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牛男_报纸糊墙 >

第211章

牛男_报纸糊墙-第211章

小说: 牛男_报纸糊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牌子可得不少钱吧?我闺女也用这个,前些时候说要给我也买一套,我不是不舍得嘛,一套好几百呢,多少篮子好编啊……”
    “你这个皮肤还用什么护肤品?井水洗洗照样比年轻人的还好。”
    “哎,真别说,今年喝了几个月的那个莲子粥,我这个皮肤看着就好了,去年有阵子都已经皱了黄了,这不,养养又回来了。”
    “这个皮肤啊,还真得靠养的,就我那个孙女,每天一杯王大胜他们家的蜂蜜水,现在瞧着也不错,小的时候,那丫头可黑,看得我都快愁死了,她爸还说好看好看。”
    “哈哈哈哈哈……”
    “这一套得多少钱啊?”妇人打开纸袋里的几个包装盒,把里面的几个瓶瓶罐罐拿出来看了又看。
    “没多少。”儿媳笑了笑。
    “多少钱嘛?说说。”妇人又问。
    “哎呀,买都买了,你管它多少钱,用着就是了。”儿媳知道老人要是晓得了价钱,必然是不舍得的。
    “你这人,又不是不晓得我的脾气,你这会儿要是不跟我说清楚多少钱,我今天晚上睡觉都不安生,尽想这个事了。”
    “七百多。”老人既然都这么说了,儿媳便告诉她价格。
    “啥?七百多?”这显然已经是超出了老人的心理预期。
    “好几瓶呢,要这么多的,现在好一点的护肤品,随随便便一瓶就两三百了。”一旁的人说道。
    “太贵太贵了,我还以为最多三五百呢,这哪里舍得用啊?”
    “买都买了,用着吧,这么些瓶,够用好久了。”
    “不用不用,我还是用老周家那个丝瓜水,这几天每天早上起来抹抹,感觉还不错,一瓶才二十块钱,老实惠了。”
    “老周家的那个丝瓜水是不错,就是太少,每天早上抢都抢不着。”
    “等他们家超市开张就好了。”
    “啥时候开张啊?”儿媳问道。
    “下个星期六,说是卜先生给选的黄道吉日。”
    “那到时候买菜就方便多了。”
    “你爸还说到时候要自己种呢。”
    “往哪儿种啊?”
    “前院后院,连二楼那个露台都要给种上,这两天正搬土呢。”
    “我们家那个也这样,前些年学人家种花,弄了好些年,刚刚有点样子出来,这几天又不安生了,成天跟屎壳郎似的,东边掘一块,西边掘一块,一会儿说要种南瓜,一会儿又说要种韭菜。”
    “你们这都算好的,我们家那个,前两天往家里买了个塑料大缸,带盖儿的那种,你们猜他买回来打算干啥?”
    “干啥呀?”
    “说是要攒着家里的粪尿浇菜。”
    “哎呦喂……”
    “咋个个都这样呢?”
    “嗨,都是姓罗的那些人起的头,听说前些时候他们那边有人上牛王庄弄了些种子下来,他们罗氏宗祠的,个个都发了一些,我们家那个就管人家要了几个种子,也说要在家里种。”
    “前两天我打罗蒙他们那儿买了个南瓜,我们家那个还端着个小碗蹲边上拣南瓜子呢,说是明年他要自己种。”
    “这算啥?听说还打算建水库呢。”
    “没事建啥水库啊?”那玩意儿可要不少钱。
    “也不知道打哪儿听来的,说是用那些从牛王庄流下来的水浇地,菜就长得特别好,所以就要修个水库,把那些水留住。”
    “有那么神啊?”
    “我也听人说过,牛王庄上边的那个牛王,看来是真的挺灵。”
    “这真要修水库,到时候每家每户得摊派多少钱啊?”
    “好像不要咱出钱,听说已经有人找胡群峰商量这个事去了,水坝的地点就选在‘山水人家’下去一点的地方,修成了,对他们来说就是个景,看胡群峰愿不愿意掏这个钱吧。”
    “哎呦,那这个水库要是修成了,‘山水人家’的房子不是又要涨价?”
    “肯定得涨啊。”
    “那得要多少钱一平方啊,前几天第一批房子出来,贵的都要四五千了,再涨,不是要跟彤城差不多了?”
    “嘿,现在已经跟彤城差不多了,前两年卖房子的人,这会儿估计肠子都要悔青了。”
    “哎,转眼都这个点了,我得回家做饭去。”
    “哎呦,咱也回吧,这几瓶东西,还是你拿回去用,反正我是不要。”
    “我那儿都有了。”
    “那你就拿回去退了,要么换点洗发水沐浴露也成,横竖家里边要用。”
    “真不要啊?”
    “真不要,我用老周家的丝瓜水挺好,大伙儿都说挺好,等明后天,我看看能不能帮你也抢一瓶回来,到时候你先拿回去用用看,要是不错,以后就改用这个,能省下不少钱呢,你俩又要养娃娃又要供房子,能省就省点吧……”
    自家的丝瓜水卖得好,老周最近也上心了,经过一番了解之后,他发现用丝瓜水抹脸的习惯许多地方都有,彤城论坛上还有一些热心网友给老周提了不少建议。
    其中有一个网友告诉老周说,新鲜的丝瓜水采集下来,最好在阴凉的地方置放半年到一年,除去沉淀物以后再出售,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一些人使用后出现皮肤过敏的状况。
    罗蒙自己查了一些资料,好像也确实是这么一回事,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便把一部分丝瓜水过滤后装在缸子里储存在自家冷库中,只对外出售很少的一部分,这也是为什么水牛镇的妇人们那么难买到他们家丝瓜水的主要原因。
    另外还有网友建议用针管取丝瓜水,罗蒙想了想,没这么干。
    要是在丝瓜的结果期用这种方法取丝瓜水,必然会影响丝瓜的生长,等到丝瓜藤老了,除了取水,也就没有别的留着的必要了,砍了就砍了,不用觉得可惜,这一茬砍了,下一茬很快又会长起来了,若是长期留着老藤用针管取丝瓜水,怕是这个丝瓜水的质量也不太能保证得了。
    不管怎么说,罗蒙还是很感谢大家的好意的,浮上去冒了个泡,向大家表达了一下谢意,结果就被大伙儿敲锣打鼓追着问了:“老周!天气凉了,该进补了,咱啥时候再杀一回猪?”
    “老子没猪,要杀你们杀自己的去。”养几头猪而已,怎么就这么招人惦记呢?
    “这不是你们家的?”说着,就有人传了张照片上去。
    那照片里拍的,正是罗蒙家的大猪小猪,前些时候,有几个家伙上牛王庄干活的时候,一天傍晚没啥事,于是就去了一回小土坡,为的就是要参观一下老朱家的那些大肥猪。
    他们去到小土坡看到一个五六十岁的老阿姨,就问她说老周家的猪都是哪几头,那老阿姨就指给他们看了,小土坡上有几个猪栏,专门用来养老周家的大猪小猪。
    这些日子以来罗汉良又买了几次猪崽,每回都不忘给罗蒙也带几头,基本保持着百分之一的比例,他自己买一百头,就要给罗蒙带一头。罗蒙也挺厚道,牛王庄上除了红薯叶,其他东西水牛们要是吃不完或者不适合它们吃的,都让人搜集起来运到小土坡去。
    罗蒙家的这几头猪长得好啊,比罗汉良他们家的那些猪那是要好多了,之所以长这么好,主要靠的还是罗红凤每天往小土坡那边拉的潲水,还有就是从牛王庄上拉过去的那些东西,罗汉良夫妻俩向来都是紧着罗蒙他们家的猪先吃,然后才轮到自己家的猪,如此这般,老周家的猪长得那还能不好?
    罗蒙见照片里那几头大猪小猪长得那叫一个膘肥体壮油光水滑,忍不住也咧嘴笑了起来,打算过几天就宰一头,叫他们几家人都好好上上膘,还有牛王庄上的一众长工,也都跟着改善改善生活。
    “嘿,这几个大明星又出来露脸了。”楼下有人笑道。
    “这张照片到底凝聚了多少坛友的爱恨情仇啊。”又有人感叹说。
    “爱,并痛恨着。”
    “爱得每晚每晚都睡不着觉,想你的夜晚,总是格外漫长。”
    “恨不得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剥皮抽筋,吃它们的肉喝它们的血。”
    “嗷!!!”
    “老周!我们杀猪吧!”
    
    第211章 
    
    在群众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老周终于答应等他们家超市开张那天,宰两头大肥猪放到那边去卖,一时间众网友奔走相告,相约这个周末一起上水牛镇买猪肉。
    马从戎闻讯,非得让罗蒙也给他一头,这丫最近正忙游泳馆的事,三不五时就要到牛王庄露个脸,隔三差五要在牛王庄蹭顿饭,最近破天荒的,有时候竟然还能帮着干点活儿。
    老周看在这家伙昨天刚刚才跟他们一起清理了一回沼气池的份上,就答应给他一头,不过也不是白给,价钱那是不含糊,活猪整头拉走,一斤三十块。
    超市那边的准备工作基本上已经到位,该办的证也办了,林春玉还到相关部门去报了税,虽说他们家超市是自产自销农副产品,基本上没有税收,但是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
    趁着这个超市开张,罗蒙干脆让林春玉把牛王庄几个常驻人口的五险三金也给办了,老周要想当甩手掌柜,主要还得靠这些人的努力。
    去年过年的时候,老周已经给牛王庄上的几个主力人员涨过一回工资了,不过相对于目前牛王庄上每天的收入水平,他们的工资还是显得过低,等到今年过年的时候,老周少不得要给他们每人封个大红包,年后再涨一回工资。
    尤其是陈管事,这家伙绝对是个人才啊,不仅有着光鲜体面的学历和工作经历,工作能力那也是相当强,牛王庄上的大小事务,他都理得平平顺顺的,虽然平日里也没少跟老周抱怨他的那个人性化管理。
    “你这个限购行不通,人家一些开馆子的怎么办?”这天下午,老周跟高素女陈建华三人正商量超市的事情,陈建华又提出不同意见了。
    “那肯定得限购啊,不然进来几个人就把东西搬完了,咱还开哪门子超市?”老周说道。
    “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说明你这个价格还是定得不合理嘛。”陈建华一针见血,他实在不能认同老周的经营路线,一方面自己的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工作量也是大大的增加。
    “这事你就别再提了,暂时我是没打算涨价。”老周摆摆手。
    “价格还是应该交给市场来决定。”陈管事摇摇头,他有时候确实是看不懂他们东家这个人,明明挺现实一个人,非要搞理想主义,一力控制牛王庄的菜价,就是为了让不是特别富裕的人也能吃上他们家的菜,起码偶尔能吃上。
    “你不懂。”罗蒙笑了笑,牛王庄不仅是他的事业,更是他的家园,既然是家园,自然可以按他的心愿经营。
    再说陈建华等人不知道实情,罗蒙自己却是再清楚不过的,他之所以能有今天,很大一部分都是仰赖于他所得到的那眼灵泉,这么大的便宜都占了,在菜价上吃点亏又能怎么样?
    陈建华无奈,只好提议说:“那就签协议吧,别让他们到超市去抢了,我们牛王庄供应一部分,出不来的,再往村子里安排一部分。”
    “这个好,咱们山上每天能出多少菜,能给他们供多少货,也就你最清楚了,协议的事就交给你来办吧,等忙完了这几天,我让胖子炖只小公鸡给你补补。”老周嘿笑道。
    从前罗蒙自己管着牛王庄的时候,就因为嫌麻烦,从来不跟人签什么协议,陈建华愿意管这个事,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不过这确实也更符合陈建华的风格,牛王庄上啥啥都好,就是老周的这个人性化管理叫他十分头疼,他还是更喜欢那种有系统有秩序的运营模式。
    “还得要两斤山坑螺一坛子枇杷酒。”陈建华也不含糊,牛王庄上,哪个不肖想老周家的那些存酒啊,只不过能弄到酒喝的,往往就只有陈管事一人,边大军等人跟着沾了几回光,平日里也是陈管事陈管事叫得十分亲热。
    “成,到时候你可跟胖子说好了,就两斤,别多捞,还留着当种螺呢。”对于陈建华,老周还是十分信任的,但是侯俊那小子就不一样了,在那个死胖子眼里,没啥是比吃更重要的。
    前些时候,罗蒙他们挂出一个收购本地野生山坑螺的牌子去,镇上不少人都上山摸螺回来卖给他们,多的时候,每天能收近百斤,这阵子天气冷了,溪沟里的山坑螺少了,人们也不爱上山,基本上已经收不到螺了。
    那些收回来的山坑螺,就被撒在牛王庄的几条水沟里养着,罗蒙时不时过去往沟里撒点灵泉水,这些山坑螺很顺利就在牛王庄安了家,侯胖子和丫丫大宝经常要过去瞧瞧它们。
    天气晴朗的下午,大宝丫丫跟着侯胖子又来到了水沟边。
    “啊呜啊呜……”丫丫撺掇着胖师傅给他们炒螺吃。
    “啊呜……”大宝趴在水沟边,伸长了脖子往里边瞧,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