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大国轻工 >

第9章

大国轻工-第9章

小说: 大国轻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暗示!你再想想,胡勇军到底有没有说比如茶杯,茶叶之类的东西,又或者说白酒什么的!”

    “没有!”

    “你再想想!”

    。。。。。。

 第15章 话中话

    “没有!”杨立民依旧摇了摇头,努力寻思着胡勇军说过的每一句话,最后才试探着说道:“不过胡主任当时说了一段莫名其妙的话,我还以为他是在夸我呢,要不你听听有什么问题?”

    杨立民说的这段话自然就是胡勇军说‘有货的人’这段台词。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在当时胡勇军还就这个理论专门慎重的和杨立民讨论了下,不过杨立民当时只急着想要分配宿舍压根儿就没有正面回答过,现在听了徐福对胡勇军的评价于是又想了起来。

    毕竟杨立民和胡勇军两人谈了大半天其他无非就是问问你家住哪儿啊,家里有几口人啊,有没有负担啊,学校学的什么啊之类毫无营养的话。

    相反‘有货的人’这套言论就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了。

    “哎呀,可不就是这句话吗!”徐福一听,顿时就肯定道:“我说小杨同志啊,你还是太年轻了,难道你就没有听出来胡勇军这段话里的含义?”

    杨立民自认为是二十一世纪穿越来的,也见过、听过不少的潜规则,也算的上知晓一些内幕的人了。

    然而胡勇军这段话中话他却没有听出什么别的内容,相反的徐福却非常肯定,这无疑让杨立民有种上辈子白活了的感觉。

    不过杨立民还是非常好奇,这段话的含义究竟在哪儿。

    于是杨立民只好挠了挠头,朝徐福道:“我还真没听出来,要不徐所长你好人做到底帮我解破一下吧!”

    杨立民作为爱民厂厂领导们眼前的大红人徐福自然是知道的,不过在徐福看来和这样的人交朋友至少目前看来是值得的。

    毕竟这次爱民厂的技术攻关好多事情都是在招待所商量的,其中一些常人不知道的内幕他也是知道的。

    很显然杨立民就是这次技术攻关的功臣,而且技术性也很强,最难能可贵的是杨立民居然还会德国的鞋样设计。

    这样一个有文化、有技术,还受到厂领导们重视的人,不结交才怪呢!

    没见马向前都称呼他为侄子,老厂长还专门设局灌翻了荣华厂一众人,还亲自去了轻工厅挖墙角吗?

    事实上徐福之所以有此一问,其实心里早就已经想通了关键点,于是笑道:“其实胡勇军这段话非常好理解,小杨同志你刚从学校毕业没有经过社会的考验没听出来也是正常的。

    你看啊,胡勇军说有货的人呢饭点儿小错误是可以原谅的,也就是说你如果给他送了礼,那么旁枝末节的东西都无关紧要。下一句没货的人。。。。。呵呵,这句话就不需要我解释了吧!不过啊你也是,去后勤科怎么就不找马科长或者彭科长一起去呢?如果有他们一起肯定就没有这么麻烦了!”

    其实啊,胡勇军这人工作能力还是很强的,虽然总喜欢暗示别人给他送点儿小礼品什么的,但是无非也就是两条烟、两瓶酒之类的。

    这种暗示人送礼的事情自然算不上犯错误,毕竟人家只是暗示并没有明说,不过如果有人要死不送礼胡勇军总能找到你一些小错误恶心人。

    “哦!”杨立民这才恍然大悟,他今天终于算是又学到了一门学问,于是又问道:“那么徐所长你看我明天去后勤科那边要不要请上彭科长一起去啊?”

    请彭刚,主要还是因为杨立民已经算是技转科的人了,并不是杨立民和彭刚亲近,因为彭刚是领导,这个时候请彭刚忙帮对以后开展工作要好的多。

    咱们平日里不是有句话吗?

    求人办事儿欠人情,杨立民请了彭刚就相当于欠下了彭刚一个人情,这也便于以后两人交流不是?

    一个是科长,一个是副科长,总要有了一个纽带两人才有链接嘛!

    杨立民是如是想着,还不禁为自己想到了一个和彭刚拉进关系的办法暗赞了一小下。

    可是徐福接下来的话就让他的这点儿沾沾自喜完全没了意义。

    徐福道:“这个怎么行!要是你先前请彭科长他们出马自然是好事,可是现在却不行。小杨同志,你想想啊,要是下午你直接请彭科长出马胡勇军那个龟儿子看在彭科长的面子上自然不会说什么。

    可是正因为当时你没有请彭科长去,如果明天去的时候突然戴上了彭科长,胡勇军也会按照规定给你安排宿舍什么的。只不过由此一来他就把你给记恨上了,他就会理解为你用彭科长压他。以后啊少不得在一些鸡毛蒜皮上的小事上找你麻烦,这种小人最是难缠!

    依我看你还是待会儿趁晚上买两瓶白酒、再买两条香烟给他送过去,就当少上了一个月班吧!”

    俗语说的好,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胡勇军就是属于这种小鬼,虽然权力不大,却总能找到一些借口为难人。

    杨立民自然也是不想给自己找麻烦事,不就一点儿小礼品吗?他还总的起!在他看来像胡勇军这样的基层领导其实是最容易相处的。

    这样的人说白了也不是真的想要一点儿什么小礼品,最主要的还是觉得有面子。

    然而就在杨立民准备去街上给胡勇军买小礼物的时候,马向前却找到了杨立民,并强烈的要求杨立民上他们家吃晚饭。

    毕竟杨立民在爱民厂可以说是一无亲二无考,马先前作为杨立民在爱民厂认识的第一个人,而且还早已经叔侄想称,在正式上班以前邀请杨立民吃一顿晚饭也是情理之中。

    马向前住的地方同样也是爱民厂的宿舍区,从大门进经过下料车间和上案车间再走过一片煤渣铺就的小树林就可以看到一大片砖木结构的平房。

    这年头地价几乎就是白菜价,能用这么大块地修房子足以看得出爱民厂的奢侈。

    在杨立民的记忆中,现在爱民厂的位置放在后世那就是西部鞋都范围内,当时一亩地可是炒除了每亩将近五百多万的天价。

    根据目测,爱民厂的厂区足足有两三百亩地,也就是说靠着这些地哪怕什么都不干,只要维持到18年那么爱民厂就算赚钱了。

 第16章 怪事

    关于房价、地价杨立民就记得这么一个笑话。全本小说网https://。

    笑话说一个德国人带着一百万到上海做红酒生意。

    这位德国人首先花了五十万在上海买了一套房用于生活居住,然后剩下的五十万全部投入到了生意当中。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这位德国人因为经营不善公司倒闭,可是他当初买的那套房却升值到了两千多万,其中价值翻了足足一百倍。

    于是这位德国人便卖了这套房带着两千多万回德国养老去了。

    临走之前这位德国人非常感叹,说中国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

    后世的时候金花镇足足有将近上万家鞋厂,可是杨立民却根本就没有听说过爱民鞋长的名字,由此可见当时的爱民鞋厂很有可能在八十年代就已经破产。

    最后这块地到底归属权是谁,也就不可而知了。

    满脑子胡思乱想,很快,两人在不经意间就已经穿过了厂区,来到了宿舍区。

    马向前和很多工人一样一家老小都住在工厂里。

    因为是双职工家庭,马向前又是供应科科长,他们一家分到了一处三室的砖瓦小房。别看地方不大,但是住下一家人也算是相对宽敞,比起其他单职工守着间单间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来,小杨,进屋里坐!你婶子还有会儿才下班,等她回来就炒菜,咱们俩先就着花生米喝两杯!”

    一进屋,马向前就热情的招呼杨立民喝酒。

    这个年代人们的业余生活并不多,虽然现在有了电视机,但是电视机的价格对于任何家庭来说都无疑是一个难以承受的问题。

    马向前是双职工家庭,有一个念初中的儿子叫做马涛,不仅如此聊天中杨立民还了解到马向前还有一个弟弟以及父母都生活在农村。

    他们两口子不仅自己需要开支一笔钱作为生活费,还要供应马涛上初中,并且每个月还要向家里寄三十块钱帮助父母和兄弟改善生活。

    最关键的是马向前大大小小也算是一名领导,出任的优势供应科这样对外有业务的部门,索亚啊皮鞋、手表、自行车这些硬件也必须配置。

    除开了这么多,事实上一年到头也存不下几个钱,现在两人有花生米下酒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了。

    “马叔,要不咱们还是等婶儿回来咱们再喝吧?”一听到喝酒杨立民立马就怂了,以前他虽然也喝酒,但是都只不过是浅尝而止意思意思,特别是昨晚的那顿几乎就要了他的小命一觉睡到下午不说到现在一看到酒瓶他就犯晕。

    杨立民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以前念书的时候就没怎么喝过酒,昨晚那顿喝的我现在都头疼呢,要不马叔你先喝着,我这儿正好也有几个问题想要请教你呢!”

    “要不少来点儿?你都说了以前那是念书的时候,现在可是参加工作了!我给你说,这出身社会烟是和事草,酒是引门砖,这两样东西要是都不会可不行!”马向前根本就不给杨立民结识的机会,从桌子上拿过酒杯二话不说就倒了两杯沱牌酒厂生产的柳浪春。

    要说这柳浪春也许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不过要说这家酒厂生产的另一个品牌名为《舍得》的酒大家估计就熟悉了。

    还别说,这个时代的酒可是真正的纯粮食酿造,也没有添加什么香精,饶是杨立民一见到白酒脑子就犯晕但是当就被递到他手上的时候还是被酒香吸引小小的抿了一口。

    顿时一道火。辣辣的滋味涌上心头,这种感觉还真不错!

    “嗯,这就对了嘛!”看着杨立民喝了一小口,马先前非常满意,笑着道:“别光顾着喝酒,来先吃两颗花生米,你这样喝容易喝醉!”

    一边说着,马向前又捧出了几把晒干的盐水花生。

    “谢谢了啊马叔!”杨立民也不客气,抓了几颗就剥开开吃,几颗下肚满嘴留香,这时候杨立民才开始问起了他所关心的问题。

    杨立民问道:“对了马叔,咱们厂现在的任务重吗?我看车间里有的车间下班了,有的车间还在上班,这是怎么回事情?”

    正如杨立民所说的那样,刚才两人经过车间的时候上案车间和下案车间的工人已经关灯下班了,唯独只有下料车间那边还亮着灯正在加班。

    按道理来讲,一个部门加班就意味着订单多,生产任务重,只是三个生产部门只有一个部门加班无疑让人有些弄不懂情况。

    当然,开料车间是车间里所有工作的前道工序,无论是上案还是下案有事可做的前提必须是下料车间已经完成。

    但是作为一名设计师,或者说因对鞋业生产有着丰富经验的设计师,杨立民非常清楚下料这个工种事实上是非常快的。

    他们负责的是将成匹的材料通过剪刀裁剪成规格统一的鞋样配码。

    因为现在生产的是军用胶鞋,所用的材料全是帆布,所以一般来说下料都是好几层一起下,一剪刀下去就是好几双的材料,比起上案和下案的复杂工艺简直就跟玩似的。

    所以啊,下料车间想要供应上案的生产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问题,可是现如今却反了过来,按道理本应该加班的部门下了班,应该下班的部门却再加班。

    “哎呀,这不是前面因为下料出错给弄的嘛!”说道这里马先前也禁不住话多了起来,马向前解释道:“前面下料的码字除了问题,很多的鞋码不能生产,不过嘛幸好你这次采用逐码替代的法子解决了。所以下料车间那边就有事儿做了,必须尽快的把帮脚用的布条给弄出来,不然的话也没办法操作不是?”

    “原来是这样啊!这么看来婶儿的工作部门应该就在下料车间吧!”杨立民顿时恍然大悟,先前马先前就说了他的妻子还没下班这么看来这种可能性很大。

    只是杨立民还是有些不明白,逐码替代无非就是添加了一根布条吗?竟然还需要加班。。。。还真是怪事!

 第17章 下料车间

    “是啊,就在下料车间上班!”马向前点了点头,端起酒杯也喝了一小口,然后说道:“彭刚那边昨晚喝酒之后根本就没有回去,一个人愣是躲在技转科那边把布条的纸样给弄了出来。全本小说网;HTTPS://。.COm;今天一大早就转交给了下料车间那边,为了不耽误生产下料车间的主任钟时国就加急分配了任务,要求分到任务的人务必当日完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