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报告!我不想当影帝 >

第55章

报告!我不想当影帝-第55章

小说: 报告!我不想当影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们装作一副慈悲的模样,对受害者报以同情,却在下一条新闻出现后又将此事抛到了脑后。
    不过好在,顾问之等人也终于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储泽和何硕等人在筹备着新公司,一个可以让储泽随意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的公司,趁着还有些余温,段刚依旧丑闻缠身的时机,皇朝也“友好”的分了一杯羹,俗话说引狼入室便是如此,请神容易送神难,段刚以股份为代价,说动了皇朝的高层支持他换下储泽,现在也终于尝到了恶果,此时的盛世自顾不暇,自然也无人关注储泽的新动态。
    顾问之也回到了片场拍戏,他自从认识了储泽之后,似乎就开启了热搜体质,动不动招黑不说,媒体也总是关注他的动态,目前二线的身价,几乎能有一线的热度,尤其是之前几次事件,大涨大落,人气反倒是增长了不少。
    这一点从米分丝的数量上就能看得出来。
    “顾哥,到了。”王斌停好车转身叫醒了顾问之。
    昨晚拍戏拍的太晚,顾问之几乎没有怎么睡觉,今天又一大早赶来剧组,刚才在路上就眯了会。
    听到王斌说话,顾问之含混不清的嘟哝了一声,摸索着旁边,把座位往上升了点,也不睁开眼,熟练的抽出一张湿巾直接捂在了脸上,被沁着凉意的湿巾猛地一激,登时就抖了个激灵,从座位上弹了起来。
    王斌已经准备好了温水,倒在茶杯里,看着顾问之清醒过来就递了过去。
    温水里溶了点蜂蜜,是梁堪送来的,据说他现在拍摄的新剧片场设在了大山深处,刚巧山里人擅长养蜂,就收购了些土蜂蜜,给顾问之寄了回来,关于这点,储泽表示很坦然,有东西送不要白不要,就是当时的表情不太好而已。
    纯正的土蜂产的蜂蜜量少,多是结晶状,遇水不易融化,不过在温水中泡了几分钟之后,甜味都浸了水中,喝下满满一杯,顿时觉得整个人都畅快了几分。
    喝完水又吃了几口包子先垫了垫肚子,看了眼时间差不多八点了,这才下车往片场里走。
    刚走到门口,就看到有几个米分丝在门口,举着牌子似乎是在等他。
    “顾问之顾问之!!!”
    看到他出现,几人都有些兴奋,不停地挥着牌子,王斌凑到跟前说了句,“都是来探班的。”
    说是探班,其实就是散米分私下里的活动,一般剧组正式开放探班,会给各大主演一定的名额,由官方后援会选定人,然后统一好时间,来回接送,在剧组也比较有秩序,就是为了避免出现问题,但是这种官方组织的探班基本上也就一两次,如果商量好,后援会也是可以组织探班的。
    但是这种机会不多,大部分的米分丝都喜欢到影视城碰碰运气,毕竟像帝都这种大型影视城,全国也就两三个,国内电视剧的拍摄大多是在这几个片场中,因此运气好的不但能碰到自家偶像,还能遇见不少明星。
    顾问之的这几个米分丝,怕是也抱着这种想法,才会一大早就蹲守在片场的。
    顾问之和气的打了声招呼,上前给每个人签了个名,几人还抱着一堆礼物,说是其他米分丝给准备的,让他们转交,顾问之笑着拒绝了,“喜欢我就够了,我不希望你们再花些冤枉钱,礼物拿回去吧,这几封信我收下了,告诉他们,我很感谢。”
    他很有礼貌的道了声谢,嘱咐米分丝要尽快回家,路上小心等等,才转身进了片场。
    “嗷嗷嗷!顾问之真的好暖!”
    “之前还错怪他了!我以后一定坚定地米分他!”
    这话一出,旁边几人也笑了,“嘁”了一声,鄙视的说,“好意思么?就你换‘老公'换的最快了,看一部剧换一个偶像。”
    “这个、不能怪我啊,谁让他们都长得那么好看。不过顾问之真的好赞啊!”
    “说的是啊,之前我来过一次影视城,碰到了个明星,还想着能要个签名呢,结果,啧啧,那态度,跟见了仇人似的,经纪人挥挥手就让我们赶紧离开了。”
    保安也听了几句,有些不屑,这种事他们见的多了,国内多少明星都在这个影视基地拍过戏,不搭理米分丝的还算好的了,有的明星那叫一个大牌,出门前呼后拥,十来个助理陪着,进了组之后要求还特别多,住宿上要求五星级酒店,吃饭不能吃盒饭,拍戏还要清场,不然就演不下去。
    其实这件事上人们对于演员的误会特别大,都觉得拍戏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事实上,拍摄现场包括摄像机位等工作人员加起来能有上百人,要面对这些人,还要尽量进入情境,本身就是很难的事情。
    不过像那种拍戏要求清场的演员,通常都不太受欢迎。
    顾问之这种亲和力百分之百的演员,不耍大牌,不提要求,已经是片场的一宝了。
    “我拿着吧。”王斌走在顾问之身边,接过了他手里的几封信。
    不收礼物一方面是不希望米分丝破费,因为一旦开了个头,之后就会越送越多,越送越贵,顾问之也不缺钱,真没必要让他们花这些钱来给他买东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安全。
    包括这些信都是要王斌先过一遍的,以前有过黑米分冒充后援会的人,给明星送的信里面儿是血书之类的恐吓信,从那以后,艺人再收这些东西,都会万分小心,甚至有的明星当面笑着收下,回头就直接丢到垃圾桶的也很常见。
    顾问之倒不至于丢掉,但是让王斌先检查一遍还是很有必要的。
    他也没太在意,背着手跟个老干部似的就进了组,到了跟前才发现,陈导正在发脾气,指着一个演员骂的正欢,当然没有慰问祖宗十八代之类的,就是训斥他不好好演戏,台词也不认真背等等,只是语气有些冲。
    顾问之眯了下眼,绕了几步路,和正在看素材的副导打了声招呼,问了下情况。
    “陈导这是怎么了,才开拍就发火呐。”
    副导揉了下眼睛,长时间呆在屏幕前,眼睛酸涩的连眼药水都起不了什么作用了,揉了几下之后才嗤笑着说,“都是活该,准备了大半个月的戏份,一拍就ng,台词基本上记不下来,非闹着要后期配音,开什么玩笑,这货以为自己算是个什么东西,一个十八线小艺人,也敢要求配音,我呸!”
    副导有些不爽的埋怨了几句,顾问之也应声附和。
    说了几句之后,顾问之试探着问,“陈导今天心情不太好?”
    剧组里有一两个演员有这种毛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之前也没有说发这么大的火,今天怎么就爆发了。
    “还不是因为……”副导的话戛然而止,摸了下滚圆的肚子,小眼睛滴溜溜的乱转,也不接着说,点了根烟就端坐在椅子上吞云吐雾了起来。
    王斌有眼力见儿的上前了两步,塞了一包烟过去,笑眯眯的讨好着说,“哥,给点口风呗。”
    副导拍着王斌锃亮的脑门,挑了挑眉说,“好小子,会来事!得,那就说两句,回头可千万别把我卖了。”
    “一定一定。”王斌点头哈腰的说。
    副导四下里瞧了一眼,看着没人才压低了声音说,“制片人准备撤资了。”
    一句话跟晴天霹雳似的,惊得王斌有些怀疑的往后瞥了眼顾问之,两人对视了一眼,顾问之也摊了摊手,示意他没有听到风声。
    “之前不是说现在这制片人是陈导的兄弟么?”
    虽说不是亲兄弟,但是一起当兵退伍的情谊,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退伍之后,一个下海经商,多少小有资产。一个回校进修,成了著名导演,又时常有合作,怎么会说撤资就撤资。
    王斌顺手又塞了两包烟过去,副导就接着多说了几句。
    “兄弟能怎么样,这年头,为了利益,别说拜把子的兄弟了,亲兄弟都能背地里捅上一刀,要不我说你还没历练到位呢,好好学着点吧。咱们这部剧,之前是做过预算的,但是一来之前有事耽误了一段时间,二来陈导又太精益求精,还没拍完预算就超支了,制片公司也就是个小公司,压根不可能再出钱,不过啊,其实这都不是重点。”
    副导抽了口烟,又缄默了,看着他这幅模样,王斌就恨得牙痒痒,只是话都听了一半,半途而废更是心里不爽,干脆直接递了个红包过去。
    副导把红包掀了条缝,看了一眼才满意的干笑了起来,笑过之后痛快的说了剩下的话。
    “钱都不是事,重点是压根卖不出去,别说各大卫视,就连地方台都不肯要,说是今年流行仙侠剧,都等着买那些剧的二轮三轮播放权呢。”
    “版权都砸手里了,不可能改网播吧,这种文艺片,就算是网播,估计都收不回本,所以那边才想着撤资的,现在撤资还能少赔点,再等等啊,裤衩子都得赔进去。”
    话里话外,还是赚不了钱的缘故。
    而且看副导这态度,估摸着也对《逍遥》没什么信心,这倒也是正常,电视剧和电影不一样,电影可以文艺,可以小众,挣不了太多钱也可以拿奖,可电视剧就不一样了,国内电视剧都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仙侠剧热播的时候,接二连三拍摄的都是仙侠剧,古装剧火了,就都跟风拍摄古装剧,偏偏这种蹭热度的剧,还都能小有盈余。
    《逍遥》这种,用电影的手法拍摄电视剧,本身就很吃亏,剧中又多是三四线艺人,除了顾问之能带动点话题之外,基本上连个水花都砸不响,宣传团队也不给力,现在连制片公司都准备撤资,陈中平这么大火气,也就说得通了。
    现在的档期也比较尴尬,因为已经五月,再往后一两个月,差不多中高考结束,学生们也该放暑假了,暑期档的争夺一向惨烈,拼人脉拼能力拼资源,就想着在暑期档分一杯羹,一线卫视不缺剧,只看怎么选择了,二线卫视又巴望着能拿下二轮首播,在暑假的末尾赚一点收视,三线卫视买不起大制作的电视剧版权,只能播一些往年播过无数次的“神剧”,这之中,就没有小制作电视剧的生存之道。
    尤其是《逍遥》这种剧。
    说的好听点儿是历史电视剧,说的难听了就是个宣扬道家文化的文艺片,没有噱头没有爆点,自然是很难卖出去。
    顾问之找陈中平聊了之后才知道,情况远比想象中更艰难。
    因为剧组管理太严苛,戏份又吃重,这些人可能也从侧面打听到了一点半点儿的消息,弄得几个配角演员都撂挑子不干了,宁愿付违约金也要退组,当然这些不出名儿的艺人,薪酬就不算高,违约金也不会亏太多,但是因此弄得剧组里人心惶惶。
    原本陈中平看好的编剧被别的剧组挖了过去,只留下了个没有修改完的剧本,拍过的部分还好,没拍的部分尚且粗糙,很多东西都需要再仔细修改,这一点陈中平也很无奈,优秀的编剧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可他也确实也没有理由让人家放弃高薪酬来帮他实现理想主义。
    编剧撤离,工作人员也迟迟没有发上个月的工资,整个剧组几乎都面临瘫痪的状态。
    “怎么会这样?”
    顾问之有些不解,就算预算超支,也不至于拖欠工作人员的薪水吧,几百个剧组人员,工资加起来能有多少?
    陈中平苦笑着说,“从一开始进组,演员们的薪酬就发了的,这都是算在预算里的,包括你的酬劳,六百万都已经打到你的账户了,你这还是给的友情价,其他的光三线的几个艺人,就已经报到了四百万的价格,这才二十六集,你想想,这些费用算下来,整个制作经费就去了一大半,现在有几个交了违约金的,但是费用是直接还给制作公司的,我一毛钱也没有,你说工资怎么发。”
    顾问之听了也有几分咋舌,他只是个演员,也没有了解过幕后的制作情况,还真不太清楚这些,可照着陈导的话说,他们这种小制作的费用都大多用在了演员薪酬上面,那就不难想象为什么现如今电视剧的投资比重越来越大,制作却反而更加粗制滥造了。
    物价飞涨,演员的身价也在成倍的增长。
    储泽给他看过一份盛世的价目表,几年前国内一线电视剧大咖的报价大约在三千万左右,但是现在基本上已经翻了一番,高的能报到八*九千万左右,就连二线也能报价上千万,制片方也无可奈何,不请人气演员就没有收视,没有收视就收不回本,恶性循环,演员薪酬的占制作经费的比重越发的大,制作费用自然被一再压缩,电视剧的质量也越来越低。
    这一点国内国外的区别相当大,国外电视剧不认人,管你长得多帅,剧情不好演技不好就是白搭,但是国内米分丝效应太强,观众盲目崇拜,只要是偶像出演的电视剧,一律买单,多雷人的剧情都能昧着良心到处安利。
    “这也是没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