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如梦令_云住 >

第123章

如梦令_云住-第123章

小说: 如梦令_云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子轲坐在他的沙发上,坐在那高高在上的包厢里,这个沙发这个包厢给他带来了一些安全感。当汤贞与他距离拉近,眼睛平视望着他的时候,莫名的,周子轲感觉自己周身的一切都在迅速缩小。
  他在俯视观察所有人,可汤贞也在观察他。汤贞是独立于所有世界之外的另一个人。
  周子轲甚至能在汤贞眼里清晰看到自己的倒影。然后汤贞落下去了。场下有观众发出激动难抑的惊呼。背景音乐里是梁山伯的内心独白:“英台飞得这样远,像只新燕,要将书院的春色也带走了。”
  汤贞第三次飞上来的时候,双眼低垂下去了。
  周子轲依旧盯着他,可汤贞手握着秋千绳,头低着。他好像在恪守“英台”的规矩,刻意回避与观众一而再再而三的眼神交流。周子轲只是个观众,汤贞还要回到台上,继续演绎祝英台的一生。
  周子轲忽然从沙发上站起来。
  他上前握住了包厢的栏杆,眼睁睁看着汤贞从他眼前落下去。他脑中闪过一个念头,下次他一伸手,就能在空中抓住汤贞的脚腕了。
  可汤贞再没有随秋千飞上来。三次表演结束,汤贞回到他自己的世界里去了,回到梁祝里去,回到舞台上去。距离周子轲非常遥远。
  嘉兰剧院的贵宾休息室葛生厅里,不少观众戏一结束便来这里等候。别的休息室都禁烟,只有这间暂时开放给有烟瘾的客人。周子轲坐在角落的沙发里,他穿着件夹克,旁人不认识他,他也懒得去搭理谁,嘴里叼着烟吸得用力。
  剧院的工作人员从外面匆匆进来,一开门就被烟味给呛了。他带了几个人一同开窗,把通风系统开得更大。“各位,各位朋友,”他提高了声音,“等候多时了,咱们《梁祝》的主创团队马上就来葛生厅了——”
  他话说着,已经开始有人摘下烟来。就听那工作人员继续说:“汤贞老师也马上就要过来,和大家问好,合影,签名。所以麻烦大家——”
  周子轲嘴里叼着烟,看着周围西装革履的中年老板们一个个像学生似的,特别配合,一听汤贞要来,烟是掐的掐,灭的灭,仿佛这就是规矩。
  朱塞进来了。他看着诸位老板,鼻子动了动,闻不出烟味了,他笑了笑。往角落一瞥,他一眼看见了周子轲。
  他还以为子轲早就走了,没想到子轲不仅看完了整部戏,还尽职尽责深夜等在这里,是要连主创团队一同见过。
  只是周子轲嘴里还衔着根点燃的卷烟,格外引人注目。
  朱塞走到他身边。“子轲。”他贴耳和周子轲说话。
  周围的贵宾们瞧着嘉兰剧院的朱经理对着个毛头小子毕恭毕敬。
  “……英台的演员啊,他闻不了烟味,所以子轲你暂且先……”朱塞一句劝告还没说完,周子轲把烟按灭在烟灰缸里,从沙发站了起来。
  副导演老高和梁山伯的演员乔贺在大批工作人员的保护下走进了葛生厅。“乔贺老师!”说话的是休息室内一位银行经理。
  汤贞走在后面,把导演林汉臣搀扶着。


第92章 小周 6
  乔贺并不是第一次见周子轲了。只是当年在周穆病床前的那一瞥实在仓促。
  嘉兰的朱经理从中介绍:“我们嘉兰的少东家,周子轲。”
  林汉臣林导点点头,把一双老手伸出来和眼前的年轻人一握。林汉臣那双眼睛在周子轲身上稍作打量:“确实有穆老板的风度。”
  朱经理对周子轲介绍乔贺,说这是首都剧团的知名演员,乔贺乔老师。
  乔贺不确定周子轲还记不记得他了。也许他该学林导,也说句什么恭维话——毕竟嘉兰剧院。
  他也不是想不出什么好话——早在三年前,周子轲还穿着中学校服的时候,乔贺就诚心诚意觉得他十足是个不寻常的年轻人了。
  可乔贺话到嘴边,还是说不出来。
  用他们团长的话讲,乔贺这张嘴只有台词念得铿锵,提别的连嘴都别不开:“来剧团里挑严嵩,数乔贺演的好。下了台一句也不会了,不给他一个嘉靖他就不出活儿了。”
  乔贺一句话也没讲,周子轲也一句没讲。手匆匆握过,周子轲没什么耐心。
  朱经理接着介绍下一个。
  “汤贞,亚星娱乐公司的当家台柱子,”朱经理笑道,“现在都叫汤贞小老师了。”
  汤贞一身缟素,这是《梁祝》最后那场戏里英台投坟时的打扮。他抬起头看了周子轲,发现周子轲也正看他,和刚刚在包厢时候一模一样。汤贞条件反射往四周瞧其他演员,往林爷的方向看去一眼。
  林汉臣不解,也不知道汤贞怎么了。他抬了抬下巴,示意小汤。
  汤贞便不回避观众了,他伸出手,和周子轲一握。
  汤贞的手不大,体感微凉,手心柔软,和记忆里、想象中是一模一样的。
  汤贞望着周子轲的眼神也软。不再像是那天周子轲发烧时候,摆出的那一副理所当然的长辈态度了。
  借着葛生厅里的光线,周子轲就近把汤贞的脸来回看过。
  长这个模样,当不了长辈。
  他没有握太久,把汤贞放回去了。
  往后还有其他剧组成员。周子轲一一见了,握手,人人口称他一声“少东家”,“周老板”。朱塞在旁边是又惊又喜,今天的周子轲活似个理想中的“接班人”。这给了朱塞一种感觉:子轲只要想做,随时随地都可以担起家里的责任来。
  饰演“四九”的演员小褚悄悄对乔贺说:“我怎么觉得这位少东家看咱们都不大顺眼。”
  汤贞在一旁,正和剧组其他人一齐给《梁祝》首演纪念T恤签名。他签完了,把笔帽盖上,正逢其他观众希望与他合影,汤贞欣然同意。
  在葛生厅抽着烟等待的观众基本都是男性,这些投资人、老板,大多是为着汤贞过来的。乔贺写了一些签名,拍了一些照片就无所事事了。他坐在沙发里喝茶,瞧见汤贞面上带着微笑,和那些排着队等待的观众一一合影。中年老板们四五十岁了,眼睛瞅着汤贞,肢体却拘谨。他们在这里苦等这么久,真到能与汤贞合影时反而胆怯了,碰都不敢碰,连肩膀也不敢揽。每个人都规规矩矩,十分绅士。
  也许只有乔贺知道,就算真去揽了汤贞的肩膀,就算有更加逾矩的举动,汤贞小友也是不会说什么的,还是会笑着面对镜头,满足观众的愿望。事后汤贞甚至也不会抱怨。这样近乎没有底线的宽善和亲切,在乔贺看来,迟早会被有心人利用。
  “嘉兰的少东家?哪个嘉兰?”
  “能是哪个嘉兰,嘉兰剧院,嘉兰天地,嘉兰塔。”
  正窃窃私语的是今天随汤贞来到剧院的两个助理。乔贺偏头看去,男的那个乔贺认识,姓齐,汤贞唤他小齐。女的那个乔贺对她只有零星的印象,是个年纪很小的小姑娘,好像是叫“银心”的。
  “周世友你知道吗,”小齐对“银心”讲解道,看着周子轲的背影,“亚洲首富,就是他爸。”
  汤贞和身边的观众一一合影完毕,他脸上还有笑容,腿站得有些发麻,脚塞在英台布缠的鞋子里,血液不通畅。他在原地轻轻跺了跺脚。旁边站着葛生厅里唯二的两个还没有跟汤贞合影的人——朱经理,还有不得不听朱经理讲话的周子轲。周子轲脸上写满了不耐烦,眼睛斜过来正看汤贞。
  汤贞的目光不小心瞥过去了。他抬起来的脚悄悄落下,放回地上。
  林导这时候在葛生厅外喊道:“小汤,合影完了吗,过来开会。”
  汤贞心里大大松了口气。“哦!”他跑了。
  演出之后的剧组小会,无非是听导演讲解一些演出时发生的错漏,强调些好的不好的细节。阔别三年,这部戏再搬到台上,每个演员对戏本身都有了更加丰富的理解,自然需要更多的调试。
  汤贞不知是不是累的,在会议中频频走神,被林老爷子点名批评。别的演员会议都结束了,各自回家了,只有汤贞被留到最后。
  林老爷子把手里的剧本卷起来,上去敲汤贞的脑袋。
  汤贞的助理小齐带着另个助理温心,在嘉兰剧院的会议室外一直等到了十一点四十,门才从里面打开了一条缝。“你们进来吧。”导演助理说。
  温心拿着保温杯,里面是给汤贞准备的三十五度温水。汤贞还在被批评,低着头。林老爷子说:“……阎尚文可以剪,你们那是电影艺术,里面全都是花活儿。在剧场你上了台,就是一板一眼在观众面前演出来,我上哪给你弄花活儿?”
  汤贞不吭声。
  林老爷子吐了口气。
  温心与她齐大哥对视一眼。他们两个前阵子跟汤贞在剧院排练的,都知道林导大约是又在劝汤贞离开亚星娱乐公司,不要再接偶像方面的工作了。
  汤贞只低着头,也不讲话。
  林导看了眼时间。已经很晚了。
  “再讲一点,”林导的声音放缓了,他看着面前摊开的写满了笔记的剧本,两只满是皱纹的手摊开在汤贞面前,“都说《梁祝》这个故事毁了英台,英台的父,母,马文才,甚至梁山伯……他们是造成了英台悲剧的或直接或间接的手。但我们把这个事情翻过来看,从另个角度看,英台的存在,也几乎毁了她周围所有人……”
  林导的助理搬过来两把椅子,给温心和小齐坐。温心早就听上司郭小莉的嘱咐:跟在汤贞老师身边,遇事多听着,艺人记不住的东西助理要记。可现下林导与汤贞之间的对话,温心听着实在像天书一样。
  林导说:“英台自己是明白这一层的。所以在楼台会上——”
  汤贞说:“在什么时候明白的?”
  林导问:“你觉得呢。”
  汤贞安静了。
  “如果你是英台,你在楼台会上该怎么办。”林导说。
  会议室里的气氛已经放轻松。汤贞接过温心递给他的保温杯,拧开:“如果是我,应该就不会……不会有楼台会了。”
  “毕竟没有用,英台已经定下嫁人,这时候再见面徒增山伯的烦恼,还会得罪马家,把山伯和家里人都连累了。”
  林导看他:“因为英台已经知道无法改变了,对吗。”
  汤贞摇头:“‘如果是我’的话。英台还不知道,她还小。”
  林导之前问题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林汉臣颇满意,汤贞还是一点就透的。林导合上剧本,站起来:“她还小,您老今年高寿啊?”
  汤贞不好意思了。他吃了小齐给他的一片复合维生素,笑着小声道:“二十一岁高龄了。”
  *
  一大清早,电影学院报告厅里人满为患。
  掌声阵阵不歇。这还是冬天,天还未亮,这么多学生就爬出被窝到学校来听讲座了。讲课的人在学院里也不是资历多深厚的教授,他年纪轻得很,真要论起来,他还得称呼台下部分学生一声“学长”“师兄”。
  汤贞,电影学院大四还未毕业,就被学校特聘做“老师”了。从去年初秋开学,由他主讲的选修课“电影文本的表演再创造”就明晃晃挂到了学院内网上。每周一下午五点钟,学院老楼一层报告厅,里里外外围的全是被保安拦住的歌迷、影迷。汤贞每次都准时到场,备足了课,在台上一讲就是两个多小时,风雨无阻。
  今天学院给了通知,汤贞老师下午五点有工作,紧着排不开,不得不把这节课临时改到早六点这个更加犄角旮旯不合常理的时间。
  严冬腊月零下的低气温,不仅是对汤贞,对所有来听课的本科生研究生们都是种考验。
  报告厅门从里面打开了,上完了课的学生们开始离场。歌迷们穿着羽绒服戴着棉帽裹得严严实实,透过门缝朝里面张望。她们小声呼唤着,汤汤,汤汤。汤贞还在讲台上,仔细听周围学生们的课后提问。
  每周的这个时候都有媒体记者摸进学校。拍汤贞的学生,也拍汤贞的同学。
  “你们为什么会选修自己同班同学主讲的课?”
  正在早餐车边排队的男学生面色尴尬,对镜头一笑。
  “汤贞他……”那学生欲言又止,拿了自己买的三明治就想走,“我不知道,他不太来学校。平时都是在电视上看见他。没有什么同班同学的感觉。”
  “汤贞不能算我们同班同学吧,”一位女同学说着话都直打哈欠,明显是来赶汤贞的课,起得太早,“我们每天上学就是吃饭上课睡觉的,人家是什么啊,年纪轻轻都影帝了,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他就应该来我们学校当老师,他当老师我看挺合适。”
  “汤贞给分很高,”图书馆门外一个戴眼镜的高个儿男生告诉记者,“他的课只要来听应该就能过。”
  记者问:“所以你才选了他的课?”
  那男生笑了,不以为然。记者几经追问,他才说,他这个课的名额其实是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