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牛男_报纸糊墙 >

第358章

牛男_报纸糊墙-第358章

小说: 牛男_报纸糊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三块钱。”罗长富笑眯眯凑过去收钱。
    “看这天气,明天怕是要下雨。”给钱的时候,那大姐又这么说了一句。
    “下雨天就不出摊咯。”下雨天干啥都不方便,到时候上他们这个早市买菜的人估计也比平时少,卖菜的肯定也少。
    等这个大姐走了,后边又陆陆续续来了几个客人,一块钱一大杯的白茅根凉茶,镇上舍得喝的人还是很多,这热乎乎的茶水,清甜清甜的,秋冬时节喝一点,最能润燥。
    喝完了一碗热腾腾的凉茶,老周就起身往自家牛王庄上去了。
    眼瞅着天气就要冷起来了,这天气一冷肖树林就爱吃点甜的,汤圆麻团啥的,一会儿他回去了就先泡两斤糯米下去……猴娃子的厚衣服也该添两件,改天带他逛逛镇上那几间童装店……
    “老周!哎,老周!”
    后边有人喊他,老周这会儿突然有点耳背,啥也没听着,只管自己往前走。
    “老周啊!我跟你说,那边有个卖鲫瓜子的,野生的,可好了,才十二块钱一斤,你买不买啊?”那人在后头一边赶一边喊。
    “哪儿呢?”老周的耳朵这会儿可算是好使了。
    “就在早市最下边,一个外乡人搁那儿摆摊呢。”后边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杨慧芳。
    “真是野生的?”老周有点不太相信。
    “也不是纯野生,他们家旁边一个水库养出来的,那水库在山区,水质好,我前两天买了些,一点土腥味都没有,不错得很。”杨慧芳拉着老周就往那个摊位的方向走,在他们这片地界上,老周的性向也是众所周知,所以她也就不避嫌了。
    “那么好的鱼,一斤十二块钱还能轮到我啊?”老周嘴里虽然这么说着,脚下却已经跟着杨慧芳去了。
    “零卖一斤要十六,我费了老鼻子劲,才跟他谈到十二,不过得咱自己开车到他们那边去拉货,路上损失算咱的。不过要我说,其实咱自己过去拉货还能放心点不是,我跟你说啊,他们那个水库可大了,啥鱼都有,到时候瞅着要是合适,咱俩一起,给他那些鱼就都给包圆了,你说咋样?”
    那么一个大水库的鱼,杨慧芳自己还真不怎么吞得下,喊上老周,两方一起,这购买能力就强了,砍价也更方便了,顺便还能做个顺水人情,老周那个牛王庄那么大,干活的人那么多,光吃饭就是一笔大开销。
    “那我得回去开车啊。”
    “不用,我有车。”
    “这个卖鱼的靠不靠谱啊?”
    “放心吧,我连他们老家那边的情况都给打听清楚了,都说是老实人。你说一般人要他们家那种情况,那鱼肯定就得说是野生的了,他非说自己是养殖的,价钱又比别人要得高,可不就没几个人愿意买呗。”
    “你还挺会找嘛。”
    “还行吧。”
    “往后再有这种事,你还得叫上我。”
    “那肯定啊。”
    “老周,我们学校的学生说,喜欢吃牛王庄的莴笋。”
    “好说好说。”
    “听说你那边也没多少啊。”
    “那有啥,实在不行,我让人到山上去开块地,专门给你们种。”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评论区有几个筒子说杨慧芳很讨厌,我表示不服。
    要闯劲有闯劲,要人品有人品,想当初她发达的时候还拉拔了不少老家的人呢,别以为这个很容易,实际上很多人都嫌麻烦。
    不过就是因为刚刚上任急于表现,多上了几次牛王庄,多大点事嘛?又没有什么特别过份的行为。
    想当初马从戎刚出场的时候,也是很有些无赖行径,却并没有几个人讨厌他,我记得当时应该是没有人说重话的。
    这个分明就是差别待遇啊,难道就因为男女有别啊?
    然后,我并没有打算把她跟陈建华拉郎配,没见我自己都还打着光棍呢么,拉个毛线,大家一起打打光棍就挺好。
    
    第381章 什锦披萨
    
    话说,这一年秋天,北方某村,有一户姓王的人家正在为卖苹果的事情发愁。
    这两年苹果的销路不是特别好,去年他们村一个果农说是要把自家山上的那片苹果林给转手承包出去,要的价钱也不高,村里的王老三就很心动,左思右想,最后还是拿出了自己的棺材本,跟人家签了合同。
    这一年时间,王老三把那一片果林侍弄得十分精心,但奈何种水果这件事不是你想种好就能种得好的,还得有经验,这不,今年他种出来的这些苹果就不太好了,个头有大有小,虫眼也不老少,味道还忒酸。
    村子里的人都说他这一年算是白忙活了,这种苹果根本卖不着好价钱,大伙儿说这王老三不会种苹果,干脆也别瞎折腾了,赶紧把这片果林给转手承包出去才是正经。转手这事,老王也想过,但他今年种出来的苹果这么不好,人家都寻思是不是这片果树不好呢,哪里还能有什么好的承包价。
    不管怎么说,眼下最让人着急的,还是今年这些苹果的销路问题,前几天有个饮料厂的采购员过来了一趟,开价五毛钱一斤,王老三直接让他滚蛋。
    这会儿,村子里头的果子都卖得差不多了,就他一家没一点动静,他在外打工儿子儿媳打电话回来劝他,说五毛钱就五毛钱吧,总比一点钱都收不回来强一些。
    王老三不甘心,又撺掇他一个读中学的侄儿,让他帮自己开了一家网店,那网络上不是好多人都讲究个健康养生么,他这个苹果可真没用什么化肥农药。
    哪知道这家网店最终也被他们给折腾黄了,人家确实是讲究健康养生没错啊,水果丑一点,有那么一个两个的虫眼也都忍了,可你这么酸是怎么回事啊?
    现在眼瞅着秋天都要过完了,冬天就要来了,他们家那些苹果还在窖里堆着呢,好大一个地窖都被苹果塞满了,他婆娘成天跟他念叨,让他赶紧把那些苹果倒腾出去,她好备些年货,要不然等到过年的时候,儿女都回来了,家里就没几个好菜。
    王老三这会儿也是真没办法了,给那个开价五毛钱的采购员打电话,人家还不肯来了,说他们饮料厂今年已经收够了苹果,库房都堆满了,没地儿放了。
    “不要就不要,我还不想卖呢。”这边王老三挂上电话,心情很是憋闷。
    “你就是个倔驴,当初多少人劝你,硬是不卖,现在你说咋办吧?不是我说,就咱家那一窖子酸不溜丢的破苹果,换你你乐意买啊?有人要就不错了……”
    她媳妇这边又埋怨上了,花那么多钱承包了果林,苹果又没种好,最后干脆还一个都没卖出去,她心里头怎么可能会舒坦,一到晚上睡觉的时候,翻来覆去的就跟烙饼似的,整宿整宿都不安生。
    “行行,说两句得了。”王老三理亏,但他也不爱听这老婆子一天到晚跟他念叨,这要搁从前,他还能到村子里去溜溜,上别人家里躲躲,今年是不成了,只要一出这门,随便遇到谁,人家就要问他这个苹果的事。
    “说你两句还不行了?当初种苹果的时候人家老李就往咱家跑了好几趟,说你这个苹果这么种不行,人家用什么肥料,你也得跟着用什么肥料,要不然到时候种出来的苹果不是个头小就是味道酸,你说你咋就硬是不听呢?看把你给能耐的!”老太婆这真是越想越气啊。
    “按他们那么种?你瞅瞅他们这两年种出来的那都叫啥?那个苹果好吃啊?你爱吃啊?”王老三硬着脖子跟她呛声。
    “那你种出来的就好吃了?甭管好不好吃,人家种出来那果子,起码总还卖得出去吧,你再瞅瞅咱家那窖子……”老太婆的嗓门比他更大。
    “行行,我走了,我不跟你说。”王老三理亏,边说边撤,看来还得上外头待着去,家里头这就是一个炸药包。
    “你爱上哪儿上哪儿,回头我就让人把那一窖子破苹果给你扔咯!留着干啥?留着过年啊……”老太婆的骂声一路跟着他出了院子。
    出了自家院子也不知道该往哪儿去,王老三想了想,抬脚往他大哥家走去。
    他大哥那个小儿子这一天刚好不用上课,正搁家上网呢,一见他三叔过来,丢下鼠标键盘就想往楼上躲,这些日子他也真是被他三叔折腾怕了。
    “俊啊,哎,王俊,你躲什么躲,来来,下来跟三叔唠唠。”王老三眼尖,进屋就看见他侄儿跟个猴子似的往楼上窜。
    “叔……你那些苹果我是真没招了,你再找我还有啥用啊?”被逮了个正着,王俊无奈,只好磨磨蹭蹭又从楼上下来了。
    “哎,老三来了啊。”王大嫂在后屋听到动静,连忙也出来了。
    这王老三最近为着他的那些苹果都快魔怔了,她跟她男人也唠过几回,她男人说了,最近叫她让着这老三一点,凡事都别跟他太较真,他这会儿心里指不定怎么翻江倒海呢。
    “大嫂您忙呢?咱大哥呢?”王老三也有些不好意思,为了他那点苹果,他真没少往老大家里跑。
    没办法,他们家兄弟三个,老二一家早早就进城去生活了,这边就剩下他们两家,他们这两家里头现在还在家里待着的唯一还能算是个文化人的,也就他这侄儿王俊了,王老三最近就老爱来找他。
    “你大哥这会儿下地还没回来呢。”王大嫂在围裙上擦擦手,给王老三端了一盘水煮花生过来。
    “这两天收莴笋呢吧?”王老三拿起一个花生剥壳。
    “可不,今年咱村里新来的那个小支书,还真有两下子,果真给咱村这些莴笋找了个好销路,价钱比从前那些上门来收的,要多给两毛六呢,你大哥算了一下,光是咱这一户人家,光是莴笋这个进项,今年就得多赚五六千。”说到这个莴笋的事,王大嫂也是满面喜色。
    “我大哥今年这些莴笋看来是种对了啊。”王老三在心里叹了一口气,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新来的那个小支书确实有两把刷子,只可惜他家这些苹果的问题,人家也没有办法。
    “哎,老三啊,你也别犯愁,俊啊,你跟你三叔先坐这儿唠唠,你爸一会儿就该回来了,我后头还有活儿呢。”王大嫂劝了王老三一句,又让儿子陪他三叔唠,自个儿还得上后屋干活去。
    “行,您忙去吧,我坐会儿就走。”王老三连忙道。
    “……”王俊这会儿就一声不吭坐那儿剥花生。
    “你再跟我说说那个牛王庄的事。”等王大嫂走了,王老三就问他侄儿了。
    “能说的不都已经说了。”他侄儿有气无力道。
    “你说人家那网店的生意怎么就能那么好。”王老三说。
    “那是人家东西好。”他侄儿回道。
    “哎,你不是说那个老周是个大善人吗?我这个苹果的问题,他能不能给解决解决啊?”王老三又说。
    “非亲非故的,人家凭啥帮你解决啊?”他要真是个活菩萨,那还能得了老周这个外号?
    “不行,我还是得去试试,俊呐,你家那辆小货车最近都闲着呢吧?”王老大前两年花钱买了一辆小型货车,那些进村收货的人给的价钱不好的时候,他就自己把东西拉到城里头去卖,不过今年他家种的那几样东西,新来的支书都给找好销路了,所以这辆货车大约是用不着的。
    “这事你得问我爸。”借车的事,王俊可做不了主。
    一会儿王老大回来了,王老三就跟他说了借车的事,王老大很爽快,一口就答应了。
    他们兄弟俩关系虽然还算是比较不错,但是这王老大也不是次次都这么好讲话,其实王老三也差不多,毕竟这兄弟二人都是小五十岁的人了,平日里各家过各家的日子。
    这回王老大之所以这么爽快,主要还是因为今年他家种的蔬菜卖到了好价钱,王老三这边的苹果却一个都没卖出去,毕竟是亲兄弟,也不能眼瞅着他着急上火,反正就是个车,能借就借了,甭管这些苹果最后能不能卖得出去,好歹折腾过,他心里多少也能舒坦点。
    就这样,王老三开着他大哥家的小货车,拉着自家一车苹果,捎上他媳妇给准备的干粮,风尘仆仆就奔牛王庄去了。
    车子开上水牛镇以后,王老三却又怂了,就像他侄儿说的,老周跟他非亲非故,人家凭什么帮他这个忙啊?
    再说自家这个苹果,王老三觉得就算是老周这种能人,大约也是无力回天的,他家这个苹果酸到了什么程度呢,榨成果汁再加一勺糖大伙儿喝着都还直喊酸呢。
    王老三开着车子磨磨唧唧在水牛镇上转悠,然后就有镇上的人问他:“老乡,你这苹果咋卖呢?”
    “十块钱四斤。”加上这一路的运输费用,他家的苹果就得卖这个价,他这一年才不算是完全白忙活,多少赚回来一点辛苦费。
    “这么便宜啊,切一个我们尝尝。”在他们这边,十块钱三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