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135章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135章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就是出去看房子了!
  官牙子,哦,也就是古代的中介人,有私牙子,就是私人并没有经过官府认证的那种中介人,早让圣太祖给取消了。
  现在所有的中介组织,都是经过官方认证的,绝对不能干那种明明是不好的非要说成好的卖给人那种事情!
  所以现在买卖房地产什么的,都是很有信用的,绝地不会出现了骗人钱财,结果给了张假的房契的事儿出现。
  因为官牙子一年要彻查二至三次,还要抽查业绩,做回访,很是规整。
  于良吉有的时候都觉得,穿越前辈是不是当过大老板?很多事情都做得井井有条,不过大老板也有军事发烧友么?
  “您二位要买宅子的话,有个什么章程,先说一说,我也好给您二位选几个合适的。”官牙子是个中年人,一身朴素的衣服,夹着个布包,在牙行的不太显眼。
  但是于良吉觉得他这个人看着挺老实的,比门口那几个精明的让人心慌的官牙子好多了。
  而且这个人是石宏大认识的,据说老黄他们就是他介绍给石宏大的呢。
  “最好能使两进的三合院,前院一定要大一些,除了可以走开马车外,平时也能让孩子们散开步子,或者练练武。”于良吉就开始提要求了。
  县城里的建设很不错,虽然没有达到有自来水的地步,但是统一标配的水井和下水道都有,那些都不用提,主要是对宅子的要求。
  “房子最好可以直接入住,不需要拾掇的,或者只需要少少的收拾一下。”石宏大也要求:“还要附近安静,因为这个宅子要给考学的学子们入住,不能太吵,最好也不要临街。”
  因为临街的地方,肯定不会安静,且临街是非多。
  “这样的话,倒是有两个宅子够得上你们的条件。”官牙子赶紧打开一摞纸张,挑了两个出来,摆在了他们面前:“一处在东街,那里您二位也知道,都是些有钱人家,绝对安静,且宅子也打,不论是布局还是装修都很好,基本上不需要维护就能住进去;还有一处是西街那边,一个两进的院落,但是前院很大,符合要求,不过需要略微收拾下。”
  正所谓“东街富贵,西街勤俭,北衙办公,南面坊市”这么个划分法。
  也就是说,东边住着的基本上都是本县富户;西街则是平民老百姓;北边是衙门的地盘;南边则是做买卖的地方。
  “先到西街去看看,然后再去东街。”石宏大直接就定了基调。
  “行,等我跟那边说一声。”官牙子果然是个爽利的人,直接打了声招呼,就带他们俩去了西街。
  西街都是平民老百姓,但是因为穿越前辈打的底子好,这里的生活虽然清苦了些,可井井有条,也讲究卫生的,并没有脏乱差的地步,而且穿越前辈起码做到了一点,他延续了前明的风格,因为在明朝的时候,是没有乞丐的,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幼有所依的程度。
  现如今更是一片清平盛世,起码表面上大家都这么认为。
  西街的这个宅子虽然没有临街,但是离主干道不远,是两进的三合院宅子,没有后罩房,但是前头的院子很大,真的有一片草地。
  “这地段还好,价格也公道,只是房屋有些老旧,得自己好好拾掇一下。”官牙子很实在,指着房上的瓦片:“起码这瓦片就得换一下,还有窗户也要重新漆一下。”
  于良吉去看了看院子,那一进的院子的确很大,十几个人都能耍的开,还有车马房,地段也属于闹中取静的好地方。
  “去东街看看。”石宏大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
  官牙子也不恼,又带了两人去了东街。
  东街都是有钱人,宅子当然盖得好,就算是不住人的宅子,也是有专门的人打理看护,不必担心宅子的荒芜落魄。
  东街的宅子同样是两进的三合院,只不过带了个后罩房,一进院子比西街的小一些,不过同样能排开两辆车马,而二进的院子却超级的大,光是正房就五间,两侧三间厢房,还有六间后罩房。
  最主要的是,二进的院子里种植了两棵家杏两棵李子,后罩房那里栽了两棵垂杨柳。
  院子里还有两个小花坛,虽然因为没人入住,却已经开了花,是一丛丁香。
  看宅子的是一家四口,他们住在前头的东厢房,挨着马房和大门,有个什么动静,都能第一时间反应。
  最主要的是,这一家四口都是老实人,原来的主家现在还给他们付工钱,因为他们将宅子看得很好。
  于良吉特意进了主屋看了看,里头打扫得很干净,他们是突然就来的,根本没给人打招呼,也就是说,这看房子的人是隔三差五就要打扫一遍所有的房间的啊!
  不错不错,所有的卧房都盖着一铺大炕,将来考试的人多了也能住得下,而且有后罩房,还能当仓房用。
  “这宅子多少钱?”于良吉看得很满意。
  “这宅子因为地理位置不错,所以价格高了些,纹银三千两。”官牙子没想到于良吉会开口问价。
  做这一行的,一旦主顾开口问价了,就代表看满意了。
  只是这宅子虽然好,可因为价格高,挂在牙行一直没卖出去,他也是用试一试的心态带他们来的,这地方的房价之高,没几个人承受得了。
  毕竟临盛县的富户就那么几个,谁还不认识谁啊!
  于良吉一听,三千两,换算了一下,大概相当于他那个时代的三十万,嗯,不包括上税的钱,不过他是举人,户口本上也是他当家,所以免税。
  三十万买这么好个宅院,太值当了!
  记得他有个同学,也是在小县城,他家买的还是楼房,花了将近二十万,他这可是独门独院。


第243章 榜上有名
  要是认真说起来,这个还是便宜很多的!
  于是于良吉就心动了。
  当然,他只是问价,然后他就想砍价来着。
  “三千两?”于良吉皱眉:“太贵了点,便宜些!”
  那官牙子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位……贵客,这个是定价,您要是想讲价的话,也可以,需要等主家说了算的人过来,和您当面谈,小的是不能做传声筒的,以免有贪图之嫌。”因为以前就有讲价的传统,大家都能理解,但是都是买卖双方讲价,官牙子不在其中穿针引线,他只需要安排人手将买卖双方引荐到一起就行了。
  这样是防止出差错,也为了防止中介人员在其中吃回扣之类的事情发生。
  “那这里的主家……?”讲价啊,于良吉很是摩拳擦掌。
  “这本来是一户姓刘的大户人家在这边的别院,他原本是南方人,只是来这边做生意,在这里落脚,现在北边不消停,他家就不来人了,要将别院处理,这才委托牙行代售,您要是想讲价的话,可有得等了,我先给他们去信,然后他们再派人过来……。”说白了,其实很麻烦的,因为对方在南方是有大产业的人,人家或许不在乎这点钱,你爱要不要,大不了就挂在牙行一直代售。
  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不必了,就这儿吧!”石宏大直接拍板:“先去银行取银子,再去牙行办交接。”
  “不讲价了?”于良吉瞪大眼睛。
  石宏大拉着他简介地说了一下,这屋子看好了就买下来吧,不然若是对方根本不在乎这点钱,要求一分不让,来回传信还耽误时间。
  “您英明!”官牙子笑着对石宏大竖起拇指:“要我说啊,其实你想的很对,这家的主家一看就是做大买卖的,一年到头也来不了几趟,人家也不会在乎那点钱。折腾来折腾去的,也耽误工夫啊!”
  “嗯,走吧。”石宏大拉着于良吉,跟官牙子去了银行,银行也是朝立的,于良吉身上有带着自己的签章和印鉴。
  到了银行,石宏大却拿了自己的签章和印鉴,支付了三千两银子给官牙子。
  “我的账户里也有钱的。”于良吉一直认为石宏大没多少钱,哪怕结契之后,那些东西都摆在了他的小书房里,可石宏大说了,这都是他的战利品,和哥们儿送来的贺礼。
  说实话,他真的一个月给石宏大二两半银子的零花,还都是兑换成铜板给他放在兜里。
  二两半别说在十八里铺了,就是在县城也够吃上好几天小饭馆的了。
  “没事。”石宏大拍了拍他的手,拉着他跟着官牙子去了牙行,过户的时候,依然过户到于良吉的名下。
  “你花的钱,挂你的名字吧。”于良吉觉得有点像现代买房子,产权证上写谁呢?
  “过户给我,要花三十两的税钱。”石宏大幽幽地看着于良吉:“我不想上税。”
  官牙子在一边听着,嘴角直抽抽!
  “那还是挂我的名字吧!”于良吉可从善如流了。
  官牙子有经验,他会帮他们俩办完一系列的手续,石宏大给了他二两银子的辛苦费,这已经很高了,平时都是一两。
  “二位,您看这房子的看护?”官牙子最后送他们出来的时候,开了口:“是您二位派人过来,还是让那一家四口搬走?”
  毕竟是已经卖了出去,或许人家由自己的想法呢。
  “人还是留在这里看顾宅子。”石宏大没打算换人,因为人呢看起来还不错,他也就不费事地自己找人看宅子了。
  “工钱一个月是五两银子。”官牙子赶紧开口告之,这个可一定要说好,毕竟县城居,大不易。
  那家人可没有田地收成,全靠给人扛活吃口饭,说句不好听的,哪怕想吃点香菜,也得去街上花钱买一把。
  所以一家人都对这个糊口的活计很上心,宅院照顾得很好。
  “好,这是五十两银子,四十两是他们的工钱,十两是赏钱。”石宏大直接给了他五十两现银:“我们还有事情,有时间就过去。”
  今天他们见过一面,不会认错,再说那宅院也没啥东西,都是大件的家具,不怕丢。
  “好,好!”官牙子高兴地接了。
  石宏大和于良吉在中午的时候,离开了牙行,进了一家小吃铺子,因为于良吉饿了。
  “来两碗打卤面,一碟卤肉。”石宏大点餐,点完之后,还看了看于良吉,加了一句:“再来一碟咸菜丝。”
  “好嘞!”店小二十分麻利地给上了一壶白开水。
  这地方是供应不起茶叶的,因为拿东西太贵了。
  打卤面做得很快,卤子是现成的,一个酸菜肉末,一个咸菜肉丝,于良吉选了酸菜肉末的,还放了一点点辣椒油,配着咸菜丝。
  一筷子都没动卤肉,因为那卤肉是卤猪头肉,肥肥的,他觉得腻。
  幸好那卤肉也不多,石宏大吃的时候,将上头的瘦肉都给弄下来,放到了于良吉的碗里:“吃吧。”
  这个时候这样的小店可没青菜,虽然十八里铺已经开始育苗,并且多数都挪到了菜园子里,可青菜价格依然昂贵,谁让这个时候是青黄不接呢。
  “你吃吧,我吃点就够了。”于良吉将瘦肉拨了点回去。
  又被石宏大给拨了回来:“我吃肥的。”
  于良吉:“……!”
  旁边也有一对夫妻在吃面,那男的可得意的跟女的道:“看,还是我对你好吧,大肥肉片子,可劲儿吃!”
  女的嫣然一笑,当然,没多好看,就是很淳朴的样子。
  男的还用眼睛斜视石宏大,意思很明显:吃个肉而已,还给人吃瘦肉,你这样做对么!
  石宏大生气啊!
  于良吉赶紧憋笑,故意大声:“我就喜欢吃瘦肉,肥的太腻!”
  石宏大:“……!”
  俩人吃完了面出来,还有点哭笑不得呢!
  “你呀!”石宏大刮了一下小于举人的鼻子,眼中带着宠溺。
  “哼哼!”于良吉哼哼唧唧,拉着石宏大溜溜达达往客栈走。
  路过集市的时候,还买了不少五彩绳,这不是快要到五月节了么?于良吉直接买了最显眼的五彩绳,一捆!
  “这么多?”石宏大也知道这东西一年也就带一次而已。
  “给学堂里的孩子,一人拴一个手腕。”于良吉看着一捆五彩绳,笑呵呵地道:“剩下的让他们的母亲给系就好。”
  石宏大只好由着他来,拎了一捆五彩绳回去,客栈里的人都刚好睡午觉,俩人也没吭声地上了楼,结果发现两边的楼梯口,各自站着一个人,巴家父子俩!
  于良吉惊讶地问:“怎么没睡午觉?”
  俩人看向他,其实是看他身后的石宏大,石宏大摆了摆手,巴图憨厚一笑:“有点闷,出来透透气。”
  “哦,回去睡个午觉吧。”于良吉也不疑有他,自己溜溜达达回了房间。
  巴家父子俩不知道跟石宏大说了什么,反正石宏大不一会儿就进来了,也和衣跟于良吉在炕上眯了一会儿。
  下午便开始整顿行李,随身的衣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