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96章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96章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祖坟什么事儿啊?还是人小于举人有本事,这上头奖励的东西不少,人也不吃独食儿,分给咱们,也让咱们跟着沾沾光。”还有人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我家的羊肉我说了,包一顿饺子,给孩子们吃,让他们也沾沾这聪明劲儿。”
  谁都知道,小于举人设计的那三样东西帮了大忙,大家现在种地可速度了。
  苞米也不再用手搓,而是用脱粒机脱粒,就连交粮食的时候,那税官都对他们十八里铺笑脸相迎。
  “我家让炖了汤,一起喝,还能多喝一顿呢!”
  “我直接让家里的用大葱炒了,也让孩子们吃一顿,将来聪明啊!”
  “这办法不错哎!”
  还有人打听:“那么多大车呢,还给拉了粮食过来?”
  “是啊,听说都是大米白面,小于举人家今年可不用买粮了啊!”
  “听说还有猪肉?”老倪想了想,高声的问于良吉:“小于举人,你家都有猪肉了,过年还杀猪吗?”
  “杀!”于良吉笑道:“在你家买的猪羔子都长那么大了,再不杀肉就老了。”
  “那你吃的完吗?”众人担心,奖赏的猪肉是冻着送过来的,他们只是知道有这么个东西,上头给的肯定少不了。
  再加上两头猪的,是不是太多了?
  “吃得完,我想好了,趁着这个机会,跟大家打一声招呼,我家腊月初九杀猪,那天正好也是给我小侄子出孝的日子,请大家都过来,家里的大嫂大婶们都帮个忙,孩子们也都过来吃一顿,我打算一头猪全吃了,剩下的那头过年用,至于上头给的奖赏,就冻起来,实在不行干脆做油吃好了,这一年到头,家里的油也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于良吉早就有了成算。
  大家都能理解,谁不知道小于举人种地都是雇人的,一年到头,春种秋收,二十个帮工都是固定的,而且每一年给的工钱多,待遇又好,现在十里八村的谁不知道?
  “也是,你家人多,这用的东西也多。”老村长觉得小于举人说的很有道理。
  要给小侄子除孝,需要请客吃饭。
  这除了孝之后,就能正常的交际应酬了,去年大家伙儿为了给小于举人面子,可是谁家杀猪的时候,都没红烧。
  全都清蒸或白切,都是照顾小于举人有个于宝宝还在守孝,虽然孩子小的,但是人有个能干的亲叔叔!
  “那我家就腊月初一好了。”
  “我家初二,家里都没多少油水了。”
  “我排初三,正好饿两天那大肥猪。”
  大家伙儿趁势将杀猪的时间排了一下,一直到小年才结束。
  他们都很默契的避开了忌讳,虽然知道给小于举人的东西,但是肯定跟上两次一样也给了钱。
  但是当时就老村长在,他是个嘴巴严实的人,出去后跟家里人都没说一句关于奖金的多少。
  家里人也都聪明的从不过问这个。
  老村长都这个态度了,别人更是不敢开口了,毕竟打听人家的奖金,也太那个了。
  大家都在谈论小于举人的奖赏,小于举人也将东西亮出来给大家过过眼,其实都是些绫罗绸缎之类的东西,还有牛羊猪等物品。
  当然,那些玉如意啊,玉佩之类的也够亮眼,大家都谈论的是这些个东西,奖金的问题,谁都没往那上面聊。
  这一顿吃的极高兴,老村长红光满面,走路都带劲儿,别人更是如此,尤其是那八个童生的人家,更加坚定了小于举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心思,将来自家孩子,不求能跟小于举人一个待遇,但是只要有小于举人一半的成就,真是做梦都能笑醒!
  小于举人晚上亲自拿了两个玉佩去了学堂,送给两位先生,一人一个,他挑的花样寓意不错,一个鱼跃龙门,给了林杰,一个虎啸山林,给了洪泽涛。
  如今学堂没有学生上课了,他们俩整天研究自己的那摊子事儿。
  “要是你们这次模拟考试能过的话,明年秋天就去府试吧。”小于举人顺便带了两张考卷给他们俩。
  里头的题目,都是他自己出的,让俩人书写,这种模拟考试,十八学堂也经常有。
  “多谢先生指导。”俩人倒是很恭敬,正所谓“达者为先”小于举人不管怎么样,功名比他们俩高。
  石宏大就实在多了,他拿了一头羊过来,“多补补,冬天就是进补的时候。”
  林杰淡淡一笑,他不是很喜欢羊肉,怎么处理都觉得有股子腥膻味儿;洪泽涛却高兴得不得了,羊肉他喜欢!
  看过了两位先生,俩人一起回了家,开始准备腊月初九杀年猪的事儿,而厨房早已经开始选豆子了,因为腊八要准备粘豆包,要热年糕,吃黄米饭。
  “明天是不是让人给张家送个消息?”小于举人躺在被窝里:“我得了奖赏是一回事儿,再有,腊八就要给孩子出孝了,他们那边就算不来人,也得有个说法吧?”
  于宝宝除却他之外,唯一有血缘关系的外祖家,这些年都是人家来看于宝宝,一年都不落的那种,逢年过节总是捎东西过来。
  “腊月初三的时候,让刘文喜带巴家父子俩去一趟。”石宏大想了想:“直接将你得的那些羊,带一头过去,算是同庆,顺便知会对方一声,宝宝除孝的事儿,若是天气冷了,就别让人过来了,老头老太太经不起折腾。”
  “嗯。”于良吉觉得不错,就这么办了。
  腊月初三,人就去了,初四回来,三个人带去一头羊,一袋大米和一袋白面,回来带了四对山鸡,两对大鹅。
  “老人家本来想过来的,被我劝住了,这冷的天,我们这样的走都受不了,进屋都要喝一大碗的姜糖水,他们那老身子骨儿,就别折腾了,老两口就给了我们这个,山鸡给小少爷熬汤补身体,大鹅说……说用来祭奠已逝的小女婿。”最后那句话,刘文喜说的声音都低了三分。
  “不必如此,他们还能记得我大哥,就是他们对宝宝最大的关心了。”小于举人倒是不忌讳这些:“都下去歇着吧,这大冷天的赶路,可别着凉了,记得晚上多喝点姜汤。”
  “哎!”刘文喜点头,这才一身风雪的回去了。
  他回来之后,就直接拎着东西来了正屋跟小老爷汇报了,还没回去换衣服,全身裹着厚棉袍子还不算,外头还有用羊皮缝制的大衣服,特别抗风压雪,是阿雅给大家伙儿做的,在他们草原上,这种大衣都是冬天的时候穿着的,最是保暖。
  等他走了,小于举人把东西送去了厨房,黄大厨知道怎么做。
  回来后坐在炕上,抬头望望外头,天还是阴沉沉的样子,自从进了腊月,这天就没见过太阳,大棚里的温度能保证,可阳光没办法保证,这个时候也没个日光灯给他使一使。
  “怎么在发愣?”石宏大端着两碗汤进来,这是黄厨娘刚给送来的,今天中午吃的是水爆肚。
  一大碗汤水,里头有羊杂和羊肚,都切成丝儿,还有刷好的青菜和粉丝。
  “我在想,不让他们过来是对的,这天气看着就冷得很。”于良吉接过一大烫碗,这汤碗大的都快赶上他脸了。
  家里虽然一直在扫雪,但是外头可没扫过,小于举人虽然出门走不远,可看看道路两边堆起来的雪堆,都比他人要高了。
  “今年冬天也是邪了门儿了,这冷的都要到骨头里了。”石宏大给他一双筷子,自己一双筷子,抬腿就上了炕,坐在了炕桌前。
  “是啊,这么冷,恐怕要闹灾了。”北方这边,他才过来不到三年的时间,再加上原主有的记忆里,冬天都没这么冷过。
  更何况于良吉前世那都是暖冬多,冷冬少,这可倒好,都快赶上那年他去过的北极村了。
  据说那里是全国最冷的村庄!
  他现在感觉自己就在全国,最冷的村庄里!
  “赶紧趁热喝了,省得凉了又该嫌弃膻了。”石宏大用筷头子敲了敲他的碗边儿:“这种事情有的是人操心。”
  小于举人一脸嫌弃:“你不提我就不去注意了,你这么一提,我还是觉得这汤膻了!”
  石宏大:“……!”
  腊八一大早,吃的是油煎豆包,自从知道小老爷喜欢吃乔大娘的油煎豆包,黄厨娘就跟乔大娘学了半个月,这才学会,就是味道稍微有点差距,不过于良吉的舌头没那么厉害,根本尝不出来。
  午间的点心没有了一人一大碗黄米豆饭,用猪油加细盐拌一拌,就能直接吃了,晚上则是热年糕和炒咸菜搭配酸菜猪肉炖粉条。
  家里今天没有喂猪。
  腊月初九一大早,天依然阴沉沉的样子,还是没能见到阳光。
  才六点钟,小于举人就爬了起来,洗漱穿戴整齐之后,去了于宝宝的房间,把孩子从被窝里挖出来,给洗脸刷牙穿衣服,然后抱出去吃早饭。
  “你先跟宝宝除孝,好了之后,在带孩子们去车家避杀。”石宏大一口干了半碗粥:“太冷了就别带着孩子们走了,我让巴多驾着你那小马车,拉着孩子们一起过去。”
  “行,你们在家忙吧,孩子们就交给我好了。”于良吉抠了个鸭蛋黄,给于宝宝放到了碗里,自己吃了鸭蛋白就着米粥。
  他别的做不了,看孩子还是能看好的。


第196章 除孝杀猪
  出孝的过程很简单,但是也很隆重。
  因为家里没有长辈在,于良吉特意请了老村长,车爷爷和张贵张二叔,乔大娘和张家二婶子。
  祠堂是不许外姓人随便进入的,连石宏大都只能站在门口,来的五个人,也只能站在门口。
  小于举人拉着于宝宝进入,上香,烧纸,磕头。
  然后解下了宝宝头上一直缠着的麻布头带,以及腰间缠着的麻布腰带。
  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不管宝宝的衣服料子多么华贵,他的头绳都是麻布的,腰间的小腰带也是麻布的!
  这就是“披麻戴孝”的寓意。
  东西解了下来,小于举人举到了正在烧纸的火盆上,丢了下去,火一瞬间就大了一些,一直到冥纸和麻布都烧成了灰。
  小于举人这才带着于宝宝出来,关上祠堂大门。
  “这孝期可是过去了,你们以后要好好过日子。”老村长感叹不已,当年于家老大多好个汉子啊,英年早逝他回家偶尔还会叹息一下。
  幸好于良吉这孩子争气,不然这一家子还不知道怎么过呢!
  “你这孩子,以后可要好好的,好好的。”乔大娘直擦泪。
  于良吉这孩子就是心眼儿实在,说守一年孝期,是真的守啊!
  一点荤腥都不沾,最多吃个蛋,要不是中了举人有了点家底,这日子都不知道怎么熬过来。
  后来这一年倒是觉得,孩子开窍了,弄了些好东西,朝廷给的奖赏不少,足够立起来一份家业,宝宝这孩子给照顾的无微不至。
  “别哭,大嫂子别哭,今儿除了孝,以后就顺逐了。”张家二婶子说乔大娘,但是自己其实也直擦泪。
  “好了,好了,结束了,清明重阳的,别忘了去给上个坟。”车爷爷年岁大了,见过的生死很多,对这些事儿已经看开了。
  “是,今天家里杀猪,孩子们就还得去车爷爷家叨扰了。”小于举人吸了吸鼻子,这外头太冷了,所以他除孝的仪式尽量减免,跪地磕头的速度飞快。
  因为怕冻到门口站着的人。
  石宏大直接给他和孩子披上了大氅:“先都回屋去再说,外头已经套了马车,一会儿一起坐过去。”
  “哎!”小于举人立刻扶着车爷爷,拉着小侄子往主屋走了。
  张家二婶子看了看他们的背影,轻叹一声,大嫂说的那事儿,她都不看好,可不知道大嫂怎么想的,那么执着,让她想拦都拦不住。
  张贵因为说话有点结巴,所以很少开口,造就了这人看起来有些特别沉默寡言的架势。
  他拉了拉媳妇儿的衣袖,赶紧跟着进了宅门。
  于氏祠堂就在原来老房子的位置上,离宅门不太远。
  进了主屋之后,大家都落座,黄姑娘给上了茶水,小于举人喝了一口,于宝宝被宋氏母女带回了西屋,换了一身衣服。
  这身衣服是颜色鲜亮的橙色,虽然在冬季,衣服都是深颜色的,但是于宝宝过了年才八岁,尚属于小孩儿的行列,今天就连家里的几个小孩,都是穿着特别显眼,刘宋氏给自家的刘羽穿的是一身蔷薇色的小衣裙,衬的小姑娘真跟一朵小花似的好看。
  小于举人自己本身还是习惯了深颜色的衣服,所以今天他穿的就是很保守的群青色,而石宏大也是不出格的蓝铁。
  带着一群穿着鲜艳耀眼服饰的孩子们,小于举人坐着他的马车,带着车爷爷一起,去了车爷爷家避杀。
  去的路上,跟车达擦肩而过,他是去于家帮忙的。
  到了之后,拿出礼物,是黄厨娘早就做好了的糕点,软嫩的适合小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