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93章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93章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了点儿语言陷阱。
  他们只是说,石宏大一直常住于家。
  俩人毫无关系,为啥会常住于家呢?
  当然是在于家扛活了!
  石大不去想石宏大若是真的在于家做长工,挣钱会多么难,他想的是去年石宏大给了钱,怎么没听石张氏提起过?
  而且那意思,明显是不止是一两二两,连带着还给石荣娘添了妆,只是石荣娘出嫁的时候,陪嫁并不丰盛,只有一些衣服和被褥,就连压箱底的银子,也才二两,正好是老大给的数量。
  这等于是说,老孟家给的聘礼,是一文钱都没带回去,怪不得大闺女回来哭,说婆婆磨搓她,丈夫是个扶不起来的。
  但是嫁都嫁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再喜欢外祖家的表哥也没办法,男婚女嫁,从此陌路。
  可谁知道竟然躺在了一起!
  石大当时没怎么表示,一直低头听训,回去听说都快吐血了!
  这些事情,小于举人一直都不知道,他把精力都放在了大棚里,天气乍冷,别说屋里冷的早,本来应该长大的蔬菜也有些不怎么生长了。
  小于举人没办法,只好不停的追加肥料,提升大棚的温度,把日照的时间延长。
  以前都是中午上午才掀开草帘子晒太阳,如今一大早就要掀开,让阳光一升上来就能照到菜苗。
  增加日晒时间,促进光合作用,让菜苗长起来。
  “天啊!”小于举人觉得哪怕是乡野间,也很有一种“贵圈真乱”的意思。
  尤其是这种桃色新闻,小道消息,冬天猫冬无聊,妇女们十分乐意聊这个话题。
  “他们乱他们的,跟咱们没关系。”石宏大无所谓。
  于家消停的很,但是外头闹的都快开锅了,尤其是张老八家,张家村可是附近有名有姓的村落,更何况张家村还有个举人,这要是德行有亏,引起上头的注意,可就说不清了!
  而且公立学堂还在张家村,担任山长可是张家的举人,这都闹出风化问题来了!
  十八里铺自从深秋结束后就又开始严守门户了,没办法,天气一冷,谁知道野兽们会怎么样?
  别的村子好歹离山脉距离远,十八里铺不行,当年先祖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好一点的地盘都已经被一姓村们占据了多少代,他们这些杂姓的人,只好找了个依山傍水的地方安家。
  这一安家就是世世代代了。
  往年也是担惊受怕,这两年有了围墙好过了许多,但是门户还是要守住的,来人可以放进去,但是不能离了人,万一有野兽撞门什么的,也不是不可能。
  常年生活在这里的十八里铺村民们,别提多了解这边的潜在危险了。
  不过今年的天气的确反常,冷的太早了,十月的时候就上冻了,人踩在冰面上都能过河了。
  等到了冬月的时候,就跟腊月似的,两天一小学,三天一大雪。
  听着外头寒风呼啸,看着外面大雪飘落,小于举人苦中作乐道:“这可真是猫冬了。”
  去年他还能去前头学堂跟两位先生讨论学问,今年他就窝在炕头不动弹了,没办法,外头忒冷了!
  屋檐下的冰凌一溜溜的闪着寒光,这才十一月份啊!
  过的跟往年腊月似的!
  “外头冷,你就别老是去大棚了,一冷一热,你再生病怎么办?”石宏大端了一碗野鸡蘑菇汤给他:“黄大厨熬的,快喝了吧,还有苞米饽饽。”
  中午不用餐,但是点心和补汤不可或缺,每一天都要让小于举人喝一碗,这种食补胜过药补。
  “今年冬天怎么这么冷呢?”小于举人接过来喝了一口热乎乎的汤,黄大厨的手艺不错,这汤炖的清淡鲜美,吃着不腻人。
  “幸好入冬之前,又添了一千斤蜂窝煤。”去年冬天十一月份的时候才开始烧煤,今年十月份的时候,锅炉房就已经开始在木柴上烧煤块了。
  也幸好今年他们家种的是苞米,苞米杆子存了很多,现在也能烧了,每天烧炕就要两大捆,早上一捆,晚上一捆,不烧不行,天气太冷,屋里的温度也要保持,地暖虽然热乎,可是人是在炕上的时间多一些,所以火炕也要保持热度。
  “这天气冷的,大棚里的菜都不长个了。”小于举人吃了一个苞米饽饽,香软,还有着淡淡的甜味儿。
  “你别老是想着大棚了,这天气冷的邪乎,你在屋里尽量少出去。”外头滴水成冰,这才冬月啊,腊月还不知道什么样儿呢。
  “我就是去大棚看看,几步路的关系。”小于举人想了想:“葡萄苗子盖没盖上草帘子?别给冻死喽。”
  这头一年种植的葡萄,就赶上了这么个气候,可别冻到根儿。
  “早就盖上了草帘子,连带着藤架都盖上了。”本来就是葡萄藤架,现在盖上草帘子,就成了避风的通道,几家人来回走也不怕被风雪打倒了。
  “那就好,我……。”小于举人刚要说话,刘文喜连滚带爬的进来了:“小老爷!”
  “慌什么慌?稳妥一些!”石宏大冷哼一声:“外头怎么了?”
  “外头,外头来了衙役,来咱们家了,老村长亲自领过来的!”刘文喜深吸一口气,有点小激动的道:“说是来送朝廷给小老爷的奖赏!”


第192章 又见奖赏
  来了奖赏?
  石宏大大喜!
  刘文喜也大喜!
  刘文喜来了之后吧,就没见过朝廷的奖赏,以前只是听说,这回看到了真事儿!
  他能不高兴,能不兴奋么!
  主家好了,他们这些当下人的才会好,而且他们打工十年之后,恐怕也会在此地落户,到时候他们跟主家的这份情谊,可是要保持下去,自家的孩子未来的前程,也要依靠主家提点一二。
  可以说,他们是决定抱着小于举人的大腿不撒手的!
  “那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请进来!”石宏大说完赶紧转身拉起小于举人:“快,找件好衣服穿上,咱们可是要领赏呢!”
  以石宏大猜测,这次的奖赏肯定不小,小于举人那个办法,可是能让苞米增产的好办法!
  还有波尔多溶液那东西,能让大棚的菜从此以后少很大的损失!
  小于举人换了一身十分厚实的棉袍子,是缎子面的滚兔毛边儿,乍一看贵气十足。
  刚走出二门,老村长就带着人进了宅门。
  “老村长,这几位是?”小于举人一拱手,看向他身后的人,不太认识的样子。
  小于举人其实不怎么记人,你要说什么农作物,一遍他就能记住,你要说人的话,没个三五遍是记不住的,尤其是这种,已经时隔一年之久的衙役,他还真没记住长相。
  尤其是这些衙役顶风冒雪的赶着大马车前来送赏,各个都捂得厚实,都看不全脸儿,怎么认啊!
  “这几位都是府衙里过来的差爷,我看过了腰牌才放进来的,说是来送朝廷的赏赐。”老村长笑眯眯的见牙不见眼。
  虽然是送给小于举人的,但是他们十八里铺与有荣焉啊!
  “哦,那快请进!”小于举人一摆手,请人进来再说。
  “东西就先放在这里,我们人先进去。”领头的那位带着厚实的围脖,头上戴着的帽子都一下子的雪花儿,一说话捂声捂气。
  石宏大听着,怎么这么耳熟呢?
  “对,先进来,先进来再说!”刘文喜赶紧打开二门,反正大老爷和小老爷的主屋都没有女眷,这二门也不用看得多严实。
  进了堂屋之后,这些人就脱去了帽子和围脖,露出了真容。
  领头的朝石宏大一呲牙,石宏大就想抬脚踹过去!
  因为来人他认识,同为密探的魏无双!
  这小子以前不叫这个名儿,是后来改的,他以前叫魏本双,据说怀他的时候,他娘肚子可大了!
  大家都以为是双生胎,结果瓜熟蒂落后发现是一个大胖小子!
  单生!
  所以家里人就给他起名叫魏本双,实际上他就老孤一个,没双生的兄弟姐妹。
  他俩是参军之后,在特种营的时候的队员,彼此合作了三年,默契的很,只不过他们退伍之后,就分开了,这小子说是回家种地娶媳妇了,怎么出现在这里?
  “上热汤,别喝什么茶了,这个时候喝口热汤最实惠!”小于举人也没跟他们客气,让老村长坐在上首,自己也跟老村长平起平坐,然后让刘文喜安排人上热汤。
  喝茶什么的,的确是待客之道,但是这个时候,茶可不合适,还是热汤更实惠。
  “哎,我这就去!”刘文喜小跑着去了厨房。
  倒是石宏大给老村长倒了一杯热茶:“您老就喝茶好了。”
  “还是你小子知道我!”老村长喜滋滋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这茶味道好,就是喝不出是什么茶。”
  吧嗒吧嗒嘴:“还有股子香味儿!”
  “这是乌龙茶,半发酵的,不是红茶更不是绿茶,这叫铁观音。”小于举人笑呵呵的跟老村长解释。
  这个时候刘文喜就到了,身后跟着黄大厨。
  来了七个官差,黄大厨给端了七大碗汤,幸好他们家人口多,一熬汤他就习惯熬一大锅,不差那两瓢水。
  野鸡也是入冬之后在林子边上套的,回来拔毛去了内脏后,浇上水冻在外头,四五十个呢,隔三差五的就放两只熬汤。
  一熬就是一大锅,炖的时间特别久,骨酥肉化,放上点咸蘑菇,连盐巴都不用加。
  这些人一大早就开始赶路,半路上又下起了大雪,早就冷透了,进来后没急着脱衣服,先缓了缓,然后才脱帽子解围脖退手套。
  然后热汤和热饽饽就送来了。
  “大家别客气,先吃点热乎的暖了身子再说不迟。”人家冻的脸都青了,小于举人也没那么猴急,非要人先说事儿再歇着。
  外头巴家父子已经卸了车子,东西不动弹可以,但是马儿先给牵到了马棚里。
  于家的马棚牛棚等大牲口和家禽的屋子,都是通着火墙的,巴家一烧炕,火墙经过屋子,就会走牲口棚子和家畜架,哪怕是不太热乎,只要一点热乎气,让这些大牲口和家禽们能得到点温暖就够了。
  还时不时的换一下地上铺的沙子,保证里头的卫生。
  “那就先谢谢您了!”魏无双一挥手,这六个汉子立刻捧起汤碗喝了起来,热乎乎的野鸡蘑菇汤下了肚子,从肚子里热到了四肢百骸。
  黄大厨适时的送上四大盘子的干粮!
  一大盘苞米饽饽,是早就做好了的,只是在锅里保持温度来着;一大盘豆面卷子,这个是凉着吃的,不在乎温度;还有一盘子早上给孩子们做来磨牙用的小麻花,没放蜂蜜,因为孩子们这几年就要换牙了,不敢给多吃糖,生怕生龋齿;再有一个就是刚才黄厨娘就着热油锅给炸了一大盘子的蝴蝶面。
  本来是准备明天做来给孩子们吃的,蝴蝶面是早就做好了的,只要下锅炸熟就可以。
  这四道点心,可谓是贴心的很,还有热汤,里头特意放了辣椒油,喝完之后全身都暖暖的!
  小于举人就跟老村长喝茶,等着他们吃饱喝足,这么冷的天气,进屋不吃点什么热乎过来,都说不过去。
  “可是活过来了!”魏无双一抹嘴,这地方不错,怪不得老大来了就不走了呢。
  他当初还想跟老大一起退伍,一个地方蹲着,结果老大非要回老家,他也是多番查探之后,才确定老大的落脚点。
  像他们这样的密探,除却自己的落脚点,是不许跟另外的密探有联系的,除非巧合碰到!
  为了这个巧合,他可是抛却在老家种地的心思,跑去应征了府城的衙役,因为他退伍的身份,给了他一个班头的名额,他这才带着人,找了个好时机,过来看一眼老大。
  “这顶风冒雪的过来,的确是辛苦了。”小于举人看他们吃完了,朝刘文喜一点头。
  刘文喜的媳妇刘宋氏赶紧收起了汤碗和空了的盘子,端了下去。
  刘文喜则是一人给上了一盏茶,这回可以喝茶了,而且泡的可是好茶,上好的铁观音呢。
  “这次来,是给您送朝廷的奖赏,这是文书,我就不读了,您自己看一眼吧!”魏本双拿出文书,刘文喜接了过来,递给了石宏大。
  魏本双:“……!”
  石宏大打开扫了一眼,却皱起了眉头,递给了小于举人。
  小于举人打开一看,上头说小于举人贡献的波尔多溶液的配方,经过试验证明,的确有效果,已经推行天下,并且朝廷给了小于举人若干奖赏。
  后面是附上的奖赏清单。
  这头一个就是赏银一万两,黄金一千两以资鼓励。
  剩下的更是让小于举人炫目,绫罗二十匹;绸缎二十匹,锦缎二十匹!
  玉如意一对,玉佩八只,古画两卷,古瓷两只!
  精米五百斤,白面五百斤,粳米五百斤!
  肉牛三头,肉羊十只,肉猪两头!
  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