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200章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200章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菜价这么便宜了啊?”众人一听皆是一惊。
  往年他们的确都种菜,但是今年因为要种植小番茄,菜就没顾得上,毕竟小番茄赚钱啊!
  就算是有人种了菜,也是自己吃,吃不了,侯府的管家说了,尽管卖去侯府,因为侯府人多,需要吃的菜也多。
  不过更多的人,是送菜到学堂这边来,让人做了给老先生吃,给孩子们做点心煲汤。
  以为关心小番茄,又没菜可卖,就没人关注菜价了。
  “这样一来,还能回本吗?”于良吉也吃惊不小,知道今年必定冬菜泛滥成灾,可没想到这么泛滥啊!
  大棚可不像别的东西,它一旦种植上了,是不能停火的,一停火,势必会让大棚受冻,青菜遭殃。
  所以不管怎么样,这一开始,柴碳就要累积够,火一烧上就不能段。
  “回本是肯定能回本,但是赚钱,难。”顾掌柜的很是诚信诚意的分析:“我们和丰收菜铺子都有自己的大棚,这两年也有增设,还有其他的菜店开业,现在是供大于求,商家还不狠狠的压价啊?”
  都一样的买卖,彼此都知道的差不多,那几个新开的菜店不过是看这个赚钱了,这才起了心思。
  实际上,这头一年,他们势必赔钱,还会赔不少!
  众人这个时候,纷纷佩服死了于良吉,怪不得今年不让他们多种菜呢!
  “哪个村子赔的最大?”有人就想知道,到底是谁玩儿的最大。
  谁说男人不八卦的?那是因为你们没八卦对地方!
  男人要是真八卦起来,比女人都厉害!
  再加上顾掌柜的知道的也多,说起来滔滔不绝,大家难得听到些外头的消息,平日里虽然有报纸,可报纸却不会刊登小事儿。
  吃完了酒席,顾掌柜的没走,于良吉也没有,他们正在商议购买小番茄的事儿。
  “这次论斤,一斤一两银子。”顾掌柜的开了价。
  一两银子一斤可是高价了,全村人都看着于良吉。
  “好,但是要签约,我们能保证我们的小番茄质量都好,但是你们要保证我们的利益,首先,不能将耗损放到我们这边,我们可是出了大棚就给你们装车了的;其次,你们怎么卖我们不管,但是我们只供给你一家,其余的人来收货,我们是不卖的,货源我们可以保证。”这一点一定要说好。
  “可以!”这是好事儿,顾掌柜的一口就答应了。
  “再有,这小番茄,其实都是不留种的,留种的我们另有安排,若是有人想买了番茄留种,只能说,最后得到的都是瘪种子。”所谓的“瘪种子”,就是干瘪的种子,不会发芽的那种。
  因为东西多了,价格也就下去了,不止是扣大棚的人赚不到钱,开菜店的人也赚不到,且开菜店可是有消耗的,还不如大棚呢!
  “这点更请您放心了!”顾掌柜的以为他是意有所指,毕竟四季也有自己的大棚,这小番茄买了回去,自己培育也不是不可能,所以于侯爷才会这么说,其实没必要,他们不在乎这一点:“咱们卖的就是小番茄,没说里头的籽儿也能种。”
  “那就好。”于良吉放心了。
  “那咱们签订合约?我每天都派人过来收小番茄,和草莓、香瓜、西瓜等物,放心,价格合理!”一个合约上,每一种农作物都有明码标价,且说好了,若是有浮动,只要超过百分之十,就要跟于良吉打招呼,等于良吉点头同意了,才能浮动。
  签完了合约,大家还一起说了自己家盛产的东西,有的人家种草莓种的多,有的人家香瓜种的多。
  因为有于良吉设计的吊棚种植,产量相当高。
  等到了第二日,四季菜店的伙计就赶着大马车, 带着护卫来了十八里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各种瓜果不断收购到车上,整整带走了三大马车,县城都轰动了!
  顾掌柜的也不黑,一两银子一斤的小番茄,他一转手就卖二两银子一斤,且还派了马车赶路,去了府城贩售。
  据说卖得相当火,简直是供不应求!
  十八里铺这次又发了!
  在别的村子还在因为冬天泛滥成灾的青菜发愁的时候,十八里铺凭借小番茄和瓜果,又一次迎来了他们最攒钱的季节。
  小番茄一成熟就是大片,很多人家的小番茄都丰收,四季的车马最多的时候,一天来了两次!
  早上来拉一趟,去县城和府城,晚上来拉一趟,连夜赶路去府城。
  几个村子的村长都在挠头,他们的青菜虽然多,但是幸好冬天都却青菜,县城的市场已经有点饱和,于是只好自己拉着马车去了府城,虽然赚了点钱,可这一趟折腾下来也够呛。
  尤其是张家村,他们全村几乎都扣了菜棚子,这玩意儿烧起来是真的非柴火啊,还停不得火。
  外头大雪咆天的,这要是住了火,连里头的菜都别想要了。
  偏偏十八里铺卖菜的时候,能卖上高价,等到了他们这儿,好么,求爷爷告奶奶的想让人买他们的菜!
  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唯有张玉文一家子,只扣了个大菜棚子,种菜给自家人吃新鲜,于良吉还让人送了些野物给他们。
  如今看到村里人真的是吃力不讨好,张家老大老二对老爷子佩服不已,还是老爷子有远见,村里被村长这么折腾,迟早吃大亏。
  这不,大亏来了。
  “一个村子种冬菜,那是出其不意;两个村子种冬菜,那叫攻其不备;三个村子种冬菜,那就叫添乱。好几个村子种冬菜,那就烂大街了。”张老爷子喝了一口小酒:“让张迪折腾去吧,看全村都跟着他吃了挂落,他怎么跟村里人交代!”
  当初自己家不参与他们还觉得自己家想不开,到底是谁想不开?


第322章 两口大缸
  十八里铺的小番茄和各种瓜果卖的红红火火,喜事也办了两个,整个十八里铺都喜气洋洋。
  等到了腊月,初一杀猪的就是侯府。
  于良吉请了全村人来吃杀猪饭,侯府整整杀了十头大肥猪,居全村杀猪数量之冠。
  “嗯,这回这肘子肉大家可以随便吃了!”老村长开玩笑的道:“左右后也能随便吃了,十只呢!”
  众人哄笑。
  “再多吃您就一个肚子,您说,要是您跟老牛似的有四个胃该多好啊!”于良吉也跟着打趣。
  “那还要反刍呢!”旁边就有人爆料了。
  众人再次哄笑出声。
  第二天就是村长家请吃饭,这回,于良吉没拖家带口,就跟石宏大一起带着宝宝去了。
  吃饭的时候,老村长还说:“应该早点请客吃饭,因为这腊月不够日子,如今这都三十多户了。”
  “放心,我家不杀猪!”巴多呵呵的自爆其短。
  “那你家啥时候杀牛?”大家开始问巴图。
  “今年是不行了,等明年吧,明年请大家吃手把羊肉,吃红烧牛肉!”巴图也乐呵呵的给大家承诺:“今年头一年,两头牛都给侯爷了,还有羊群,才接手,没有适合宰杀的,都不肥。”
  众人知道他们头一年自立门户,很多事情,都还是于良吉帮的忙,而且他们家不养猪,只养活牛羊。
  “没有牛羊可以吃,但是可以有牛奶和羊奶啊!”于良吉嘲巴图问:“有吗?”
  “只有羊奶。”羊才生了四只,能挤出一点羊奶。
  “那等小羊断奶了,能有多少羊奶,吱一声,大家想买的就去买点,”于良吉道:“羊奶可是好东西。”
  “就是太膻了。”付二柱子以过来人的经验道:“当年养羊的时候,孩子都不喜欢喝呢。”
  “茶叶可以去腥膻。”于良吉提议。
  “拉倒吧,茶叶这么贵,谁敢糟蹋东西啊?再有,小孩子也喝不得茶。”付二柱子却是另有理由。
  “也是。”于良吉忘记了,这个时代,没脱膻,也没去味,而且茶叶也是很贵的东西,除非家里来客人,否则很少有人会整天沏茶。
  还有一种,就是用甜杏仁磨成粉,煮羊奶,能去腥,且会非常好喝,就是这方法,一般人折腾不起。
  开席后,大家都吃喝了起来,烩酸菜很好吃,于良吉吃的可香,并且听大家说了自家的收成。
  红绿小番茄十分畅销,草莓更是供不应求,还有香瓜,甚至现在连西瓜都要熟了,很多人都用了于良吉的催甜小配方。
  十八里铺的西瓜,不愁卖。
  腊八的早上,吃了腊八粥,今年没歇着,因为今天也有人请客,因为是头一年成亲,兄长们带着嫂子都来了,今年乔家所有人都在一起,杀了五头猪,因为一起杀的,四家人就摆了一天席,大家知道,他们是为了省事,因为如今要是一天一请,时间肯定不够,一定要年前杀。
  但是一过了腊八,何总管就开始忙活了。
  眼看着新春就要到了,从十八里铺出发去京城,马不停蹄的走,也要三五日才能到达,还得是换马换人不换车的情况下。
  东北府那边已经联系好了,等他们的车队过来的时候,跟侯府的车队一起走,到了地方好跟着一起送礼进宫。
  大家都是东北府的人,一起走很正常,而且东北将军府,是有护卫的,比他们的多。
  家里让人准备了两辆马车,还是带着大车厢,带着暖炉的那种,一个车配了两个小厮两个车夫,这可是要运送贡品进京!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内务府管事跟着回去,毕竟京里他们熟悉,进京能知道东西送哪儿去。
  还有四马车的东西,是给京里那个六品骑尉府的,除了银票还有些冻猪肉什么的,是送去京城那里的年货。
  当天搬运礼品的时候,何德淼终于看到了侯爷准备的礼物,是献给皇帝陛下的新春贺礼。
  于良吉带着人赶着马车直接到了一号实验大棚门口,大棚建造的的确是很大,马车直接赶了进去。
  里头,有两口大缸,上头长着茂盛的……西瓜秧一棵,和几个木头匣子,其中有一条连着藤蔓……。
  他种植的这两株单独的西瓜,其实是黄瓤西瓜,俗称“黑绷筋”,以沿海、平原种植为多,黄瓤西瓜是瓜中良品,呈椭圆形,果皮黄中带绿,有明显的深绿色网文,果肉金黄色,沙脆香甜,瓜香浓郁,风味独特,成熟单过三四斤最有,适应种植粗砂、排水优良的半沙土壤地,若是正常种植的话,七八月份成熟。
  这也是在府城种子站挑选出来的好东西,其实远在明代沿海境内就盛产西瓜,还曾经作为接待外宾的水果,此瓜味道甜美,就是该品种对地质要求较高,不易大面积推广。
  但是于良吉可以啊!
  特意在冻土前,去河边挖的沙子回来,用的大缸种植的,就是为了方便搬运,这瓜在进宫前是不能离了植株的,不然不超一星期就得烂掉!
  特别定做的四方木头盒子也跟着一起搬,还连着秧子呢,搬动的时候,都是好几个人一起上手,平移到了车子里。
  “您这是什么东西啊?”何德淼对于良吉给陛下准备的东西,看不明白了。
  这又是大缸又是木头盒子的,是要干啥?
  “送给皇帝陛下的礼物啊!”于良吉拍了拍大缸。
  何德淼脑袋嗡嗡响:“侯爷,宫里有暖房,种植的水果很多,您这西瓜并不稀奇!”
  石宏大看着他不吭声,他敢打赌,这西瓜肯定与众不同!
  “这你就不懂了!”于良吉显摆了一下,打开一个木头盒子:“看看!”
  何德淼伸脖子往里面看,石宏大也跟着好奇扫了一眼,然后俩人有点发懵!
  “嘿嘿!”于良吉扣紧木头盒子:“没见过吧?”
  俩人齐刷刷摇头,是真没见过!
  “没见过就对了!”于良吉关上木头盒子。
  运输西瓜的车子也是特别定制的,是那种里头可以烧炭火保温,朝南都是大玻璃,可以见阳光的那种。
  在运输途中,也可以让西瓜见光生长,这很重要,西瓜太熟会烂成水,所以这西瓜刚刚要熟,就要运走,在路上成熟,进贡之后,吃的时候,正好成熟。
  于良吉把握的很好,时间也恰到好处。
  何管家没想到侯爷这礼物这么别出心裁,别说他没见过,好像很多人都不曾见过。
  他让人八卦一下,十分想知道,当那些人看到侯爷的礼物的时候,会是个什么样儿?
  过年的礼物这就算是准备好了,除了这些之外,还有答应给那位柳公公带去的葡萄酒。
  当然不是单独的两坛葡萄酒,还有一捆腊肠,和一些菜干,干蘑菇也有两样,一样榛蘑一样香菇。
  两只风干兔和一对野鸡,一袋自家产的小米子,还有八种豆子,都是农家特产。
  专门给柳公公准备的,务必要送到他老人家的手上。
  因为于侯爷认为,太监因为本就不健全了,心理上有点不同于常人,答应了的事情一定要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