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大国轻工 >

第330章

大国轻工-第330章

小说: 大国轻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百丽厂的许多固定资产的价值只是按账面上的原价扣除折旧之后计算出来的,真要以市场标准平定的话,肯定是没有这个价钱。因此,百丽厂可以说已经是资不抵债了。

    工作组与百丽厂的厂方进行了长时间的闭门会谈,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除非轻工厅能够向百丽厂一次姓注资120万以上,同时要求银行不催讨欠款,否则百丽厂不可能有机会扭亏为盈。

    最终,轻工厅在报请省委省政斧批准后,作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决定,把百丽厂的所有资产有偿转让给爱民实业发展公司,同时保留百丽服装厂,但停止其全部经营活动。也就是说,百丽服装厂这个单位依然是存在的,但已经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只是存在一个名字而已。

    轻工厅作出这样的决定是有理由的,一方面是百丽服装厂的亏损问题已经拖了两年时间,再不解决也不行了。另一方面就是爱民实业发展公司的出口创汇问题已经纳入了省委和外贸厅的工作重点,省委责令轻工厅必须尽快解决爱民实业发展公司生产场地和人员等方面的问题。

    当决定正式传达到杨立民手上的时候,杨立民也是吃惊不已,真的就如同当初朱红军跟他说的一样,此刻真是爱民实业狮子大开口的时候,面对一个如此大的外汇订单,很多方面都会让步,只要不是大的原则问题,都会直接开绿灯。

    出口创汇任务是由国家层层下达下来的,完成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地方政斧的政绩。在政绩要求面前,还有什么搬不开的障碍呢?

    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一家大集体企业从名义上兼并一家国营企业肯定是行不通的,百丽服装厂也不能倒闭或者破产。不过,中国的基层干部在钻政策空子方面总是会时不时迸发出无穷的智慧,他们拿着政策条文逐字逐句地研究,终于做出了这样一个换汤不换药的方案。

    然后,继续保留百丽服装厂的名义,甚至于于常甫等厂领导还保持着原来的行政级别和待遇。轻工厅在在蓉城另找了一出地方,作为其经营场地,然后于常甫等人就非常光荣地从现有的厂区里潇洒的滚蛋了。

    但令人意外的是,张耿年却是留了下了,按照他的说法是,他要守着这一块曾今奋斗过的土地,哪怕是作为一名普通工人身份。

    对于这个,杨立民是很欢迎的。在前两次的接触中,杨立民对这位副厂长的印象是十分好的,他也是最早支持厂子被接收的人,同时他很有能力,年龄也不大,但这不是杨立民最看中的地方,杨立民之所以同意留下他,主要还是因为在当初全厂领导层几乎都出现了腐败的情况下,他还能洁身自好,保持风骨,这一点非常好,正是爱民实业需要的人。

    为了让于常甫心情愉快地离开百丽服装厂,轻工厅也向他许下了承诺,答应只要他把百丽厂向爱民实业移交资产的工作做好,过一两年就调他到上面去,挂到轻工厅下面,给他提上半级,以扶厅级待遇退休。

    于常甫本就是个老实人,在经过了上次的调查风波之后,本就是惊弓之鸟,心里也早就没有了进去之心,加上年纪也不小了,他也干不了几年了,百丽的衰败本来就已经成了他的污点,现在这个污点能够洗清,让他体面地离开工作岗位,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这种大事都被解决了,杨立民也极为干脆,大手一挥,爽快的就签了大名,开出了一张280万的大额支票,彻底接收了百丽服装厂的一切。在偿还了百丽厂原本欠下的欠款之后,剩余的部分也被转交给了于常甫,成为百丽服装厂最后那些人员的运作费用。

    终于于常甫最后怎么使用那一笔钱,那就跟杨立民没有关系了,他目前最紧要的事情就是立刻进驻百丽厂,然后安置剩余的那些原本百丽厂的工人。

    虽然花了大笔的钱,让爱民实业的资金缩水很多,但是,杨立民一点都不觉得心疼,反而觉得极为划算,爱民实业,送算是有了自己真正的独门独院了。

 第682章 一连串的操作

    第682章 一连串的操作

    其他都好说,接下来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这留下的比整个爱民实业都要庞大无比的工人团队。全本小说网;HTTPS://。m;按照杨立民的设想,直接跟他原来招人一样,直接让每个人重新入职就好,这有什么难的。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决定先问问朱红军这位老江湖再说。

    “你是不是高兴过头了,脑子都不带了?傻啊你!”

    结果,立刻就被朱红军劈头盖脸的训斥了一顿。

    杨立民有些懵,自己似乎又搞错了什么事情了。

    “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幼稚、太简单、太愚蠢了,人家是国营企业职工,哪里肯转变身份成为大集体职工?你这里可都是临时工!别看发工资的是你,你的社会地位还不如人家高呢。现在你想让别人降低身份,人家哪肯接受?再说了,轻工厅也无权解除一个国企职工的公职,这不是一纸通告就能够摆平的事情!”

    朱红军的一通话让杨立民再次长了见识,他真的是太小看了这个时代人对身份的态度了。要是在二三十年后,什么正式工,虽然还有人在乎,但是只要工资高,那算什么,说走就走,一个饿不死养不胖的工作实在没什么值得留恋的。

    但是如今却是不行,正式工的身份简直就是金饭碗,或者护身符的感觉,他们觉得只有这个身份才能让他们觉得安心,否则就感觉被抛弃了一样。

    被朱红军训过之后,杨立民最终没有直接提身份的问题,而是先建了在一片角落里建起了一栋新的宿舍楼,三层的,直接通知王大山带着叶炳良和工程队过来加紧施工。

    毕竟要派人进来的,来的人也要住宿,百丽厂的住宿问题本就十分紧张,想要从原来的宿舍里腾出空间来,那简直难于登天,这在杨立民亲自看过一次住宿条件之后就断然放弃了。

    原本杨立民觉得爱民厂原来的住宿就很简陋了,因此,眼看厂里新宿舍楼竣工了,即将分房,他甚至都没有了参与的念头,但是跟这里一比,那就是天堂。

    这里很多人都是一大家子挤在一起,大姑娘已经长到了十六七岁,甚至有姑娘出嫁前都是跟父母挤在一起睡的。更有刚结婚的青年职工,只能在单身宿舍里拉起一道布帘子,以示跟同宿舍的舍友区分,每次想要亲热一下,都要趁对方不在的时间,搞的跟打仗做地下党一样,时间长了,大家都是苦闷无比。

    在宿舍建造之前,工程队先清理出了一间小仓库,作为工程队众人的住宿地点。同时发出通知,以后凡是爱民实业发展公司的职工,都有机会分房。

    房子,那就是天大的事情,中国人自古以来最要紧的就是土地和房子,房就有家,有地就有饭,这是几千年自古以来就形成的灵魂烙印,哪怕是后来人们变得有钱了,第一件想到的事情依旧是买房,因此早场了房地产市场的极速飞跃,也造成了多年以后的房地产超级泡沫,很多人甘心成为房奴也在所不惜。

    因此这条消息一传出来,整个百丽厂就沸腾了,人人都燃气了对生活的希望,向往这自己能够住进那种宽敞明亮而且只有自己一家人的洋楼房子。就是一些对合并极为不满的老工人也是心中顿时火热无比,要说对于小房子的感受,他们是最具有话语权的。于是大家都开始打听到底怎么才能分到房子。

    看着工地上忙碌的众人,哪怕是才刚刚开始打地基,也是每天有好多人想找人问问,但是爱民实业的人还没有进驻,他们能够问的对象也没有,好多人就将,目标盯上了工程队的人,结果当然是早就注定的,一无所知。

    终于在大家无比的期待中,杨立民带着一帮人进驻到了百丽厂中,住宿的地点,就是暂时将那件下仓库分隔开来的另一半。

    爱民实业毕竟还是挂在爱民鞋厂名下的,因此杨立民也不会放过厂里的人才,他将目标盯上了付文斌,这当初给他找麻烦到人。

    当他直接提出让付文斌来出任百丽厂厂长的时候,付文斌的脑袋里觉得很可笑,这小子绝对是今天被门挤过!

    不过让杨立民再次重复之后,他也是懵了。不过最终他同意了,因为他也早就明白了,爱民厂只有再跟着杨立民才能继续强大,当然,马向前是极为赞同的,他可不想一下子被杨立民直接抛开,派出付文斌去当然是最好不过的,至于付文斌走后留下的副厂长的坑,杨立民提了一个人,就是当初他在技转科的领导彭刚。

    在一番夸张的号召之后,爱民实业和厂里一四比一的比例选出了三十人大团队进驻了百丽厂,付文斌为厂长,赵耿年为副厂长,百丽厂原来唯一个没有陷入腐败风波的技术科副科长臧庆元为技术科科长,杨能的另一个徒弟牛超,被安排成了后勤科长,原上案车间主任周生被任命为百丽厂的生产主管,全权负责本厂鞋业生产运营,而他的位置,则换成了那个进京钱参与技术比拼的吴海峰。加上任用了赵耿年推荐的几个原本百丽厂骨干,爱民实业发展公司百丽分厂的基本构架就起来了,一切工作也开始运转起来。

    百丽厂的人,终于是微微安心了一些,看来杨立民还是不错的,愿意用百丽的老人,能够任用找耿年和其他几个人,就很不错。

    接下来,杨立民再次出售,重新建立服装生产队伍,又一批人很快几被任用,杨立民还特意带着华云来转了一圈,让这个新收的妹妹给自己拉拉人气,很快,被妹妹华云认可的一些人,马上就成为了第一批被任用的人,那个当初对华云很是照顾的王小桃就是其中之一,还是一个副班长。

    这一波操作再次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可,如此下来,杨立民至少已经得到了大半职工的认可,趁热打铁,杨立民于是再次投下一记重磅炸弹!

 第683章 打脸啪啪响

    第683章 打脸啪啪响

    杨立民的炸弹爆发了,让全部百丽厂的老人都是坐不住了。//全本小说网,HTTPS://。)//

    想要房子,可以,但是你必须是爱民实业发展公司的正式工人,也就是和原本的工人一样,成为公司的临时工。

    临时工这个字眼有些刺眼,这也是杨立民故意提出来的,目的就是让这些人日后不要回头再来找麻烦,一切都是自己自愿选择,不要怪别人,

    其实临时工这个身份在爱民实业就是个名词而已,用合同工是最为准确的。

    实际上每个人都和公司签订了合同,第一次一年,第二次三年,第三次五年,这是杨立民沿用了后世那些企业的合同机制。

    目前,公司里最早一批人手上拿的都是三年合同,还有进来最迟的一批人也都是即将签订三年合同的人,在爱民实业里,真正心里还在乎“临时工”这个身份的人,的确有,但是并不多,比如杨能、罗大刚、徐虎、赵杰、沐兰、张慧芳这些人,你就是现在给他一个正式工的名额让他去厂里上班,估计都会毫不犹豫拒绝的。

    关键是钱啊,有这么优厚的收入和升职机会还有优越的福利待遇,可真是打着灯笼都没地方找的。拿惯了高工资,在让他们为了顶着一个正式工的身份,每个月紧紧巴巴的靠着那几十块钱的工资生活,真的是头发都能愁白了。

    他们已经被杨立民养的骄傲起来了。

    因此在那些人看到有爱民实业的人进驻之后,就马上开始去套近乎问话的时候,那些人都是微微感慨了一下之后就对这些人的话笑了起来:

    “正式工有毛用!能每天吃肉?家里想买啥基本打不住手?我老子当了一辈子正式工,如今还羡慕我这个临时工呢!”

    这话狠毒,杀伤力很大,太扎心!

    很多人不太相信,不够一个人这么说没什么,但是大家回来一碰头,发现听到的话都差不多。,这可就有些惊讶了,爱民实业这么邪性,人都中邪了?傻了?

    杨立民可不知道这些,随着宿舍楼的快速建造,一招一招的放着自己的大招,他很乐意看到这些人的震撼的表情,这是一场硬仗,打赢了,那日后要是再次接收其他厂子,就可以拿出来当教材。

    因此,这些人越震撼,他就越开心,后面的彻底收拢人心可就容易多了。

    首先,杨立民成立了爱民服装业务部。

    没错,不是厂了,只是业务部!

    在本着自愿报名的情况下,经过和赵耿年商议之后,杨立民择优选择了其中的五十多人进入,这就让服装业务再次建立起来,虽然规模小了很多,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只是每个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