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重生80之先赚一个亿 >

第23章

重生80之先赚一个亿-第23章

小说: 重生80之先赚一个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邱明泉点点头,格外认真:“1985年发行的国库券不记名,购买不需要证件,对吧?”
  柜员就是一阵语塞:说是这样说,的确没规定过小孩不能买……可是,国库券实物基本都是百元左右,他见过的购买者全是大人,何尝见过一个孩子来买,而且一出手就是几千元的?
  邱明泉就有点着急了:“叔叔,您不卖给我,是违法的!”
  柜台的工作人员一下就笑了:“呵,这小伢子还挺懂。那你说说,你家大人怎么不来啊?”
  邱明泉正经地道:“我爸病了,我妈在上班,他们叫我来的,说这样可以。”
  柜员挠了挠头,正好看见科长走过来,赶紧叫了一声:“李科长,这里有个小伢子要买国库券!”
  李科长一眼看到这边的情形,也觉得有趣:“卖卖,按照规定卖呗!”
  国库券在皖中省不好卖,一来经济不发达、居民储蓄不多;二来不能流通,有闲钱的不太乐意要,这不,工行总行这边还压了不少的任务没卖完呢,这两三千元的购买要求,虽然不算多大,但也是好事。
  再说了,又没有哪条规定说,不准孩子买!
  柜员笑呵呵地就点数了二十八张国库券出来,递给了邱明泉:“小伢子,收在包里赶紧回家,别在路上玩,小心丢了!”
  邱明泉乖乖点头:“我会的,谢谢您。”
  刚走出几步,他又回过头,小心地问:“对了,过几天还能来买么?你们这里还有没有国库券了?”
  李科长就笑了,友好地摆摆手:“我们这里是银行,你要多少,我们都有。”
  笑话,这个营业点最近足足分了十几万元国债的销售任务,正愁卖不出去呢!
  ……
  十分钟不到,邱明泉书包里鼓鼓的两千多元十元现钞,换成了薄薄的二十八张百元面值的国库券。
  不记名,随时可以回到东申市出售!
  邱明泉的眼前,晃动着前天看到的静安区工行代理点的国债行情,102。4元的收购价赫然在目。
  邱明泉强抑住心里的兴奋:“按照这个价格出售,一趟可以赚207元,刨去来回车票12元以及伙食费,差不多接近200元的盈利!”
  本金2660元,一趟来回两天多,就是7。3%的利润率。
  不懂的人乍一看上去,似乎会觉得7。3%的利润率并不惊人,可是他俩心中,却都激情澎湃,仿佛看见了眼前明晃晃的金山在招手。
  一年能跑那么多趟,这种复利是何等的惊人!
  “你猜猜看。”封睿悠悠道,豪情万丈,“那个著名的马钧定,在这一年中,通过几万元起家,在东申市和合淝市之间蚂蚁搬家,最后赚了多少钱?”
  邱明泉微微思索,眼睛中明亮光芒一闪,已经对这个数字早有准备:“假如几万元起家,那么有可能赚到百万元以上。”
  这就是复利的威力。
  “没错。”封睿淡淡道,“他后来有个人尽皆知的外号,叫作马百万。就是因为国债倒卖这第一桶金,给他带来了百万之巨的利润。”
  100万元是什么概念?
  在后世,这个数字并不令人激动,可是在80年代末,这个数字的购买力,基本等同于2010年以后的两三千万!
  一个普通的辞职工人,靠着家里的积蓄和东拼西凑借来的钱,靠着对时政和国家大事的敏感、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就这样,完成了从小康到巨富的转变,在金融改革中首先变成了富裕起来的第一批人。
  这是个乍暖还寒的时代,也是个对无数普通人刚刚展露出各种机会的时代!……
  草草地吃了点午饭,邱明泉在下午三点,带着这叠国库券,再次坐上了开往东申市的、十三个小时的火车。
  一觉在车上睡到了清晨,邱明泉才腰酸背痛地,再次回在了东申市的火车站前。
  冬日暖阳刚刚升起,色泽金黄,照在邱明泉的身上,给小小的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朝晖。
  “喂,先别急着卖国债。”封睿叫住了他,含笑道,“去买一身好衣服吧。”
  邱明泉一怔:“为什么?”
  “春节要到了,你总得添身衣裳。”
  “我不用,能穿就行,再说现在长得快,买了新衣服很快就会浪费。”
  封睿无奈地叹了口气。
  “笨蛋,你现在是去卖东西,穿着破衣烂衫,而且以后还要长期出手,越来越多。你猜猜看,别人会不会怀疑你的来历有问题?”
  ……
  站在精品商厦的二楼,邱明泉愣愣地看着琳琅满目的男孩衣服,陷入了纠结——上辈子,他也没给自己买过童装啊!
  直到身后响起了一声迟疑又惊喜的叫声:“小邱?是你?……”
  王娟惊喜地跑过来,看到果然是邱明泉,急忙拉着他的手:“你怎么来这了?买东西吗?”
  她最近真是喜事连连,刚刚顶替被抓的赵德成升了文具组小组长,她浑身是劲,在曲总经理进行业务考核时,提出了不少可行性提议,结果还没过几天,正巧遇上办公用品部的科长生了重病,曲总经理就又想到了她。
  这一下,文具组组长的位子还没坐热,她又升做了办公用品部的副科长!
  这职位连跳,一下子就带着工资涨了两级,原先160元的月薪现在就是210元,可是一大笔稳定进项啊!
  王娟这些天精神爽,干劲足,有时候闲下来,就不由自主想起那件事来,越想,就越是庆幸又后怕。
  假如那天,她没有和邱明泉商量,或者邱明泉对她藏私的话,她真的极有可能一时头脑发热,也和赵德成一样做出囤积金笔的事来。
  她没有胆子做假账、刻假章,可是假如手里真的积压了几千元的货,她也真说不定会夹在公家的货里偷偷卖一点。
  一旦赵德成出事,柜台全面清点盘存,她也一定会暴露出来!
  ……邱明泉那一句告诫,真的硬生生将她的命运彻底改写,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升职加薪,界限分明,思之后怕。
  可是自从英雄金笔全面到货后,她就再也没有见到过邱明泉,直到今天,才偶然在二楼的服装柜台再次看到了他。
  “王阿姨?”邱明泉当然记得她,微笑着有点不好意思,“快过节了,我来买件衣服。”
  “对对,赚了钱就要好好拾掇一下。”王娟热情地拉着他,“不知道挑啥?来来,阿姨帮你挑!”
  她在大商场工作,平时打扮也时髦,眼光是委实不错,看了几眼,就在柜台里挑了一件新款的雪花呢的男童短大衣,带着漂亮的牛角扣。
  王娟热情地给邱明泉换上,眼睛就是一亮!
  嘿!这孩子本来长得就好看,修眉秀鼻,眸如点漆,这一换上高档衣服,哪里还有半点过去的寒酸样子,明明就像个富贵人家的孩子。
  果然,人靠衣裳马靠鞍啊!


第27章 忽然到访的大佬
  “就这件; 不用脱了; 直接穿起来!”王娟不由分说; 就帮他做了主,“你信阿姨的眼光; 没错的,这件是香港牌子货,绝对洋气!”
  不容他反对; 王娟又拉着他到皮鞋柜台:“男孩子哦,鞋子一定要穿的好,知道伐; 看人就是看头和看脚的。”
  一想起邱明泉上次说过他没有妈妈,王娟就有点说不出的母爱泛滥; 难怪穿的这么乱七八糟; 没有娘的孩子; 哪有人替他打理呢?
  很快地,王娟就又挑好了一双皮质良好的小皮鞋; 特意贴心地挑得大了一点:“先垫只鞋垫; 这样你的脚再大点,也还能穿一阵。”
  邱明泉晕晕乎乎的:“不用了; 真的不用了; 这鞋有点贵。我的钱不够……”
  刚刚那件大衣要38元; 这双鞋子也要25元啊,这精品商厦的东西,真是天价!
  王娟也不理他; 直接叫营业员开了票,自己掏出了钱包,伸手就递给了里面:“小黄,收钱!”
  服装柜台的小黄是她熟人,瞧见王娟带着个穿得破烂的孩子挑衣服,还以为是她家穷亲戚,一边收钱一边就笑:“王姐对亲戚孩子真好哦,出手好大方。”
  邱明泉这可吓了一跳,五六十块的东西,抵得上王娟小半个月的工资了,哪有叫她出钱的道理。
  他赶紧死死拉住王娟的手:“阿姨,我不要——”
  那边,营业员已经麻溜地收钱完毕,衣服和鞋子还在邱明泉的身上,王娟就拉着他,风风火火地跑到楼梯无人处。
  “小邱,你听着,阿姨是真的想好好谢谢你。”她神色郑重,“上次假如不是你阻止我,我现在说不定就犯了错误、丢了工作。而且现在,我还升了职呢!”
  邱明泉一怔,也是真心为她高兴:“恭喜王阿姨,太好了!”
  王娟诚心诚意地拉着邱明泉,心疼地看着他开裂的手:“我这一升职,春节奖金都有上百块。就当阿姨的一点心意,你就收下好不好?”
  邱明泉犹豫一下,这钱不是小数目:“谢谢您,真的不用了,家家都不宽裕,您给家里孩子买点东西吧。”
  “瞧你这孩子。”邱明泉不说倒好,王娟想着他来时的破棉袄,再想想自己家打扮得神气可爱的两个儿子,眼眶就是一红,“阿姨就是想着……没有人帮你拾掇么?”
  邱明泉一怔,心里又是酸楚,又是感动,封睿心里也是有种难言的滋味,在他前世过的日子里,的确从没有机会和王娟这样的人打过交道。
  精明又不失善良和柔软,当接受到别人一点好意时,就会惦记着同样的回报。他轻轻叹息一声:“没事,你就收下吧。”
  ……
  静安区的国债售卖点。
  小张无聊地打着哈欠,放开国债自由买卖的试点已经好几天了,除了几次一两张的交易,就一直没有过任何买卖,简直闲得骨头都生锈了。
  “叔叔,我来卖国债。”清亮而认真的声音响起来。
  小张抬头一看,就看见一个漂亮的半大男孩穿着极为时髦的童装大衣,一看就价值不菲,正昂着小脑袋,在柜台下吃力地看着他。
  邱明泉掏出那叠国库券,镇定地递进去:“这是二十八张,就按照今天的挂牌价卖。”
  换了衣服就像换了个人,小张直觉地,就觉得这是哪家富贵人家的孩子,没把他和前几天的那个穷孩子联想起来。
  一看见那叠国库券,他就是一愣:哎呀,这可是第一桩大买卖!
  小张接了过来,仔细清点和鉴别后,确定真伪无误,终于按照挂牌价102。5元全数兑换,比邱明泉那天看的还微微高了一点。
  看着邱明泉淡定地数好钱,他终于忍不住狐疑地问了一声:“小朋友,你不会是……拿了家里的东西来卖的吧?大人知道吗?”
  邱明泉微微一笑:“当然了,我妈妈就在外面等我呢,她在隔壁逛街。”
  果然,这身衣裳起到了很好的加分作用,小张并没有怀疑更多,眼看着他走出门,才兴高采烈地重新数了一遍刚成交的国债。
  有交易就好,这可算他的业绩啊!
  ……邱明泉的书包里,经过这两天多的异地辗转,2600多元已经接近多出了200元。书包里重新变得鼓鼓的。
  “我休息一下,见见爷爷奶奶,就再次出发。”邱明泉兴奋地道,“到春节前,还能跑三趟,一共就是800元的进项。”
  封睿叹了口气,这样地来回颠簸实在是有点辛苦,可是处于起步阶段,这的确是他能想出来的最快的方法,且两边进出都走的明路,没有任何风险。
  他也不是神仙,也没办法凭空变出钱来,要想发家致富,就只有依靠邱明泉这具尚未成人的小身子辛苦颠簸,不辞劳苦啊!
  不行,本金还是太少了,假如起步资金再大一点,就好了。
  可是到哪里去筹集大额的起步资金呢?……一时间,前世呼风唤雨、动辄千万进出的封大总裁也一筹莫展。
  向元涛坐在吴副市长的办公室里,汇报完工作,没有立刻告辞,又喝茶聊了会儿天。
  在一众常务副市长里,向元涛就和他走得比较近,一个铁血无情,一个笑面弥勒,可是之所以能脾气相投,自然是因为两个人惺惺相惜。
  稍微熟悉吴副市长的人都知道,这个人表面上一派和气,可是内心里,却嫉恶如仇,只是不爱露在脸上而已。
  “怎么,你马上去普东一带现场看看民情?”向元涛略一思索,不由笑道,“不如我和你一起去,我也去那里有点事。”
  吴副市长笑着穿上大衣:“一起一起,顺路不?”
  向元涛想了想:“我就是去飞马路那边找个小朋友,给他送个锦旗。”
  吴市长这可就诧异极了:“什么重要的孩子,还要你亲自送去?”
  向元涛摇摇头:“本来该叫手下去的,这不是你正好顺路嘛,我也想去那边看看治安情况。”
  他拿起吴副市长桌上的座机:“借用一下啊。”
  ……
  这一天,邱明泉一跨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