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大国轻工 >

第14章

大国轻工-第14章

小说: 大国轻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套两室一厅的小洋楼算不上什么高大上的房子。

    对于杨立民这个从后世穿越而来的人来说在后世里三室一厅、四室一厅,独门小别墅,高层的电梯公寓。。。。什么房没有见过?

    相反的这种砖瓦结构的小平房却有着他对于儿时朦胧的记忆,因此甚至从心理上他更加倾向于小平房,而不是看似豪华的小洋楼。

    “呵呵,果然不愧是学校里出来的高材生,觉悟就是高啊!”看着杨立民同意了自己分配的建议,胡勇军脸上闪过了一丝笑容,说道:“既然你同意这样安排,我这就让小马带你过去。另外考虑到今天就要上班,劳保用品我看你就中午的时候过来领取吧,也不耽误你工作!”

    说着,胡勇军又叫来了后勤部的小马,让小马带着杨立民去交接宿舍。

    原本杨立民是准备给胡勇军送点儿什么小礼物啥的,因为昨天晚上马向前请客,再加上后来因为格板的事情耽搁了不少时间,最后等到杨立民回到招待所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多了。

    所以也就错误了送礼时间。

    在杨立民看来如果按照徐福所说的那样,胡勇军肯定会给自己找麻烦的,没有想到的是今天却非常顺利,而且胡勇军也是相当的热情。

    “杨科长,这儿就是你的宿舍了!”走到了宿舍区,后勤部小马带者杨立民在一排小平房前停了下来,走到其中的一个门口从手里挂着的一长串钥匙中取出了一把打开了门,对杨立民说道:“按照惯例,小洋楼是两室一厅如果换成小平房是会多出一个房间,也就是三室一厅的。杨科长你还有家属也要住进来吗?要是那样的话到时候人来了你可得记者去后勤部报备一下,不然的话保卫科那边不认识人不让进厂的!”

    小马是后勤部的办事员,全名叫做马莹,是一位约莫十八、九岁长得很耐看的姑娘。

    原本她只需要把杨立民带到房间,然后直接交接完钥匙就可以回去的,可是她看了看空旷的房间,最后还是迟疑着问了杨立民这个问题。

    “家属?”杨立民一愣,他本想说自己那儿有什么家属啊!

    正要开口,他却又想起了‘自己’的在老家除了父母之外似乎还有一个正在念初中的小妹。

    于是杨立民改口道:“是啊,老家里还有个妹妹,我正打算接她过来呢!咱们金花怎么说也实在省城周边,这教学质量比老家那边要好上了不少,如果能在这里上学的话我想对她应该很有帮助的!”

    “可是。。。可是就算是你的妹妹要过来你这儿也只有两口人啊!”马莹想了想又说道:“如果住小洋楼的话你们兄妹一人一间,那岂不是正好?”

    杨立民仔细想了想,还真是这样。

    只是他很奇怪,马莹为什么会和他说这些。

    看着马莹欲言又止的样子,他一回味当即也领会了马莹的意思,很显然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还真被胡勇军给穿小鞋了。

    要知道,现在可是79年,这个时代如果能住进小洋楼那何止是一个面子能够说清楚的?

    那不仅代表着生活环境更好,更方便,最关键的是同时也是身份的象征、和待遇问题。

    而胡勇军借口房子不够给他安排了小平房,显然就是在房子上做文章了。

    不过杨立民还真不得不佩服这个胡勇军真不愧是个老油条,首先人家早就说了并不是不给杨立民安排小洋楼,而是现在房间不够,只要以后有了空缺就会立马通知杨立民。这样的话里里外外还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也附和规定,只不过啊什么时候才有空缺这就不知道要等到那天了。

    马莹显然是想要提醒杨立民的,只不过这姑娘也不好明说。

    看着马莹那想说又不敢说的模样,杨立民不禁对马莹的印象很好,笑着道:“那就多谢小马姑娘的关心了。不过我还打算多誊出一间房间做书房的,三室一厅正好!”

    在杨立民看来胡勇军这种小手段还真上不了台面。姑且不说这样的小洋楼他看不上,就算看的上凭着他先知先觉以及专业的鞋业知识,想要在这个大时代中想要自己的生活过的好一些很难吗?

    呵呵,还真的不难!

    “住不下

 第26章 工艺书

    第26章 工艺书

    “哎呀!杨科长,你怎么就不明白呢?”

    看着杨立民跟个没事儿人一样,马莹都替她着急,于是道:“小平房比小洋楼可差多了!”

    说着,她又朝四周看了看,最后才压低了声音在杨立民耳边小声道:“你是不是没有给大胡子送礼啊?”

    大胡子。。。。。

    杨立民差点儿当场就笑出声来。(全本小说网,https://。)

    他没有想到马莹这么一位看似文静的姑娘居然会给自己的顶头上司取一个大胡子的绰号。

    还别说,这绰号和胡勇军还真的有些贴切,只不过从马莹的嘴里说出来怎么着有一种喜感呢?

    让杨立民不禁想起了在后世纵横中文网一个叫做胡子的编辑,虽然绰号都一样,不过两人的对工作的态度完全就是两个极端,让人不得不感叹人生百态。

    对于马莹善意的提醒杨立民只是默默的记在了心里,并且很快就以将要上班为借口转移了话题。毕竟对于她这么一个小办事员来说,背后说上司的坏话肯定是要冒一定风险的。

    杨立民不愿意这个善良的小姑娘帮着自己承担不必要的风险,有的更多的是深深的感激。

    因为中午才能领取劳保用品,杨立民告辞马莹后就直接去了技转科办公室。

    到了技转科才刚刚九点钟,科里边的技术员们都已经上了班。

    彭刚因为昨晚和杨立民碰了头提前知道杨立民要去后勤部办理宿舍的事情看到杨立民到来便顺理成章的开了个简单的内部会,一则是宣布杨立民作为技转科副科长的任命,二来也算是大家认识一下。

    技转科人不多,科长彭刚,副科长杨立民,下面分别是下料技术员胡志军,面部技术员张月霞和陈国仙,下案技术员吴刚以及包装技术员陈文。

    人不多,不过却相当于一个小社会,开会的时候技术员们在打量杨立民的同时杨立民也暗自观察这些技术员。

    其中面部的张月霞和包装技术员陈文杨立民是认识的。

    昨晚彭刚通知加班的时候来的两人就是他们,而其他的几人此时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对昨晚的事情根本不知道一般木讷的听着彭刚对接下来工作的安排。

    事实上技转科的工作性质和现场生产单位的工作完全相反。

    因为技转的原因,技转科的工作将会在正是生产大货之前全部完成,所以当现场生产单位努力加班的时候技转科这边无疑就非常清闲。

    原本按照惯例新官上任三把火是需要烧一烧的,不过杨立民却并没有任何的表示,只是勉励了技术员们几句之后便示意彭刚结束了这次短会。

    当然,并不是杨立民不想说什么。根据昨晚技转科加班的情况他就发现了很多问题,只不过想要解决他就必须要深入了解,找到根源之后才能对症下药。

    杨立民相信只要有了彭刚的支持,一切将不是问题。

    “立民啊,上午开会的时候你怎么不多说两句?”下班后,彭刚特意叫住了杨立民问道。

    “呵呵,我这不是刚来吗?”杨立民也不客套,心里有什么说什么道:“你也知道,我现在对科里的情况并不了解,所以还是决定先看看再说。不过开完会之后我翻看了以前的技转资料,发现咱们以前的工艺书做的实在是太过简单,本来想着等两天再和你商量怎么规范一下,没想道这会儿你就找我了!”

    “哦?工艺书有问题?”

    不是彭刚少见多怪,如果换成别人这么说他甚至根本就不会理会。

    毕竟爱民厂有着几十年的历史,单从工艺书来说就算是比起荣华厂也不见的差。

    然而说话的却是杨立民,这就让彭刚不得不重视起来。

    “彭科长,您老别这么疑神疑鬼好不好?”杨立民也是被彭刚严肃的样子给逗乐了,他从旁边抽过来两根凳子,示意彭刚坐下,然后笑道:“大问题没有,就像我说的那样有些简单了!”

    杨立民本就是个想到就做的人,当下他先是将爱民厂的工艺文件拿了一份出来,然后又取了一个文件夹之后才道:“你看,这是咱们厂的工艺书。咱们的工艺书全部都是用文字书写的,虽然写的人非常认真,也很全面,但是相对而言还是抽象了一些!

    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我自学的那本德国设计书的时候,从里面曾经看到过德国的工艺书,不仅如此,德国人为了大货的顺利生产他们还制作了一个叫做看板的东西,非常清晰的将每一个步骤都分解出来。

    可以说只要拿着看板,哪怕是从来没有接触过鞋业的人都能看懂,从而大幅的降低”

    “立民啊,上午开会的时候你怎么不多说两句?”下班后,彭刚特意叫住了杨立民问道。

    “呵呵,我这不是刚来吗?”杨立民也不客套,心里有什么说什么道:“你也知道,我现在对科里的情况并不了解,所以还是决定先看看再说。不过开完会之后我翻看了以前的技转资料,发现咱们以前的工艺书做的实在是太过简单,本来想着等两天再和你商量怎么规范一下,没想道这会儿你就找我了!”

    “哦?工艺书有问题?”

    不是彭刚少见多怪,如果换成别人这么说他甚至根本就不会理会。

    毕竟爱民厂有着几十年的历史,单从工艺书来说就算是比起荣华厂也不见的差。

    然而说话的却是杨立民,这就让彭刚不得不重视起来。

    “彭科长,您老别这么疑神疑鬼好不好?”杨立民也是被彭刚严肃的样子给逗乐了,他从旁边抽过来两根凳子,示意彭刚坐下,然后笑道:“大问题没有,就像我说的那样有些简单了!”

    杨立民本就是个想到就做的人,当下他先是将爱民厂的工艺文件拿了一份出来,然后又取了一个文件夹之后才道:“你看,这是咱们厂的工艺书。咱们的工艺书全部都是用文字书写的,虽然写的人非常认真,也很全面,但是相对而言还是抽象了一些!

    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我自学的那本德国设计书的时候,从里面曾经看到过德国的工艺书,不仅如此,德国人为了大货的顺利生产他们还制作了一个叫做看板的东西,非常清晰的将每一个步骤都分解出来。

    可以说只要拿着看板,哪怕是从来没有接触过鞋业的人都能看懂,从而大幅的降低”

 第27章 看板

    也就是说在这一到两年的时间内这名学徒工并不能独立创造价值,甚至他们除了自己的工序外连鞋的构造都不知道。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这就相当于一个人读一本书,读的只是其中一段,然后闭门造成,就算是理解了这段话那么对这本书的意思无疑根本不知道。

    但是如果这名学徒工在学习之时能够看一遍看板,那么他就能从鞋的构造进行学习,虽然并不一定能够掌握每个工序的技术,但是绝对对他的本工序学习有着巨大的帮助。

    彭刚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深知看板的重要性,不由得向杨立民问道:“利民,你的意思是咱们厂也试试看板?”

    “是啊!”杨立民点了点头。

    事实上拿出看板和彭刚商量他自然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爱民厂之所以连续出现生产事故,除了技转科和下料车间这两个部门沟通协调出现了问题之外,主要的问题还是下料车间的工人对鞋样格板信息掌握不够,完全是犯了经验性的错误。

    而有了工艺书,如果再加上看板作为事物补充,那么现场生产无疑就将要简单的多了。

    当然,如果只是这些其实就算是用不着看板只要技转科能够做好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其实也是可以杜绝的。

    但是随着计划经济的红利消失,新生代市场经济的到来,源源不断的私人企业如春笋一般冒出,那么到了那个时候爱民厂还有什么生产力与其竞争?

    既然已经成为了爱民厂的一员,杨立民就觉得自己有义务让爱民厂成长起来,起码也要对得起朱红军对他的一翻知遇之恩。

    当然,更多的是一展他前世想要实现却又未能实现的抱负!

    因此,在他看来想要发展就必须创新,在继续依靠轻工厅做传统老三样之外还必须自主开发新的鞋款,并且开拓自己的渠道,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中立住脚。

    于是杨立民接着道:“我的想法是看看咱们能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