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152章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152章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贩麻利的给称了,于良吉一摸腰包,糟了,没带钱!
  石宏大很及时的付了人家两个大钱,拎着包好的沙果干,推了推小于举人:“走吧,前头还有卖苹果的,给孩子们买一些回去吧。”
  北地也就这个时候能吃上些从山东运来的苹果,一些从两淮运过来的橘子,往日除非是吃罐头,新鲜水果是吃不到了。
  “对,还有苹果!”于良吉开始往前凑,前头的摊子苹果个头挺大,一看就喜庆的不得了。
  可惜,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水果蜡,这苹果最多放半个月,就得干巴成团儿。
  “这苹果不错啊!”于良吉摸了摸,石宏大也能看得出,这果子不错。
  “是不错。”石宏大点头。
  “怎么卖?”于良吉拿了一个红彤彤的大苹果问摊主。
  “五文钱一斤!保证新鲜!”摊主一个,帮忙卖苹果的伙计却有五六个之多,这摊子的客人也不少。
  北地也就这个时候能吃到些别样的水果,过了这个点儿,就吃不到了,而且他们只在府城贩售,从来不去别的县城,那边有几个看样子是二道贩子,来多买一些苹果,运到县城去卖,可能就要一个大钱一斤了。
  也就是说,这里是批发兼零售。
  “我能挑一挑么?”于良吉问摊主。
  “可以,但是不能使劲儿扒拉,您也知道,我们这是小本买卖,要不是为了赚俩钱儿,谁也不会大老远的跑这边儿来折腾。”摊主说话很有技巧,一嘴的山东口音。
  “这个你放心。”于良吉点头,他知道果农也怕伤果子,卖果子的时候,最讨厌客人挑挑拣拣,将果子磕的都软伤了,过几日就会发黑,流水,最后烂掉,特别不好。
  “那您请!”摊主看出来于良吉和石宏大都穿戴非凡,一瞅就是有钱人,这种人他不愿意得罪,随便吧。
  “可有那种轻熟的,很硬的,酸酸的,没有虫眼的果子?”于良吉想了想,这么挑下去肯定不行,一定会扒拉果子,还不如先问一问。
  “哦,有,后头的那辆大车里,都是您说的那种!”摊主一听就乐了:“本来那车果子是特殊买卖的。”
  “为何?”于良吉惊讶了,难道有人跟他一样,看中了那种果子?
  石宏大也跟着感兴趣,那种果子一听就不好吃,苹果就应该是脆脆的,甜甜的,水分高的才好吃吧?
  “因着那样的果子偏酸,一般都是给有了身子的妇人们吃的。”摊主说话可直接了。
  于良吉:“……!”
  石宏大:“……!”
  一般都是给有了身子的妇人们吃的。
  都是给有了身子的妇人们吃的。
  给有了身子的妇人们吃的。
  有了身子的妇人们吃的。
  于良吉脸通红,他不是那个意思!
  偏偏石宏大还煽风点火,若有所思地看着小于举人……的腰腹部……尤其是小肚子那块!
  憋屈了半天,于良吉才开口:“那些果子,你们从摘下来放到车上,就没动过么?”
  “没有,没到地方,这种果子也销售的少,没事儿谁动它啊!”摊主摆了摆手。
  “那那些果子我都要了,你给送到东区四区三排八十八号于宅,你看看那些一共多少钱?”于良吉说着的时候,还斜眼看着石宏大,让你看笑话,这回我都要了,看你有多少钱付!
  “那一车可不少啊!”摊主有点发懵,这俩人,看着也不像是不谙世事的富家公子哥儿啊?
  “多少钱?”石宏大可财大气粗了,他兜里带了不少,肯定够花。
  “那一车,起码要三十两银子。”摊主说了个小数,他这一次拉来了十多车,就一车轻熟的果子,剩下的都是大红熟透了的苹果。
  三十两其实已经是不怎么赚钱了,最多赚个三四两的辛苦费。
  “不贵,不贵。”石宏大直接付了十两定金:“剩下的二十两,傍晚前送货到门上,再给你们结算。晚点送过去,就晚饭前吧,送的早了我们回不去,家里人恐怕不会结算。”
  毕竟才刚来,跟齐家人还没有默契,这么大宗的买卖,可不是那几筐柿子。
  “成,等我们卖完要收摊的时候,我给您送去!”摊主高兴得不得了,别的他都不怕卖,就是这轻熟的果子,这个只有孕妇喜欢吃,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孕妇都喜欢吃那东西,他也是碰个运气。
  反正卖不了,送人总是可以的嘛。
  多放几天,就能困熟了,到时候吃起来,跟普通的苹果没啥两样。
  于良吉吸了吸鼻子,继续哼哼唧唧往前走,前头是买橘子的,是青色的,摊主说了:“买回去放一个月,保证黄洋洋的,还能吃!”
  “多少钱一斤?”于良吉看着橘子不错,就像老板说得那样,虽然不至于放一个月那么长时间,但是放半个月还是可以的。
  “四文钱一斤,一个大钱三斤!”老板还挺会做生意的呢。
  “来三斤!”于良吉小爪子一挥。
  石宏大忍笑付钱,顺便拎了橘子在手里。
  于良吉还算有良心,看石宏大拎那么多东西,自己磨磨蹭蹭的挨过去,拎了三斤橘子在手里。
  “会不会很累啊?”石宏大乐意跟他分担重量,但是还想逗逗他,感觉在家的时候,小于举人真是“举人不出门,就知天下事”的样子,可是到了外头才发现,小于举人也不是什么都好的,他就像个小孩子,在实践书中的各种记载一样,看什么都新鲜。
  “你闭嘴啊!”不要说的我好像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废物一样啊!
  于良吉怒目而视,提着个三斤的东西,就累着了?我又不是纸糊的,我是一个大活人啊!
  石宏大看着小于举人活蹦乱跳的样子,可高兴了,这就是他的小于举人啊!
  俩人继续逛街,剩下的都是些秋菜,干货居多,还有一些是山里头来的干货,干香菇,这个时候的香菇还没有人工培育,都是野生的,有小毒,和木耳一样,都必须晒干了,储存一段时间,然后拿出来泡着水发过之后,才能做成吃食入口。
  农家也有香菇,但是少,而且没人家山里头的好啊!
  “这干香菇,怎么卖?”于良吉蹲在人家摊子前流口水,这香菇煲汤肯定新鲜提味啊!
  堪比后世的味精!
  味精吃多了还对人体有害呢,但是香菇不会啊!
  “一个大钱一斤,你放心,都是山里货,干净得很!”摊主是个中年夫妇,看着老实巴交的样子。
  除了干香菇,还有干榛蘑,干榛子,干栗子等山货,各个收拾的都很干净,还有一小堆儿猴头菇。
  “这个呢?”于良吉激动的指着猴头菇,这东西可以说是菇中的黄金了。
  “这点儿要、要十两银子?”那老实摊主估计自己给出了个天价,说完话自己先低头了。
  于良吉还看到了一小堆的松茸!
  这东西可是纯天然的,在他前世的时候,全世界,都没有人工培育的松茸,因为这东西培育的要求太高,据说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研究松茸的是小日本,可惜,他们那儿也不长这东西,还要每年进口很多。
  全世界就没几个产地,采集的分量,更是每一年都在下降。
  “你这一摊的东西,我们都要了。”石宏大看小于举人那样子,几乎要李口水了,还是都包了吧,他喜欢什么,回家自己弄着玩儿。
  “都,都要了?”他以为自己听错了,两口子都有些傻了。
  “对,都要了!”于良吉就差手舞足蹈了,早知道,早来府城好了,县城没人卖这东西,还是大地方好啊!
  “这是十两银子的定金,你把东西送到东区四区三排八十八号,晚饭前送去,我们给你结全款。”石宏大留下定金和地址,拉着小于举人继续下一个摊位。
  下一个是个买卖海货的摊子,都是干海货,一股海腥味儿,于良吉嘻嘻哈哈,石宏大皱了皱眉。
  “家里有卖海货的,这个就免了吧?真带着回去,行李都粘上海腥味儿。”石宏大劝了劝于良吉,他知道小于举人爱干净,往年买海货都是单独一车拉回去,车子回去还要好好擦一擦才行。
  “少买点,带回去这几天先吃着!”于良吉兴致勃勃的看着人家的大虾干:“这个多少钱?”
  “三个大钱一斤!”说话的摊主,皮肤黝黑,一看就是在海边长大的,笑容都带着阳光。


第264章 放松方式
  于良吉挑了点干海带,还有干虾米和紫菜,没少买,一样要了五斤。
  “买这么多干什么?”石宏大不想他拎着,只好自己全都拎在手里头。
  “咱们走了,就给老齐他们留着吃么,昨天吃饭的时候,我看他们一家在这边过的也不容易。”于良吉观察过了,可能是府城居大不易的关系,齐五他们一家子,穿得很朴素,衣服领口和袖口都带着隐晦的补丁,尽量让补丁看着自然些,吃饭的时候,虽然尽量控制了,但是那筷子还是奔肉的时候多。
  他早上过来买东西,才想明白,肯定是这地方消费太高了,在县衙很好的一份活计,在这边也就勉强糊口。
  怪不得他们都会点手艺呢,起码可以在他们不在的时候,出去打个短工,而做绣娘的儿媳妇和学刺绣的女儿,则是可以在不耽误看家望门的时候,手头也能不闲着。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于良吉来自现代,在他那个时代,不说人人都有钱赚,起码人人不缺油水。
  在这个时代就有点不行了,尽管穿越前辈很努力,无奈人生短短百年,他就是再努力,也是时间不等人,他的继任者能延续他的脚步已经是很不错了,教育不好的话,指不定还得出个昏君呢!
  “你可给他们涨点工资,这边地方也比县城的地方大。”石宏大想了想,用县城的工钱衡量府城的确是不对。
  “那就翻一倍吧,东西跨院我看了,要是两位先生这次中了,明年就让他们搬来,在东西跨院住着,顺便去东北学院读书。”于良吉立刻就规划上了:“等那八个考中举人过来,正好住在二进院子的东西厢房里,那地方也够大。”
  而正房,当然是留给他们了。
  “好,都听你的。”石宏大拎着东西跟他走在回去的路上,走走逛逛,就到了中午,他们要回来吃饭了。
  到家的时候,齐家人都在,帮着拎东西,见买了这么多,还有些发愣,这是要吃海货?
  “这是一百两银子,这几日置办点吃食,我们在这儿吃的肯定不少。”石宏大直接给了齐五一百两银子,和在县城的时候一样。
  齐五是个聪明的,比陈弘毅还透彻,一点就通,并且说了:“昨儿已经知道小老爷的口味儿了,您放心,该禁忌的都晓得。”
  “嗯。”石宏大点点头:“虾干泡一下,蒸鸡蛋羹的时候,放里头两个。”
  “懂,牡丹虾仁,好菜,小老爷吃的也精致。”齐五可利落的接话。
  石宏大终于满意地点点头走了,这也可是个聪明人。
  自此,齐家人可是知道两位老爷了,说了算的永远都是大老爷,但是要伺候好了的永远都是小老爷,然后是素未蒙面的小少爷,最后才是大老爷。
  主家人不错,不折腾人,出手更大方。
  人们陆陆续续的归来,都买了些东西,刘文喜更是让人送了半扇猪肉过来,还有一头宰杀好了的肉羊,五十斤牛肉。
  不消说,这羊肉和牛肉,巴家父子选中的,绝对好羊好牛。
  中午的饭是二米饭,菜六个,爆炒羊肉,红烧牛肉,清炒土豆丝和黑白菜,拍黄瓜,这个时节的黄瓜肯定贵啊!
  最后一个笨豆芽炒粉,清爽顺口,也是于良吉喜欢的口味儿。
  一大盆的紫菜汤,每个人一小碗牡丹虾仁,于良吉很惊喜:“还会做这个啊!”
  “是啊!”石宏大拿了个勺子给他:“快尝尝吧!”
  虾仁家里也有,但是没这么大,那个熬汤放点行,煮个馄饨之类的可以,做蒸蛋的牡丹虾仁就不行了,不够大啊!
  石宏大记下了这一点,走的时候,大不了让人多送点到这里,过段日子他也要过来一趟,再取回去。
  美美地吃了一顿,活动一下别积了食儿,回头睡了一小会儿午觉,爬起来,洗把脸,溜溜达达出了门。
  正好看到林杰和洪泽涛。
  “这会儿该看看书了吧?”林杰笑呵呵的看着小于举人在院子里逛游。
  “不看。”于良吉一口否决了。“为何?”
  上午都溜达一上午的时间了,怎么到了现在还不看看书?
  “你俩现在太紧绷了,放松,不放松考试的时候你俩就得断线!”于良吉跟他们讲道理:“现在要放松,考试的时候在紧张不迟,要是现在紧张了,考试的时候,你俩都容易断线,知道么?”
  当他看不出来吗?这俩人心里惦记事儿呢,逛街回来,别人都买了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