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牛男_报纸糊墙 >

第236章

牛男_报纸糊墙-第236章

小说: 牛男_报纸糊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也要,馒头包子,随便什么口味的,要是能再来一点小菜就更好了。”
    “都这个点了,上哪儿买小菜去啊,今天的估计早都卖完了。”
    “老刘要不你在那儿待一晚,明早再回来?”
    “待啥待啊?不用养家啊?”老刘打开后车厢,把两名乘客的行李放进去,他们这地方吧,出租车的管理其实还是有些混乱,好多时候都不打表,全靠讨价还价,不过服务态度那还是可以的。
    “哎,那要不你上牛王庄看看,能买点菜回来不,听说老周家最近种的蘑菇挺好。”
    “好是好,就是贵,哎呀老刘,要不你帮咱买几个菌包回来吧,我听水牛镇上的人说,还是买那个最实惠,就是得费心去照顾,麻烦是麻烦点。”
    “我就想要几个土鸡蛋。”
    “还点上了,我一会儿过去看看还有啥,反正有啥买啥,买回来大伙儿分着就是了。”
    “哎,我看成。”
    话音刚落,老刘一踩油门,就把车子开了出去。
    “你好。”车里的那个中年男人先冲他旁边的年轻人打了个招呼。
    “你好。”年轻人也冲他点了点头。仔细看,这年轻人并不像他给人第一印象那么年轻,年龄大概已经上了三十了。
    “你去牛王庄?”
    “是。”
    “哦,我去打铁铺,安立君你认识吧?”
    “安立君?银匠?”
    “对对对,就是她。”
    “你找她做什么?”年轻人微微皱起了眉头,安立君一个年轻姑娘,能跟这个一听口音就是外地人的中年男人有什么攀扯?
    “哦,是这样的,我的一个晚辈从她那里买了一对镯子,我对镯子上的那对核桃很感兴趣,这一回就是想去打听打听。”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赵导演直接说明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他从目前这部戏主演女主角的演员那里打听了那家淘宝店店主的姓名地址,然后直接就奔水牛镇去了,为的就是在他母亲七十大寿那天,给她送上一件能叫她老人家高兴的礼物。
    “哦,那你还是直接上牛王庄吧。”老周父子俩成天弄俩核桃在手里盘着,这人去了水牛镇上,随便一打听就能打听到了,这事根本没有隐瞒的必要。
    “你知道核桃的事?”一听这事有门,赵导演顿时就激动了。
    “我也不太清楚,你找老周问问去吧。”年轻人显然对核桃不是很感兴趣。
    “哎,那真是太谢谢了,得你这一句,我就不用白跑一趟打铁铺了。”
    “不客气。”年轻人笑了笑。
    “你去牛王庄是为了?”这一路过去,也有好几个钟头的车程,赵导演看看没什么事,又跟对方搭讪了。
    “去干活。”
    “这大老远的过去,那边是有啥大工程吧?”
    “没有,就是种地。”
    “种地啊……是农家乐?”
    “不是,就是干农活,最近听说正种果树,一天干到晚,像我这样的,一天能挣个一百块左右。”年轻人的话匣子也打开了。
    “那工资是不是低点?”
    “太低了。”
    “那你冲啥去啊?”
    “伙食好啊,听说过阵子清明节还杀猪。”
    “杀猪?”杀猪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吗?
    “老周家的大肥猪,你没吃过是不知道,那个味儿啊,去年他们家超市刚开张的时候,我跟几个兄弟半夜开车过去排队,买到过一回,也就是那么一回,这都多长时间了,我儿子做梦都还想呢。”前面的司机忍不住也搭话了。
    “这老周是啥来头啊?”赵导演问道。
    “嗨,老周啊,这个说起来话就长了,如今在咱们彤城这地界上……”
    这三位一路上相谈甚欢,几个钟头以后,车子开上大湾村,在小溪边的牛王庄入口处停车,之后的一段路就只能靠步行了,老周不叫人把车子往他庄上开,因为没地儿停车,要建停车场的话,势必就会占了田地。
    刘师傅也下车跟他们一起上了牛王庄,路上还给他俩一人一张名片,说以后再包车还找他,给他们优惠价。
    “我姓赵,这是我的名片。”赵导演也是爽快人,只要说得上话,对得上脾性,随便什么人他都愿意去结交,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嘛。
    “呦,大导演啊,我说怎么有点眼熟呢,前几天电视里还见过,哈哈哈,瞧我这记性。”
    “嗨,就是混口饭吃。”赵导演笑了笑,又去看一旁的年轻人,从这一路的谈话中,他大概也能看出来这年轻人不简单。
    “我姓段。”年轻人习惯性地伸手要去摸名片,动作到一半又顿了顿,冲他们俩抱歉地笑了笑,说道:“这回上这儿干活来的,没带名片。”
    “理解理解。”赵导演也是笑。
    “哎,老周啊,难得来你这里一趟,叫我捎点东西回去呗。”三人进了四合院,开出租车的刘师傅眼尖,抬眼就瞧见老周正靠在二楼栏杆上盘着核桃。
    赵导演跟着抬头一看,是个约莫二十七八的年轻男人,长得还挺干净,却并不瘦弱,一脸笑眯眯的,看起来精神特别好,他旁边的栏杆上,还蹲着一个小孩。
    照理说这二楼的栏杆也怪危险的,一院子大人却愣是谁都把这没当一回事,那小孩手里也盘着一对核桃呢,有模有样的。小孩旁边还蹲着一只似猫非猫的东西,正懒洋洋打着哈欠,见多识广的赵导演一眼就瞧出来了,这丫是只猞猁。
    “你们这些家伙,每回过来都成堆成堆地搬,这是要当二道贩子咋的?”老周站在二楼的走廊上,隔着下面院子里的许多人,他说话的声音并不大,笑眯眯的也十分和气,声音也并不尖锐,赵导演等人却听在耳朵里却很清晰。
    “谁那么想不开啊,自己都不够吃了。”刘师傅哈哈笑道。
    “这会儿没工夫,等晚一点他们都下工了,有人说要买东西的话你就一起,顺便拉几个客人,省得跑空车。”
    “那必须的,空车回去怎么划算?”
    “晚饭就在咱们这里吃了吧?”
    “那谢谢了!”见老周留饭,刘师傅半点都不带客气的。
    他们这些人常常跑牛王庄,跟罗蒙他们都熟得很,偶尔也能帮忙带点东西或者发个国际快递什么的,而且这些人常来常往,确实是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一些没有自己开车上牛王庄干活的城里人,几个人拼车的话,不比坐汽车贵多少。
    这时候走廊后面的屋子里走出来一个十分精神的年轻人,高高的个头短短的头发,有着充满力量的挺拔身姿和一双安静的眼睛。
    “上山去吧?”那人对老周说道。
    “成。”老周看向这个年轻人的时候,依旧也是笑眯眯的,但是敏感的人,还是会从这中间看出来一点不同。
    “走吧。”肖树林一把将栏杆上的猴娃子拎起来托到肩膀上。
    “走咯。”老周也把花花从栏杆上拎起来,往自己肩膀上一放。
    “那个,周先生!”见老周他们一家从楼上下来,眼看着就要离开四合院,赵导演连忙出声了。
    “……”这一家人自顾自往院子外面走,谁也没回头。
    “哎,周先生!周先生!”赵导演在一院子人的诧异目光中跟在老周他们身后一溜小跑。
    “……”开出租车的刘师傅挠挠头,刚刚在车上他关顾着吹牛了,好像确实没跟人家说明白老周其实不姓周。
    
    第235章 
    
    “你是在叫我啊,”出了院子人就少了,老周很快就发现有个人跟在他们后面喊周先生。
    “周先生你好,我姓赵,这次来这里是为了跟你商量一下核桃的事。”赵导演连忙说明了来意。
    “哦。”老周点点头应了一声,然后又告诉他说,“你好,我是罗蒙。”
    “罗——你不是周先生,”老赵摸不着头脑了,刚刚在院子里的时候,那些人是管他叫老周没错啊。
    “我叫罗蒙,不过大伙儿都管我喊老周。”这绰号用得久了,老周自己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大部分人,都还是怀着亲切友好的态度这么喊他的嘛,并没有恶意。
    “哦……原来是这样。”赵导演似懂非懂地应了一句。
    “嘿。”老周咧嘴冲他笑了笑,一边笑,一边不动神色地打量着眼前这个人,从发型到肤质,从衣服到鞋子,从神态到举止,怎么看怎么像是个有钱人,看来他们家接下来这一个核桃手串八成是可以卖到好价钱了。
    “咳咳。”看着眼前这个一边搓着核桃一边笑眯眯看着自己的年轻人,赵导演突然就明白了,原来是这么个老周啊……
    老周笑眯眯地把赵导演引到自家小楼,又给他沏上一杯热茶,这茶叶还是前几天王大胜给他送过来的,这些个老小子向来没脸没皮的,不过也算是有来有往,时不时也会往他这儿捎带点好东西,这回这茶叶就不错,听说还挺贵重,昨天罗蒙用它们煮了一回奶茶,喝着确实要比他们家自己晒的红茶叶好一点。
    这会儿刚好赶上他们要上山喂猴子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罗蒙只好留下来招待,山上的事就让肖树林和猴娃子赶着二郎去了。
    刘春兰和罗老汉也不在,这老俩口最近好像终于有点想开了,不再赶死赶活拼命满足网友们的订购需求,每天上午烤一个上午的饼干,等到了下午晾一晾,打包好就给罗兴佑他们送过去,顺便在村子里串串门和大伙儿唠唠嗑,日子过得比从前那是惬意多了,有时候要是没什么事,晚上也不过来这边吃了,就留在村里,和罗红凤她们母子三人一起。
    罗蒙和肖树林也是顺其自然,之前猴娃子刚来他们家,两个老人一天到晚在这边,也是帮了他们不少忙。他这边啥啥都好,就是小屋这里太冷清,尤其猴娃子又上学去了,罗蒙和肖树林各忙各的,两个老人在这一栋屋子里难免寂寞,村子那边就热闹多了。
    “赵导演怎么会亲自找来这里?”看了老赵递过来的一张名片,罗蒙立马就知道这人是谁了,他导的几部电影,罗蒙这会儿还能说得出名字呢,只不过没太关心过导演本人的长相,就算偶尔在电视上瞄过一两眼,印象也并不深刻,毕竟这世界上长得相像的人多了去了,尤其是像赵导演这种相貌普通的中年男人。
    “家中老母马上就要过七十大寿了,机缘巧合之下知道你这里好像有好核桃,这便冒昧登门了。”赵导演最近导的那一部是民国戏,这丫入戏太深,说着说着,不自觉就把电影里边腔调给带出来了。
    “赵导演的母亲还玩核桃?”挥金如土买核桃玩核桃的败家爷们不少,妇人的话,却是极少听说。
    “我父亲去得早,当年他走的时候,留下一家门店,经营的便是玉石古玩,之后便由我母亲接了手,算算时间,她干这行也快有五十个年头了,如今想要寻摸一件叫她老人家满意的物件,越发的不容易。”赵导演端着茶杯,将他这一次之所以千里迢迢跑来这里买核桃的前因后果徐徐道来。
    “就冲赵导演的这份孝心,我自然也没有藏私的道理,你且等等,前些天刚好盘出来一个手串,我拿出来给你瞧瞧,看入得了您的眼不?”老周也跟他文绉绉来了两句,蹬蹬蹬就上楼拿东西去了。
    核桃盘出来肯定是要卖钱的,不然留着干啥?刘春兰和罗老汉又不爱摆弄这些个,肖老大倒是有点兴趣,见罗蒙他们这个手串弄得漂亮,也起了一点想要拿出去跟他那些老兄弟们显摆的心思,结果被肖树林三下两下就给拦下来了,自家老爹他自己最清楚,那老东西除了对吃的,其他啥玩意儿在他那里都只能保持三分钟热度,给他一串核桃,还不如给他几只小公鸡实惠。
    罗蒙从楼上拿了他之前和猴娃子盘出来的那个核桃手串,十四颗小核桃加上一个玉石打磨而成的佛头,佛头上并没有雕刻花纹,只是打磨得十分光滑圆润,配上这十四颗被老周和猴娃子两人盘得干净通透的小核桃,再串上流苏,显得十分简单大方。
    “好核桃啊!”赵导演见到这串核桃,那叫一个爱不释手:“这佛头也配得不错,哎呀,真是好核桃,这还是一棵核桃树上的吧?”
    “没错,去年发现我们家后山上长着一棵秋子,就摘回来盘着玩,家里还有好多呢,赵导演要是感兴趣,一会儿送你几对没盘过的。”为了自家后山的清净,老周决定趁早给那颗核桃树洗白,省得以后招人惦记。
    “那怎么好意思?”赵导演连连摆手。
    “嗨,有啥不好意思的,又不是什么好东西。”老周说着,就从一旁的杂物间拎出来一只布口袋,把里边的秋子哗啦啦往地上一倒。
    这些都是之前刘春兰硬是不舍得叫他们敲了吃,挑出来打算要弄禅垫的,不过后来见罗蒙他们盘核桃那么耗时耗力,没盘过的核桃也不好看不值钱,这个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