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219章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219章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中午午睡起来石宏大,就笑眯眯地拉着他到了一处地方。
  那地方是在后院靠近果园的一处偏僻之地,本来是没什么用处的,只修了地面,空旷了一点,往常都是不怎么走人的,现在已经架起了坩锅烧起了铁水,还有两个大师傅带着六个弟子,叮叮哐哐的在打铁。
  “这?”于良吉当时眼睛都直了。
  “自家有个铁匠作坊也不错,你想打什么就打什么,不用担心图纸泄密。更不用花多余的钱。”石宏大指着八个人道:“家小也都在府里了,两个大师傅月钱高一点,五两银子,徒弟三两,逢年过节都跟府里的人一样。”
  这个时候大家看到了于良吉,虽然没见过庆丰候,但是能跟石宏大一起并肩而立的,这家里也就剩下侯爷了,一个个抱拳行礼,颇有点军中的意思:“见过侯爷!”
  “好,大家好啊!”于良吉笑得见牙不见眼。
  跟人打完了招呼,回头就问石宏大:“这些人……?”
  平白无故的人家不会入侯府,入了侯府的基本上不是内务府,就是真的是奴籍了。
  说实话,这个时空的奴籍就不是什么好人,当初宋太祖想要取消奴籍的,偏偏被人反对,所以他只好绕了个弯子,奴籍从新立,原来的都消掉了。
  再往后,除非是原本就是奴籍,剩下的基本上都是犯了错误的人家。
  这也是为什么想找一个合适的一辈子不能赎身的奴籍之人很是难得的原因之一。
  这一下子来了八个,且都是有手艺的人,于良吉生怕石宏大逼良为奴啊!
  “瞎想什么呢!”石宏大哭笑不得的轻轻敲了一下他的脑袋瓜子:“这两位大师傅就去县里头请来的,本来就是自己人,来了侯府更好,这里比县城的打铁铺安生多了。”
  于良吉呵呵笑:“我怎么知道!”
  石宏大指着新搭建起来的打铁作坊“这里就一个雏形,你想怎么布置就怎么布置,横竖是在自己家,也不用怕抢了邵铁匠的生意,他们家的娃子终究是要长几年的,估计这一时半刻的是开不了炉子了,以后村里谁要弄个啥的,也来咱家吧,还能省下一笔修理费呢!”
  邵铁匠家的孩子就算平安生产,小孩起码长到八岁以上才能不丢魂儿,孩子过小整日里叮叮咣咣的,实在是不好。
  听说那时候邵铁匠也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封炉不打铁的,不然当年也不会没钱给媳妇抓药,跑到深山里采人参去了。
  “那就好,那个,填料……”这东西不好弄,一个侯府没事弄铁料可不是什么好听的话。
  “已经申请过了,你每年给我那一百手下维修兵器可以领一些,我再给你申请一些,足够了。”在有了百炼钢作为武器之后,朝廷其实对铁并不怎么在意了,因为没有那么好的煤炭是炼不出好钢的,关键是怕有人拿武器伤了百姓,这才严格控制。
  石宏大解释给于良吉听:“民间只有蜂窝煤,朝廷才有上好的块煤于良吉点头:“我明白了。”
  没有高纯度的钢,铁器再厉害也没用,在战场上人家都是用的火枪,且百炼钢可不是谁家小作坊都能练出来的,而且需要大量的上好的燃煤!
  朝廷不控制铁可他控制煤炭!
  没有高温提炼,任何铁器都抵不过钢才啊!
  且这会让穿越前被折腾的,火枪火炮是应有尽有,刀剑已经是过去式了,只不过到底是伤人的东西,需要注意罢了。
  “那你这两日就跟他们说一说图纸,但是不许你往前凑,这都热了,他们也只是一早一晚打铁中午就歇着,省得中暑!”石宏大严格要求:“大热天的还守着打铁的炉子,就算是这里再通风也热啊!”
  于良吉脸一红:“你当我是周扒皮啊?这么热的天,还逼着人家守着打铁炉子?我们就一早一晚打一打,平时还得刻模子呢!
  就这样,侯府多了八个铁匠,两个大师傅六个学徒。
  倒是大大方便了村里人,谁家有用到的就去侯府找铁匠作坊,并且按照市价给钱。
  一开始于良吉还不好意思收:“这是我用的时候多一些……”
  “那不成!”老村长说了:“人是你雇佣的,还花了月钱呢,我们本就是图个方便,去县城还要走远路,来这里多近啊!”
  坚持给钱!
  于良吉拦不住,石宏大倒是觉得,不错啊!
  于是就这么着,侯府的打铁作坊成了十八里铺公用的了,邵铁匠还因此还给于良吉送点礼物。
  “我抢了你的生意呢!”于良吉不明所以。
  “非也,非也!”邵铁匠现在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本来预备找个人接手打铁铺子的,我现在不缺钱花,又有了孙儿也该歇一歇了!”


第345章 便宜行事
  原来邵铁匠一家很勤快,他家的儿子也考中了秀才,自家的闺女也定了老倪家的儿子,就差定下聘了。
  再加上这几年十八里铺着实没少赚钱,他又打铁,自家盖了房子之后,他就想着将打铁铺托付出去,可村里没人接!
  皆因打铁太累,平素大家还要种地看菜棚子,弄果树等等,一大堆的活儿。
  本来冬天是农闲时节,可冬天他们还要烧菜棚子卖小番茄牛奶草莓,忙活的很,竟是一年都不得闲,偏偏赚钱极多,家家户户都换了房子。新砌的房子都是砖瓦房水泥料,整个十八里铺井井有条。
  还每家都挖了水井,并且为了联通,还都有小密道相连,还是石宏大给出的注意呢!
  说是以防万一。
  这小密道也就自家人知道,且这房子是传给子孙后代的,这辈子用不上,谁知道下辈子能不能用上啊!
  日子好了,邵铁匠也上了年岁,再加上他的那条腿,阴天下雨的时候会不舒服,这两年刘全森已经说了,不许他太操劳,恐到老了留下隐患爆发就不好了。
  “所以就想着,铁匠铺子关门吧,可村里有规定,没有铁匠铺子的不能成为村子……”蒙朝规定,有村医,有杂货铺子有铁匠铺子才能成村,这是最基本的构造,张家村原来还有布庄和成衣铺子,学堂,如今十八里铺也都有了。
  “也好,您也不必忙碌了。”于良吉点头。
  从此,十八里铺的打铁铺子改在了紧挨着侯府的那处,起了个很大的铺子,而侯府里头的这个拆了挪到了外头,两个师傅的家人也一并挪了过去,十八里铺又添了两户人家。
  老村长乐呵呵的去县城填报人口,还半是恼怒的跟人说,自家村子春宴都要吃出正月去了!
  杀猪饭也要提前开吃云云,惹得别人羡慕不已。
  谁不知道十八里铺的大名啊!
  原来那么个穷乡僻壤,现在成了远近闻名,村子一般人都不可能给落户,听说他们首付蒋老板想落户十八里铺都没落成!
  十八里铺换了打铁匠,不是什么大事,也没人关注,于良吉整天画图纸,琢磨着怎么弄收割机。
  这玩意儿是个精细活,和两个打铁师傅一起讨论,他只能给予建议,实际上需要人家动手。
  两位铁匠一个姓郭,叫郭大同,一个姓汪叫汪峰长,带着的六个徒弟,都姓郭,是郭师傅的本家侄子,只是这六个都是孤儿,没有家人,从小被郭师傅收养长大,跟他学习打铁的本事,而汪师傅则是郭师傅的师弟,算是半个一家子。
  这些人来了十八里铺定居,无形中,十八里铺又长了人口。
  不过于良吉不关心这些,他给的图纸然后看他们打铁。不过近日天热进度并不明显。
  于良吉也不着急,他知道这事也急不得。
  一边研究者收割机,一边看着自己那些果树,一边打听了一下外头土豆种的情况。
  去年大家买回去的土豆种,今年已经悉数下了地,长出了秧苗。
  尤其是军田那里,依照于良吉的话,间隔的很远,这样土豆就有长大的空间,又因为土豆种的高产,种的时候就更加殷勤些,只要风调雨顺肯定会大丰收。
  转眼到了七月因为天气太热了,于良吉干脆中断了打铁的事,只研究他的图纸,暂时内有用铁,只用了小木头做了个模型出来,小小巧巧的,石宏大愣是没看懂。
  “你这么看就懂了。”于良吉扯着小模型往前走,后面的螺旋刀子齐刷刷的闪过。
  “这个?”石宏大有点明白了,但是这东西毕竟超前了很多,要知道最早的马拉收割机,是一七九九年在英国出现的马拉的圆盘割刀收割机。
  一八八二年才在个到上增加了拔禾装置。
  一八二六年出现采用往复式切割器和拔禾轮的现代切割机雏形。用多匹马牵引并通过地轮的转动驱动切割器。
  他这个是能加上的都加上了,实在是超前太多。石宏大愣是有看没看懂!
  于良吉没办法,只好弄了微型的仿田地的模型出来,种的是韭菜,然后弄了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收割机模型,这回没用木头的,直接换上小刀片子,一推动,小刀片子齐刷刷的割了一片韭菜下来!
  石宏大的眼镜立刻就瞪大了,倒吸了一口冷气!
  “此物如此犀利!”说话都变了调了!
  “恩,这个只是暂时的雏形,等有了大方向再改一改,就可以试用了。今年咱们家种植的谷子比较多,要是人工收割的话,很累的。要使用它的话可以马拉着收割,只要人工打捆就行。”于良吉美滋滋的显摆了半天那个中等模型。
  石宏大没想到于良吉弄了个这么个犀利的农具出来,竟然是为了自家种植的那一片地的谷子!
  “好好,你这东西果然厉害,这个小模型你先留着吧,大的那个给我,回头我写个秘折上去,连同这个东西,一起给京中邮寄过去!”石宏大苦笑道:“这个东西越早减了陛下越好!”
  “为啥啊?”于良吉还不知道愁滋味呢。
  “这个太有用了,北地多实玉米高粱,可能没大用,但是谷子和稻子也不少,尤其是南边,一年两熟的粮食,三熟的稻子,有了它再也不怕人手不够了!”石宏大一眼就看到了这东西的前景广阔。
  “那是,这就是为了节省人力物力,才弄出来的,可日收是目的以上!”于良吉开始扒拉算盘:“要是换了大刀,有这么个两三个,咱们家那点土地,几天就能收完。”
  不用拿着小镰刀一把一把的割谷子,求瘦的时候不知道快多少!
  石宏大想了想:“好,就按照你说的往上报!”
  于良吉莫名气的抬头:“我说的往上报?我说什么了我?”
  “你不用知道,这样就很好。”石宏大摸了摸他的头,就让他自己来吧。这人没多少花花心思。
  于良吉继续摆弄自己的收割机,这个可是个农业利器!
  早没想到,早想到了他早弄出来了!
  不过现在弄出来也不晚,现在他们这个时代相当于他那个时代的清朝早期,
  提早了好多年,加上有穿越前辈的功绩,那百年耻辱算是没有了,国力日渐强盛。
  七月中旬的时候,天气极热,杏子熟了!
  制作甘草杏一直是十八里铺的保留曲目,尽管外头也有不少人家制作甘草杏,可都跟十八里铺不是一个味儿,都说还是十八里铺的最正宗。
  侯府也有杏子熟了,于良吉就指挥人手也做了不少甘草杏,存了许多在地窖阴凉处。
  另一边,石宏大在书房奋笔疾书,于良吉的设计图纸没给,只给了个中等模型,因为于良吉说了,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他就没个上头图纸,等最后图纸定下来了,再给上头一起捎过去,今次寄了个模型,可一试。
  连于良吉设计此物的理由他都给编好了,写完之后。直接送去了特快专递处传递。
  东西很快就送到了京城的皇宫大内。
  皇帝陛下起初也不明所以,看了石宏大的奏报之后,找了个韭菜地试了一下,当时震惊的无法言喻!
  “皇上,此物简直、简直、简直了!”工部尚书当时就在他身边,惊讶的连说了三个‘简直’震惊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激动地有点黝黑的脸庞都泛红了!
  结果皇帝陛下又看了看石宏大给他的奏章,最后干脆给了工部尚书:“你看看吧,庆丰侯还真是,朕都不知道说他什么好了!”
  工部尚书也不客气的接了过来一看,好么!
  石宏大给上头的说法十分有趣:庆丰侯家以及十八里铺的所有土地,今年皆种植了谷子,庆丰侯怕秋收的时候人手不够,大家挨累,就在家琢磨了这么个东西出来,说是为了节省劳动力!
  一开始是用来割谷子的,后来思维散发,改了又改,终于改成了这个样子!
  据说还有很大的改造空间,图纸繁多,就不给送来了,等他弄好了,一并连图纸带成品,给京里送过来。
  “这位庆丰侯是个做实事的!”工部尚书很是看好于良吉的发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