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双胞胎 >

第214章

双胞胎-第214章

小说: 双胞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三人一边吃着火锅,一边聊着各自的感情,并且在酒意的作用下,纷纷陷入到彼此感情经历的追忆中。

    当他们从感情的话题中走出来后,不禁开始谈到了大家未来的出路和打算。

    “你的发明搞得怎么样呢?”过了一会儿,嘉欣好奇地询问道。

    “进展得还算顺利吧,已经开始在着力攻克机器人的神经网络和语言技术了,这是最复杂的部分……”少强斗志满满地说道,精神状态显得十分好。

    “对于你的研究发明,我们这种搞文学艺术的不太懂……”嘉欣会意地看了看身旁的淑美,笑着说道,“不过,听你这么说,我们还是感到挺欣慰的,你可要好好加油哦!你是我们四人中头脑最聪明,也是最有天赋的,说不定将来你能成为一名卓越的科学家也说不定!……”

    “对啊,我们都很看好你的!……”淑美也用欣赏的目光大力称赞道,脸上一副笑容可掬的表情。

    “能不能成为科学家,这个我倒并不在意,我只是想在大学期间做些有意义的事,至少必须尽力完成这项发明,也算是为自己的梦想拼搏吧!……不像你们,还有我大哥,都已经在各自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惟独我还在大学里搞着这种不知道结果、没有什么出路的发明!……不过,说实话,对你们取得的成功,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和高兴!毕竟,你们也算是我最亲的人了!……”

    少强豁达而感慨地说道,显得十分坦荡,并没有任何沮丧和失意,反而出奇的镇定和从容,仿佛早已看淡了成败得失,对自己要走的路也看得比较清楚了似的。

    “难得能从你口中听到这番话,你在大学里要好好努力哦,为自己的梦想勇敢追逐吧!我和淑美可能很快就要离开大学校园了,到社会上去闯荡了……”嘉欣倍感欣慰地说道。

    “离开大学校园?这么快?以前,我还以为你们只是随便说说而已,难道非得离开大学才算是出路吗?”

    听了嘉欣的话,少强惊诧地询问道,仿佛还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似的。

    “这是早晚的事情,既然如此,何必还要在这里浪费时间呢?我和淑美已经商量过了,咱们离校后一起开个画廊,她可以一边画画,一边经营画廊,而我也可以一边写小说,一边跟着管理,这样岂不是更有价值?比继续呆在大学更有意义?”嘉欣解释道,把和淑美之前商量的计划说了出来。

    “既然你们都已经有能力走出大学校园,我应该为你们感到高兴才是,或许你们的梦想之路在外面的天地走得会更加顺畅,而我暂时还没办法像你们一样,无所顾忌、坦坦荡荡地离开,一方面是由于我必须争取在大学期间完成我的发明,另一方面是我希望能够为大哥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毕竟我是冒名顶替他来上的大学,这事总的有个结果,不能半途而废……虽然他现在可能并不在意这张文凭了,但是我应该给他有个交代,对他曾经的付出和牺牲有个满意的答复,不能空手而返,不然就太对不起我大哥了,也太对不起我的父母了,要知道他们当初可是操劳了一辈子才好不容易供出一个大学生的啊!无论如何,我必须给全家人一个交代,一个最满意的结果,坚持到大学毕业顺利拿到证书的那一刻……”

    听了嘉欣的话,少强坦诚而感慨地说道,把自己心里的话尽可能真实的表露出来,把自己继续上大学的真实想法也表露了出来。

    说完这话后,他不禁难过得把头低了下来。虽然现在的他对大学也不再抱过多期望和幻想,但他毕竟是顶替大哥、用大哥的名字来读的大学,总得有个善始善终,不能不了了之,不然他就辜负了全家人当初的一番苦心,甚至将永远背负沉重的包袱,愧对九原之下的母亲。

    听了少强沉重而伤感的话,嘉欣和淑美内心都颇为感慨,既是为他们一家的不容易感到一种难过,同时也是为少强现在的深明大义感到欣慰。

    看到自己心爱的人表情凝重,淑美连忙从嘉欣身旁走了过去,坐在他身旁,用一只手紧紧地握着他的手,用另一只手温柔地**着他的头,表示安慰。

    渐渐地,随着话题的深入,三人的心情都变得沉重起来。不过,很快,在淑美和嘉欣的劝慰下,大家再次举起了酒杯,尽情地喝着酒,仿佛想让少强忘却这一令他永远难过和痛苦的伤心事似的。

    接着,他们又开始了举杯畅饮,又开始了谈笑风生,对各自的未来充满了各种美好的憧憬和向往;而且,少强还表示,等她们两人的画廊开起来,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他,让他去看看,也可以更加激励他奋力前行,为着自己的梦想而拼搏。

    这一晚,三人聊了许多,既谈到了他们的感情,又谈到了他们的梦想,还谈到了他们的家庭;而且,在酒意的作用下,他们内心对未来的道路显得更加坦荡,更加从容,更加无畏。

    毕竟,他们曾经都经历过一些风浪,自然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前行的方向和步伐,也会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走得更加顺畅,走得更加自如,走得更加勇敢。

 第299章 推波助澜

    这两三个月,在邓嘉欣忙于签售和采访活动的同时,水泥厂那边也按照郑少华预定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展着。

    元宵节过后的一个月,他按照计划,组织实验室的专家团队到市里和省内的四家水泥企业进行考察。

    所选取的四家水泥企业,其中两家是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大型企业,另外两家是年产量在80万吨左右的中型企业,在质量方面都挺不错。

    在考察的过程中,郑少华重点关注了各厂的原材料使用情况以及水泥熟料的粉磨工艺,因为水泥的质量和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泥磨制后的细度和比表面积,取决于水泥成品的强度和抗压力。

    通过为期一个月的考察,郑少华发现这四家水泥企业的水泥磨制工艺都比较成熟和完善,保证了在熟料质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能够极大地提高出磨水泥的比表面积,自然能够增加水泥的强度和硬度。

    在考察和调研过程中,四家水泥厂对郑少华这个年轻厂长并没有任何瞧不起和怠慢,反而为他对水泥生产工艺的熟悉感到叹服。再加上,由于之前媒体的报道,让他渐渐成为了市里乃至省内的名人,各厂自然会按照正常的友好往来对他进行接待,并把自己厂里的相关生产工艺做了较为详尽的讲解和说明。

    考察结束后,郑少华带领的专家团队如期回到了水泥厂,并立即召开了会议,就接下来的水泥质量研究进行了工作部署。

    经过两个月的日夜奋战,科研实验室的成员从原材料的配比到水泥熟料的磨制,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总算让水泥的质量有了很大提升,不仅在比表面积有了较大提高,而且在细度上也更加均匀、耐磨,使得水泥在强度和硬度上都比原来的水泥有了大幅度提高。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郑少华也参与其中,就如同他曾经每一次研究一样,完全将自己当成一名科研人员投身其中,可谓殚精竭虑,废寝忘食。

    白天的时候,他需要处理整个水泥厂的事务,到了下午的时候,他才会正式投入到研究中,和大家一起,攻坚克难,夜以继日,只为寻找到能够让水泥的质量有较大提升的途径,从而打出属于水泥厂自己的品牌。

    所以,对于郑少华来说,在这两三个月时间里,他不仅要肩负一厂之长的重责,处理一些日常事务,还要利用时间和其他实验人员一起搞研究,一个人同时干着两三个人的工作。尽管如此,他并不觉得辛苦和劳累,反而充满了精神和干劲,因为他的目标不仅仅只是在来年的时候实现水泥厂的正常盈利,而是要让水泥在质量和销量都翻一番,从而既实现了水泥厂的盈利,又为水泥厂打出自己的品牌。

    这样的话,他不仅可以顺利通过为期一年的考核,名正言顺地当上水泥厂厂长,还能给水泥厂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大量反复的试验研究,最终决定在原材料中另外加入电石渣。由于电石渣的化学成分是氢氧化钙,呈强碱性,这样再配上去年试验后的纸浆废液稀释剂,就能更好地保证原料料浆的成分,使得熟料更加稳定。而且,在水泥的磨制上,通过对生产设备的改进,使得熟料在磨制过程中细度更加均匀,而且比表面积也有了极大提高。

    就这样,通过近两个月的奋战,在郑少华的带领和参与下,水泥厂通过科研试验和设备改进,让水泥的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在质量性能上完全可以与他之前考察过的那些大型水泥企业的质量相媲美;而且,由于使用的原材料都是当地容易采集到的,还大量利用了工业废渣,使得水泥的成本在原来基础上也有所降低,可谓既节省成本,又提升了质量,从而最大程度地为水泥厂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同样,在研究完成之后,水泥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生产试验。通过对生产试验后的水泥成品进行化学和物理检测,得出的结论是:新型水泥在物理和化学性能上都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而且在物理性能的比表面积和强度上都有了明显提高。

    随着生产试验的成功,接下来,水泥厂便按照之前的研究开始大规模的投产。

    在这之前,副厂长率领着销售部的全体成员,对销售渠道进行了相应的拓展,确保水泥生产的新型水泥能够有更好的销量。而且,由于水泥的原材料充分利用了工业废渣,降低了水泥的生产成本,这样水泥厂生产的成品就比市面上同等质量的水泥价格便宜,为水泥的畅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正式投产一周后,水泥厂的新型水泥便投放到了市场。由于水泥厂的水泥质量优良,价格便宜,再加上水泥厂新任厂长的缘故,很快,水泥厂生产的新型水泥便销售而空,而且深受市场上的好评,逐渐为水泥厂积累了良好的口碑。甚至,还有许多客户提前预定了大批的水泥。

    随着水泥预定的进行,短短不到一月的时间,水泥厂这一年的水泥便已经提前预定了出去,速度之快,口碑之好,真是不得不令人叹服。

    水泥厂生产的新型水泥之所以有如此良好的市场口碑,除了水泥本身的质量优良和价格便宜之外,再就是媒体的大力宣传和推广。

    其实,早在新型水泥进行生产试验的时候,郑少华就想到了通过媒体的宣传来加大水泥的影响力。

    他之所以有这一想法,主要是得益于之前媒体对他这个新任厂长的多番报道,让他深切地感受到了媒体的强大作用。所以,在新型水泥正式投产之前,他就决定花一笔媒体宣传费,来进行推广。再加上,他新官上任后积累的小小名气,很快便成为媒体大力宣传的有力武器,瞬时间便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由此可见,郑少华这个年轻厂长还是相当具有市场头脑的,居然懂得随机应变,活学活用,把新闻媒体的强大宣传力量用起来,借助之前媒体对他报道的余热,再次让他成为社会和舆论关注的焦点,从而让他的水泥厂名声在外,渐渐传到了省上,甚至快赶超一些大型水泥企业。

    当然,媒体的宣传只是一种辅助作用,最重要的还是水泥厂研制生产的新型水泥在质量上的确比较优良,而且价格也较为便宜。基于这两方面因素,再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瞬间引爆市场并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唾手可得的事情。

    就这样,在元宵过后的四个多月时间里,郑少华再次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而他牵头研制的新型水泥也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可,让他提前大半年时间便完成了任务;而且,随着市场口碑的传递,这一年他甚至可能远远超过预定的目标,毕竟他已经凭借自身的名气打开了市场,也极大地带动了需求,自然能够促进水泥的销量。

    当邓嘉欣在全国范围刮起一阵小说畅销热潮的时候,郑少华则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水泥畅销的热潮,而且随着这股浪潮的传播,甚至会越传越远,把名声和口碑带到省外,从而为水泥厂增加销量,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当这两股热潮相遇的时候,有些人甚至开始揣测邓嘉欣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是不是就是这个带动水泥畅销的年轻厂长,毕竟小说中所描绘的一些情节与现实中的这个厂长有许多共通之处,不得不引起一些人的怀疑与猜测。

    当然,走在这种猜测最前端的始终是媒体。当媒体记者发现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与现实中这个掀起一股水泥畅销热潮的年轻厂长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