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攻略T台那朵高岭之花[重生] >

第55章

攻略T台那朵高岭之花[重生]-第55章

小说: 攻略T台那朵高岭之花[重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富业银行行长宁朝阳和恒基地产创始人王先富是战友,两人交情笃深,论年龄和资历都是陆行舟的前辈,王先富把恒基交给陆行舟经营后,宁朝阳一直很照顾也很尊重这个后辈,陆行舟要做其他产业宁朝阳没意见,但是刚才陆行舟说的那番没志气的话多少让宁朝阳有点生气,曾经光芒四射的小伙儿取得一点成绩就止步不前,这样下去惰性会消磨掉人的意志,更何况后起之秀如雨后春笋,宁朝阳不想眼睁睁看着陆行舟这个优秀的苗子死在大浪淘沙中。
  宁朝阳对其他两位行长说:“你们二位先进去,我和陆总说几句话。”两位行长对看一眼,点头说:“那我们先走一步。”
  两人走后,宁朝阳和陆行舟走到一个无人的角落,确保隔墙无耳后,宁朝阳沉声问陆行舟:“你去年收购鸿盛是不是屁股没擦干净?”
  陆行舟皱了皱眉,收购鸿盛用的是自己名下的公司与恒基没有关系,收购结束后,有部分股东离职,陆行舟调人过去补上这些管理层空缺,除此之外没有大的人事变动,鸿盛照常运作,要说什么事没处理好,就是摆了卓逸航一道。这次收购案本是自己和卓逸航私下商量的结果,就算卓逸航吃了亏,他也没办法把这件事公开出来讨说法,那么宁朝阳问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宁老,鸿盛是以我个人名下的公司收购的,我是从恒基调了几个有能力的高管过去,但是等到合适的时机我会把鸿盛转到恒基名下,这件事我向王总请示过。”
  宁朝阳摆了摆手,说:“近期银监会和税务审计同时收到匿名信,举报鸿盛做假账偷税漏税,内部管理混乱,亏损严重,无力偿还银行的贷款,银监会很重视这件事,这次峰会结束后就会着手审查鸿盛,你是大股东,必定会牵连其中。”
  陆行舟千算万算把鸿盛算漏了,当初收购鸿盛主要原因是报车祸之仇,在鸿盛没有转到恒基名下以前,陆行舟暂时没有考虑把它当重点发展,所以很少过问,没想到在它这儿出问题了。
  陆行舟又想起刚刚走在房地产商会主席身边的那个背影,卓逸航久违了。
  宁朝阳好意提点陆行舟,陆行舟却一幅神游天外的模样,好像完全没把这个警告放在心上,顿时有点恼火,严词厉色道:“陆行舟,你有没有听我说话?”
  陆行舟回过神来,躬身道:“宁老的话我会记在心上,感谢您对我的提点。”
  “你……哎,自己看着办吧!”宁朝阳摇了摇头,转身离开。能帮的仅此而已,剩下的路要靠他自己去走,这孩子优秀是优秀,就是太年轻,不知道他能不能摆平这件事。
  宁朝阳走后,陆行舟在会议厅外的喷泉旁溜达了一圈,顺便打了几个电话,直到会议厅大门即将关闭才走进会场,在最后一排找了个角落位坐下。
  在离主席台最近的坐席位上,放着陆行舟名牌的座位一直空着。
  论坛峰会正式启动后,主办机构致欢迎辞,按照惯例把各行巨头挨个点名介绍了一番,来过两次峰会的陆行舟不太喜欢这个无聊却又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但这次不一样,陆行舟坐在最后一排,看不见卓逸航坐在哪里的,需要这个环节来定位。
  当主办方声音洪亮的念道“欢迎卓越理想的董事长卓一航”时,陆行舟的目光一瞬聚集到第二排站起来穿一身黑西装的人身上。
  一年不见,陆行舟对他的长相没有什么印象,当他站起来那一刻,曾经和他打交道的记忆全部鲜活起来。初次见面时,他目空一切的傲慢样子;给他下马威后,他诚恳谦逊的样子;收购案被摆一道后,他阴鸷不甘的样子。。。。。。
  主办方将卓一航获得的所有成就一一读给大家听,坐在陆行舟前排的几个年轻人交头接耳,大致内容是以卓一航为目标奋斗,成为人生赢家,陆行舟抽了抽嘴角,冷眼旁观。
  古语有云: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卓逸航这次高调现身论坛峰会,还特意把名字中的一个字改了,不是犯了事就是迷信哪个算命的话。一个常年龟缩在幕后操纵局势的人,突然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放弃晟世财团的光环,冠以一个普通公司的董事头衔,看来他诡计不少。
  主办方进行了冗长的介绍后,论坛正式启动,讨论主题围绕目前中国房地产已经进入存量时代,房地产开发经营模式迎来大变革,越来越多的开发商纷纷投奔“轻资产”路线,将资产管理输出、品牌输出纳入企业战略层面。同时伴随货币政策收紧,传统融资渠道获得资金的难度增大,加上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考验,都加快了开发商转而谋求资产证券化等新的融资手段。
  最了解这个主题的就是金融财团,一方面财团控制的资本巨大,另一方面财团控制的部门也日益增多,遍及传统行业、重工业、轻工业、新兴工业等。。。。。。在座之中,卓逸航有资格第一个上台解析形势。
  在主持人的邀请下卓逸航健步走上台,调整话筒期间,不经意地往放着陆行舟名牌的空位上瞥了一眼,短暂停留后收回目光,清了清嗓子,开始为广大开发商和投资企业提供利用资产证券化手段盘活存量、拓宽融资渠道的思路。
  这是陆行舟第二次以聆听者的身份听卓逸航演讲,第一次是他来恒基谈合作,全程不离PPT,完全是照本宣科。这一年时间他改变很多,不仅发型变了,就连嚣张纵横的气息都被沉稳干练所取代。他讲话的语气语速恰到好处,思路清晰,论点明确,全程脱离文字稿,真正在用脑说话。
  卓逸航在讲到海外成功经验的借鉴时,用国内某房地产集团做了反面教材,他虽然没有明确那家公司的名字,但业内人士一听就知道他说的是恒基地产。
  陆行舟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心里已经问候过卓逸航的祖宗八辈儿。以为劳资没在,就随意诋毁恒基地产,卑鄙无耻之徒。
  卓逸航演讲完,台下听众有十分钟提问时间,听懂的人没有问题,没听懂的人还在消化接收到的信息,一时间没人站起来提问。
  见此情景,主持人准备上台交接,突然,从会议厅的最后一排发出一道声音:“卓董你好,我是恒基地产的陆行舟,就你以上的演讲内容,我有几点不明白的地方想请教。”
  卓逸航收资料的手一滞,诧异地抬头望向会场的角落,那里站着一个让他无法释怀的男人。
  陆行舟一发声,整个会议厅的人齐刷刷扭头看向他,此刻他成了全场关注的焦点。
  由于距离原因,卓逸航和陆行舟都看不清对方面部的细微表情,却不难猜测双方心里都恨不得撕了对方。
  卓逸航像呆了的木鸡一般沉默,陆行舟再次重复刚才的话:“卓董你好,我是恒基地产的陆行舟,就你刚才的演讲内容,我有不明白的地方想请教。”
  卓逸航放下手里的资料,拿起话筒,向前走了一步,身体前倾作倾听状,对陆行舟说:“陆总也在啊,失礼了,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尽管直说。”
  陆行舟点了点头,说:“就卓董刚才所讲,房地产资产证券化是未来的大趋势,这点我十分认同,但在国家没出台相应政策之前,中国发展标准REITs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桎梏,如同五年前券商资管以及三年前ABS的情形一样,想见彩虹必然要经历风雨。我作为恒基地产人,可以明确告诉卓董,海外的成功案例我们已经深入研究过一年,恒基也在为将来房地产资产证券化做准备,可能是我们太低调,或者是卓董对恒基地产认识和调查不够深,导致你的言论有偏颇之处,这点我表示遗憾。”
  陆行舟先把卓逸航批了一顿,扶正恒基的形象,接着继续质疑卓逸航的话:“我不知道卓董是站在什么角度看待分析房地产资产证券化这个问题,从开发商的角度来看,资产证券化意味着在租赁住宅的建设端获得融资优势,而REITs将成为非常理想的退出渠道,使得开发商缩短现金回报周期,提高收益率水平,资金回笼快是每个开发商最愿意见到的事,恒基作为中国规模最大,最有勇于创新的地产集团,怎么会被卓董说成一个目光短浅,不愿革新的老旧企业了呢?”
  陆行舟表情淡定,语气从容舒缓,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仿佛不是为了给恒基讨回公道才说的这番话,更像是以讨论的形式向卓逸航提出异议。
  卓逸航能在金融地产行业精英面前发表演讲,明知陆行舟也是嘉宾之一,还能提到恒基的问题,自然是做好了应对准备的。演讲前陆行舟的位置空着,卓逸航还有些失落,现在他突然出现,卓逸航有种莫名的兴奋感。
  卓逸航左手揣进裤兜,缓缓踱了几步,举起话筒,说:“不知道陆总是什么时候进的会场,主持人在我上台前有稍微提到我的背景,你问我站在什么角度看待分析房地产资产证券化,我可以回答你,我熟悉的领域涵盖资管、证券、地产,论点也是经过全面调查三个领域的现况后总结出的,而陆总你只站在开发商的角度看问题……”卓逸航故意将话留白,沉吟片刻后说:“陆总还有其他问题吗?”
  陆行舟笑了,话筒里传出他的轻笑声,此时会议厅里静得出奇,大家都等着看陆行舟接下来要说什么。
  笑了几声后陆行舟突然恢复正色,语气比之前重了些,“卓董自称有财团经验,又熟悉金融证券地产行业,一开始就将自己定位到了一定高度,然后又特别有前瞻性地分析了房地产未来的发展模式,我觉得讲的很精彩,但是你只乐观地说到优势,没有道出REITs成型过程中所要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说实话,你这种演讲很空泛,没有多少参考价值,我作为一个知识面浅薄的开发商,可能讲的东西比你更实际。”
  卓逸航挑眉道:“是吗?既然陆总这么有自信,能否请你上台聊聊?”
  卓逸航话音刚落,陆行舟毫不犹豫地离开座位朝台上走,心想:劳资比你多见十年世面,要是连你都治不了,岂不是白活了,大恒基的名誉不是你小子能随意玷污的。


  第72章 Chapter 72

作者有话要说:  小提示:为突出陆总的商业形象,前几段他的讲话内容专业度很强,有金融地产经验的小天使可以看一下,不想看可以直接略过,不影响后面的阅读。
关于语爱:这个比较不可描述,作者就不过多解释了,捂脸。
  陆行舟不疾不徐地走上台,台下响起一片掌声。
  论坛峰会和一般会议不同; 论坛是明确一个主题后与会人员参与其中; 需要一些正确的观点和倾向性,从而逐步建立其在舆论上的权威性和引导性。所以; 陆行舟和卓逸航一对一的辩论没人阻止。
  掌声过后,陆行舟站在距离卓逸航五米的位置; 没有废话; 直接切入主题:“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的优势我就不过多赘述,我直接从投资方和法律角度谈谈这个趋势的痛点。首先从法律的角度来看; 有五个方面值得大家关注。”
  “第一:法律和政策风险。目前发改委和财政部会有不同的法规来规范PPP,这些法规大方向是相同的; 但会有一些细节是冲突的,另外; 关于PPP的政策也涉及到其他相关部门; 尤其是关于土地出让的问题,由国土资源部和各部委共同出台的文件在实操中将更有针对性。”
  “第二,原始权益人方面的问题。大部分的PPP项目公司的股东都是多方的; 涉及到项目公司层面决议的时候; 需要调和利益的冲突。 ”
  “第三; 争议解决机制的问题。未来如果项目公司针对特许经营方面与政府发生争议,按照现在的司法解释是应该归入行政诉讼的范畴; 那么能否适用平等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律范畴,在实操中有一定的困境。”
  “第四,PPP项目有经营性、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三种类型; 对于准经营性的项目来说,能不能放在一个ABS产品中发行。”
  “第五,关于PPP项目涉及到政府支出的时候,可能有一些前置性的担保性的措施文件。”
  “以上是法律风险。从投资方的角度看,机构投资者对项目的资质要求偏高。由于目前国内成熟成功的REITs项目屈指可数,且大多集中于一线或重点二线城市,因此局限了投资者的认识。因为投资者对三线等地的项目还不了解,使得其更倾向于投资一线项目。所以,未来REITs的发展以及投资者认识,仍需要发行方做大量的沟通工作。”
  “要做真正的REITs,不单单是政策放开,整个生态圈的打造也十分关键。在市场需要专业的管理团队,发挥它应该有的潜力,提升市场价值,给投资者一个安全的投资工具,让更多的投资者和散户都参与到里面。”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