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塑人生三十年 >

第307章

重塑人生三十年-第307章

小说: 重塑人生三十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属于战略投资者,可以和公司高层直接对话的,这些机构的账面有损失之后,一来是后续融资行为将大受打击,二来,他们会非常关注公司的经营细况,确保你不能再出问题。

    弄的急了,他就会踢开你,自己弄一个信任的ceo过来管。

    当然,谁都不乐意搞这种烦神的事儿,所以有人愿意买就赶紧卖掉算了。

    至于还有一些注定要倒闭的公司,买就买一点了。

    李钟宏则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感受。

    “今天我与威廉会谈的时候,说过一句话,他懂金融,可我懂互联网。”陈子迩知道这次的行为需要做点温和的解释,不然会让李钟宏迷惑…甚至对这个老板形成负面的判断。

    “相信我钟宏,这个世界上没人比我更懂互联网,而且这次出手并不触及我们的根本,没关系的。”

    “老板?”

    “嗯?”

    李钟宏沉吟了一下,问道:“我很好奇,你是真的只能妥协顺手做点赌博,还是真的相信,这些公司是有潜力的。”

    陈子迩转过身来看了看他。

    没有回答。

    过了一会儿说道:“我就不再出面了,你代我去签订交易的合同吧,资金规模控制在三千万美元,有任何问题你再及时同我沟通。”

    “是。”

    老板不愿意回答,李钟宏也不好追问过深,他只知道,陈子迩到目前为止对于互联网的判断一直是对的。

    “等一下钟宏。”在他要开门的时候,陈子迩叫住了他,“这一次,你有几成信心?”

    李钟宏回答:“其实我更想知道,陈总您的信心来自哪儿。”

    来自哪儿?

    陈子迩爽朗一笑,“来自我从97年开始白手起家,在四年的时间里成为五十亿富豪!”

    看着他意气风发的模样,李钟宏百味杂陈,不知该怎么形容,他明明应该对陈子迩信任无比,可这一次确实不合常理。

    “我只能用史总跟我说过的一句话来回答您了,她当时的心情应该也和此刻的我差不多。”李钟宏笑着讲。

    “哦?”陈子迩有些好奇。

    “史总说,就算有一天,庙宇会坍塌,可神依旧是神。”

 第522章 只取一瓢饮

    以雅虎、亚马逊为代表,一大批网络股都一蹶不振,信浪已从最高时的每股58美元降至25美元,

    网络公司本季度的烧钱速度与上季度相比整体少了40亿美元,有些公司还真有些钱,比如亚马逊,现金流应当在10亿美元的规模,可为了尽快盈利提振信心,创造实实在在的利润,即使有钱,大部分公司也都开始了大量裁员和削减开支。

    于是梁胜均的工作越来越顺利,他可以尽情的挑选优秀的工程师。

    硅谷这个地方,好是好,但是太残酷,经济不好的年头,这里是最先有反应的,失业率也必然高于全美平均水平。

    不夸张的说,在2000年,你创立一个小公司,打出招人的广告,讲明no…pay都没关系,绝对可以在三天之内收到数百份的简历,而且绝对超过你的要求。当然,期权是肯定要给的,这已经是习惯了,只不过这些期权或许有意义,或许就是废纸。

    就是有许多工程师,宁可不要工资也会工作,很不可思议?这在硅谷真的就是事实,因为在这里,如果公司发现你长达半年都还没有工作,就会很不愿意雇佣你,要么你技术有问题,要么你人有问题,要么就都他么有问题,反正不会是我的问题,除非真的地球离你不转了,否则人才遍地的硅谷,我为啥要雇你?

    梁胜均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展工作,不能说不顺利,盛世电子在中海研发中心的工程师规模迅速的超过了两百名,而且大多数人的简历都非常漂亮,因为梁胜均有挑选权。

    而这部分人几乎全部投入到spod项目中,虽说现在部分领先苹果,但创新是不能停止的,况且与几年之后真正的绝对线条感的产品相比,它还是有些钝的感觉。

    关于吸收人才,2000年这个时间节点是非常好的机会,他必须要抓住,并借此迅速扩大盛世的研发团队。

    他在这方面计划投入不少于3亿美元的资金,换算成人民币高达二十多亿,这个资金规模有点像现代版的大跃进。

    这么多钱,不是为了盖几栋楼,就那么十几层几千万就盖出来了,这么多钱是要投在研发本身这件事上的,而人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盛世电子在坚定的贯彻陈子迩制定的人才战略。

    处理完纽约的事情之后,他没空去管史蒂夫怎么想,愿意怎么想就怎么想,陈子迩现在满心就是要把盛世电子做好,不惜代价的。

    所以从东海岸飞回西海岸之后,他最先找的人是梁胜均。

    他也和陈子迩一般兴奋。

    “说实话,陈总,当初你说五百人的研发团队,我还觉得很难找,没想到现在是挑不过来了。”在接机的车里,梁胜均说道。

    陈子迩褪下西装外套,拿过他准备的资料,边翻边看的叹息:“其实还是没钱,与那些巨头公司每年几十亿美元的研发经费相比,我们还是需要努力,受这个限制,我们今年只能走极精极少的路子,有些人很优秀,可我们只能放弃,盛世还养不起太过庞大的研发团队。”

    他想了想说道:“500名之外可以再增加500名的名额,我不懂技术,所以你要费些心思,不要让浑水摸鱼的进来,硅谷有许多工程人员跳槽频繁,跳来跳去的不好好工作就想着当跳上管理层,这样顶着科研人员的名头却没有科研实力的千万仔细甄别。”

    “放心吧,陈总,我在这里干过,我知道那样的人,他们开头第一句永远是‘如果你给我一个团队,我能给你管理的井井有条’,我是行业内的人,知道这些套路。”

    陈子迩点点头,这就好。

    “对了,你在电话里提到的朗讯是怎么回事?”

    说起这个,梁胜均表情有些精彩,“朗讯走了步险棋,这一次应该会失败的很惨。”

    “最重要的是,他下辖的贝尔实验室,会有切肤之痛。”

    贝尔实验室,大名鼎鼎啊,即使是陈子迩这个不搞技术的人也是如雷贯耳。

    “找个地方,你好好跟我说说。”

    两人都没心思吃顿丰富的晚餐,只能找个快餐店将就着,填饱肚子就成。

    “在我还在ibm工作的时候,我在这里见证了96年朗讯的上市行动,他们筹集了三十亿美元的资金,是当年最大规模的ipo。”梁胜均端着碳酸饮料,草草的喝了一口就开始讲述,“今年早些时候朗讯的市值升到了2400亿美元,然而为了维持住他的高股价,完成华尔街对他的业绩预期,朗讯竟然借钱给各公司来买朗讯自己的设备。”

    陈子迩眉目一挑,“那就是用自己的钱买自己的东西?”

    “对。”梁胜均肯定道:“不知道什么人出的主意,这事是泡沫之前干的,为了促销他的电信设备,从财务角度来说,只要设备从朗讯出去,那么就会被计入销售额。如果发布财报,肯定就漂亮多了。”

    陈子迩大致明白了,“所以问题是,这个销售额其实是虚的,中小公司的大量欠账转化为应收款项,然而这笔钱从未进入到朗讯。”

    他的眼睛越说越亮,“而泡沫破裂之后,中小公司纷纷倒闭,那么朗讯的应收款项在瞬间就变成了净亏损?”

    梁胜均重重点头。

    “朗讯的cfo肯定都不知道该怎么向华尔街展示财报了,这样一份成绩单,会让华尔街放弃这家公司,而华尔街的放弃永远是打压,连任其生死这种结果都不会有。”

    陈子迩总觉得印象中有看到过什么新闻,朗讯后来不叫朗讯了,叫什么阿尔什么特朗讯,好像苟延残喘了几年被收购了。

    印象不深了。

    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

    盛世有个机会。

    梁胜均凑过来说:“贝尔实验室长期是不为研发经费担心的科学家天堂,但未来半年,朗讯至少要关停过半数的研发部门。这是个拥有两万名研发人员的巨型实验室,一旦裁员,会让大批的一流科学家失业。”

    他说的对,陈子迩有印象的,而且梁胜均的预估保守了,什么过半数,就连朗讯自己都被收购了。

    完全吸收不太可能,一来没那么强的实力,二来就算有也完全没有必要,贝尔实验室有些研发是不面向商业的基础理论研究,再有,其他有实力的公司也会对这些人才产生欲望。但不论如何……

    陈子迩眼睛眯了眯说道:“就算只取一瓢饮,不说一口吃成胖子,但盛世绝对可以摆脱营养不良,拥有一副壮硕的身体。”

    有了研发,他对盛世电子的未来才更足的底气与信心!

 第523章 与工程师们的碰面会

    陈子迩并不准备贪多少,只要弄来一些人才,并进行科学的管理,由此产生的收益足可以哺育盛世电子。

    2000年7月18日晚间,陈子迩在帕罗奥图一家高端酒店里面见了已经与盛世签订合约,准备归国的工程师们。宽敞的大厅里摆下了五张桌子,每张桌子大约十人。

    先期的招聘工作主要还是集中在硬件、软件方面,盛世集团是有一些钱,但钱还是要花在刀刃上。

    spod团队需要这群人。

    金碧辉煌的大厅里有大约四十多人,陈子迩到的时候大致扫了一眼,还是以华人居多。

    也正常,这年头的中国对国外工作者的吸引力其实有限,真有本事的人硅谷实在待不下去也可以回祖国,硅谷的挤出效应让很多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也就是这三年,出现了我们的回国潮,那个时候有个说法,一趟飞往燕京的航班上经常有好多工程师,当初的李岩宏就是其中的一员。

    四十多人里大约只有六名女性,剩下的都是男人,当陈子迩出现的时候,他们全都站起来鼓起了掌。

    这些人都是梁胜均仔细遴选的人才,虽然他们失业了,但并非他们的错,有些事整个公司都倒闭了,或者自己的部门从部长开始全都没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

    现场的气氛非常热烈,对于这些人来说,能得到老板的亲自接见,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重视,起码可以让他们对此次中国之行更加充满信心。

    “因为一些事情我是刚从纽约赶回来,”陈子迩只穿着白色短衫,过度的忙碌让他有些疲惫,可看到这群人,他其实是兴奋的,讲话声音中气十足,“首先是谢谢大家选择盛世,相信盛世。”

    “这次会面不是梁总向我提的建议,是我自己加的安排。我觉得我得看看你们,也让你们看看我。”

    陈子迩想见见这群人,跟他们简单的说两句。

    “纳斯达克发生的事情让人很悲伤,投资人对互联网的信心被打击到了冰点,但我从来不怀疑科技可以改变人类,盛世永远重视科技,并将善待每一位工程师。”

    啪啪啪!

    一片掌声热烈!

    陈子迩说的让这些人看看他就是在给他们一个‘老板重视科技’的概念。

    对于一家以技术立身的公司来说,这其实很重要。而且他还有一个理念要说明。

    “spod再有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将上市了,从目前的反馈来看,人们是认同这项产品的,如果运气不太差的话,我想我们可以挣点银子花花,这样我也能付的起你们的薪水。”

    人潮中发出一阵善意的轻轻的哄笑声,为了照顾到部分外籍人员,陈子迩用的还是英文,有几位白人光头大叔笑的很开心。

    spod其实也为招聘人才立了功,对于许多人来说,它真的具有一种吸引力,吸引人们愿意为了他而工作。相反,如果是个不能捕获人心的垃圾,那绝对是个负向力。

    “盛世电子还是一家初创的公司,要想在今天活下来,最大的依仗不是我的那些钱,而是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卓越的产品品质。”陈子迩眼神扫视过这里的每个人,迎着他们看向自己的眼神。

    这是个只有23岁的中国年轻人远在异国他乡正在开始他的创业之旅。

    “而且我并不把盛世电子定义为一家硬件公司,我们自己并不生产硬件,我们从事的是软件的开发和设计工作,我希望各位能明白这一点,所以下一代的spod要给人更加流畅且舒服的使用体验感。”

    陈子迩到这里就结束了,他并不想长篇大论把这里弄成上课一般,意思传达到就可以了。

    四十多名工程师们随后鼓起掌声。

    陈子迩走下去,到桌子边上,一个个的同他们握手,这些人中最年轻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