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彩虹号 >

第80章

彩虹号-第80章

小说: 彩虹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冯梦欣的到来,才正式得以结束所有现实的虚拟生活,因为她很像许心,而且外部联络人正式下发上级的指令,她是他负责的虫标2818号意识!
  至此,他终于有了终极目标!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魔幻现实的虚拟场景,所以实在按耐不住内心的好奇,违规乘坐彩虹号,秘密穿越了时空之门,看到了故事的未来结局:
  郑茹鹃再次安排朱明害死了刚出狱不久的刘得胜,然后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Vsell资本),合谋夺取了AT集团的最终控制权,高锋为此跳楼自杀;接下来,之前携带举报材料的刘曦渃在暗中去往有关部门的路上又真的遭遇了车祸,不得善终;往后,高澍与欧阳宝玥在一起交往,继而将澍源集团和欧阳集团合并成新太阳集团,凭借自身所在AT集团里拥有未并入上市公司的资产和其余股东的支持,而且努力说服了Vsell资本,并达成秘密协议,终于将郑茹鹃驱逐出了集团董事局,重夺AT集团的控制权;随后,郑茹鹃收到自己违法犯罪的所有材料复印件,心想与其身败名裂,不如服药自我了结,只留下朱明和宋佳茵等被捕入狱;最后,早已心灰意冷的高澍将AT集团交给了自己的亲侄子高小枫,黯然出走风尘,隐匿荒野深山,再也不过问红尘俗事;而高澍和欧阳宝玥的儿子欧阳靖则在年轻老妈的大力辅佐下完全掌控了新太阳集团。
  在新的超发达科技文明时代,高小枫和欧阳靖同时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她就是辛源和徐莎莎的女儿——
  徐媛媛。
  从此,新资本时代的商界风云故事定会再次开启!
  后记
  总之,阿志不可能得知如此之多的事情,无非全靠幻想臆测,随时查漏补缺,顺着时代背景的发展脉络,回看那些已经发生过的商界往事。
  在自己工作闲暇之余,阿志写下了这些文字。然而,生活总要继续,梦想还在路上,不管是忧愁烦恼,还是欢乐幸福,他都在过着自己该过的生活。
  但是,他原本是很渴望自己能见证所有事情的结局,至于如此的完篇,其中的繁杂过程,他不是不感兴趣,而是实在没有太多时间去揣摩和细究。
  因为在当下这个充满变革和绝大希望的新强大监管时代,错过宝贵时间,就是错过历史机遇。
  所以,他在适应变化的时代过程中,惟有多留一个心眼去思考眼下大约三十年的生活,至于未来的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换,又岂是他区区一介凡夫俗子所能左右得了!
  然而,世上的纠纷何其之多,能够成功协调化解的矛盾与之相比,何其之少。
  不信?
  那格子铺纠纷刚刚淡出公众的眼球,讵料P2P集资平台倒闭矛盾又接踵而至。
  所以,基层部门的工作永远辛苦,永远干不完,而对于其中的街道协调办工作更是永远的永远辛苦,干不完的干不完!
  因而,来的人走了,走的人消失了,没人愿意停下……
  为了铭记这些时代的经验教训,算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阿志决定写一本关于魔幻现实的都市生活小说。
  先是交待自己的成长历程,再而沿着一线城市格子铺纠纷的主要脉络,顺着小说人物的逐一离去,边写边看,边校边对。
  不管是路男还是路兰志,抑或是幕后的阿志,无不坚定相信眼前的现代生活就是真实的世界。
  只要承认这一点,他就不再迷惘,不再彷徨。
  因为当下是一个深化变革的复兴时代: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梦想是会实现的!
  

  ☆、子亭与子轩

  
  江南水乡的天,时不时就作灰蒙蒙的哭状,像那以往下了许久的梅雨。
  “出去走走吧!”子亭说。
  “外面凉飕飕的,”子轩头也不抬一下,便说太冷!
  看着院所窗外的即景,还在伏案抄抄写写的大哥,郝子亭拿起一把老油布伞,推门悄然别离了。
  对的,不该邀他出行的,本不是一条路上的人,为何非要进同一家的门,郝子亭心里想,仿佛暗暗生出来那么一丝后悔的意思了。
  大哥的忙,自然是多的,自己的闲,何况也是多的,正如古时那威风凛凛的执金吾与落魄失意的刀笔吏,一个光彩万丈,一个黯然神伤。
  此时屋外的冰寒,俨然能浸透行人柔弱的身子骨,加上潮湿的雨水来助阵,异常的天季便很残酷了!
  幸而河里的绿波还没凝结成坚冰,其面上不时也有一二只载客过往的灰篷船,那尾部站着的艄公,头顶戴着斗笠,身披着蓑(suo)衣,双手不停的摇着樯橹,而舟首则缓缓拨开前方不再寂静的水淼,遨游,荡漾!
  站在岸的一旁,郝子亭看着十分熟悉的雨幕,内心不得不感叹摆渡人的艰辛与惬意。
  其实,他又何曾不想成为一名繁忙的摆渡人呢,只不过他是想将人的低劣魂灵送往高尚自由的彼岸,而不仅止于运送一副有血有肉的皮囊。
  此情此景,郝子亭看得如痴如醉,竟一时还不忍移步,难免禁不住思如泉涌,百味杂陈。
  原来,他与大哥是两地不同公局里的专员,虽然职衔上高低不同,各管事务也相差甚多,就连工作的根本目标也绝无能一样。
  随着局势的加剧动荡,各地所有公局的事业处境,很快的就被分化起来。无非事少人多,致令他所在的公局,状况也开始非常的不佳,事务日渐稀少,最后连活计都快成了大问题。
  可与之相反,大哥所在的公局,地位反而日益重要起来了,因其维持治安秩序之职能,乃人心稳定之所必需,职员固然吃香。
  走在质朴的青砖上,郝子亭已猜不出脚下经历了多少年代,只是无言的享受在那微风细雨的深沉意境中,没有了嘀嗒作响的猛烈抨地声,也没有了乡民赶集的叫卖声,一切显得那么空荡,唯有那无声散开的波淼,又寂静了起来。
  撇下大哥独自出门“散步”的一贯决定,显然是没有错处,外面的人心也确实是冷,扑面而来的寒风就像无数把利刃一般,正如自己旧日所发的文章那样犀利,侵骨入髓,振聋发聩。
  郝子亭不停的想着,又来到了一处登岸的渡口。
  这好几天了,他还不知道它的名字,仅因为没有铭刻地标的古老方碑,哪怕随手立一块新朝的石牌也好,可惜皆无。
  小雨也停了,恰巧没有靠岸的孤舟,只有河水上寂静的波淼,郝子亭便收起了沾满细小雨珠的黄旧油布伞,默默看着遮掩在乡镇屋落的那条蜿蜒曲折的细细的水河。
  站在这里,郝子亭莫名的陷入了沉思,其中不乏些许的往事与回忆……
  第几天了,这是第九天了,整整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也就是说他已经来到郝子轩的城里大宅院寓居了一周多……等等,郝子轩?郝子亭不应该叫他“大哥”么!不,变了,大哥确实变了,变成了“郝子轩”。
  时至今日,他更喜欢叫大哥作郝子轩,或者子轩,因为他认为郝子亭与郝子轩的关系,已不单单是亲兄弟,更是两种不同思想的对立者,是人不都会变的么,包括他自己。
  郝子轩从来都很忙,要么外出吃酒做客,要么埋头讼案,即使郝子亭走投无路的来傍靠,加上首日已整九日了,都没一次能陪大哥饭后出去散步谈心,即使或可不必如此。
  因为,九天的短暂尚远比不了郝子轩不时外出办案时间的几分之几,那才是真的长久。
  “亭弟!哥太抱歉,又要对不住了!”
  郝子轩赔不是的话语,已不止一次的萦绕在郝子亭的耳边,弟弟当然不会怪大哥,只是日子无聊了便也未免心存芥蒂。
  于是每次外出,除了大哥,郝子亭也喜欢独自浪荡,穿街走巷,后竟也有大发现。
  那是一个小书店,门面不大,旧木板遮挡起来的档口,约共打开了四分之三。
  “欢迎阁下光临!”
  “嗯!”郝子亭对店伙计微微一点头。他胡乱的翻了几下书橱,竟不小心看到了郝子轩写作的书——《务本之集论》,便令他想起了自己的书——《谈改良之主义》。
  因为作者写的是“魏存君”,他便知道是大哥的笔名,尽管他自己也有个笔名,叫魏思君。
  没想到,郝子轩还在用着这个最初的笔名,郝子亭那时或许就应该想到,大哥确实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一切论战都是为了谈生存。
  这么多年了,以往的那些争论,终于逐一浮出水面,在郝子亭的心里,一直挥之不去,犹如行人的影子,只要太阳照常升起,阴暗便也能寸步不离。
  “思君阁下,人之解放,必是先活其身,而次之乃唤醒其思想!”
  “存君先生,你如此说很是不妥当,人活着的真正意义,首在其思考必须体己,至于温饱,虽也是很重要,但精神的解脱远比物质的需求更为紧急,位置可以互换,但顺序不能颠倒!”
  “人不务本求存,何以谈之改良,犹如婴孩,未能先走,便欲飞跑,谬矣!”
  “人的思想若是得不到改良,一味先求那务本之追求,就如画地为牢,毫无进步!”
  ……
  “若讲希望,必先务本,后谈改良!”
  “育人大计,必先改良,后求务本!”
  ……
  关于双方的争论,郝子亭与郝子轩的意见从未有过契合,致使各自所发之文章,所谈之言论,时时针锋相对,抨击的话语亦从不曾手下留情,纵使如此,倒也不妨碍兄弟长久之真情谊。
  在如今现实主义半紧半松的混沌时代,各种工学流潮四起,不外是批判与拥护,这两种不同的主流观点,正如揭露与粉饰,是两条相向而行的道路,而当时依然年少的子亭与子轩,各选其一,欲想毕其一生之精力为之摇旗呐喊。
  正如二人在过往通信中所表述,孰是孰非,谁对谁错,难以言明:
  《与兄信》
  轩哥!
  客套的话语,自不必再多说,想你也知我的直爽性格,只是有一句问你,长久未曾再谋面,你可安好?
  我已记不起,此番是第几回给你去信,关于你的境况,我大多是不知道的,便想多去几封亲笔的书信,盼你能复一二,或托乡人捎带些许口音,于此山高水长的思念,便也知足了。
  公局里的事务与处境,我并不陌生,定是有时忙碌,也有时空闲,但大城与小镇,区别想也是很大的不同。就如我所在的局所,有人来办公,便不那么安静,若没有人来纠缠,就显得落寞许多。
  此些麻木的时日,常令我感觉不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有索然无味的尽头,与进学之时的不凡追求,相去十万八千里。庆幸我的思想,依然保持清醒,唯一的倚靠,便是多读改良之新书籍,时常废寝忘食,参悟改良人智的新方法,真有那么一点作用。
  说到改良,我与你争论了不知多少年多少回,从学堂到讲座,再到文苑书报,等等,总没结果。谈起此些,知你未必不是很有意见要对我讲,这一回的激将法,若能生出作用,想你定也会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回信的时间了,是吧?
  另所求:
  想你所在的大城,定不时有新出的先驱书报,若不厌弟烦,可否寄送几本,感激涕零!
  愿安好,等你复信的亭弟,七月廿六日。
  《再与兄信》
  轩哥!
  你寄来的书籍及付予众亲的相应礼物品,都已收妥。
  手札也已收到,但是非出于答复,又简短许多,总算知你近况如意,我与众亲深感喜慰。
  回信里唯一详细的地方,便是解释你日日忙碌的一二因由,我想不过人之常情,十分成立。
  但另一点疑惑,你寄来的书籍,一半讲改良主义,不少也谈务本方法,想必是你还想变换我的思想和立场,好转会到你的守旧阵营。
  哈哈,我一直很欣赏你的这种坚持和教唆和利诱,就像我的坚持一样,但我当下过得很好,不愁吃穿,只愁有教无类,待再谋面时,与你继续切磋,总未迟到!
  专此回信告知。
  众亲安好,亭弟促书于九月五。
  《子夜二次详复吾弟信》
  子亭吾弟及众亲,兄甚挂念!
  亭弟你前一番寄来之书信,兄皆已亲自览阅,奈何公务忙得焦头烂额,无有一时之脱身闲暇,故而复音拖宕迟延至今,实乃兄之大错,希你等勿怪!
  前次置办期刊杂志,新论学,博物志等书籍及家礼一应物品,知你已收妥,又知众亲安好,兄对此终能稍感宽慰。
  关于兄之忙碌,断然超乎想象,须在此逐一声明,聊表诚心。
  一是公局之事务。兄所在之科室,职能是为专管城内外之治安秩序,虽初掌文书,倒也十分空闲,但科长及主任往后各各高升,遗留独一能办事者,惟兄尔,使不情愿,亦不能不统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