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牛男_报纸糊墙 >

第5章

牛男_报纸糊墙-第5章

小说: 牛男_报纸糊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咋还不摘啊?”罗蒙刚刚也看到了,棚里的西红柿挂果不错,长得也都挺好,个头都老大了。
    “咋摘,这不是还没红呢吗?”罗长铁不明所以。
    “嗨,你还等它红啊,天气不够暖,红不了了,市面上卖的那都是激素催红的。”罗蒙掀开塑料薄膜,从枝头上摘了一个西红柿咬了一口,果肉很脆,果汁酸甜酸甜的,口味还不错:“就这样的,都可以摘了。”
    “摘回去咋弄啊?”没成熟的西红柿摘回家去,照理说就算不动它,过些日子自己也会变红,就是时间长了西红柿就不新鲜,不好吃了。
    “你摘回家去铺开,喷点老白干,上面盖点稻草破布什么的,一两晚就该都红了。”
    “这样能成?”那老头子将信将疑。
    “你要是不放心,先摘几个回去试试呗。”罗蒙笑嘻嘻道:“你这些番茄种得不错,一斤打算卖几块啊?”
    “菜市场里卖两块五三块,咱就卖两块。”罗长铁勾着背,小心翼翼地掀开一块塑料薄膜,从枝头上摘了几个西红柿下来,轻轻地码放在田沟里,看来他是打算尝试一下罗蒙告诉他的方法了。
    “这么实惠啊,那你先给我称个二十斤。”罗蒙看了上坎那头牛崽子一眼,那家伙还站那儿呢,伸着脖子看着他跟罗长铁说话。
    “你要那多干啥?”
    “咱家几头母牛都产奶呢,给它们改善改善伙食。”
    村子里的人都知道罗蒙他们家在镇上开了家店面卖谁牛奶的事,不过都不太看好,他们这地方好多人都养过水牛呢,都晓得水牛产奶少。
    “还有刚刚那头牛崽子也啃了几个,到时候多少钱我补给你。”罗蒙又补充说。
    “你刚刚就为这事骂它?”罗长铁也直起腰来,看了看上坎那头牛犊。
    “可不是,今天刚好被我抓个正着,也不知道来了几回了。”这都熟门熟路了,肯定不是第一回,罗蒙也没想占这老人的便宜,所以就照实说了。
    罗长铁摆摆手,说:“这小牛犊子吃相挺好,啃几个就算了,只要不糟蹋了就成。”
    “那哪儿成啊?”
    “这牛犊子长得瘦,肯定是母牛奶水不足,这牛犊啊,跟咱们的娃娃一个样,小时候营养要是不足,就馋得厉害,几个西红柿,吃了就吃了,十几个月大的崽子,能晓得啥事?”
    “嗨,也是。”罗蒙见老人这么说,就不再坚持,要再说什么,就显得他这人待牲畜刻薄了,老人大都心软,不喜欢那样的。
    罗蒙从小在村子里长大,自然是认识罗长铁的,这老头为人不错,对谁都和和气气的,听说家里几个孩子都在在镇上县城里买了房子,村里就只剩下老头老太太两个。
    想想他老大岁数了,种这一片西红柿也不容易,平日里小心翼翼地侍弄着,偏偏又因为不懂催红白白错过了年关最好赚钱的那几天,如今还被二郎给啃了不少,罗蒙心里就有些过意不去。
    他见罗长铁只管专心摘西红柿,就趁他不注意的时候,往这块地里撒了点灵泉水。眼下还是正月,蔬菜的价格还行,罗长铁这块地里要是能多长点西红柿,他每天挑到镇上去卖卖,十天半个月下来,多少也能有些进项。
    这一天傍晚,罗蒙家所有的水牛都分到了几个清脆可口的西红柿,二郎除外。一屋子女人都挺同情这头小牛犊子,就罗老汉站在罗蒙这边,觉得偷嘴这个毛病惯不得。
    “等过阵子给它穿上鼻环,就老实了。”罗老汉养过牛,也有经验。
    “再等等吧,这不还小呢么。”
    其实也不算小,村子里的水牛大多都是在一岁左右穿鼻环,不然等它大了,几个人都摁不动,早套上鼻环,磨磨性子,再稍微长大点就能干活了。
    不过罗蒙现在也不指着二郎拉犁拉磨,作为一头水牛,也就是童年这两年欢快点,干脆再让它野上一阵子也无妨。
    可是再等上一阵子,二郎在村子里的地位就不一样了。
    早前罗蒙在村子里说二郎救母的故事,村民们还有点将信将疑,觉得这事说不定就是瞎猫撞到死耗子,碰巧而已。
    这回罗长铁在村子里说,罗蒙家的二郎在他家啃了几个番茄,又撒了几泡牛尿,那牛尿可是神水啊,撒在他家的番茄地里,他家的番茄就猛长,挂果挂的那叫一个勤快,他种了这么多年地,就没见过这种事。
    
    第7章 食堂老板郭大锅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最后闹得沸沸扬扬,连离他们村老远的彭老九都给罗蒙来了电话,问他那头牛犊子是不是真那么神,话里话外都透着遗憾,说他们彭家没福气,几代人养了上百年水牛,都没能把这神牛留住。
    罗蒙说哪儿能啊,没那么神,别听人家忽悠,咱这地方上的人闲得慌,就爱瞎吹牛,这牛崽子在你家又不是没撒过尿,咋也不见你家长出金山银山来?
    彭老九想想确实也是,那股子心疼劲这才缓了过去。
    但是无论罗蒙怎么说,都挡不住村民们对二郎的热情,每天都有人跟罗蒙借二郎,借走了牵去自家地里,供吃供喝,就指着它能往自家田里撒点神水神土。
    二郎那小牛崽子一开始还挺高兴,萝卜青菜没少吃,这大冬天的,蔬菜可都是精贵东西,遇上几个大方的,还能弄点豆子什么的嚼一嚼,日子那是相当滋润的。
    可时间一长就不行了,不自由啊,每天就是吃喝拉撒没点娱乐,想去旁边的地里蹦一蹦吧,人家还看得死紧,生怕它把好料撒别人地头上去了。
    “哞!”这天傍晚,二郎见罗蒙赶着一群牛回村子,远远就开始叫唤了起来。
    “呦,罗蒙放牛回来了?”当天借到了二郎的农户笑容满面地跟罗蒙说话,甭说,二郎的事被这么一传,连罗蒙在村里都更受尊重了。
    “咋样啊,今天又屙了不少吧。”罗蒙笑呵呵地摸了摸二郎无精打采的牛头。
    “还成。”那汉子笑眯眯的,看来这一天的收获还算不错。
    “有用没用啊那玩意儿?”罗蒙心里知道,用肯定有点用,二郎在家里喝的都是灵泉水,排出来的东西大概也差不了。
    “有用啊,怎么没用,前两天肥了韭菜地,如今那些韭菜苗长得可好了,就是没有长铁叔家的番茄地好,不知道为啥。”
    “可能是因为二郎最近精神不太好。”罗蒙尽量为他家这头小牛崽子争取一点自由空间,焉头巴脑那样,看得人还真有点不落忍。
    “也是哈,这两天是没什么精神,你说这好吃好喝地供着,也不让干活,咋反而还焉了呢。”那汉子不解,平常的牛哪有这种待遇啊,放山上啃啃野草都算不错了。
    “成天被人盯着,精神压力大呗。”罗蒙拍了拍二郎,让它进了牛群:“你也帮我向大家伙儿说说,这段时间咱们家二郎就不外借了,让它好好休养休养。”
    “那行啊,等它精神好点再说。”那人这么答应道,话外之音是,以后还得借啊。
    “看你以后还去人家番茄地。”回家的路上,罗蒙用竹条轻轻抽了抽二郎的牛屁股。
    “哞……”二郎垂头丧气地叫了一嗓子,真是无限憋屈。
    “哞!”它旁边的母牛也跟着叫了一声,也不知道是安慰还是责怪,反正罗蒙是没听懂。
    回到家中,刘春兰早做好了晚饭,最近镇上店里生意不错,她们母女俩回家的时间一天比一天早,有时候还没到中午就卖完了东西,关了店门去菜市场买点菜,还能赶得及回来做午饭。
    从大湾村到水牛镇,走路得要将近两个钟头,他们出门太早,也没车可坐,为这,罗蒙特地到县城里去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让罗红凤用着,花了他七千多块。这摩托车看着一般,爬坡的时候特别有劲,在他们这种山区,一般的电动车根本不顶事。
    罗红凤结婚以后就没上班,离婚的时候又因为要争取两个女儿的抚养权,没分到财产,所以现在手里头也没多少钱,罗蒙知道她的情况,但也不好直接给她钱,就只好尽量不让她花钱。
    好在店里的生意还算不错,每天的收入都还不少,原本打算捎带着卖的奶馒头和奶黄包,销路出奇的好,据说还有县城里的人开车过来买的,一买就是一大包,买回去冻在冰箱里,每天早上蒸几个,吃上一个星期都不会坏。
    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他们这十来头母牛产的奶肯定是不够卖的,罗蒙只好又给彭老九打了电话,让他帮着留意一下,看哪里还有产奶期的母牛卖的,有合适的就跟他说一声。
    这彭老九给罗蒙介绍过几个买家,今年开春就赚了一笔,他听说罗蒙又要买牛,自然没有推辞的,他们家几代都是做水牛生意的,关系网宽得很,只不过这些年生意不景气,相互间的联系也就少了。
    罗蒙也信得过彭老九,让彭老九跟他一起去看牛,虽然要给点中间费,但是放心啊,彭老九看牛那是相当有一手,有他在,罗蒙从来不用担心被坑。
    接下来的一阵子罗蒙就跟着彭老九四处寻摸产奶期的母水牛,只要彭老九一来电话,罗蒙就得出门,牛群暂时交给罗老汉帮忙看着。产奶期的母牛不大好找,每回看水牛的地方那是越来越远,有时候能带一两头牛回来,有时候就只好空手回来。
    这天早上罗蒙正准备出门去看水牛呢,罗红凤那边来了电话,让他到镇上店面里去走一趟。
    罗蒙去到店里的时候,罗红凤这一天的生意已经结束了,正打扫卫生准备关门回村里。店里还有个光头胖子,四十多岁的样子,罗蒙觉得他看着有点眼熟,一时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啥事啊?”他问罗红凤。
    “这人是县里高中食堂的,说要买咱的馒头包子,我说现在供不上,他非要见见你。”罗红凤回答说。
    罗蒙又仔细看了看那个男人,半晌,才终于想起来对方是谁了:“大郭师傅?”
    “嘿,你可算是认出我来了。”那胖子一笑,胖脸跟脑门一样光亮。
    “你咋上我们这儿来了?”罗蒙在县城高中读书的那几年,除了几个相熟的学生还有老师,印象深刻的还有几个人,郭大锅就是其中一个。他是他们学校食堂的承包方,这郭师傅做菜的手艺不错,打菜的时候也大方,人还乐呵,学生都挺喜欢他。
    “还不是你们家这包子馒头闹的,前几天就有几个学生跑去跟我说,你们水牛镇上有家铺子做的奶馒头奶黄包那叫一个正宗,让我们食堂也供上,这不,我就找上门来了。”郭师傅几句话就说清了来龙去脉。
    “我们家包子馒头还有这么大名气啊?”这阵子罗蒙关顾着养牛了,店里的事情他确实不大了解。
    “嗨,咱们县总共才多大啊,不止是你家的包子,还有大石镇的烧鹅,白屋角的猪蹄,兰坪的年糕,西溪的米粉,哪个镇上要是有哪样东西做得好吃,要不了多久就能传开了。”郭师傅说起吃的来头头是道。
    “那是做好多少年买卖才积攒下来的名声,咱们家这小店才开张多久啊。”罗蒙还是谦虚了一下。
    “你甭管开张多久,东西做得地道那才是最要紧的啊,你们家做的包子馒头我尝了,那是真地道,放的是实实在在的水牛奶,蛋黄也是咱们村里土鸡的蛋黄,半点没掺假。”
    “那是。”这回罗蒙没再谦虚了。
    “我这次来呢,就是希望你能给咱们食堂供货。”郭大锅说明了来意。
    “郭师傅啊,咱店里的情况你也看到了,不够卖啊。”就算够买,这买卖也不划算,几个馒头包子要运到县城去,路费也是要一些的,罗蒙自己赚不了钱不说,高中食堂卖他们的包子搞不好还得赔人工费。
    “小罗啊,你也是咱学校毕业出去的,你就说说,我郭大锅这人咋样吧?”这是要打感情牌了。
    “那是没话说啊。”罗蒙是真觉得郭师傅这人不错。
    “咱学校里那些学生也不容易啊,县城里的那些先不说,咱就说那些住校生吧,初中毕业好容易考进重点高中,家里都巴巴指望着他们出人头地呢,十几岁的娃娃,肩上的担子就那重。”
    “我郭大锅也没啥大心思,就想让他们吃好点,这单买卖不赚钱我也知道,咱食堂不赚钱的东西也不止这一样,卖你这包子,我真不是图钱,你也再合计合计,一般过得去,只要不亏本,就当支持咱祖国的教育事业得了。”
    罗蒙沉吟了半晌,既然郭大锅都这么说了,他罗蒙也不是只认钱的人,何况这笔买卖对他来说,东边不亮西边亮,他并不是完全没赚头。
    “那我按八折价给你,从咱这里到你们学校的车费我来付,不过这价钱就是给学校的,你不能转卖给别人。”
    “那哪儿能啊,我郭大锅能是那样的人吗?”要按罗蒙这价格,他郭大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