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双胞胎 >

第199章

双胞胎-第199章

小说: 双胞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这种霸气与豪迈,与人在不同阶段所处的境地有很大关系。

    当一个人处在低谷的时候,自然看到和感受到的一切事物都呈现出一种低迷的状态;而当一个人站在山顶的时候,自然放眼望去所见之物都会给人一种心胸开阔、豁然开朗、霸气豪迈的感觉。

    看来,正如郭文军所预料的一样,在其位,谋其职,当郑少华站在厂长的职位上时,他所考虑的事情自然会从全局出发,从整个厂的经济效益出发,不会局限在某个车间或者某个部门,而是把整个水泥厂都囊括在自己的规划范畴当中;既从宏观层面把准水泥厂的航向,又从微观层面注重每个员工的切身感受和利益,从而既顾及到了外部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又顾及到了内部高效而和谐的激励竞争环境,统筹兼顾,双管齐下,无往不利。

 第276章 人声鼎沸

    第二天上班后不久,郑少华拿着自己拟定好的规划方案,直接来到了厂长办公室,请厂长帮忙过目。

    郭文军仔细看了规划方案,赞不绝口地说道:

    “少强,没想到你还挺有经济头脑的嘛……这份规划方案详尽而全面,既点出了质量对于生产经营的重要性,又提到了如何来提升质量,既点出了激励机制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又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挺不错的!……不过,还是存在一些不足,那就是没有把相关方面的工作内容和责任落到具体的部门,该由哪个部门来负责,该由哪个部门来解决,这个还是挺关键的;不然,就会导致权责不明,就不能确保问题在相应的节点上得以解决。所以说,作为一把手,既要有全局意识,从宏观层面把握企业的经营方向,又要有可量化、可评估的权责意识,把每一项细则和操作都具体化,落到每个部门,甚至是每个人身上,将其真正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层层往下推进,把所有的部门都充分调动起来,拧成一股绳,不然大家就不知道该干嘛,甚至可能导致人心涣散,自然会影响进度……”

    郭文军一边拿着郑少华手写的方案,一边侃侃而谈地说着,言语间充满了赞赏,并没有因细微的疏忽而有任何责怪的意思,反而循循善秀,将问题的不足和改进方案较为详细地告诉了郑少华。

    “厂长,我明白了……”

    听了厂长的话,郑少华恍然大悟地说道。

    “没事,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而且我也清楚了你所采取的措施,这个很好!接下来,只需要把这份方案往下一步步推进,相信一定能够顺利通过考核,甚至可能比预期的还好!我从这份方案上看到了你狠抓质量、狠抓管理的决心,相当不错!……尤其是质量这一关,本来也是我今年着力要抓的,必须打出我们水泥厂自己的品牌,这样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至于你所说的定期轮岗,也挺不错的,可以让大家掌握更多的技能,不过是否会影响生产进度,这个还是需要好好考虑下,无论如何都必须保证正常的生产进度不受到影响!……总的来说,你已经把准水泥厂下一步的方向和重点问题,只要沿着这些一步步开展,到时水泥厂肯定能达到盈利目标,甚至可能超出去年的利润额也说不定,哈哈哈!……”

    厂长继续侃侃而谈地说道,对郑少华的能力充满了肯定。

    “这些都还只是纸上谈兵而已,也不知道到时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郑少华不骄不躁地说道,并没有对厂长的一番称赞弄得昏头转向,反而显得比较谨慎,不敢有一丝马虎。

    “慢慢来,要对自己有信心,其实管理好一家企业也并没有你想得那么复杂,而且,现在水泥厂也已经走上正轨,不出什么意外应该很容易达到目标,实现正常盈利的,不用太担心!……”看郑少华表情严肃的样子,厂长不禁劝慰道。

    “嗯,我知道了,谢谢厂长,谢谢您为我争取到这个宝贵的机会,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郑少华感激地说道。

    “没什么,其实我知道你有这方面的才能,只不过需要些时间才能将其充分发挥出来而已……别急,一步步来,踏出了第一步,后面的路自然就好走许多了……”厂长温和地说道。

    “好的,我知道了……”

    郑少华简短地说道,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能表达内心的感恩之情。

    今天,是开了年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初七。在正式授权通知尚未下达之前,郑少华就已经把这一年的规划方案拟定好了,想好了今年要达到的目标,要完成的任务。

    第二天,正月初八,镇里下达了关于郑少华出任水泥厂临时厂长的授权通知书,很快便送到了水泥厂,并被贴在了水泥厂的张贴栏,公之于众。

    随着正式的授权书到来,关于出任水泥厂厂长的人选这才为大家知晓。

    瞬时间,整个水泥厂仿佛被炸开锅一般,人声鼎沸,对郑少华出任临时厂长一事议论纷纷。

    这样的人选,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他们猜想镇里肯定会选择一位德高望重的厂长,就像现任厂长郭文军一样。可是,谁能料到,居然是刚到水泥厂不到两年的郑少华。

    这样的消息,简直令大家难以置信,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是,通知书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写着“郑少强”的名字,这还能有假!

    不过,即便如此,大家的震惊仍旧没有缓解多少,仍旧围在张贴栏前,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不明白镇领导为什么会提拔一个初出茅庐、乳臭未干的年轻人担任厂长。

    厂长这么重要的职位,是随便什么人想到就能当得了的吗?没有过人的胆魄和强大的领导才能,怎么能管理好一个一百多人的水泥厂呢?这不是在开玩笑吗?他郑少强凭什么就能一步登天,从一个普通员工,一下子爬到了水泥厂一把手的位置?

    再说,他什么管理经验都没有,何德何能来管理一个厂呢?这不是在胡闹吗?难道镇领导也这么糊涂,置水泥厂的安危于不顾,让一个年轻人来这里指手画脚?让这些在水泥厂干了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的老员工怎么想,这不是往他们脸上扇耳光吗?即便郑少强这小子是一个人才,曾经取得过骄人的成绩,难道仅凭这些成绩就能登上天吗?

    这一消息传开之后,大家纷纷表示质疑。

    当然,除了这些质疑声音外,也有人表示支持,毕竟大家是看着这个年轻人一步步走向成功的,说不定水泥厂在他的带领下,真的能够焕发生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朝着更远的目标前进。他不是很有创新精神吗?或许,在这种创新精神的指引下,水泥厂真的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巨大发展,就像他本人在短短时间取得骄人成绩一样。

    就这样,在得知了这一令人震惊、出乎所有人意外的消息后,大家不停地谈论着,质疑声和赞同声交相呼应,不绝于耳。

    当然,除了这两种声音之外,还有第三种声音,那就是郑少华之所以能够出任新任厂长,主要还是由于现任厂长郭文军的鼎力相助和大力举荐;甚至还有人传言,是郭文军一手把郑少华扶到自己座位的,准备在自己离开水泥厂后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接班人。

    这也难怪,厂长一向是赏识有才能的年轻人的,如今郑少华又是水泥厂的优秀员工、明日之星,是大家众望所归的人才,自然十分受到厂长的亲睐。

    得知是厂长推荐郑少华接替自己位置的,大家的质疑声开始慢慢缓和下来。

    他们对厂长的决策和判断一向是表示赞同的,尤其是在经历了水泥厂生死攸关的巨大挑战,并迎来了新的飞速发展之后,他们对这个厂长更是充满了信任;只要是他下达的命令,他们一定会毫无怨言地服从,而且,他们对厂长的为人也是大为赞赏,这样德才兼备的好厂长举荐的人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所以,凭借着郭文军在水泥厂的威望,大家心中的疑惑和不满渐渐减弱了许多,觉得还是应该对这样的决议表示支持,毕竟这事不是他们这些人能够决定的,即便抱怨几句,牢骚几句,又能起得了多大作用。

    镇里的领导都同意了,他们这些人还敢表示不满和抗议吗?还是老老实实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是自己应该做的,其他的,不是他们应该去关心和考虑的。

    就这样,郑少华的授权通知书送达之后,水泥厂顿时变得人声鼎沸,对其充满了各种不同的声音。不过,这些不同的声音慢慢还是冷却下来,渐渐变为一种老老实实的本分工作。

    他们也很想看看,这个年轻人该如何来管理这个水泥厂,该如何来把这个厂经营得更好,实现新的飞跃。

 第277章 接任典礼

    正月初九,也就是下达关于郑少华出任水泥厂临时厂长一职授权书的第二天,现任厂长郭文军召开了全厂员工大会,一来是为了就自己即将离开水泥厂做最后的辞行,二来是为了就郑少华接替他出任水泥厂临时厂长一职进行说明。

    这天,全厂一百三十多人全部聚集在水泥厂大礼堂,参加现任厂长郭文军的辞任与新任厂长郑少华的接任典礼,场面显得异常隆重和壮观。

    大家迫切等待着,翘首企盼着,对这样一次盛大而特别的典礼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心里对即将上任的郑少华抱着一种极大的期待,同时也为他捏把汗,担心他气场不够,镇不住全厂,不能服众,闹出笑话来。

    不过,即便如此,大家对郑少华还是比较认可和看好的,并不会因他的经验不足就刻意难为他,甚至故意刁难他。

    当然,也有一些不服的员工,主要还是那些资历比较老且在水泥厂干了多年的人,认为提拔一个年轻人当厂长,简直就是胡闹,并没有把这次典礼太当回事,纯粹只是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看看而已;还有些自认为可以接替郭文军出任新厂长的人,对此次典礼甚至抱着某种敌视的情绪。不提拔他们就算了,居然提拔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小子,顿时让他们的脸面上有些挂不住,倍感难堪。

    上午十点左右,待大家到得差不多的时候,郭文军和郑少华这才走出厂长办公室,缓缓地向礼堂走去。

    今天,对于郑少华来说,是不平常的一天,也是激动人心、意义非凡的一天。在这一天,他将正式从水泥厂一名普通员工,当着全厂所有人的面,接替厂长一职。

    这样正式而隆重且以他为主角的场合,他还是第一次参加。

    此时此刻,他的心里不免有些紧张和兴奋。当然,这种紧张的情绪并不是特别严重,还没有让他乱了阵脚,丧失理智。

    对于郑少华来说,这样的场合,就像是他人生历程中诸多挑战中的一次而已。

    在大风大浪面前,他早已拥有了一颗强大的内心,并不畏惧任何的挑战,甚至根本没有把这事太放在心上,反而把这看成让自己登上更大舞台、更好展示自我的契机。

    昨天,郭文军就已经告诉郑少华,今天要举行接任典礼,让他事先准备一份就职演说词,算是他新官上任的一种宣言和表态。而且,郭文军还提醒他,演说词不必写得太过华丽和花哨,也不必长篇大论,只要让大家看到他的诚意、态度和决心就行。

    毕竟,大家对郑少华也不陌生,他早已是全厂人尽皆知的优秀员工、明星员工,而且厂里绝大部分的工人对他的能力和为人都是十分肯定和看好的,不必太担心有员工不满而闹事的突发情况;即便真有什么突发状态,也要沉着应对,随机应变,千万不能惊慌失措,手足无措,乱了阵脚,不然大家看到的就不是一个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厂长,而是一个临阵退缩、无勇无谋、毫无经验可言的小屁孩而已,只会把这当成笑柄来看了。

    郑少华把厂长对他的叮嘱都记在了心里,早已做好了应对任何突发状态的心理准备。

    强大的心智与坚毅的性格,已经让郑少华变得越来越深沉,越来越老练,越来越厚重,甚至有时很难从他的面部表情判断他的内心想法。或许,这种深沉和老练,这种气定神闲与沉稳厚重,正是那些人生阅历丰富且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外在的独特气质与魅力吧。

    如今的郑少华,早已不是两年前那个木讷呆板、沉默寡言的他,也不是那个青涩年少、毫无阅历的他,而是经历过大风大浪洗礼,能够在暴风雨前面不改色、岿然不动、屹立不倒的他。

    人生的不幸与灾难,渐渐把他锤炼成一个老成持重、心思缜密、有勇有谋的人,能够不畏惧任何风浪和挑战,不惧怕任何痛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