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48章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48章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打的是深水井,里头就跟冰箱的冷藏一个温度,放下去一上午,早凉的很了,里头还放了不少白砂糖,喝一口,凉爽甜丝丝啊!
  中午吃的菜也比较丰盛,黄大厨买了不少猪耳朵,拌了黄瓜丝,还有用木耳粉丝拌老醋,蒜蓉油菜,果仁菠菜,打了甩袖汤。
  蒸了两合面的大馒头,都开花了的那种!
  这种素素的东西,除却猪耳黄瓜丝,替换成了清炒油麦菜,这一桌都太合于良吉的胃口了。
  死热的天气里,就该吃点清爽的东西,而且还有甜丝丝凉丝丝的绿豆汤下饭,吃的于良吉都觉得,黄大厨一家请来的太值得了!
  中午一直歇息到下午两点半,热气稍微少了一点,石宏大这才带着人下田,这次因为不用趟地,所以所有的人都铲地就行了。
  一直到天快要黑透了,也就是八点多了,他们才回来,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两三个荷包,都是熏蚊子的东西,而且他们出汗多,一身臭汗味儿,蚊子还真没怎么咬他们!
  回来先去洗漱了一番,这才开始吃晚饭。
  晚饭也是凉菜多,热菜少,这个时候大家恨不得都吃凉菜,吃起来是一点压力都没有啊!
  晚上睡觉的时候,换于良吉给石宏大打扇了,石宏大早已经累的呼呼睡着了。
  他跟着一起铲地,还要时不时的看着点别人,自然更累些。


第137章 铲完二遍
  铲二遍地的时候,的确是辛苦,不止是身体上的,还有环境上的,天气热得不得了,于良吉尽量让大家早点出去,上午十点就往回来,下午两点才起来洗漱,然后出去下田,家里的两麻袋绿豆,煮了一麻袋半!
  四天之后,这二遍地才铲完,于良吉这次给的还是按照五天的钱给的,虽然说头一天来的时候,就干了半天活,但是也因为天气不允许,他总不能冒着让人三伏天中暑的危险,就把人往田里头赶吧?
  那也太“黄世仁”了!
  结了账,吃了一顿散伙饭,依然是清淡得多,连唯一的肉菜,也只是买了猪肉烀熟了,做成了白切肉,沾点蒜末酱油醋的就能吃的那种。
  剩下的都是青菜,这天都热的要中暑了,吃点凉菜是很有必要的。
  工钱依然是放在荷包里发下去的,石宏大又跟人约定了秋收的时候过来帮忙,这才送人出了村子。
  铲完了二遍地,天气依然炙热,不过各种青菜纷纷可以开吃了,这对于家叔侄俩来说,简直太好了!
  家里的肉都是在刘家那头做,吃的时候家里人都背着他们俩,因为开窗户开门儿了,吃肉的时候怕于宝宝谗啊,石宏大就带着人在刘家那边吃,黄大厨给叔侄俩做好素菜之后,才过去做荤菜,吃完饭还要冲个澡,去去味道。
  家里的日子平静的过着,写完了举人教材的于良吉跑去让两位先生看看,因为这个时候算是“暑假”了,正好两位先有没什么事情,于良吉就开始教导他们俩。
  文好说,他本来就是文举人,武的话,只能纸上谈兵。
  “您还能跟他纸上谈兵呢,我可是连谈都谈不好。”林杰感叹不已。
  要说教导导什么的,他还真的肯教导教洪泽涛,兵书他也看过,但是还真没见识过排兵发展阵图。
  所以他只能逼着他背好了兵书,却不能教导他怎么排兵发展阵。
  “我也是会一点,会一点。”于良吉很是谦虚。
  话说这个时代被穿越前辈折胜得很不错。
  玻璃基本上除却自用的,都出口换了真金白银回来,还有香皂肥皂杀菌皂等等,苏出来的各种东西不要太多哦!
  别问穿越前辈为什么会知道这些,读过数理化,受过高考折磨的人除了没有实践的机会,期间亲手做出来,什么肥皂、玻璃的,甚至是某些军工产品的配比,简直是想忘掉都难。
  这就是应试教育的好处!
  死记硬背,熟烂于心啊!
  再说,这些个东西出现在网文里的频率太高,只要多看过几篇网文的人,就算没有读过数理化也知道个差不多了。
  而且所有的穿越福利里面,只有这个成本低利润大又好操作,不会因为时代技术的局限性而难与生产,若是穿越一场不秀一把简直对不起自己。
  可是简单的,都让前辈显摆完了,他怎么办?
  只能另劈蹊径了呗!
  幸好他学的是农业,不过这里没有化肥农药,他只能自己弄,而且他打算好了,就算是化肥,也要绿色化肥,农药也必须是无毒无副作用的!
  反正他应该是鼻祖,他怎么定下来的轨迹,以后的人就会沿着这个轨迹摸。
  没想到绿色化肥和农药,他还没着急准备,就有事情一直让他忙不完了!
  穿越前辈很有前瞻性,他把军和民给分开了!
  也就是把文和武给分开了发展!
  例如这个排兵砟阵图,一般都是在军队内流行,都是大帅培养将军,将军培养接班人。
  往年考武举的人里头,半数以上都是军伍出身,他们考中了之后,也是多半都会回到军中,这东西外头流传的本就少,更何况系统的学习了。
  所以一般武者想要往上考,要么军中有关系,要么就得拜军中人为师,想要一个人研究,多半没戏!
  于良吉能知道这个还是多亏了家里的堂弟是个军事发烧友,曾经十分痴迷古代各种军阵,那年暑假,家里大人都出去旅游的旅游,出差的出差,堂弟在他们家住了一个暑假,结果那段时间,家里天天都能看到各种画着小人儿的古代军阵图!
  当时他没在意,但是堂弟老是觉得他蹲在自家前头由花园改建成的菜园子头不出来,有点傻兮兮,于是拉着他在客厅里,强迫他跟他一起看那些布阵图。
  他就被迫记住了。
  而且记住的很完整!
  第二年堂弟就开始看各种穿越小说了,都是千篇一律的军事风格,回到古代各种拳打脚踢。
  然后堂弟就开始了十项全能的生涯,什么都学,从最常见的强身健体的散打,到最让人不解的非要用灶台烧火做饭,还跟着人学怎么用皂角制造肥皂等等……
  不过他学习成绩好,家里人也就随他折胜了。
  如今倒是便宜了他,这种图纸他画起来亳无压力,就跟家里的四合院设计图一样。
  他们三个在炎炎夏日研究科举的事情,于宝宝作为旁听生,孩子虽然小, 但是他早点接触这些也好,将来他也能用到上。
  家里的香瓜下来了,用井水灞凉,大中午的吃上一口,别提多舒服了。
  且六月的时候,乔大娘家里的家杏终于熟了!
  他们又多了一个水果可以吃,就是这事儿比较搞笑。
  家里的杏树还很小,只有一人多高,母株就是乔大娘家的老杏树,她家的老杏树都长了十来年了,开花的时候特别好看,杏花的味道都能飘到于家来。
  村里多数人家院子里都有那么一两株的果树,家杏树是最常见的果树之一,家杏成熟之后,村子的大人孩子都吃,不过家杏这东西吃多了不好,又是含糖量比较高的水果,很多时候吃不了都烂掉了。
  要说卖去县城也好,不过倒腾过去了,县城也有不少卖家杏的,一天也卖不了几个铜钱。
  乔大娘一大早就送来了一筐黄橙橙的杏子,她家老杏树上结果的都是最大个的,剩下的是家里另外两株杏树结出来的,那两株也是老杏树分出来的,今年已经是挂的第四年了。
  正是挂果最多的那几年,家里的杏子过几日就要泛滥成灾了,赶紧趁现在,能送就送出去点!
  “这杏子可是老杏树上的,放心吃,个大又甜!”乔大娘一大早就笑呵呵 的过来看小于举人了:“这日子可是过起来了!”
  以前是有点担心,怕买来的人伺候不好,现在看到叔侄俩都好好地,老大娘高兴的呵呵直乐。
  “过得好,过得好!”于良吉心里是很感激乔大娘的,要不是她一直照顾着,初来乍到的他早就不知道是什么样了。
  所以家里有点什么好事他都不忘了这老人家,还有隔壁的张家二婶子,以及时不时照应着他们家的杨达,他家就住在他们家后院,两墙之隔。
  就连前些日子,只要有点好吃的,就会送过去一些,张家和杨家还好说,乔家是一顿都不落。
  只因为乔家就乔大娘和乔小五两个人,老的老,少的少,也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乔大娘送完了杏子就回去了,他们的感情不是几句话就说好了的,而是天长日久处出来的。
  乔大娘走后,张二婶子也来了,她也是来给小于举人送告的!
  全村子没几家没有杏树的,恰好于家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小于举人盖了房子移植了不少的树,可他刚头一年,肯定结不了果子。
  所以自家的杏树挂了果子可以吃到了的时候,就想着给他们送去点儿,而且他们家人多,多给来点吧!
  于是张家二婶子也给来了一筐杏子!
  “你们家人多,一人分一点,就吃个新鲜,这个时候也就杏子好吃些。” 北地少水果,一年到头也就能吃上那么两三样,张家二婶子可实惠了。
  “哎,谢谢二婶子!”于良吉笑眯眯的接了,送走了张家二婶子。
  一回头,一家人都聚在一起,的确人不少,一人一大把,将两筐杏子给分了。
  结果送走了这两位之后,杨大嫂也来了!
  她家的儿子跟于宝宝同岁,也在学堂上学,小班的孩子,跟于宝宝同龄,还很交好的那种,杨达家里头,在成亲那年盖的新房子,就栽了四颗杏树,如今都挂了果子,还不少!
  “我知道你家的杏树刚栽种,挂不了果儿,给你送点儿,别嫌弃!”杨大嫂为人爽朗,自从于家也有了女眷之后,她就来了几次,以前可是一次都没怎么过来,因为要避嫌。
  “可不嫌弃了!”是小于举人和刘宋氏出面接待的,两个女人还聊了好一会儿,杨大嫂才离开。
  头两家的杏子,大家都分了吃,觉得很过瘾,第三家的杏子就给了几个孩子们,小孩子都喜欢藏东西,喜欢慢慢的吃。
  杨大嫂走了之后,老村长家的余大娘也来了!
  同样拎着一筐的熟杏子过来,老村长家可是有着四颗老杏树的人家,拿的筐子特别大!
  于良吉笑脸相迎,刘宋氏笑脸接下筐子!
  刚送走余大娘,还没等说上话,铁匠家的婶子过来了,也是来给他送杏子的!
  一天时间,没闲着,就接杏子了!
  可是杏子熟了,十八里铺原来有二十回户人家,加上石宏大,变成了二十五户人家,石宏大在于家住着,不算单独立户,再除却于家,以及不  怎么打交道的两户付家,和两家没有杏树的人家,于家一天收到了十八筐杏子,十八家 人送来的!
  于良吉想到了一点,立刻连家里都不待了,乐颠颠的去了学堂,好么,差点被杏子给埋了!
  林杰和洪泽涛家也得了大家送去的杏子,不过分量比小于举人的少了点,可也没少多少!
  他到的时候,俩大男人正站在一大堆筐子里,闻着杏香犯愁呢!
  这些筐子以要埋了他们俩的姿势,堆积在一起,俩人看起来可怜兮兮的。
  “哈哈哈哈哈……!”于是小于举人扶着门框笑瘫了。
  石宏大看他半天没回来,就跟着来了,结果也哭笑不得的看着于良吉抱着肚子打滚儿的笑。
  “别笑了。”石宏大伸出年戳了戮小于举人。
  “可是好多杏子……呵呵呵……!”小于举人吃了笑豆一样,笑个不停。
  “你也说了,好多杏子的,吃不完,就会烂掉吧?”石宏大按着小于举人,不让他继续在炕上打滚儿的笑:“你还笑得出来?”
  于良吉:“……!!”
  果然,笑不出来了!


第138章 制甘草杏
  但是再难的事情,也难不倒小于举人不是?
  这家伙当时就开始折腾了!
  不就是杏子多了吃不了么?
  这个好办!
  吃不了做成能长期保存的不就行了!
  新鲜水果不是都能做成蜜饯的么?
  “蜜饯?”石宏大想了想:“可是蜂蜜很贵的!”
  北方本就不擅长养活蜜蜂,蜂蜜更是比南方贵上很多,做成蜜饯的话, 是要放蜂蜜防腐提味的。
  这么多杏子,可的不少蜂蜜。
  石宏大突然觉得有点得不偿失!
  “用什么蜂蜜啊?用不上那东西!”于良吉摆手。
  “做蜜饯不用蜂蜜?”他还头一次听说:“用糖吗?”
  好像糖也不便宜,尤其是白砂,更贵一些,红糖的话,好像是女人用的吧?
  “放心,我做的是甘草杏,不是蜜饯杏。” 蜜饯杏太费周折,不如甘草杏来得方便,且甘草杏也比蜜饯杏好吃。
  他做甘草杏,还是当年跟着导师一起去支边,在老乡的家里,同样是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