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塑人生三十年 >

第160章

重塑人生三十年-第160章

小说: 重塑人生三十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贤者时间,什么噗呲噗呲,你这人讲话总是没个禁忌,简直辣耳朵!”盛浅予已经没那么害羞了,但总是经不住他这么毫无顾忌的形容。

    随后她又抬起头,问:“什么是贤者时间?”

 第261章 倒计时:十个月

    又是一夜颠龙倒凤,自不在话下。

    另一边,天大白之后,蔡照溪整理着装与马库斯和佩奇见面,他至今仍蓄着淡淡的胡须,举止文雅得体,看起来比陈子迩那个狠起来不讲道理的‘野蛮人’好多了。

    马库斯是这么想的。

    然而事实上,蔡照溪因为得了陈子迩的‘严令’,反而表现得更加强硬。坐下后,马库斯说第一句话,蔡照溪摇摇头,表示:“我听不懂。”

    尽管马库斯懂中文,但还是很讶异,什么意思?派个不懂英文的来?

    这也就算了,等到正式谈判的时候,马库斯用蹩脚的普通话回顾前天晚上他的立场——也就是不高于5%。

    蔡照溪立马站起身就走。

    马库斯吐血,我只是回顾一下啊!

    佩奇听不懂,在旁边干着急,只能等着马库斯翻译。

    德国大光头本来是想着压在5%以下的,可被他这一手直接离桌弄的浑身难受,说真的要是莫瑞茨允许说一声可以放弃,他肯定一口唾沫吐到对面那个中国人脸上,然后骂一声‘这生意爷爷不做了’!

    可惜他不能。

    这或许就是……就喜欢看你对我咬牙切齿还那我没办法的样子。

    蔡照溪的条件是10%,这个数字马库斯怎么都不同意,他的权限可能也就在5…8%之间,大光头打了越洋电话之后说,10%实在太高了,不可以。

    完全不含技巧的谈判就这样进行着……最后只能在8到9之间争吵。

    马库斯也完全忘记了什么5%、3%这个数字,当陈子迩完全强硬起来的时候,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或许永远都不会忘记谈判第二轮,当他说:‘8%不可以,降到6%我们再谈。’的时候,他已经提升了自己的底线了,结果对面那个根本不经思考,“那你可以回美国了。”

    !!!

    你们中国人为什么动不动就撵人回去?!

    公司里。

    蔡照溪凯旋归来,虽然没能争取到10%,但他还是成功保住了8%的底线,最后的结果是8。6%,莫瑞茨真的看中了谷歌,这种自信的人一旦做决定就不会轻易改变,而且谷歌现在经营情况特别好,各种数据爆炸增长,很值得赌。

    谷歌确实也牛逼,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2001年全行业蜷缩着身体过冬天,又挨冻又挨饿,可这家公司竟然能盈利你敢信?

    最后的协议是陈子迩放弃自己的拒绝稀释条款,改为拥有有限定额度的优先认股权,这个额度最后商议为不超过12%,比较低,因为陈子迩要的中华网股份太狠了,红杉资本理所当然选择了限制陈子迩以便于自己扩大在谷歌的股权,这也是他们的目的。

    现在,在这轮融资中,陈子迩如果不花钱购买谷歌的股权,那么他的股份份额将会被稀释,具体稀释到多少要看红杉究竟占多少股份,然后他们三个,佩奇、谢尔盖、陈子迩按比例出让自己的股份,当然也会有一小部分留着,作为给员工的期权激励。

    当然,陈子迩作为投资人如果依旧看好谷歌,在以后还是可以追加投资,只要不超过12%就行。

    现在的陈子迩,早已不是愚公想法,谷歌也好,bat也好,facebook也好,管你6千还是8千亿美元市值,这些公司你等他们成功,少一点要等5…8年,多了要等10…15年,硬等,呆不呆?

    看着那些数字很小,可着眼与今天看明年就觉得还很遥远,更何况10年8年?刚上大一那会儿,还觉得大四远在天边呢,这才四年就有这种感觉了。

    当然,这些公司该投资还是要投资,陈子迩已经决定组建专门的互联网投资事业部,这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可买可卖的生意。

    如果你自己缺少发展资源的时候就应该果断放弃一点换取发展资源,亲手去创造财富。

    就算他陈子迩失败了,只要确保自己不被踢出局,最后几家公司被稀释剩下的股权依旧可以够家人孩子生活无虞。

    无后顾之忧,还依旧畏畏缩缩?那算站着撒尿的嘛?

    事实上陈子迩还是看重中华网的股票的,这份财产马上就能套现,有了海量资金,他的地产企业可以扩张,布丁后劲会充足,经济型酒店的项目可以更有把握而不是只能指望秦业,电子音乐播放器的想法也能更保险的实现,这一切带给他的成就感,远比那份锁在保险柜里等上五年八年才值钱的股权证明书多多了。

    而中华网的原始股……6+8。6再加上宁雅的那里的交易……不少了。

    尽管上市的时候要在资本市场上放出几百万股,陈子迩作为股东肯定也会贡献一点,可超过百分之十的中华网股票到了他手里,确实不少了。

    眼下是五月初,到明年三月初……再过不到一年时间,这笔资产可以套现6…8亿美元,这是巨大到无法想象的现金流。

    大到什么程度?2000年福布斯排的内地富豪,首富是荣氏家族,资产19亿美元,第二位是刘氏兄弟,10亿美元。

    这会儿没有身家300亿的马爸爸,王公公,几亿美元就是大陆巨富,非常非常大的一笔钱。

    陈子迩知道这些‘历史’,所以他也知道从地区性小富,到全国巨富,这个差距,只给他10个月的时间做准备……

    这么一想他好像觉得有些准备不…开玩笑的,他哪有那功夫去矫情。

    而且还有一点,前世的中华网并没有收购什么门户网站,现在不同,他们有捷信这个内地第一门户网站,资本市场定然更加看好,门户时代不是瞎叫的。

    50亿美元,或许不是中华网市值的。

    想到这些陈子迩觉得当初卖掉捷信网给中华网,以及近一两年的决策实在是太他妈天才了!

    又过了两日,公司法务部的严律师被陈子迩派去同宁雅签署正式合约,美国的杨润灵已经将苹果的股票套现,现在都是上涨的行情,什么微软雅虎苹果思科的股票,买的多,卖的少,多少人手里攥着美元想买买不到,因为大家都不傻,谁都不愿意卖,除非有特别的缘由。

    比如陈子迩之前买到的3万股,这么点量,资本市场一下子就吃进去了,塞牙缝都不够,所以根本不费什么事儿。

    那一天的股价定格在79。8美元,套现资金239万美元,与宁雅交易的资金需要150万美元。

    绰绰有余。

    浦东国际机场,佩奇和马库斯起飞,几日后,杨润灵和韩茜落地,而陈子迩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十个月的倒计时已经开始。

    十个月后,他的人生会重新变个模样。

 第262章 归来

    接机的人是韩小军。

    韩茜走了近半年,今次回来心情似乎有所恢复,不过尽管生活环境变了大样,她自己的风格还是没变,绑马尾,米色外套,袖口卷起,朴素干练。

    杨润灵有些变化,搞了个蓬松的酒红色披肩长发,身材还好,可因为工作压力,她的轻度黑眼圈还在,也不比韩茜这样经艺术熏陶的,整体气质上差了不少。

    能回到中海,两人都还挺开心的,推着行李车出来,寻了会儿就看到了韩小军。

    韩茜向自己弟弟招手,“小军,这里。”

    杨润灵左右看了看,没发现陈子迩的身影,心中略微有些失望。

    韩小军如今察言观色的功夫渐长,没等问,就解释道:“陈总在公司有些忙,他说你回来后可以先休息一下再去见他。”

    杨润灵把头发刮到耳朵后,听着他的话边想边点头。

    “好了,两位姐姐,跟我走吧,我车离这里段距离。”韩小军一手拉一只行李箱。

    杨润灵笑道:“嚯,不错啊,都有车了?”

    韩小军说:“陈总的车,他本人不能来,就让我开车过来了。”

    韩茜听着心里高兴,听起来自己的弟弟与陈子迩的关系还算不错,这个有些偏瘦的青年是她在世上唯一的亲人了,只要他能过得好,韩茜也就没什么可操心的了。

    路上,韩小军问了些在美国那边的情况,杨润灵则是看着街头越来越多的布丁便利店心有感触,“走了将近一年,小小的便利店都快开遍中海的街头了。我们的陈大老板,也再不是那个中海大学的大一孩子了……”

    这一点,韩小军与有荣焉,他说:“年初的时候,我们开始寻求加盟连锁,所以门店数量扩张很快。”

    “你的陈总呢?有什么变化?”

    “更有钱了吧。”

    杨润灵觉得他的回答略肤浅却精辟。

    韩茜则一直没多问,关于这些她一点兴趣都没有,500家怎样,1000家又怎样,唯一的感受可能是小军的工作好像挺有前景的。

    走的时候,她心情低沉,情绪极差,所以韩小军开着车与杨润灵聊着天,但眼睛一直有看着斜后方的姐姐。发现她嘴角抿着淡淡的笑容,心里也放心不少。

    “姐,你这次回来还去嘛?”

    韩茜转过头说:“不去了,那里的陌生一开始让我觉得很好,可待久了,陌生真的成了陌生,我英语又不好,无人讲话,太没意思了。”

    韩小军听了高兴,“天音琴行我一直都有续租,你回来开个琴行就挺好。”

    杨润灵听了无奈摇头,她其实一直都有和自己的好友谈过这个问题,现在陈子迩明显发迹,韩小军知道抱大腿,韩茜与他关系则更近,过去随便谋个职位挣的也比什么琴行要多。而且一旦混上领导,有个一官半职,人前该有多风光。

    但不论她说多少次,韩茜依旧是要重开琴行,真是想不通。

    她也许都不知道自己其实是有些羡慕的,虽然表面上大家都称朋友,可杨润林觉得陈子迩对韩茜才更像是对待朋友,对她……同事可能更精确一点。

    人讲无欲则刚,有些话韩茜无所顾忌,敢说,杨润林自认不敢说,于是慢慢下来,竟成了下属和领导的关系了。

    而韩茜大抵也知道自己的弟弟懂事,可她还是责怪了他:“那是门面房,租金很贵的。”

    韩小军得意讲一句:“你就放心吧,我现在有钱。”

    两个姑娘略有震惊对视一眼,杨润灵很欣慰的点头,“记住这个时刻,小军也长大成人了。”

    韩茜真的还挺感谢陈子迩的,她说:“小军,等他不忙的时候,你告诉我,我请他吃饭。”

    杨润灵看向她,眼神里有东西。

    从小长大的朋友,韩茜没跟她客套:“我和他单独的,我母亲去世的时候是请人帮忙送回去的,他还把小军照顾的这么好,得感谢,专门感谢的一顿饭,你等下次吧。”

    杨润灵‘切’了一声,却并未真的生气。

    “本来早就应该感谢的,可那会儿我不太懂事,现在更得补上了。”

    杨润灵说:“都过去了,你和小军以后的日子好过着呢,向前看吧。”

    韩茜懂自己闺蜜的心思,她整天就琢磨陈子迩是多么的有钱,说什么顺势发展之类的话。

    可在两年前,那时候的陈子迩表现的根本不像现在这样……

    看着窗外车水马龙,城市人声鼎沸,从硅谷来到中海,辗转一个大洋,能想到的人,愿意见的人,除了自己的弟弟,也就是陈子迩了……

    她想到97年刚见面的时候,不禁又笑出声,仿佛那个稚气未脱的人又出现在眼前。

    “我想学钢琴,今天就要上课。”

    “不用看价格了,安排我上课就好。我报名,长期的,起步半年。”

    “弹琴首先身体要坐直,手臂要放平,手指按下去的时候要干净利落不要拖泥带水,并且要用指肚这样垂直按下去……我来给你示范一下……”

    这是她教过的岁数最大的学生,也是招生过程中最特别的一次,支离破碎的话语,偶然间的相遇,在想象力丰富的人眼里能够演变为最为动人的戏剧场景。

    杨润灵看她笑的好忽然,问道:“看什么呢?这么好笑?”

    韩茜不想告诉她,摇头说:“没什么,想到个好笑的笑话。”

    倒完时差后,她没能立即见到陈子迩,因为按照日程安排,他出差去了趟金陵,回来之后和刁亦杰连续考察了盛世地产的两个项目,公司多了,大了,琐碎的事情总是有的,忙起来的总是没个完的时候。

    一连几天不在布丁总部,韩小军也把握不准自己老板的日常节奏。

    不过陈子迩自己记着呢,有工作,他先见了杨润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