话题询问着自己陪睡官。

    “殿下心中定然早已有了妙策,不用我多嘴多舌。我认为殿下一面让赫拉克勒斯为王前驱,一面又同时抚养着托罗斯与洛丽塔这对兄妹肯定是有自己深不可测的想法的。”陪睡官如此回答说。

    “很好温若明娜,以后要继续作为我的心腹参谋在宫廷里效力下去。不但要辅佐我,更要辅佐下一代的内务。”高文回头抱着很高的期望,对她赞许道。

    两人说完后,“船长”这只猎鹰忽然嘶鸣起来,接着在沙努赫高地上所有士兵,都听到喀尔斯城东面传来了激烈的铳击声和喊杀声,“是哈达迪和希尔凡联军,开始对目标发起进攻了,这很好。”高文用权杖指着喀尔斯堡的身影,肯定地说到。

    这时候,守捉官站在城堡最东侧的哨堡前,观望着其下的战斗态势。

    这里与喀尔斯的外墙是联为一体的,哨堡构筑在个凸出的土台上,但是周围都有石墙雉堞卫护,半腰处还排满了尖桩防备敌人攀爬,上面墙壁上凿有密集的射孔和矛孔。顺着这里的东坡直看下去——奇亚尔特镇的激烈战斗一览无余。

    缠着彩色头巾的联军再度用火铳队为先头,边走边排射,这次在高文送来的射击军军士的“调教”下,这群库尔德射手明显有了长进。一名火铳手身后跟着两名背着轻便拒马的仆从,每轮番前进一段就布好拒马,各队各翼交错掩护射击,中间还混杂着梭镖手和弓箭手担当装填间隙的掩护。

    在联军的预备战线上,更有全身重甲的凯撒具装骑兵们列成锥形阵,在后方威风凛凛助威着。

    而对面的扎卡赖亚斯却很冷静,他环绕着镇子和背后的河川,开始按照拜占庭式的操典进行守御作战,沉稳地压住阵脚。所以虽然射击声沸反盈天,但实则双方就是顺着奇亚尔特镇的外壕一带浪战的垃圾时间:这即是守捉官的所见所得。

    倒是南面守卫者旅团的进展让守兵更感吃力,经过数日的火炮射击,喀尔斯南外墙已被轰出好几个缺口,再加上大普拉尼砲对维修人员的压制杀伤,到了此日守捉官旅团已在城壕上铺设浮桥,并推配重式云梯夺取塔楼制高点了。

    东侧和南侧都爆发激烈的攻防战,倒只有双方主力对峙的西。北战线,始终陷于可怕的静默。

    四日后,守卫者旅团基本控制了喀尔斯的外墙。

    高文及时下令:穆哈山丘的柏勒洛丰旅团四千人(尚不满编制)急速跟进,配合布拉纳斯将军突入内外墙间的南坡,与守兵展开白刃巷战。

    又过了两天,南坡上的各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