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重生80之先赚一个亿 >

第73章

重生80之先赚一个亿-第73章

小说: 重生80之先赚一个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假如说,以前的股票都是小打小闹,新股认购也都是发发小财,那么紧接着这一年中的各种事,是真正在东申市的普通群众中,造就了无数个忽然一夜暴富的神话。
  无需内幕,无须排队争抢,只要抓住这次机会,你就能从一个贫民,迅速变成一个百万富翁!
  这个时候的百万,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几千万财富。
  ——可以说,这就是一列呼啸而至,毫无道理、毫无征兆的财富列车,一旦踏上,并且没有中途脑残跳下车,那么列车到达终点后,所有的乘客都将迎来一场终极的盛宴。
  “股票认购证是吗?”邱明泉在心里问,“30元一张,拥有一张,就再也不用去现场挤死挤活,排队认购了?”
  封睿心情极好,幸亏重生早回来了几年,足够他们积攒到了原始资本,万一回来直接送回1992年,那才要活活哭死呢!
  没有原始资本,一切都是白瞎!
  “是的,抽签。一张认购证有一张号,每一百张连号从001到100。”
  邱明泉有点不懂:“既然这样,大家对于发行新股都抢破头,为什么不愿意花钱买这个?”
  封睿哈哈一笑:“因为去年的新股发行,中签率极低。也就是说,你极有可能花了钱,中不到签!要知道,认购证仅仅是一种权利,不是中签的保证。”
  邱明泉终于明白了。
  一年年薪不过两三千元的东申市居民,有多少愿意拿出一年工资,来赌博一个机会呢?
  表面上看,这可是极有可能血本无归的一个坑啊!……
  一月初,冬日的清晨,阳光稀薄,空气清新。
  东申市证交所的小楼里,巩行长正亲莅现场,听着魏清远带领的认购证发行小组的汇报。
  明天就要正式面向全市发行股票的认购证了,可到底发行价定为多少,还没有一个结论。
  整个小组里,吸收了全市最大的三家券商的最高层领导,现在,正在争吵得不可开交。
  “20元一张,我觉得足够了,毕竟假如运气不好没中签,就极可能是一纸废物,要知道,今年全年也不过十几只新股发行,中签率不高的。”一位研究员正在发言。
  北经开的证券董事长刘云皱着眉:“我觉得,定价在100元也不多。想想看,去年两只新股发行,多少人抢破头呢。”
  “刘董事长,抢破头是因为那是不花钱的、白给的机会。”旁边,申金万家的券商老总笑了笑,“100实在太高了。我觉得根本发不出去。”
  巩行长沉吟一下,转向了心爱的门生:“小魏,你怎么看?”
  魏清远早有准备,把一份事先做的股民意愿调查书发给了诸位:“这是我们做的第一手调查,调查显示,股民们愿意接受的这个认购证价格,在10…30元之间。”
  刘云皱起了眉:“不会吧,这么低?”
  魏清远肯定地点点头:“这还是对股市稍有了解的股民,普通群众不了解的,肯定意愿更低。”
  大家窃窃私语起来,毕竟魏清远做了直接的统计调研,这就比大家空口白牙做臆测科学得多。
  “我觉得……人们在填写意愿时,会下意识地希望价格低一点。”有人沉吟道,“这个价格未必可信。”
  巩行长看了看统计结果,终于拍板:“就定在30元吧,叫更多的人买得起、愿意买,才能搞活证券市场,做大这块蛋糕嘛。”
  魏清远笑着点点头:“诸位领导放心,我们一定做好发行工作,明天一早公布定价,各个营业网点和银行代售点全面铺开,争取开门红!”
  刘云哈哈一笑,信心满满:“这样吧,我们北经开承销十八万张,图个吉利吧!”
  他们北经开的券商总经理胡靖康,前天晚上专门来找他汇报工作,说是建议他多包一点承销额度,他觉得,一定销售火爆,可以赚到不少提成呢!
  剩下的两家大券商老总心里大骂:这个老狐狸,一开口就要分掉这么多!
  两人也赶紧表态:“那我们也凑个趣,一样的承销份额吧。”
  承销可是要拿出真金白银预交款的,万一销售不掉,那就得自己咬牙吞下,可是很显然,没人认为这种事会发生。
  “魏处长啊,你熟悉市场,你预计能发行多少万份?”工行的一位副总好奇地问。
  魏清远想了想,信心满满地道:“我觉得,五百万份打底,一千万份上限吧!”
  毕竟,去年江湾体育场那种恐怖的人流景象,还犹在眼前呢!
  “他们一开始预计发行起码五百万份的,结果……嘿嘿。”封大总裁胸有成竹地微笑。
  上午,邱明泉提前向学校请了假,没去上课,来到了家附近的一家券商营业部。
  九点半开市,一个专门开辟的柜台里,醒目地竖立着一个牌子:“股票认购证购买处:30元一张。”
  如今每天的券商营业部里,可都是热闹非凡得很了。
  虽然仅有的八只股票天天涨停,价格毫无波动也毫无趣味,可是并不影响兴奋的股民们每天来看看,聚在一起交换信息。
  “哎哟,今天这个东西终于出来啦?”眼尖的股民一眼看到那个牌子,不少人就簇拥了过来。
  都是天天来报到的无业人士,或者是富贵闲人,一个个消息都灵通得很。
  今年的新股发行为了避免现场踩踏,不再采取无偿抽签的形式,而是股票这个认购证,正在嘀咕多少钱呢,这就出来了?
  “30元一张,脑壳坏掉了才会买吧!”立刻有人惊叫了一声,“去年的中签率只有1%每次啊,买了这个,30元只有1%的几率能中!”
  邱明泉不动声色地听着。
  他身边,有人也跟着算起来:“是的哦,买100张花三千块,才能差不多稳中一张,也不知道能挣几个钱?”
  “去年中签的……一签也就是挣一两千吧?”
  不少人已经倒吸了一口冷气。
  按照去年的数据看,花钱买这玩意,那简直就是铁定的大坑一个啊!
  果然,好半天了,根本没有任何一个人掏钱认购,大家越讨论,越是觉得不靠谱。
  就在大家纷纷摇头叹息时,旁边,一个斯文俊秀的少年挤了过来。
  他走到柜台前,直接掏出一摞厚厚的人民币和一张身份证:“您好,来一百张连号的认购证。这里是三千元。”
  这一句,犹如石破天惊,旁边的人纷纷惊讶地看了过来。
  这里的人大多不是穷人,三千元不至于叫他们震惊,可是,这可是第一个真的愿意出手购买认购证的人!
  “小兄弟,你这是帮家里人买的?”有人凑过头来。
  邱明泉微微一笑,眼神无辜:“是啊,我爷爷叫我买的,他说赌一把碰碰运气呢。”
  果然,这种老人家,怕是老糊涂了,听人说股票能挣,就迫不及待来赌博了。
  一边,有个好心的大爷就忍不住提醒邱明泉:“小朋友啊,这个买了也可能亏的,你回去跟你爷爷说一声,不要把养老钱拿出来赌博啊!”
  邱明泉乖巧地点点头:“谢谢您!我会和他说的。”
  这时候,柜台里的营业员已经登记好了他的身份证,如数递出来一个连号的凭证本,里面,尾数从001到100的100张认购证赫然在目。
  当邱明泉走出这间证券营业部的时候,他的身后,工作人员也正拿起电话,及时向领导汇报着消息:“王科长,刚刚卖出去一整本!”
  放下电话,柜台里的工作人员小声互相聊起了天。
  “哎哎,看到没,刚刚有人一出手就是一百张。你说……我们要不要也买点试试?”
  旁边的大姐拨着算盘珠子,冷笑了一声:“全市敞开发行,人人都能买,你觉得,真赚钱,还轮得到你?”
  说话的小伙子一下子就泄了气。
  也是,自古至今,没听说过挣钱的东西,这么敞开供应的!
  “反正发行期一个多月呢,不急,等等看。”柜台外,不少股民激烈讨论着,却没有一个人掏出钱来。
  ……
  半个月后。
  “好了,可以动手了。”封睿沉声指点,“现在买没人太注意,不要等到最后几天再和那些后知后觉的人抢筹。”
  邱明泉点点头,他身边那个不起眼的皮革包里,带着好几张存折,全部来自于工行和建行。那里面,分开存储了他现在的所有身家。
  除了一直握在手里的、初始价值五十万的珍贵原始股以外,这一两年来,邱氏百货给他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除去各种进货成本、偷盗损耗、店员工资外,他家的小型超市最大的支出,就是税收了。
  没办法,这个时候,企业的所得税还高达33%,整整三分之一的利润要缴纳所得税,而不是后世的25%。
  此外,每个月需要按时还款的银行商贷更是一笔巨款。
  在存款利率高达百分之十几的今天,银行商业贷款利息达到了恐怖的18%,每个月,光是还贷的本金加利息,每间店铺都要承担大约一万五千多!
  原本就是无本生利、连环抵押的高危资金链,任何时候都如履薄冰,绝不敢断了还贷。
  这样下来,这些小超市,已经暗暗地为他挣到了大约三十多万的净盈余。留下了最基本的几万元作为应急备用,现在,剩下的三十万被分在了不同的存折里。
  邱明泉悄悄地来到了早就打探好的一处券商营业部,走了进去。
  刚想掏出钱来,忽然,邱明泉的胳臂就被人紧紧抓住了:“小邱同学!你也在这里?”
  一回头,竟然是穿着西装皮鞋的马钧定!
  邱明泉微微一笑:这马钧定啊,和他还真有缘。
  “是啊,马叔,我来买点认购证,试试手。”
  马钧定正在琢磨着这认购证的事,犹豫不定,一看邱明泉,心里莫名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样:“我也是,我也是!”
  里面的人不认得邱明泉,可是对于大名鼎鼎的马钧定可是熟悉得很,这可是上过本地电视采访的大名人!
  “请进请进,两位请进来我们刚开的大户室谈!”工作人员热情地道,马钧定这样的超级散户,要是能争取到这边的大户室里,佣金提成什么倒是其次,最重要的可是广告宣传效应!


第66章 帮自己家发大财
  果然; 两个人一进大户室; 部门经理就立刻听到汇报; 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二位好,你们要多少认购证; 我们都有的!”
  说是二位,他的眼睛可是只盯着马钧定的,旁边那个少年; 谁知道是哪家的孩子?
  马钧定犹豫了一下:“我买个万把块吧。”
  经理大喜,果然,这股市名人就是大气; 这之前,他们遇到的可都是完全地零星购买; 三张五张地小打小闹。
  “您好; 我要买三万元的; 三千元一本连号的,买十本。”
  三万?!经理猛地转过了头。
  外面的男孩子气质安然; 个子高挑; 看上去,介于青年和少年之间的年龄; 看人的目光并不像是开玩笑。
  那经理吓了一跳; 这才认真看了一眼邱明泉:乖乖; 这才是大头呢!
  邱明泉微微一笑:“对了,我要不记名的。”
  经理犹豫一下:“按照规定,都是要记名的呢。”
  邱明泉不容置疑地摇摇头; 目光坚定:“别的网点有不记名的,你们假如不卖,那我就去别家买。”
  马钧定心思灵活,立刻也跟上一句:“我也是!”
  跟着这小家伙,总没错!
  券商经理一下子就急了。人算不如天算,谁也想不到,事先人人看好的这玩意滞销了!
  各家网点据说销量都是极其惨淡,大大小小的领导都在唉声叹气。眼看着他们网点的销量也不过十几万元,今天这么两个大户一出手就是四万,可不能放跑了!
  “您二位等等,我去请示一下!”他热情地挽留着,立刻抓起了电话,“刘总啊,是这样,我们这里来了大客户,要求买不记名的认购证,您看?”
  他转过身,小声捂着话筒:“刘总,他们说别家都这样操作的,我们可不能犯傻。”
  电话那头,传来了领导激动的声音:“卖卖,卖给他们!我刚刚收到消息,允许出售不记名的,姓名那一栏空着就行!”
  的确,就在上午刚才,各家券商都收到了证交所无奈的新通知:鉴于认购证销售极不理想,决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记名的认购证允许出售了!
  ——试想一下,假如是有名字的,那么转让就必须双方当事人去证交所当面办理交割和更换姓名,这无疑就大大不方便了。
  所以,恰恰是这种不记名的认购证才值钱,才能在后面有随意流通、疯狂炒作的价值。
  “两位同志,恭喜你们!”券商经理满脸堆笑,“可以卖,你们要的不记名认购证,敞开供应!”
  正要佯装离开的邱明泉停下了脚步,回头颔首:“那就麻烦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