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职业写手 >

第44章

职业写手-第44章

小说: 职业写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正是下班高峰期,路上车来车往,行人道上也满是电动车,显得极为拥挤。张晗走在街头,感受着大都市的繁华,即便噪音刺耳,也不能影响他的好心情。
    新文大方向确定下来,这是一喜,二喜还用说吗?裴靖宁那偶尔别扭的关心,让他更是喜上加喜。明明此时已经是日落西山,张晗心情却好得如正午骄阳那般阳光灿烂,那股高兴劲,简直都快满溢出来。
    这个时候买菜,好的大都已经被挑完,不过张晗丝毫不担心,他要买的都是高档货,销量不大,全都被挑剩的可能性很小,他一点不急。
    当晚,张晗跟裴靖宁美美地大吃了一顿,吃完后,两人心满意足地靠在沙发上,一脸享受。什么叫惬意的生活,这就是了!
    半个月后,《渔夫逍遥行》正式收尾,完结章一经发表,文下出现了很多评论,以恭喜居多,还有些看不够,想求同类新文,更有想看番外的,即便张晗在完结章作者有话说里表明正文中没有番外,也依然有人无视这点。
    
    第55章
    
    当天,张晗收到来自责编绯色的消息。
    绯色:你第一篇文已经完结,是再开新文,还是只更《巅峰归来》?
    辰晗:新文正在准备,不过暂时不发表,等《巅峰归来》快完结时再说。
    绯色:行,这也不错,每天保底四更太累,是该休息一阵子。对了,新文什么类型?
    辰晗:暂时保密,不过我可以透露一点,新书所属类别写的人很少。
    绯色看到这个消息时先是心里一紧,既然写的人很少,就说明这一类型不火,甚至乏人问津,要不然早就有大批作者涌入,接着心神又是一松。不管《巅峰归来》成绩水分有多少,辰晗的写作功底摆在那里,说不定他能带着那类书走出一片新天地。
    绿原并不会强制作者按照编辑的意思写文,各位责编最多提建议,这是吸引张晗的一大缘由,也是绿原始终在网文圈屹立不倒的其中一个砝码。
    绯色即便心里担忧,也只能尽量往好的方面想,如果辰晗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给绿原注入新鲜血液,那她这个责编能得到的好处想必不少。若说《巅峰归来》带给她名声,为她打通了上升通道,那么《渔夫逍遥行》就给她带来了利益。
    绯色不奢望张晗下本书还有《巅峰归来》那样火爆,只求能达到《渔夫逍遥行》这个程度,她就心满意足,希望结果不要太糟糕,绯色如是想到。她不想看到一颗新星刚升起绽放耀眼光芒,便快速陨落,这恐怕是她还有网站最不愿意看到的。
    当然,对绯色影响更大一些,网站的话还好,只是没了这根新立起的标杆,绿原会非常遗憾。
    当作者说轻松很轻松,说辛苦也很辛苦。若码字速度快,平均一小时能达到两千字以上,一天五六个小时就能写过万字,那写文对作者来说就不是负担。
    这个更新量已经非常不错,只要千字不是太难看,日子尽可过得,而且还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特别是写久了,有旧文收入后,会轻松许多。
    但其实更多的人压根做不到时均两千字,不少甚至连一千字都达不到,这样创作起来就会很麻烦,一天起码要花大半天时间在写作上。
    现在各网站之间竞争激烈,一般作者想要尽快出头,日均三千字有些不大够,即便在对更新要求不那么恐怖的绿原,这个更新字数也很难脱颖而出。毕竟写书天分高的人只有那么一小撮,大多数人都需要打好根基,一步步从头迈起。
    张晗有天赋,这一点毋庸置疑,饶是如此,因种种原因,他也是在积蓄了一年多力量之后,才正式跨入神级作者门槛。在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成绩已经稳定,只要他自己不作死,均订稳定在五千往上。这个成绩不算太突出,在晋江文学城他还算不上大神,毕竟他那时写文缺陷非常明显,也无意去改,但小神是妥妥的,没人会在这上头予以否定。
    别看张晗一上午就能写出四章,其实非常耗费脑力。一小时打字三千以上,对手的损伤也不可小觑,日积月累之下,恐怕会留下隐患,在度过最初这段拼搏期后,张晗开始保护眼睛和肩颈手,不再长时间坐在笔记本电脑前,每隔一段时间就休息一下。以后的日子长着呢,以他现在的成绩,也没必要那么拼,能保持一天两更,偶尔爆发一下,就很对得起追文的读者。
    《渔夫逍遥行》的成绩,外加《巅峰归来》的爆红,张晗已经不算新人,也没人再拿这个说事。这就是名声带来的好处,让他的身份地位在很短时间内就飞速蹿升,张晗现在说话的分量比以前可要大上许多。如今绿原已经有他一席之位,要是后续作品能保持如今这个势头,在网文圈发声也会变得响亮。
    张晗望着银行卡上那炫目的七位数字,陷入沉思。《渔夫逍遥行》订阅加上出版的收入,达到了一个让普通工薪阶层仰望的高度,再加上《巅峰归来》他分得的两成稿酬,半年时间税后收入超过五百万。当然,目前他的收入大头还来自《渔夫逍遥行》。
    这在以前,张晗想都不敢想,除非他卖出影视版权,偏偏就他那样跳脱的写法,这一项收入基本可以无视,至少在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前,从未有人问及过此。
    现在只是订阅和出版收入,就轻松获利几百万,要让张晗上辈子的同行知道,恐怕会疯狂。只要有机会,怕是有不少人愿意到这边生活,即便自此再见不到亲朋好友。
    金钱的魅力,有时候真很难让人抗拒。
    张晗心中清楚,《渔夫逍遥行》能有这么高的收入,沾了《巅峰归来》很大的光,要不是这个类型文很难做成影视,只怕早有人上门找裴靖宁谈影视版权。
    虽则如此,张晗倒也没什么心理负担,依旧吃好喝好。做人没必要对自己太苛刻,他虽然有自己的骄傲,但不是体现在这上头,要想证明自己,以后有的是机会,犯不着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只是这么多钱怎么用呢?买房、金融投资……一个个方案在张晗心中划过,最终都化为流星一闪而逝。半响之后,一个念头如烈日骄阳般那么醒目地在他眼前闪烁。
    好,就它了。
    张晗看了下时间,下午三点,不知道裴靖宁是否在谈公事,便给他发去一条微讯,收到虽忙但还能挤点时间给他的回复,张晗不由轻笑出声。
    乐够了,张晗拨通对面电话:“最近公司业绩怎么样?”
    “托你的福,公司目前形势大好,就是脚步迈得有些大,收入快跟不上公司拓展的步伐。”裴靖宁揉了揉有些发胀的额头,他现在正为此事痛并快乐着。公司进入快速发展通道,后续资金明显不足,但让他放弃他又不肯,错过这次机会,以后再想从众多娱乐公司中敲下一块蛋糕,无异于虎口夺食,难度太高,到时候怕是只能一步一步来,裴靖宁自然不想如此,“我打算找银行贷款,正想跟你商量。对了,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事?”
    “你打算贷多少?”张晗没有直接回答,转而问起其他。
    “还没敲定,初步估计至少要贷个几百万,上千万也有可能,具体数目需要经过专业人士计算。”
    张晗转过转椅,右手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略一思索,说道:“那你尽快做好预算,电话上说事不方便,剩下那些等你晚上回公寓时再详谈。”
    裴靖宁凝视着已经挂断的手机,眼神微动。小晗虽然没有明说,但话里话外的意思,以裴靖宁敏锐的思绪,怎么可能忽略?他已经大致清楚小晗接下来要做什么。
    放下手机,裴靖宁将自己窝进宽大的皮椅中,连日来的愁绪转眼间没了踪影不说,脸上还带出丝丝笑意。不愧为他的好兄弟,在公司最需要用钱的时候站出来,不枉他这些年来的照顾。不过这个公司也有小晗的股份,他出手其实也并不意外。
    感慨过后,裴靖宁立刻召集相关人员,开始计算公司近期一系列动作需要用到的款项。这是件很繁琐的事情,而且只是预估,做不到极致精确,一两个小时根本就不够,当天下班前也就弄了个框架,裴靖宁倒也没拖着他们加班,允许他们将事情带到家里做。
    裴靖宁作为辰星公司老板,工作时间自是随意,既然员工们都带活回去干,他这个老板总不好还滞留在公司。他三两下便收拾好物品,把下午没忙完的公事带回家做。
    “今天这么早,不是说挺忙的吗?”张晗刚焖上米饭,才开始择菜,便听到门口传来响动,不用猜也知道是谁,当即好奇地问道。
    “还不是因为你?你这么吊着我胃口,我哪还有心思在公司办公?”裴靖宁换好鞋,把公文包随意一丢,便倚在厨房门框上,“今晚吃什么?”
    “我不知道你今晚回来用饭,没做你的份。”张晗一脸非常遗憾地说道。
    “行了,别贫了。”裴靖宁边说边回房换上家居服,从新转回厨房帮忙。
    “粉蒸排骨,水煮鱼,再加两个小菜。”张晗不再玩笑,随口报出菜名。
    “今天这么丰盛?”裴靖宁有些奇道,粉蒸排骨就算了,做起来并不费事,水煮鱼就很是麻烦,一般想吃这个都是去外面餐馆,很少有人在家中做。
    “我是看你最近一直很忙,忒费脑子,就想着做盆鱼帮你补补。不是说常吃鱼能让人更聪明吗?想来补脑效果应该也很好。”张晗揶揄道。
    裴靖宁闻言翻了个白眼:“我看你更应该补脑子,天天写书不是更费脑?”
    “是,是,咱俩都该补上一补。”
    说说笑笑间,时间一晃而过,饶是折腾水煮鱼费了半天劲,也在两人饿得前胸贴后背前完事。
    裴靖宁为两人倒上大半杯红酒,拿起自己那杯小酌了一口:“说吧,你下午所说何事?”
    张晗也没再卖关子,很是爽快地说道:“我手上积了点钱,买房子不上不下,用来投资我又不懂,贸然进入金融市场搞不好会弄个血本无归,找人专门负责又觉得钱不够多,存银行不划算,思来想去,还是投进咱的公司比较靠谱,你觉得这事该按什么章程走?”
    
    第56章
    
    果然如此,裴靖宁虽然早有所准备,但亲耳听到时,依然有些激动。
    “你是想投资公司,还是借款给公司?”获得大笔注资虽然值得庆祝,裴靖宁却不打算含混了事,公事公办,不能和私事混为一谈。
    牵扯到钱的问题,就没有小事情,有多少公司最初便是关系很铁的兄弟姐妹一起合办,能从头走到尾的可没几家。多数都因这样那样的问题,最终分道扬镳,甚至反目相向,连普通朋友都没得做,对待此事必须慎重。
    “公司现在估值多少?”
    “具体还需要详细核算,大致应该在千万上下。”
    “这么少?”张晗面露诧异。
    “不少了,辰星公司目前还只是经纪公司,跟其他实体公司不同,能折价千万已经不错,要搁几个月以前,恐怕连这个体量都没有。”
    经裴靖宁这么一说,张晗也反应过来。辰星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便是手底下的经纪人和艺人,这些才是公司的根本,要是这两者被挖走多数,辰星公司便成了空壳公司,分分钟便能破产。而原本辰星只有几个三线艺人还算有点名气,其余那些真的是默默无闻,李菲也是近期才踏上二线艺人门槛,算上经纪人在内,价值能高到哪去?
    现在,辰星公司因《巅峰归来》一书捐赠八成收益之事而广为人知,吸引了不少新人和二三线艺人的目光。关注的人一多,自然会有部分人前来投奔,公司资产这才得以快速攀升,但没有一线明星坐镇,价值自然不会太高。
    名声再响,辰星公司终究还只是个中小型娱乐公司,就算目标非常明确,只吸引二三线明星前往,给出的待遇也得比大公司要好才行。当然,这个优待不是指资源方面,这一点,辰星公司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跟大型娱乐公司相比,主要是抽成比例上的优惠。
    要放在辰星公司没出名之前,即便有这样的优惠政策,也吸引不到几个二三线艺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若非迫不得已,没人会走回头路。但现在辰星公司不同,一个是它已经区别于一般的小型娱乐公司,另一个则是张晗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项资源。
    小说影视化已经越来越普遍,只要制作还过得去,那些大火书极少有扑街的,光书迷们的贡献就不可让人小觑,再加上虽没看过小说,但曾有所耳闻的那群庞大的读者,除非影视拍得实在太过糟糕,否则想亏本都难。
    加入辰星公司,就具备了角色优先选择权,虽然《巅峰归来》目前还没动静,但没人认为这书的影视版权会滞销,而且这还是一个新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