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224章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224章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良吉看向石宏大:“我怎么不知道?”
  “因为那个时候你睡觉呢。”石宏大笑言:“还用头顶着我的棉睡袍,骑着大棉被。”
  于良吉:“……!”感觉自己很挫,怎么办?
  吃过了早饭,一家三口一起行动,去了西边的打谷场,打谷场上,一个巨大的木头笼子里,装着一只正在酣睡的大狗熊。
  狗熊的身上皮毛棕色带着点黑,爪子上有着干枯的血迹,也不知道抓了什么吃,有不少人去看新鲜。
  孩子们都是大人带着,笼子旁边有护卫看着,一个个都严阵以待,毕竟野狗熊的杀伤力很大,万一醒了,发现在笼子里了,非折腾不可!
  “这么大!”于良吉吃惊的看着狗熊,这个头可够大的了。
  “嗯,昨天给的苞米棒子上有蒙汗药,本来是护卫们打猎用的,全都给它用上了,睡到现在还没醒。”要是真动火枪打,这么大一头狗熊,可得费老劲儿了,用蒙汗药就好了许多,直接就给闷倒了。
  “可是抓住了!”这个时候,巴图挤了过来,看到狗熊,狠狠地松了口气。
  “怎么了?”
  “那天放了羊出去遛弯儿,结果被这家伙抓走了一只,回来才发现少了,等找回去发现了熊脚印儿,刚跟老村长他们说完,这家伙就闯到了西大门那里。”巴图道:“本来还想着,大家一起上一次山看看呢!”
  “它等不及就来了村里找你了。”石宏大开玩笑的看着巴图:“你看,它舍不得你……家的羊呢!”
  “大人就会开玩笑,它敢来,我就宰了它!”巴家养活的牛羊一直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十八里铺的人有了钱,也买一些牛肉吃的,且冬季正是销售牛羊肉的好时候,吃火锅用的都是牛羊肉。
  一头肥羊可能卖不少钱呢,而且他们用的是于良吉给指点过的青储饲料,羊吃了以后,肉中腥膻味儿都少了许多,且各个肥嫩。
  最近两年十八里铺的人都是在巴家这边买牛羊肉,再加上巴家的牛奶,还是牛奶草莓的原材料,大家对巴家的接受很快,巴家跟十八里铺的人相处的特别和睦。
  “这头熊要怎么办?”刘全森挤了过来:“熊胆能卖给我么?”
  “宰了吧,这大个头要是醒了,这个木头笼子是装不住的。”石宏大道:“熊胆就给药房了,反正我们也不会配药。”
  “那多不好!”刘全森身为村医不占便宜:“我可以用钱买下来。”
  “那好吧,你可以给每一家送二斤羊肉。”石宏大开出条件:“算是换熊胆的代价。”
  十八里铺三十多户人家了,每家二斤羊肉,需要六七十斤呢!
  “成!”这个可以,反正如今刘全森家不差钱,熊胆可遇不可求啊!
  “要杀狗熊了,你……要不回去看看大棚?”石宏大其实是想支走于良吉,宰杀狗熊的画面,肯定不是很美好,还是让人离开吧。
  “我才不看呢,我回去看我的金桔去!”于良吉转身就走了,还不忘拉着于兴怀。
  只是小少年想看杀狗熊,回去之后,趁着于良吉在实验大棚里专心致志的时候,跑了回去,正好赶上大家在杀狗熊!
  二百多斤的大狗熊,只得了些肉,比较珍贵的是熊掌,石宏大得了一只,剩下的三只给了老村长,车爷爷和孙大爷,这三个人是十八里铺年纪最大的长者,村里人一致决定,给他们三位。
  而狗熊的肉太硬了,黄大厨现实清炖了很久,熟了之后又红烧,折腾了好半天,才给做好。
  一般寻常的家庭主妇也不会做啊?
  干脆都送来了侯府,用大锅一起炖,弄好了于良吉让人挨家挨户的送了回去。
  刘全森建议给老人们多吃点,因为熊肉具有补益气血,强壮身体,增强抗寒能力之功效,适用于五脏虚损,身体羸瘦,脚气,风痹,手足不遂,筋脉挛急或痿弱不孕者食用。
  健康人食之能强壮体魄。


第351章 又长一岁
  而侯府还有狗熊的骨头架子,熬了三大锅的汤,全村人都有得分,侯府的更是一个不落!
  “这下子我可是放心了!”石宏大喝着熊骨汤,放心的吃着发面饼。
  “是啊!”于良吉觉得石宏大太棒了:“你说的果然没错,竟然真的有大型野兽啊!”
  都打了秋猎了,竟然没发现这头狗熊!
  “山林大了,什么都有可能蹿过来。”
  “嗯,秋猎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下回家里护卫再去打猎,千万记得小心点,这要是在野外遇到了,赶紧跑吧!”于良吉想到自己家那些护卫,动不动就去山里逛一圈的习惯,就后怕不已,万一遇到了这玩意儿,真是死路一条了。
  “放心,他们都有准备辣椒面儿。”石宏大给他说了个他听不懂的话。
  “辣椒面儿?”于良吉一脸懵圈的样子。
  “本来就是野外常用的东西,是个调味料,若是遇到狗熊,只要撒一把辣椒面儿过去,人就能跑掉了,那东西怕辣。”这是遇到狗熊的最有效办法。
  人可没有狗熊力气大,且那东西疯起来真的很厉害,十个八个的人恐怕捆不住,所以就有人研究出了这么个办法。
  于良吉听完之后都笑惨了好么!
  在现代可能会打它一剂麻醉针,在这个时代却是丢给他一包辣椒面儿!
  除掉了狗熊,十八里铺的人也都安心了,有这么个大家伙在,大家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时间很快就到了十月中旬,外面的天气比起往年要暖一些,不过还是下起了雪。
  阴沉沉的天气,下着不大的小雪,地面上有一层薄薄的冰形成,这是地面温度高,雪下去后化成了水,结果再下雪就成了冰,冰上积累了一层清雪。
  这路就有些滑了。
  路滑了,孩子们倒是高兴了,走路也不好好走了,一直在打滑玩儿。
  晚上回来于兴怀还在玩儿,于良吉看到了也不管,北地很冷,这样的事情很少发生,所以就任由孩子玩儿吧!
  只不过让人给他穿得厚点,然后我了厨房,点了火锅,晚上热乎乎的火锅,在这个已经冷了的日子里,吃起来很温暖。
  十一月份的时候,金桔结果了。
  于良吉打理的很好,结的果子也多,为了供足养分,每天都要看一边,三天就要给一次肥水,七天浇一点清水。
  十八里铺种植的西瓜和香瓜等也相继结了果子坐了瓜。
  硕掌柜的又开始频繁出现在十八里铺了,收拢十八里铺的各种资源,然后搬去铺子里买卖。
  “侯爷,顾掌柜的求见。”何管家在一号实验大棚里找到了于良吉。
  “哦,我这就过去,先将人请去客厅奉茶!”于良吉正好将一片已经有点干了的叶子弄掉。
  “是。”何管家赶紧接待客人去了。
  于良吉摘下手套,出去换了一身衣服,就到了客厅。
  这里是内宅的范围了,不过这个时代男女大防没那么严重,女人也不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且侯府的三位主人都是男的,偶尔来了客人,于良吉走不开也在内宅接待一下。
  石宏大去了县城,据说他那一百人有退伍复员回家的,他去送送,还有新来补充名额的,也要他去见一面,认认人。
  “怎么有空来我这儿?”侯府不买卖水果,顾掌柜的能来看他,实在是不容易,因为他是个大忙人。
  “给您送钱来了!”顾掌柜的的确忙,但是有些事情,还是需要过来一趟,亲自跟人说明白的好。
  “给我送钱?”于良吉一歪头:“我可没卖什么东西啊?”
  “是买您的配方钱!”顾掌柜的道:“京中已经有了专门培育牛奶草莓的大棚,卖的效果不错,这是买方子的钱。”
  “不是说过么?等几年再公布配方的吗?”于良吉不高兴,他还想带着十八里铺发财呢。
  “这个您放心,在东北府这边,只有十八里铺有牛奶草莓。”哪怕知道怎么种植,四季在东北府这边,也只能在十八里铺进货。
  于良吉想到地域控制,且草莓不宜长途运输,这东西娇贵的很:“在东北府种植也可以,在县城不用种植就行。”
  “不,在东北府不终止牛奶草莓。”顾掌柜的微笑解释:“等外头真的有方法流传了出来,再在东北府这边种植不迟。”
  能多让十八里铺赚几年钱,惠及父老乡亲,想必也能让侯爷心情好一些。
  “哦,那就这样吧!”果然,于良吉很是高兴地收起了银票。
  晚上石宏大回来,于良吉就跟他说了这事儿,石宏大没意见,这是于良吉的智慧结晶,随便他处理。
  刚到冬月,单媒婆就来了,十八里铺今年有不少喜事,单媒婆最高兴的就是这几年了,有孩子不断的长大,有小婴儿不断出生,还有大姑娘出嫁,小伙子娶亲,单媒婆整个人都冒着喜庆的泡泡。
  于良吉已经不适合跟着她可哪儿走了,但是可以去办喜事的人家坐一坐,反正十八里铺的女孩子们,都是嫁在自家村子里,基本上跟外面人结亲的都是娶媳妇进来。
  侯府都是管家出面,跟着去下聘,而于良吉跟石宏大坐在婆家的首席上等着吃饭就行了。
  “我感觉咱俩就是两个吉祥物,谁家办喜事都让咱俩坐在首席上。”于良吉偷偷地跟石宏大咬耳朵。
  “那是因为咱们俩来吃席,是有面子的事儿!”石宏大也一样,嗑着瓜子剥着花生道:“你看这两年,哪家嫁进来的闺女都没敢怎么样,都是孝顺的好媳妇,那是因为有咱们在,咱们可是婆家人。”
  “也是啊!”于良吉想了想,以前嫁入十八里铺的人,就像付二柱子家的一样,脾气大,牙尖嘴利,在别的村子都嫁不出去,才会嫁到十八里铺来。
  自觉高人一等,整天掐尖要强,这才成了十八里铺有名的泼妇,当年都敢跟付大柱子家的对骂,俩人一个不让一个!
  这就是外嫁进来的闺女的素质!
  说白了,还不是不怕婆家么?觉得婆家没啥本事么?觉得嫁进了十八里铺吃吃苦受累的么?
  唯一一个好一点的,就是于家大嫂了,还是张老爷子和女儿一起相中的女婿,不然恐怕于家大哥的婚事也难。
  现在嘛!
  嫁进来的媳妇儿一个个都乖巧的很,回娘家也说婆家好,而且从来不过问一些禁忌的事儿,例如小番茄的种子,或者土豆种等等。
  因为她们知道,这东西都是十八里铺的秘密,她们才嫁进来几年?十八里铺如今啥都不缺,娶媳妇都是挑着来,真闹起来,和离都是轻的!
  这就是婆家有底气的现象!
  “一会儿就来送亲的娘家客人了,你俩不用动弹!”老村长坐在那里指挥人手:“让大小儿他堂哥出去迎一迎就行了!”
  整个冬月里,热闹持续到冬月二十才结束,老村长又安排人手,要杀年猪了。
  介于十八里铺的杀猪饭不能一家一家的请了,因为根本排不过来,老村长就来找于良吉了。
  “这个习俗不能变,但是家数多了,也排不开,咋办?”老村长找于良吉来想办法了。
  “这样吧,要不一个姓一请呢?”于良吉想了想,还真是,如今不仅有新增加的人家,还有分家单过的人家。
  于良吉想的是,十八里铺人口虽然增加了,可姓氏并没有增加,不如按照姓氏来请?
  “姓氏?”老村长想了想:“也成!”
  能一个姓的基本上都是一家子,全村也就两个姓氏不是一家子,就是铁匠作坊新来的两位铁匠师父。
  但是八百年前说不定也是一个祖宗呢!
  就这样,定下了,以姓氏为单位,请客!
  这下子就排开了,十八里铺有十九个姓氏,新加上去的是巴家。
  头一家杀猪饭是侯府,依然是十头大肥猪,吃了一顿美美的,第二家就是老村长家,第三家则是变成了张家,第四家……。
  在吃杀猪饭的时候,大家说了一下自己家的菜棚子,这一年依然赚了钱,虽然辛苦了些,一年四季看似都没闲着,但是他们宁愿这么辛苦着,也不要没钱赚在家闲着猫冬。
  腊八的时候,喝了腊八粥,还去老倪家吃了杀猪饭,过了腊八就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石宏大送了两位老先生和他们的孙子回了府城,顺便把苹果什么的都拉了回来,走的时候也带了给府尹和将军府的年礼。
  还有给县太爷的也一起带过去……。
  都是按照往年的惯例,一切都显得那么井井有条。
  等石宏大回来了,正好,将军府准备的贡品车队也跟着来了,侯府进献贡品的车队也跟着他们一起走,于侯爷今年给的贡品是四盆金桔!
  一点都不客气的说,是四盆接满了金桔的果树!
  密密匝匝,尤其是金桔的颜色,真的是金黄色,一看就喜庆!
  幸好这个时候走的都是水泥大道,并不颠簸,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