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110章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110章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得他们上次见到小家伙还是在他父亲的丧事上,小小的一个,大家看着都揪心。
  现在这孩子长大了,长高了,整个是于良吉的缩小版,穿着好看的衣服,笑眯眯的小样子。
  于良吉这个当叔叔的,将他养的比他爹养的时候都好!
  “来,宝宝,这是你单叔叔,这是你余大伯……。”于良吉挨个的给于宝宝介绍。
  “单叔好,余大伯好……。”于宝宝挨着个叫人。
  “乖啊!这个给宝宝压兜儿。”众人纷纷掏出糖块,点心,有的甚至是一个崭新的铜板,给于宝宝压兜儿。
  “谢谢单叔,谢谢余大伯……。”孩子乖巧的道谢。
  杨达家的孩子太小,还不能出去玩儿,但是这些人带来的孩子也没几个,主要是拖家带口过来吃饭的,都是跟杨达交好的人家,不然就是各家说了算的当家做主的人,才会出来吃饭。
  几个小孩子,都是在学堂就认识了的,对于宝宝不陌生,好久没见了,还挺想念的,一起在外头玩的也很文明,大冬天的不文明着玩儿也不行,外头冷着呢,他们在外头也就玩儿个老鹰捉小鸡等游戏,爬树是不行的,光秃秃的怎么爬?下河更不行了,离得远不说,还有好几个门儿要过,院子里可没河沿儿给他们溜冰。
  他们则是在屋里说话,基本上都围绕着大鹏在谈。
  今天来的,于良吉就带了他的种菜心得,上头不仅有对温度的要求,还有浇水注意,以及波尔多溶液的配方和功能。
  “为什么种菜前要种一茬大蒜?”有人看不明白了。
  “因为蒜这东西霸道,能把土里的毒啊,虫卵啊都辣死,种完它再种菜,就不容易生虫病。”于良吉解释。
  他原来把这茬儿给忘了,这才有了霉叶病的发生。
  今年他打算种一茬大蒜,杀一杀细菌,给土壤消消毒,现在没有什么号的消毒剂,可以给土壤杀菌,只能用这种办法,不过这种办法却能最大化的不让土地受损。
  众人点头,表示受教了。
  杨达听的更仔细,他离于良吉家近,自然更关注他们家的大棚,他是个年轻的,有个小家,平时干活也下力,就是这日子怎么也过不起来,温饱倒是没问题,就是不能多有点余钱。
  他也是个有野心的,谁不想发家致富啊?
  只是他没跟附二柱子那样,抠门的不行。
  他这人仗义,现在这果报不就来了么?
  众人聊了一会儿,于良吉又给解答了几个问题,尤其是冬天人工授粉这一块,尤其重要。
  等吃完饭,这些人都将种菜心得当宝贝一样揣回了家。
  于良吉很高兴,躺在被窝里就跟石宏大畅想他的伟大蓝图,帮村里人发家致富,让十八里铺不再是附近最穷山恶水的地方,要让它成为这附近的首富村!
  石宏大只是搂着他,听他说他的理想。
  他头一次这么认真的观察于良吉,他是个举人,才华横溢,却有点偏才,只对农业感兴趣,诗书之类的东西,他很少见于良吉去看,当然,教导孩子们的时候除外。
  是个只会做实事的人才!
  第二天是隔壁张家请客。
  如今他们家的大儿媳妇已经八九个月了,挺着个大肚子,眼看就要生了的架势。
  大家本来都不想让他们家请客吃饭的,一年不请客吃饭谁都能理解,毕竟有个孕妇在,再一吵闹什么的,有个万一多不好?
  可张贵还是要请客。
  上午于良吉就带着孩子和大人去了隔壁,只是看到张家二婶子的时候,发现她脸色不好,特别的不好!
  “您这是怎么了?”于良吉吓了一跳!
  要知道张家二婶子可是很活泼的农家中年妇女!
  不说干农活的时候是一把好手,就是在家里,做衣服纳鞋底子,样样都能拿得起来!
  而且她天生热心肠,这十八里铺谁不说她是个麻利的人儿?
  今天怎么这么个脸色,眼眶青的都快成熊猫了!
  “没事,我……那个……没什么事……。”张家二婶子见到于良吉有点心虚。
  “是家里有孕妇,闹腾的?”于良吉猜测。
  女人嘛,怀孕的时候,的确是不好过,尤其这个又是张家的头一个孙子辈儿,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深受重视。
  “我儿媳妇好着呢!”张家二婶子条件反射的立刻反驳道,随后脸色就有点尴尬了。
  于良吉一头雾水,莫名其妙的看着她,不止是张家二婶子,连张家二叔张贵,都有些避着石宏大的架势。
  这张家这两口子,要说老实人,那不至于,老实人在十八里铺立不了足,十八里铺是这边最厉害的村子,村里人各个都有两下子, 不然顶不住这么多一姓村的压力,也不能繁衍生息这么久。
  可要说坏心眼儿,绝对没有!
  两口子要是有坏心眼儿,张老猴精不至于在他们家待这么久,都还活蹦乱跳,不说别的,换个坏心眼儿的女人,只要不精心照顾张老猴精,那么大个岁数的老太太,早死了不知道多少回了!
  哪儿还能天天活蹦乱跳中气十足的骂人啊?
  这么大的岁数了,还能动不动就抬手打人!
  而且力气,目测,还不小!
  张艳辉是在招呼客人的,但是他对于良吉张口欲言又止,这个老实孩子憋得满脸通红!
  说实话,他比于良吉还要大,媳妇儿都娶了,孩子都要生了,眼看着就要当爹了,可依然老实巴交的很。
  还有他两个妹妹,都红着眼睛看于良吉!
  看的于良吉自己都发毛了!
  张家二婶子上有老,下有小,儿媳妇还大着肚子,乔大娘就带着儿媳妇给他家帮忙来了。
  十八里铺跟外头的亲戚少,但是跟村里的人相处的好,也当亲人一样处了。
  谁家有事情了都会帮上一把,例如原来的于家,例如现在的张家。
  “这老张家今儿是怎么了?”乔大娘一脸莫名其妙,在厨房做饭的时候,也是,大丫头做饭,二丫头烧火。
  俩丫头都心不在焉的样子。
  她一问就红了眼眶,这是咋的了?
  “不知道啊!”于良吉还一头雾水呢!
  于良吉刚来,就遇到这种情况,莫名其妙的同时,带着孩子就没在外头逗留,进了张家的主屋。
  张家的屋子也是典型的三合院,正房五间,东边住着张贵子两口子,西边住着张老猴精。
  东西厢房三间。
  东厢房住着大儿子和大儿媳妇,西厢房是客房。
  后罩房住着两个女儿,中间是厨房,厨房旁边则是三间大仓房。
  西北角的厕所,东北角的鸡圈鸭架和猪圈等,挨着大门那里是牲口棚子和狗窝。
  同样大面积的菜园子,比于家的都大!
  不过只有人住的房子是青砖瓦房,剩下的都是土堆起来的,包括围墙在内,这青砖瓦房,还是五年前起的,为的是给张艳辉娶媳妇好看,结果张艳辉这媳妇光是想看就用了三年时间!
  正房里,已经有不少人都到了,于良吉来的不算早也不算晚,因为他家就在隔壁,不用来太早,也不用来得太晚。
  太早的话,人都没到呢,孩子也还没起来,他也还没吃好早饭,吃完了就溜溜弯看看大棚消消食儿,已经九十点钟了,才带着孩子过来。
  太晚的话也不好,人家会以为他拿乔呢!
  两位先生也跟于良吉前后脚的进来了,他们这一路也看清楚了,张家恐怕有事儿,还是跟于良吉有关的事儿!
  于良吉带着孩子进了屋里,才发现屋里还有熟人!
  谁呢?
  张福!
  张家办喜事的时候,张福他们一家子就被送到了于家借住,还有张家的两门表亲和一门远亲。
  “张捕头。”于良吉见到张福,一拱手,这就算是见礼了,没办法,真论起来,捕头和他半斤八两。
  但是他得了朝廷嘉奖,连见县令大人都是拱手为礼,他这样对张福,已经是很客气了。
  张福也一抱拳,笑呵呵的道:“小于举人,别来无恙啊!”
  “别来无恙!”于良吉一脸应酬标准版微笑:“新年大吉,万事如意!”
  “同贺同贺!”张福笑呵呵的样子,一点都看不出来他是个铁血捕头。
  打完招呼,于良吉立刻就拉过了小侄子,介绍给张福认识:“这是我小侄子,您见过的。”
  然后低头跟宝宝道:“叫张大爷爷。”
  “张大爷爷好。”于宝宝很客气的也抱拳为礼,特别标准!
  大人抱拳是客气,小娃子抱拳就是可爱了!
  “好,乖啊!”张福立刻掏出个红包,塞到宝宝的手中:“今年也要好好学习,将来和你叔叔一样,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谢谢张大爷爷,宝宝知道了。”于宝宝看了于良吉一眼,于良吉点头,他才收了红包,然后道谢,全过程一点不畏惧。
  看的张福心里这个稀罕啊!
  他当了捕头时间久了,这身上自带威严,很多胆小或者心里有鬼的人,绝对不敢跟他说话,甚至说话都带着哆嗦。
  自家儿子还好,在他面前从来都是老实的,新出生的小孙子也不怕,就是儿媳妇见了他跟老鼠见了猫一样老实!
  那还是个成年人呢!


第213章 给谁说媒
  而这么一个小娃娃,竟然不怕他,对他有理有据,还很有礼貌!
  于良吉跟张福打完招呼之后,就坐到了一旁的位置上,十八里铺的人家基本都是普通的东边人家,大炕都占了一半的房间,烧的热乎乎,大家都盘坐在上头聊天,顺便吃点瓜子,剥点花生,还有用糯米纸包的糖。
  两盘小点心,一个炉果儿,一个花生酥。
  算是上好的点心了。
  每一桌都有一壶上好的红茶,热乎乎的给大家喝。
  张家的接待规格很高,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是因为今年,张福一家子过来了,往年可没见他们来过,都是初一过来,初二就回去了,毕竟张福也要在初三陪夫人回娘家,初四回来,初五在家过破五,初六初七就访友,初八基本上就要提前在县城里上差了。
  之所以说上差,而不是当差,是因为逢年过节,这炮竹烟火的,还有各种人趁机小偷小摸。
  其实张贵也都打听过了,他哥张福不用这么早去的,手下的捕快都是轮流值班的,而他身为捕头,是可以放假到十六的!
  只不过也每年都要提前回去,一个是因为他没什么根基,要更加用功办差,另一个原因,就是张家不宜多待,因为张老猴精太磨人。
  每年就见大儿子一面,张老猴精每一年都要抓着大儿子唠叨,对大儿媳妇,不说谩骂不休,可也冷目相待。
  要不是因为有大孙子在旁边,她都敢上手去揍大儿媳妇!
  这么一对婆媳,谁敢让他们俩一起待久了?
  一般都是待两天就是极限了!
  这么些年都是这么过的,今年竟然一家人在老家这里待到了初八!
  大家不得不好奇啊!
  “对了,小于举人,你说用火墙给大鹏加热好还是用炉子加热好啊?”有人拉着于良吉问大鹏的事儿。
  于良吉又问必答,说的还很头头是道。
  “这小于举人来了,怎么不进屋?”这个时候,张王氏走了出来,她看到了于良吉,但是那头都是些大老爷们,她也不能凑过去,就说到了张福跟前儿。
  “你这是什么话?”张福莫名其妙的看着媳妇儿:“里屋都是女眷,他进去干什么?”
  张王氏瞪眼,进去干什么?
  进去见见她这位老丈母娘!
  当然,她是不会这么说的!
  “这好歹,老太太还在屋里呢,怎么也要过去看一眼吧?”张王氏搬出了张老猴精。
  “老太太是咱们家的老太太,跟人家小于举人有啥关系?人家进去时礼貌,不进去是守礼。”张福拍了拍媳妇儿:“知道你现在对老太太好,但是屋里都是女眷,还是没出阁的闺女,他进去不方便,再说了,听二弟说,年前小于举人就给家里送来了不少青菜,都给老太太做了吃,甚至还专门给老太太做了一条绸缎的抹额,精致,华贵,就是现在带着的那个。”
  “哦,怪不得,弟妹跟两个侄女可没那么好的手艺。”张王氏恍然大悟。
  今年张老猴精心情特别好,头上带着个抹额,精致华贵,还有一颗珍珠在上头,虽然小,又不是多么贵重,但是在农家可是个贵重玩意儿了。
  瑟了一早上,现在正跟来的几个村妇显摆,这抹额的料子的确不错,尤其是绣工,精致的不得了!
  偏偏这玩意儿不是她或者老二家孝敬的,是人家送来的年礼!
  可把张王氏气坏了!
  这算怎么回事?
  是说他们这些亲生的不如一个外人孝敬他么?
  所以她出来透透气,顺便看看于良吉来了没有?
  结果一出来,就看到于良吉在外头的炕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